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羊特产 鄂尔多斯羊吃什么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01 21:32:48

一. 内蒙古 鄂尔多斯 达拉特旗 蒙古靴

传统皮靴。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靴头尖而上翘,靴体宽大,以便在靴内套裹腿毡、棉袜、毡袜、包脚布等,裹腿毡露出靴筒外约两寸。靴面不同部位,以贴花、缝缀、刺绣等工艺装饰各种花纹、图案,穿着舒适保暖。骑乘时,能护腿、护踝,便于行走。能踏沙、踏雪,又可防虫、防露。

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牧区的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踩壮胆,勾踏马蹬;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小阻力,又能防寒。因此为牧民们所喜欢,在日常生活中,无论男女,皆穿靴。

按式样分,代表性的主要有传统蒙靴、马靴、圆头靴子、马海等。

二.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伊金霍洛旗 诈马宴

诈马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时,成吉思汗陵推出的一项古色古香的旅游项目。在成吉思汗行宫高大的宫帐中举办诈马宴,再现了大蒙古国和元朝时期“内廷大宴”的隆重与肃穆:包内陈设,家具式样,壁上字画,服务人员的衣着,甚至美味佳肴等无不紧紧扣住“古”字。乐师、鼓手吹奏着喜庆乐曲,彩幡缤纷,仪仗队规模宏大,聆听优美、典雅的古乐,观赏婆娑的舞姿,静看放在台案上的、系着红绸、盖着黄绸布的烤牛(过去用烤羊,现在改用烤牛。烤牛时,把剥过皮的整牛放在烤牛窖里烘烤两天两夜,即成。烤熟的牛肉,色泽金黄,肉嫩可口)。望之,不禁使人心醉神迷,顿生新天异地之感,更会使您沉浸在历史的梦幻之中。

关于诈马宴的来历,根据《历史上蒙古族的诈马宴》一文记述,简要整理如下:诈马宴是古代蒙古民族最为隆重的宫廷宴会,是融宴饮、歌舞、游戏和竞技于一体的娱乐形式。滥觞诈马宴,又称质孙宴,它是大蒙古国和元朝时期的“内廷大宴”。“质孙”是蒙古语“颜色”的音译。因为,质孙宴是众多宴会中最为盛大的一种,所以赴宴者必须穿戴质孙服,故称质孙宴。赴宴诈马宴,是宫廷最高规格的食飨,它的宗旨是:纵情娱乐,增强最高统治集团的凝聚力。它有适宜的时间地点,固定的场所,对赴宴者的身份、服饰均有严格规定。举办诈马宴的场所,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多在金碧辉煌的昔刺斡耳朵(黄色的宫帐)中进行。对赴宴者的服饰要求更为苛刻:必须穿质孙服,君、臣均为同一颜色;宴会期间,每日必穿不同颜色的服装。

诈马宴的入场形式颇具特色。清晨,赴宴者各持彩杖,列队驰入昔刺斡耳朵所在之处。大汗通常乘马而行。在一派管弦乐中,君臣入帐各就其位。大汗坐在帐中高台上的“七宝云龙御塌”之上,余者按尊卑贵贱入席:“以中为尊,右次之,左为下。”

宴会开始的第一个项目是宣读祖训,其意在于笼络宗亲。宴会开始,先有“喝盏”之俗,意为“进酒”。大汗将进酒,侍者执酒近前半跪进献,退三步全跪,全场同跪,司仪高喊“哈!”,鼓乐齐鸣。大汗饮毕,乐止,众人复位,随后君臣畅饮。诈马宴上的饮料,主要有三种:马潼(马奶酒)、哈刺基(白酒)、葡萄酒。羊肉是诈马宴上的主要食品。除食用手把肉外,还有“秀斯”(煮制成的全羊)、“昭术”(烤全羊)。此外,还有玉食(奶食品)、名贵菜肴等。蒙古族自古能歌善舞,诈马宴也总是伴随着歌舞进行,在此期间并要演兽戏、摔跤(角)、放走(长跑比赛),持续数日才告结束。诈马宴上的禁忌有两条:饮食服务人员必须用美丽的面纱或绸布遮住鼻子和嘴,防止他们呼出的气息触及食物。严禁践踏宫帐中的门槛。因为他们视踏门槛为不祥之兆。

三.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伊金霍洛旗 土豆丸子

土豆丸子

将土豆削皮洗净,擦成丝状,倒入盆内,洒面粉与土豆丝拌匀(土豆丝略洒水)放入笼屉蒸熟,抖入盆内,锅中放猪油,油熟后加佐料盐、葱花,将蒸熟的土豆丸子倒入油锅中,用铲子翻搅,炒熟调烂腌菜即可食。特点:坚软适宜,入口绵烂。

四. 海南省 临高 海南火把羊

海南火把羊介绍:海南特色菜。用山羊肉,配以鸡肉、火腿、冬菇,切日字形片,用鸭肠捆扎成把,扣法砌堆造型。诸味调和,口感甚佳。用料:海南羊肉800克、光鸡肉150克、熟火腿50克、冬菇(浸发好)50克、净鸭肠150克、生粉15克、精盐3克、味精6克、老抽5克、蚝油5克、芝麻油1克、姜葱酒(用姜葱汁掺和浓度酒)15克、二汤25克。制作:1、将羊肉切成几大块,滚水煮至八成熟,捞起控干水分,拉油,然后下味精调匀,焖煮至捻,取出,切成日字形待用。2、光鸡肉(不带骨)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6毫米厚的薄片,用姜葱酒,味精(2。5克)、精盐(1。5克)、生粉(10克)拌匀。3、将洗净的鸭肠用少许碱水腌过,约20分钟后用清水漂洗干净,用洁净毛巾吸干其水分,再依13厘米长度切段待用。4、冬菇切成日字形片,滚水烫过后压干水分;熟火腿切成2毫米薄的日字形薄片,以以上各料均为12件。5、将羊肉块,冬菇片、火腿片,光鸡片依次叠齐,用净鸭肠从中间捆扎成把,一共12把,整齐摆放在碗内,上笼蒸约15分钟取出,将碗反扣入盘中,拿开空碗;猛火烧锅,下二汤、老抽、蚝油、味精、支麻油调匀,用湿生粉勾芡,均匀淋在羊肉扎堆上,用香菜和西红柿花围边便成。特点:羊肉和其他配料捆扎成把,俗称“火把”,装盘美观,质味配称,不腻不膻,鲜美爽口。

