洛阳伊川鸦岭镇有什么特产 洛阳宜阳栾川特产怎么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6 05:17:36

一.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孟津葡萄

孟津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孟津葡萄,河南省孟津县。孟津县常袋乡位于孟津西南部,境内多是丘陵地,温差大,日照足,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所产红提葡萄品质优异,深受欢迎。2011年经农业部审核批准,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孟津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金水河及缠河等。黄河为孟津县的最大河流,黄河自新安县从西进境,向东流入巩义市,蜿蜒县境北部,经黄鹿山、小浪底、王良、白鹤、会盟5个乡镇,流程59公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能够人为有效控制其流量。位于其下游的西霞院水利工程正在施工中,建成后对黄河流量人为控制将提高到更高程度。金水河经麻屯镇入洛阳涧河,县境内长6.5公里,流域面积62.7平方公里。充足的水源为该县葡萄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孟津地处豫西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季风环流影响明 图3 洛阳常袋红提葡萄

-显,春季多风常干旱,夏季炎热雨充沛,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稀。平均气温13.7℃,1月最冷,平均为-0.5℃,7月最热平均为26.2℃。平均降水量为650.2毫米。全县地形复杂,光、热、水等资源差异明显。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70.1小时,6月份日照时数最长,为247.6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147.5小时。全年平均日照率为51%;在作物生长的4—10月份,日较差5月份最大为12.7℃,8月份最小为8.6℃,积温平均为5046.4℃;平均无霜期为23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50.2毫米,保证率80%的降水量为600毫米。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

认证荣誉

孟津葡萄,2009年成功注册“洛红”商标,成为洛阳市第一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商标品牌,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河南省无公害产品产地”。2010年,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委托,河南省质监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孟津县常袋乡千亩红提葡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进行了验收。该示范区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验收。

生产情况

孟津县常袋乡是孟津葡萄的主产区,该乡位于孟津西南部,境内多是丘 图4 游客在孟津葡萄园内采摘葡萄

陵地,温差大,日照足,非常适合红提葡萄种植。1999年,该乡部分农户引种美国红提葡萄300亩。2002年进入盛果期,亩产红提1000公斤,总产值达到500万元。尝到甜头之后,该乡农民纷纷发展红提种植,短短几年间,该乡的红提葡萄种植面积就发展到3000多亩。2010年,该园区在往年的基础上又投资50万元,建成新的育苗基地,为红提品种更新优化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常袋红提葡萄园区已成功申报了河南省旅游局“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常袋红提葡萄园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严格生产管理,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无公害生产基地,河南省科普示范基地,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河洛文化亮点之一。每年,依托孟津县常袋红提葡萄采摘节组织的”洛阳常袋红提采摘节”已经成为洛阳的一个知名农业田园旅游品牌。至2010年,洛阳常袋红提采摘节已成功举办四届,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实现经济价值800余万元。每年的采摘节将果农送货上门推销变为吸引游客进园自主采购,年增加收入180余万元。此外还带动农家乐项目的发展,年增加就业岗位200个。

孟津葡萄

地域范围

孟津葡萄主要分布在洛阳市孟津县区域,总生产面积1000公顷。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东距省会郑州110公里,西距三门峡90公里,南与古都洛阳毗邻,北临滔滔黄河,与济源市一桥相连,基本地形地貌概括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境内交通发达,百里黄河上有5座铁路、公路桥和山西、河北、焦作、济源等省市相通;陇海铁路纵贯全境,焦枝铁路在孟津设有3个车站;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连霍高速公路在我县开设有3个上下道口,太澳高速、洛阳西南绕城高速、310国道、207国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国家二类航空口岸洛阳飞机场坐落在我县的麻屯镇。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既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又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撑。孟津葡萄种植适宜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2°49′,北纬34°43′—34°57′,东西长55.5公里,南北宽26.9公里,面积758.7平方公里。孟津葡萄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000公顷,涉及常袋乡、麻屯镇、小浪底镇、朝阳镇等四个乡镇,年总产量达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孟津葡萄具有果粒均匀、颗粒饱满、无异味等特点。成长圆锥形,平均重800克,最大可达2500克,果粒着生较紧密,圆形至卵圆形平均粒重12—16克,最大达26克。果刷粗而长,着生极牢固耐拉力强,不易脱料,特耐贮藏运输。所以是优良鲜食葡萄品种。2. 内在品质指标:孟津葡萄果皮中厚,紫红色,果粒肉质,硬而脆,能削成薄片,味甜、每粒果含种子3—4粒,含可溶性固体物达15-30%,总酸含量达到0.15-0.2% 之间,还原糖含量达到3-3.5g/100g,品质极佳。3. 安全要求:孟津葡萄产地环境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果品产地环境要求》标准和《孟津葡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0322/T2-2009)》,产品安全执行《无公害食品 落叶浆果类果品》(NY5086-2005)中的卫生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均按照无公害果品标准化和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

