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市特产哪里买 贵溪市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9 20:24:36

一. 辽宁省 本溪市 溪湖区 扒三白

扒三白

此菜选用菜心、肥肠、芦笋三种主料,经过扒制而成。其特别是:色白如玉,芡汁似絮,整齐美观,亮晶称意,清淡味纯,口味宜人,娇嫩滑爽,风味超群,亦为佳肴中的一绝。

二. 辽宁省 本溪市 桓仁满族自治县 桓仁山核桃油

桓仁山核桃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桓仁满族自治县“山核桃油”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审查。

与会专家对“桓仁山核桃油”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称、保护范围;产品质量特色及其与当地自然、人文因素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桓仁山核桃油”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三. 江西省 鹰潭 贵溪市 贵溪捺菜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溪捺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溪捺菜又称道菜和百岁菜,因其原料为芥菜,状若雄狮,根发九枝,故又称“九头狮菜”。此菜融鲜、香、嫩、脆、酸、甜、咸、辣为一体,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食之开胃、生精、延年益寿。当年天师云游四海,随身携带食之

( 鹰潭)

贵溪捺菜,发源于道教圣地龙虎山,被人们称之为“龙虎山道菜”,是江西贵溪的风味小吃之一。许多东南亚及台湾、香港的道教信徒,来龙虎山品尝捺菜后,称之曰:“京省驰名,独此一家。”从此,贵溪捺菜成为皇帝进贡的贡品,所以也叫“贡菜”。

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县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贵溪捺菜融鲜、香、脆、嫩、咸、辣为一体,含有多种消化酶、氨基酸、维生素和向量元素,具有健脾开胃,帮助消化,发汗祛寒、预防晕车呕吐,治疗和预防感冒等作用,是请客送礼,招待贵宾之佳品,也是酒饭之余,出差旅游携带方便的佳味美食,又是烹调(鱼、鸭、粉、面等)的理想辅料。地道的农家捺菜,咸辣相间,酸里透甜,鲜香脆嫩,吃起来感觉是“一菜多味,多菜一味”。

捺菜在贵溪也不是什么名贵菜肴,在日常小吃中它却独领1,配料讲究,做工精细,味型多样,入口变化精妙,完全体现出和谐与独特的风格。

每年春暖花开,农家把剩余的芥菜洗净日晒,才菜心切片,菜杆切段,放适量的辣椒、洋姜、大蒜、食盐、味精、芋片、鲜笋等,拌匀后,用手拼命去搓、揉,直到芥菜渗出汁液,再一把一把填进备好的瓦罐,用木棍挤、压,最后白糖封口。说起来容易,真正制作起来,每道工序都要把握一个度,比如,芥菜晒得太干,吃起来显得干涩,韧而不脆;芥菜湿了,水分过多,封口后容易泛酸,配料不齐或配多了配少了,都会改变捺菜的口味,造成鲜、香、脆、嫩、咸、辣难以融于一体的缺憾。

很多人都不知道捺菜为何叫“捺菜”,甚至包括贵溪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

捺菜的主要原材料是芥菜。选用芥菜当然明智,因为芥菜易为储藏,肉质坚实,耐压耐挤,然而,腌制后谁也不能无缘无故地叫它捺菜,顶多是腌芥菜吧!而“捺”字,在字典里是“摁”的意思。可是,在捺菜整个制作过程中,也没有丝毫的“摁”的意思。一位江西籍的贵溪的年轻人说,在老家他们把搓衣服称做“捺衣服”,那捺菜是不是“搓菜”的意思呢?回想整个捺菜制作过程,搓是最费劲、最讲求科学、也最花时间的,所以,制成后称这种腌菜为“捺菜”,实在是美妙不过了。

贵溪捺菜荣获了多种荣誉,先后被授予江西省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的产品”,“江西省新产品”,“江西省优秀新产品”,“鹰潭市科技进步奖”,江西省星火计划项目“星火奖”等称号。