五. 内蒙古 鄂尔多斯 鄂托克前旗 发菜

发菜是宴席上贵重的菜肴,历来受到人们的赞扬。白居易写道:“仰窥不见人,石发垂如鬟。”李笠翁在其《闲情偶集. 饮馔部》中称:“菜有色相最奇,而为本草食物志诸书之所为载者,则西秦所产之头发菜也。”鄂尔多斯是发菜的故乡。一场雨水过后,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土地潮湿,发菜便吸吮着水分,慢慢膨胀变大,就像缕缕乱发,迅速地在地面上铺展开,黑如漆,细如线,柔如锦,广袤的土地马上就变成了蓝绿色和橄榄色。天旱阳燥时它便处于休眠状态,丝状体不分枝,丝弱体细。由于发菜营养价值高,十分珍贵,被誉为“荒漠之珍”、“高原之珍”、“戈壁之珍”。每100克发菜中,含有蛋白质20.3克,碳水化合物56.4克,钙2560毫克,铁200毫克。由此可见,其营养成分高于同量的肉类和蛋类。发菜味甘性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利尿、止咳、解毒,并有滋补作用,对治疗高血压、妇女病、慢性气管炎,促进伤口愈合,都有一定疗效。发菜食用,滑嫩、软脆、爽润,没有异味。鸡、鸭、羊肉腥汤里放入少量发菜,或把鱿鱼、肚尖加发菜做成羹汤,味道鲜美适口。发菜的吃法多种多样。如将发菜洗净泡发后,上笼蒸蒸,切成段拌以姜丝、葱花、酱油、醋、糖,甜酸适口,味鲜脆嫩,是下酒的极好凉菜。( 伊克昭盟)

六.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东胜区 蜜汁天鹅蛋

内蒙古风味名菜。以土豆为主要原料,配以面粉、蛋黄烹制而成。

七. 山西省 朔州 平鲁 羊拐弯

羊拐弯

朔州处在塞外,畜牧业较发达,牛羊自然很多,在朔州有一道特色风味叫做“羊拐弯”,其实就是羊腿关节的那一段。

“羊拐弯”的做法很多,有的是直接用高汤熬,也有的是烤,不过最常吃的就是先炸后炖,吃起来有一种蒙古烤全羊的味道,由于是羊腿的关节处,骨头很长,所以吃起来不太方便,这到不妨碍爱吃的朋友们,只要是美味,就不在乎吃的形象了。

八.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乌审旗 酸烩菜

酸烩菜

游名胜,尝名菜名点,是一大乐事。鄂尔多斯农村,本有扒荞面、莜面窝窝、窝瓜饭、山药丸子、红腌菜、米酒等地方佳肴。

但这里向旅游者推荐一种四时皆宜的名菜,那就是酸香可口、回味无穷的酸烩菜。

酸烩菜从未上过名馔佳肴之类的书籍,它在本地人心目中的位置,甚至胜过一些山珍海味。逢年、过节、满月、结婚、丧葬、接待宾朋时,酸烩菜总要当作压轴儿菜,以弥补其它菜品的不足。就是离开故土调往外地

的人,也不会忘记养育过他们的酸烩菜。

酸烩菜,是几个概念的合称。它是由腌渍过的白菜和其它蔬菜经烹制后做成的菜肴。

山药削皮、洗净,用刀切成大小适中的菱形块。把猪肉先放到热锅内炒一炒,搁上大料、花椒、葱、蒜、酱油、食盐再炒一

炒,添足水。待水滚沸后,把腌过的白菜搁到锅里烩熟。然后,手持铁勺把锅里的山药捣成烂泥,便做成了猪肉烩酸菜。

天寒地冻时分,是杀猪的季节,这时,主人总要把邻居、亲戚、朋友邀来,满满地烩上一大锅酸烩菜,红红活活地吃一顿,

快活极了。

现在,酸烩菜已从农村走向城市,宾馆、饭店的餐桌上,还有它的一席之地呢!

酸烩菜能够一代一代地食用至今,也许是著名的希腊数学家皮发高尔道出了它的含意:

“白菜乃是这样一种蔬菜,它能使人经常保持精神焕发和愉快,能使人的心情安静。”

到鄂尔多斯旅游的宾客,请在您的食谱中,一定要安排一顿猪肉烩酸菜!

九. 内蒙古 鄂尔多斯 准格尔旗 白酥油

把鲜羊奶或鲜牛奶装进瓷罐里发酵为酸奶后、用杵杆上万次左右,即可从酸奶里分离出糊状的白酥油。好年景时,牛羊肥壮,鲜奶质量也高,百公斤鲜奶可提炼白酥油五、六公斤。提炼酥油是一项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目前很多牧民用分离器代替。

十.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东胜区 鄂尔多斯海红子

鄂尔多斯海红子
鄂尔多斯市羊绒特产内蒙古羊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