二. 河南省 洛阳市 伊川县 伊川县烟叶

伊川县江左乡是全县烟叶种植大乡,乡政府采取合 理布局、连片种植、科学管理、扶持大户的方法,建立魏村、上王、杨瑶、官庄、相寨等涉及10个村的优质烟叶示范基地,面积达330多公顷。农业生产不断前进。

近年来,全乡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 全乡另有仁桂养殖基地,涉及21个行政村,210 户;长毛兔养殖基地,涉及5个村,77户;林果种植基地,涉及4个村,面积达150公顷;建立了洛阳绿色农业示范观光园,总投资1290万元。

三. 河南省 洛阳 新安 峪里柿饼

峪里柿饼是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峪里村的。峪里柿饼个大,七八个一公斤;饼体绵软,柿霜分泌多,糖分高,味甘甜;无核或少核,耐贮藏。畅销于陕、甘和两广、江浙等地。

新安县峪里村盛产牛心柿子,个大、无核、色鲜、味甜。历史悠久,骋名中外。近年来经过大面积开发,满山遍野尽是柿树,每到秋天,红叶、红果红遍山川,特别是黄河滩头晒柿饼已成为当地一景。

峪里牛心柿子,鲜果含蛋白质1.36%,脂肪0.75%,果糖5.11%,粗纤维2.08%,水分80.21%,灰分0.65%。除食用外,还有一定的医药功能。1980年在全国柿树评比中,峪里牛心柿树,被列为优质品种。现有较大柿树万余颗,年产鲜柿40余万公斤,可制作柿饼15万公斤。

《新安峪里柿饼歌》

八月白露凉,柿子渐渐黄。

寒露前采摘,选好弃虫伤。

烘的已熟透,硬的莫慌张。

不软不硬好,个大最漂亮。

第一先整蒂,蒂垢抛一旁。

第二皮削尽,果肉颜色靓。

第三日月晒,晒法有规章。

日出莫着急,待它爬上墙。

支起竹棚子,柿子摆成行。

留足柿间距,彼此不相妨。

白天尽情晒,夜里星月赏。

最怕有风起,看护费思量。

棚子须离地,棚上罩风挡。

如此五六日,柿软有形象。

捏柿很关键,轻捏慢拉镶。

捏后重复晒,日月氤氲糖。

反复三五回,柿饼有了样。

可以装竹笼,外面封草糠。

密封不见天,日月相思长。

捂到新年临,柿饼才出场。

深铜色庄严,醇味醉心香。

表层渗白粉,行家喜柿霜。

入药疗肺疾,奇效治溃疡。

饼入口自化,滋味梦里想。

哪是人间物?进贡到庙堂!

唐朝李世民,明朝朱元璋。

专宠此珍品,风流乾隆皇。

到过中南海,主席总理尝。

曾赠尼克松,基辛格沾光。

哪里柿饼享殊荣?峪里柿饼大名扬!

四. 河南省 洛阳 孟津 孟津不翻

孟津不翻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特色小吃。孟津不翻色泽金黄,质地虚腾,既爽口又富有营养,极受老年人和儿童欢迎。

孟津不翻在当地是一道名小吃。据说是由王铎从宫廷御膳房里带出;是一种薄而小,放在烧热的鏊子上不用翻动即熟蘸汁或入汤而食的绿豆制品。

孟津不翻以上好的绿豆为原料,经一夜浸泡、涨发、去皮,磨成豆糊状,加入鸡蛋、食盐调制,而后盛在特制的鏊子内用火煎烙而成。因烙时不需翻个儿,故而得名“不翻”。不翻色泽金黄,质地虚腾,既爽口又富有营养,极受老年人和儿童欢迎。

