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西站附近有特产没 日照高铁站附近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6 08:41:28

一.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岚山梭子蟹

梭子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疣状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头胸甲多为茶绿色;螯脚背部和步脚呈鲜蓝色并布有白色斑点;步脚和螯脚的指节则为红色。重量一般在250-300克之间,重者达500克以上,岚山海域盛产的梭子蟹肉肥黄嫩,味道鲜美,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含量极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理想的滋补品。

二.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岚山扇贝

扇贝是海产贝类珍贵品种之一,用其闭壳肌加工的扇贝柱鲜嫩味美,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档水产品。

扇贝的近缘种300种,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是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原产美国,后被我国引进养殖。

栉孔扇贝分布于中国北部沿海和朝鲜西部沿海,岚山海域也有广泛分布。它主要生活在低潮线以下,水流较急,盐度较高,透明度较大,水深10-30米的石礁或有贝壳砂砾的硬质海底,用足丝附着生活。扇贝双壳呈扇状,表面有放射肋。不同的品种,贝壳的色泽和放射肋的数量不同。扇贝干品称干贝,平均含有肝糖5.43%,还含有已氨酸、琥珀酸,为“天下绝品”。经实验表明,从扇贝中提出的物质具有抗癌作用。因此,扇贝不仅是美味的海珍品,而且有可能成为抗癌剂的希望。

岚山区扇贝人工育苗和养殖已有较长的历史,并形成较大规模。目前,全区开发养殖扇贝达3万亩左右,生产的鲜干制品畅销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三.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蚕茧

日照蚕茧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照市现有桑园面积近71000亩,遍及全市39个乡镇、1040个村,近3万余农户12万人从事植桑养蚕,农民桑蚕年收入1.8亿元以上。

去年,日照市共收购鲜茧414万公斤,生产白厂丝1086吨,分别同比增长7.4%和24.52%。日照海通茧丝绸集团以日照蚕茧为基础,创出了我市和山东丝绸行业的第一个“中国名牌”。

日照市植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全国少有的优质蚕茧生产区之一。目前,日照茧丝绸产业已初具规模,实现了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了以桑蚕生产为主体,集技术服务、蚕茧收烘、缫丝、蚕药、蚕具、蚕蛹、丝绸制品加工、生产物资销售等于一体的茧丝绸产业链。

日照蚕茧

日照市东港区蚕业协会

11466421

蚕茧

四.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莒县大姜

莒县大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莒县大姜”,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注册批准。至此,“莒县大姜”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成为所有莒县地产大姜的“身份证”,成为莒县目前惟一一枚,也是继日照市“日照绿茶”之后在日照落户的第二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金字招牌”

在莒县,大姜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以前就有史籍记载“莒地产芋”,其中的“芋”就是今天的大姜。从莒县地方史志的准确记载追溯,莒县种植大姜至少已有380年的历史。

据了解,莒县大姜有着“外皮金黄、皮薄肉大、肉皮鲜嫩、粗纤维少、口感脆、辛辣适中、姜味浓郁”的“金牌”质量,早在十几年前就漂洋过海畅销日本、韩国,并远销欧洲、西亚等地区,为当地农民挣“洋钱” 闯出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目前,在莒县从事大姜专业种植的乡镇多达8个,其中以莒县峤山镇尤为突出,在全县的5万多亩大姜种植面积中,该镇就占了1.6万亩,全镇大约有40%以上的人口收入全部依赖大姜种植,而且该镇还有多位经营者在荷兰、美国、日本等设立了多个大姜进出口贸易公司,年出口创汇逾亿元。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反映该商品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据调查显示,农产品在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价格上涨的幅度一般较原来少则上涨20%,多则能上涨50%,甚至更多。

成功注册的“莒县大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一次对“莒县大姜”的优良品质予以见证,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和促进旅游发展等方面,将会发挥独特的作用。

五.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文蛤

文蛤为蛤中上品,素有“天下第一鲜”的美称,是近几年来闻名中外的新四大名产之一。文蛤贝壳背缘呈三角形,腹缘呈圆表,两壳大小相等。贝壳表面膨胀、光滑,有一层黄褐色的光滑似漆的壳皮。小形个体贝壳花纹丰富,变化多端;大个体则较为恒定。文蛤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地区的细沙或沙滩中。文蛤肉细味美,蛋白质含量13.19%,除熟食外,还可以干制或做罐头。文蛤的药用价值也较高,古代医学认为食用文蛤可治恶疮,现代医学认为文蛤软体、消化育囊的提出物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文蛤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贝类之一。日照沿海文蛤资源丰富,拥有适宜文蛤繁养殖的潮间带滩涂近2万亩。1993年以来,对虾与文蛤池塘混养面积逐年扩大,目前规模达5000亩左右,年产文蛤近1000吨。

六.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汆西施舌

汆西施舌山东传统名菜。西施舌为胶南、日照沿海一带所产,肉质洁白细嫩,舌状,营养丰富,味极鲜美,属海味上品,可做多种佳肴。其中“汆西施舌”尤负盛名。近年来,胶南县“黄海酒家”特三级厨师冯守进苦心孤诣,使这一传统名菜在烹调工艺上有了创新。1987年,此菜在青岛商业系统首届名菜大奖赛中,被评为全市“十大名菜”之一。