四. 辽宁省 本溪市 南芬区 柞蚕

柞蚕又称山蚕,是辽宁省著名的之一。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料。因以柞树叶为食故名柞蚕。辽宁省东起辽东半岛、西至辽西山区,到处都是天然养蚕场,长白山和千山山脉的岫岩、凤城、宽甸、盖县、西丰和新金、海城、辽阳等县为重点产区,全省柞蚕丝茧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柞蚕一身是宝,茧的外壳是高贵的动物蛋的纤维,可以织绸,供衣着、装饰和工业用,柞蚕茧丝还能广泛用于军工、化工、医药等方面,柞蚕蛹含有大量蛋白质和氨基酸,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五. 江西省 鹰潭 贵溪市 香菇活肉

  香菇活肉:龙虎山的香菇产于深山老林之中,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且品种繁多,营养丰富。这种个个如三硬币一般大小带花纹的“金钱菇”尤为名贵,香气浓郁,与猪肉同煮,特别爽口。大家尝尝这肉,除了沾了香菇的香气外,是不是特别滑嫩?这是龙虎山特有的烹调方法。将新鲜的精肉先切成肉丁,然后与干芡粉和在一起,用鎯头将肉丁敲成肉饼,使芡粉深入肉中,用清水与香菇一起煮,只放香葱不放辣。这道菜非常清爽.

六. 江西省 鹰潭 贵溪市 贵溪灯芯糕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溪灯芯糕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饮誉中外的贵溪灯芯糕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江西四大名特糕点之一,清代为贡品,被乾隆皇帝誉为“京省弛名,独此一家”,连年被评为省优产品

灯芯糕是闽、浙、赣、沪、徽百姓喜爱的传统食品,出产贵溪,尤以龙兴铺“铁拐李”灯芯糕品质最佳。贵溪灯芯糕选用当地纯天然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用云台山下十里泉水,经过洗米,自然晾干,青油炼沙爆炒,配以白沙糖浆和三十余种名贵中药材,通过筛、磨、锤、压等一系列手工制作而成。工艺十分细致,属天然绿色食品,其色泽洁白晶莹、其味香甜可口,柔软滑爽,百食不厌,是民众历来节日喜庆食用或款待和馈赠亲友来宾之佳品。贵溪灯芯糕手工精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风味。灯芯糕在贵溪传承已达300余年历史,形成了传统制作糕艺和独特的民间习俗,尤其在婚姻典礼、寿诞庆祝、新春佳节,因其表现亦寓“祝福、步步高高、吉祥如意”之意,形成了品糕、送糕的独特习俗。

贵溪灯芯糕,起源明末时期,至今有300余年历史,堪称美食绝品。明清两代列为皇宫贡品,由御膳房来人监视生产送入皇宫。清时乾隆皇帝游江南,曾品尝贵溪灯芯糕并赞曰:“京省驰名,独此一家”,灯芯糕由此而闻名天下。上世纪90年代贵溪灯芯糕被评为江西四大名点之一。

相传明末抚州商人薛应龙喜贵溪商贸繁华,举家定居贵溪,经商开一爿小店,贩卖灯芯草,后创糕为业,创办手工制作作坊。一日突发奇想,将原生产“云片糕”切成细条,因形似灯芯而取名为“灯芯糕”。薛应龙做生意以“人诚义重生意隆、货真价实铺子兴”为经商之道,引来云游龙虎山八仙之一——“铁拐李”借宿相助。“铁拐李”睡在作坊案板,次日留下秘方而去,从此“龙兴铺”在案板上做出来的灯芯糕香气扑鼻,百吃不厌,名扬四海,香飘八方,贵溪龙兴铺“铁拐李”灯芯糕由此而来。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贵溪就有名号如范福记、范大源、范福源、范康典从事灯芯糕食品生产。清末民初范氏家族以重金兼并“龙兴铺”灯芯糕作坊,扩大生产规模,贵溪灯芯糕得到扩大生产和发展。据称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曾品尝灯芯糕并赞曰:“京省驰名,独此一家”。

新中国成立后,贵溪灯芯糕传统制作技艺有了新的发展,从1979年至今投入2000余万元,对这一传统手工名点进行进一步研制、项目保护开发、生产扩建,挖掘、整理、抢救失传工艺及人员培训工作。2008年贵溪灯芯糕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产品称号,1999年至今获上海食品博览会质量优胜食品及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名牌等殊荣。