烙不翻得用专用的鏊子,把鏊子烧热后,抹上油,舀一勺绿豆糊往里一倒、摊匀,盖上鏊子盖,片刻工夫不用翻就熟。不翻很薄,一般是蘸着兑有大蒜、姜、柿子醋、花椒水、丁香水、大茴香水、小茴香水、芝麻酱、小磨香油、酱油等十余种调料调制的汁水吃,也有的将两张不翻儿叠着放在碗里,浇上一勺滚烫的骨头汤,放些事先煮好的黄花菜、海带丝、木耳、粉条之类,倒上醋,洒上胡椒粉,做成酸辣可口,余味悠长的“不翻汤”吃。两种吃法均滋味醇正,清香可口,非是一般小吃可比。

还有种说法:不翻的得名缘于孟津小浪底。

小浪底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未修建前,此处有八里胡同,是黄河中游最狭窄、最危险的一段,两岸高山对峙,风高浪急,在其中行船打鱼十分危险,屡有翻船事故发生,遇难者常常连尸首也找不到。因此,当地民间有许多忌讳和风俗,比如吃鱼时,不能吃完一面翻过来吃另一面,而是要把鱼头和脊骨一起剔出再吃下面的肉;还有不准把水瓢扣着放,忌说“翻”、“煤”等词语。不翻,于是就成为旧时船家的干粮。这种传说不管真假,无非也都是为了讨个吉利,希望能太太平平,不要翻船出事。

不翻现在已是孟津当地的一种风味小吃,在县城有多处摊点,凡来旅游的人们都会品尝一二,以餐口福。

五. 河南省 洛阳 新安 新安烫面角

传统风味小吃新安烫面角,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已有80多年历史。时有开封人任老大与本县人王金斗,于新安县火车站开设餐馆,出售“老任烫面角”。由于配方科学,制作讲究,所制烫面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鲜香不腻,味美可口,时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任老大故世后,王金斗改字号为“老王烫面角”,其子王德法承袭父业,使这一风味小吃得以发展。1980年,王德法曾应邀赴郑州传艺。

至今,洛阳、郑州等地都有专营“新安县烫面角”餐馆。近年,新安“方记烫面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创新,风味更佳,1986年以来,多次被评为“洛阳市名小吃”,并于1993年应邀参加北京迎“亚运”美食节,受到广泛赞誉。

其做法是:精选胛臀处的鲜猪肉,肥瘦适量,剁肉成末,加多种调料与原汁肉汤搅成馅;再用鲜开水把面烫好,擀成皮,包成状如新月的面饺,上笼清蒸10分钟即成。

制作工艺:若把烫面角做到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时,那就达到最高境界了!

选用材料:精白粉作皮,大葱、韭黄、白菜心、生姜、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盐、味精。

特色传说: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已有80多年历史。时有开封人任老大与本县人王金斗,于新安县火车站开设餐馆,出售“老任烫面角”。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汝阳 汝阳红薯

汝阳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汝阳红薯是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的。汝阳红薯外形好,口感好,耐储藏,产量高。汝阳红薯具有“面、沙、香、甜”的特点,非常好吃。

汝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辖3镇12乡,总人口40.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6万,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其中常年红薯种植面积10万亩,红薯总产13421万公斤。全县现有红薯三粉加工龙头企业2家,加工专业村2个,农民经纪人300多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个,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4万户,占全县农户的43.7%,全县来自红薯产业化的产值达1.2亿元。过去不被人看中的红薯产业已经成为汝阳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也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

汝阳县现有双阳三粉有限公司、仁顶淀粉厂2个红薯加工企业,大安罗凹、上店西街两个红薯专业村,大安、上店、柏树三个加工基地,加工能力上百万斤的鲜薯加工专业户有6户,累计全县加工鲜薯生产能力过3500万公斤,生产淀粉及淀粉制品583万公斤,年实现产值2919万元。

2006年汝阳县为推动红薯产业化的发展,创建汝阳红薯名牌,注册了“青龙沟”商标。商标的注册使汝阳红薯产业化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叫响了汝阳红薯的品牌,形成了规模效应,增加了汝阳红薯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展了市场,使得红薯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七. 河南省 洛阳市 伊川县 牛肉汤泡馍