此菜以净西施舌肉为主料,以香菜梗、韭青为配料,调料有精盐、醋、料酒、清汤、胡椒面、鸡油等。其制法:将西施舌肉洗净用开水烫后捞出放入汤碗,再用净勺将清汤、精盐、料酒烧开,去浮沫,倒入盛西施舌肉的汤碗中,撒上香菜和韭青末,淋上鸡油即成。而今“汆西施舌”,不仅配方有所改进,且制作方法也较前别致。即先将净西施舌肉一片两半,将香菜梗、韭青均切细末,分别盛盘,连同胡椒面、醋一并上桌;然后用火锅(每人一只)将清汤烧开,加入适量精盐、料酒和鸡油,置于宾客面前。食者各持空碗一只,用筷子夹西施舌肉片在汤中涮烫,随涮随吃。吃完肉后,再把香菜末和韭青末置锅内烧开,饮汤。肉嫩汤鲜,别有风味。因其酷似“涮羊肉”,故又称“涮西施舌”。

外地来客,无不把品尝胶南的“汆西施舌”视为快事,黄海酒家也因之名声大振。

七.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日照黑木耳

日照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相传,在盘古开天时,日照西部延绵数十里的山脉,有个九顶山。传说,九顶山原来有十顶,由十个像馍馍一样的小山围成一圈,中间有个深不见底的大渊子,里面有十条小龙在宫殿里读书,学习如何当皇帝的本事。十条小龙因为感情好,不愿分开,决定从老大开始,投胎人世去做状元,以后就可以经常见面。玉皇大帝知道此事派南极仙翁处罚兄弟九人,南极仙翁势单力薄,九龙又凭借水上功夫,南极仙翁败下阵来,急中生智,他用南极神功将东面的山头搬走,大渊子的水向东海流去,九龙离开水只好束手就擒。南极仙翁怕九龙逃走,压在大青板下,并在青板上建立了宫殿,叫“回龙观”。九龙由于被困,想念以前十兄弟在一起的日子,痛哭不止,留下的眼泪落在树上,长出了一朵朵黑色的小花,当地百姓称之为黑木耳。九龙之中的大龙投胎焦家,焦竑少时家贫,又嗜好读书,用脑过度,焦竑母亲听说木耳可以补脑,便经常将干木耳发泡,用水焯过后给焦竑吃,就是靠着黑木耳的支撑,和勤学苦读的精神,万历十七年,焦竑得中状元。焦竑获准回大花崖省亲,看到在华岩寺下面巨大银杏树上长出朵朵黑木耳,亲手采摘,并说回到家乡第一顿饭就吃木耳,并对故乡的人数说着木耳与自己的渊源,并一再的感谢故乡人的恩情,做出了故乡木耳“脆而爽口,食之五脏留香”的评价。如今,在日照大华岩村,还流传着“状元木耳”的故事。现在“日照黑木耳”不仅在全县供不应求,还远销江苏连云港、徐州、苏州、南通、南京、上海等地。“日照黑木耳”以其色列、味郁、形大、朵厚、片脆而闻名。

八. 山东省 日照 东港区 魁蚶

大型蚶,壳高达 8厘米,长9厘米,宽8厘米。壳质坚实且厚,斜卵圆形,极膨胀。左右两壳近相等。背缘直,两侧呈钝角,前端及腹面边缘圆,后端延伸。壳面有放射肋42~48条,以43条者居多。放射肋较扁平,无明显结节或突起。同心生长轮脉在腹缘略呈鳞片状。壳面白色,被棕色绒毛状壳皮,有的肋沟呈黑褐色。壳内面灰白色,其壳缘有毛、边缘具齿。铰合部直,铰合齿约70枚。

九.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右所酱瓣

“酱瓣”是日照右所生产的一种传统名吃,清道光十五年由丁惟此的祖辈创制,并靠此而发家。丁氏为保持其独家经营,传儿不传女,对外保密。所以,保持着古老的手工生产方式。



“酱瓣”是用粘米为主要原料,配用特种面条(白面呈卵形),经发酵糖化后加面制成一种冷食品,具有甜、酸、香、粘等独特口味。对老年人和小孩具有健身强体之功能。小儿食之,增进食欲,促进发育,皮肤红润发光;老年人食之,有化痰、止咳、去火、爽口、健胃、提神之效能。



“酱瓣”的制作方法:用粘米3.5公斤,淘净沥水后,上锅蒸透,然后取出熟米用清水冲洗降温。当料温度降到35℃时,拌入面种,装入泥盆,放在火坑上,以棉被覆盖保温。经24 小时后酿成,可出“酱瓣”4.5公斤,同时,还可出“酱瓣”酒1公斤。“酱瓣”酒更有独特之处,色如乳汁,甜、酸粘唇,清爽可口。若以优质白酒混合饮用,味道更佳。

十. 山东省 日照 五莲县 五莲豆腐宴

五莲豆腐历史上就有名气,而街头(镇)豆腐更是冠绝五莲。

豆腐卤水蘸成,白嫩爽口,尤其是大豆收获季节,家家户户做豆腐,豆香弥漫全村,让人欲走又止。豆腐宴实际上是一个制作豆腐的流程,先喝豆浆,再喝豆脑,然后吃豆腐,后吃炒豆腐渣,最后喝豆腐汤。佐以青红椒、葱、香菜调制的佐料,配以街头煎饼(红薯打皮后,磨浆打糊,沾鏊制作,酱色雪白,其薄如纸),实属农家名吃。

日照黄海三路附近日照特产店日照最值得带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