贵溪灯芯糕手工生产制作流程繁多,工艺精湛,非常讲究,包括洗、炒、蒸、磨、拌料、压、恒温、锤打、开案切糕等工序。

洗米:一般用筛箩,20℃以上的温开水冲洗晚糯,使米质达到洁白、光泽,然后放入团箕自然凉干。

炒米:用上等茶油和细沙,特制樟木铲在大铁锅反复翻炒,使米爆裂,形状米花,其色洁白,清香扑鼻。

磨粉:糕粉使用青石农家磨,手工磨制2-3次形成细粉,再过滤成淀粉。

蒸粉:灯芯糕蒸粉讲究一个“纯”字,蒸粉火头要旺,采用农家用的樟木铮,蒸1-2小时熟即可吃,但不能做糕,必须存放地下岩洞15-30天,后取出糕粉,溶入配料,达到糕粉具有柔软性。

配料:灯芯糕的配料产非其地、采非其时的药材不用,按比下料,白糖煮沸,加之30余名贵中草药剂合制配比酿成。

贵溪灯芯糕传统制作技艺始终以诚、信、德,传统广传天下,至今仍可在贵溪老城区龙兴铺老镇上看到这样一幅对联“人诚义重生意隆,贷真价实铺子兴”。现主要生产灯芯糕有传统“云片糕”、“精美礼品糕”、“保健型糕”和“水果型糕”等30多个品种。

七. 江西省 鹰潭 贵溪市 天师八卦宴

天师八卦宴是历代天师为宴请宾客,举行重大活动设的大型宴席。宴席的最大特点是,既注意菜肴的品种,更注重菜盘的摆放,饮食文化非常独特,道教的寓意也很深刻。设席时,使用的是老式八仙桌,按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 离、 艮、兑”八个方位,先上八个小菜 或小吃,如捺菜、茄子干、柚子皮、霉豆 腐、灯 蕊糕、寿星饼、南瓜子、冬瓜 糖等,八位客人各人斟上“天师养生茶”。茶过三巡,撤下小菜,再上八大菜。先是上用“红枣糯米”等原料精制而成的太极八形容词饭,八宝饭放在桌子的正中,定下乾坤,然后,按 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的道教八卦规律,依次摆上特制的盘 子盛装的八大。按道教方位规定,北为玄武、南为朱 雀、左为青龙、右为白虎。所以,代 表玄武的红烧龟肉放在上座的正中,代表朱 雀的板栗 烧鸡放在下位的正中,左右两侧正中 分别是代表龙的清炖蛇和的红烧兔子肉。其它荤素菜 肴便在空位摆下,正好围盛开个太极八卦图,可谓色、香、味、形俱全,文化韵味十足

八. 辽宁省 本溪市 桓仁满族自治县 桓仁山参

桓仁山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桓仁山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桓仁山参,系指产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山参产品。桓仁山参是指通过人为播种方式将人参籽播种在桓仁县境内适宜的森林环境条件下,自然生长15年以上的人参。具有体态自然、皮老紧实、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特点,其药用价值、商品价值与野山参无差异。.

栽培历史

富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桓仁满族自治县地处长白山脉,是生长野生人参和灵芝等中小药材的重要产地。特别是人参产业,几百年来一直是山区人们致富养家的重要渠道。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向山区资源要效益,在桓仁的大山上开始大面积的发展园参生产,并一度取得了经济上的显著成绩,快速的使桓仁一部分参农走上了勤劳致富路。但由于长时期的大面积开山栽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山区的生态环境,导致全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两次发生在桓仁境内的洪灾泛滥,使桓仁人民深刻地认识到,毁林栽参不是桓仁人民发家致富的途径,而是杀鸡取卵式的慢性自杀经济。
20世纪90年代,桓仁县农民在林间发展中小药材产业,推动了桓仁林下参又一人参主导产业的发展,使桓仁在短短数年时间,成为东北有名的林下参产业基地kok噢噢。1998年起,该县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开始推行超标准化生产,提高山参品质和产量,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生产情况