材料:泡馍1个,清炖牛肉汤500毫升,牛外脊片,细粉丝各100克,香菜1根,蒜苗二分之一根,青江菜1根。

调料:盐1小匙,鲜鸡精四分之一小匙,麻油5克,辣椒油适量。

做法:

1、香菜、蒜苗洗净,均切末;青江菜洗净;粉丝泡水至软备用。

2、锅中倒入清炖牛肉汤煮沸,放入牛肉片烫熟,捞出;放入青江菜烫热捞出;再加入粉丝煮软,加调味料调匀,盛入碗中,放上烫好的牛肉片,撒上香菜末和蒜苗即可,食用时将泡馍剥成小片,放入牛肉汤中即可。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伊川县 伊川平菇

伊川平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伊川平菇是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的。伊川平菇口感鲜嫩,营养价值高。伊川县平等乡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吸引1000余户村民种植平菇,产值已达12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马庄育良”食用菌商标,并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标志,该商标成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伊川县平等乡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平菇都是在“模拟自然环境”中种出来的:先将玉米秆用铡草机切成1.5厘米长的小段,再掺些牛粪、鸡粪等有机肥料,经过搅拌、发酵、消毒、装袋等制成一堵堵“平菇墙”,然后用特殊的“泥土”进行固定……不久,一朵朵1菇就会长出来。这些“泥土”是曾培育过平菇的土壤。长过几次平菇后,这些土壤经过发酵、消毒变成肥料泥,用以砌墙固定。培育棚营造的环境与野生平菇生长需要的环境相似,种出来的平菇口感鲜嫩,营养价值高。这种培育模式叫做‘仿野生菌墙立体覆泥栽培模式’。

伊川县平等乡马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吸引1000余户村民种植平菇,产值已达12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马庄育良”食用菌商标,并获得农业部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标志,该商标成为“河南省著名商标”。伊川平菇不仅销往洛阳、三门峡、郑州等地,还远销到了北京。

地域范围

伊川平菇主要分布在洛阳市伊川县区域。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北依洛阳,南接嵩县,东临登封,西望宜阳,东北与偃师接壤,东南与汝州市毗邻,土地总面积1069.27km。伊川县交通便利,焦枝铁路、洛界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郑少洛高速公路、洛栾快速通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纵横交织。伊川县农业基础条件稳固,呈现粮、烟、畜、经齐头发展的局面。伊川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以肉温棚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初步实现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脱毒红薯高产示范基地、烟叶生产基地和旱地谷子、食用菌、大枣、苹果、温棚蔬菜等高效农业基地。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用粮产业基地县。伊川平菇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北纬34°13′-34°33′、东经112°12′-112°46′,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0000吨。包括城关镇、鸣皋镇、平等乡、酒后乡、半坡乡、葛寨乡六个乡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伊川平菇有灰白色、灰褐色、黑色,外观鲜嫩、油光发亮,观感优美,柄短肉厚,一般柄长2-3厘米,柄粗1-2厘米,菌盖直径3-8厘米,菌盖厚1-2厘米,肉厚质嫩,高效高产,耐寒耐温,在2℃-33℃条件下都能生长,生物转化率达150-200%。2. 内在品质指标:伊川平菇富含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及非需氨基酸、稀有和特有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是天然食品之最,富含磷、钠、钾、钙和铁等生理活性矿物质,所含的酸性多糖对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伊川平菇蛋白质2.0-3.5%之间,脂肪含量为0.05-0.15%之间,总氨基酸含量为15-30g/kg。3. 安全要求:伊川平菇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NY5095-2006)标准。

九. 河南省 洛阳 汝阳 洛阳杜康酒

杜康酒是洛阳的传统名酒,自古就是酒中名品。曹操的《短歌行》中曾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说,在此后的千百年间,“杜康”一直作为琼浆美液的代称。特点是清澈透明、芳香醇正。

十. 河南省 洛阳 伊川县 伊水大鲵

伊水大鲵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伊水大鲵

水产动物

河南

洛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洛阳市栾川、嵩县、伊川、洛龙、伊滨、偃师等6个县(市、区)71个乡镇(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26′,北纬33°39′~34°50′

洛阳伊川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洛阳伊川特产可带走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