2009年桓仁山参市场价每公斤3-4万元,该县种植面积已达到4.6万亩,年产值15000万元,已经成为农村就业,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同时桓仁县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先后建成了以加工桓仁山参为主的祥云药业、阳光保健品有限公司、森涛参茸公司、荣泰公司、功达人参加工公司等一批国营、民办企业;其中有1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以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最为突出,2008年公司创工业总产值1760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5926万元,实现利润805万元,上交税金2319万元。该县桓仁镇和二棚甸子镇创办了两处中型桓仁山参交易市场,每年到山参市场进行交易的各地客户不下3000人,交易额达到3000余万元,从而扩大了桓仁山参的销售渠道和影响面。.桓仁满族自治县森涛山参基地是中国第一个进行山参人工栽培和无污染标准化加工(2008年)、第一批中国山参有机生产标准化创建单位、第一家通过GAP中药材种植基地认证的山参加工企业,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野山参种植及加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0年)。2010年,人工种植山参1.38万亩,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是中国最大的人工山参种植、科研和加工单位。截止2010年,该企业已在全国发展238家连锁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韩国、日本、印尼等10多个国家,企业资产总额达3890万元,2009年创产值2680万元。由于山参基地的牵动,1400户农户发展山参产业致富。.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桓仁山参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桓仁山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桓仁山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桓政〔2007〕5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所辖行政区域。.

九. 江西省 鹰潭 贵溪市 上清豆腐

鹰潭上清豆腐历史悠久,为上清古镇的一大特色菜肴。这里的豆腐行销四方,在龙虎山中可称一绝。无论是豆腐还是豆腐干,都独具风味。不光营养丰富,还具有多种医疗效用。

制作豆腐在上清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镇上仍是作坊林立。这里的豆腐因水质好,加上传统的手工工艺十分地道,过滤精细,含水适度,具有白、嫩、香、滑的特点,无论是煎、炸、煮、炖、焖、凉拦,都清香鲜美,柔滑润喉,如果佐以黄鱼角、鲜猪肉、香菇、豆豉、香葱或辣椒,都是各有特色,风味十足。而做成油豆腐、霉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也是十分爱欢迎的菜肴和小吃。

民间传说

“黄袍拜君王”好吃,关键是上清豆腐细嫩香滑、沁人心脾。据说在上清镇建镇前的西晋永嘉年间,当地有上清古镇

一户农家,小两口勤俭持家且感情甚笃。丈夫早晨下地前,妻子常将黄豆腐磨成豆浆放些盐给丈夫充饥。有一次妻子要回娘家,就多磨了一些,将剩余的装入一个坛子里盖上以备丈夫第二天吃。可丈夫第二天下地时却忘了吃。妻子回家时,见坛了里的豆浆结成了块,硬要丈夫尝尝。丈夫为说:“你这不是在逗我吗?”没办法只好用勺子舀出一块尝尝,觉得味道很好,接着一口气吃完了,赞叹道:“太好吃了!”妻子打趣地说,“不是我逗你,你有这口福吗?”丈夫一高兴说:“那就管这结冻的‘豆浆’叫‘逗夫’吧!”后来夫妻俩便天天做起了“逗夫”当菜吃。妻子把“逗夫”的做法传授给邻里,经过不断改进,便有了今天的上清豆腐。

十. 辽宁省 本溪市 明山区 哈士蟆

辽宁境内的山地,特别是辽东林区中分布着一种极有名而又相当珍贵的蛙类,这种学名叫中国林蛙的两栖纲动物,在这里被叫作哈士蟆。哈士蟆一词乃是数百年前的满语,沿袭传用至今。蛤士蟆肉质细嫩,味美鲜香,可烹制成绝美的佳肴,为我国古代有名的“八珍”之一。哈士蟆形如青蛙,习性于青蛙不同,青蛙入土冬眠,而哈士蟆聚集长流水的石洞、石缝或石崖下、树根底做长达5个月冬眠。近年来,提倡人工养殖哈士蟆,已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鹰潭特产送人必买清单贵溪市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