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汉中土特产的作文 汉中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9 14:11:15

一.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以洋县本土坡地洋芋为原料,1火蒸煮至烂熟,晾凉,放在枣木碓窝用木锤反复捣杵数时,至能拉成一条线后取出,佐以特制调味料食用。入口爽滑细腻,珍馐美味,别具风格。以洋县华阳镇洋芋糍粑最为地道。

留坝有“洋芋糍粑,胀死老汉”的民间戏语,一是指洋芋糍粑香味诱人,二是因洋芋糍粑老少皆宜。洋芋糍粑取材留坝闸口石,由于生长时间长,洋芋质地结构紧密、淀粉含量极高,粘性好,制作的洋芋糍粑色泽如玉,清香扑鼻,既美味营养,又具有美容瘦身作用。如用自制的酸菜水或泡菜盐水、葱花、精盐炒熟,配以姜末、蒜汁、花椒粉、红油辣子等佐料调好,就是名副其实价廉物美的待客佳肴。

信息来源: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的每押

“民以食为天。”可为食者,如稻麦菽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品种之多,数不胜数,其中不少品种均可烹调成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如果在烹调时加入不同而适量的中草药,并且采取合理的制作技术,则可制成药膳。药膳的特点是药借食味,食助药力,用者既可从中摄取营养,又能得到健身祛病的益处。

佤族人食用鸡肉也有几种制作方法,如烧、炒、煮、煮烂饭等。其中,以煮鸡肉烂饭吃最为普遍,也是佤族人招待宾客的一道上等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不同于普通的大米饭,它既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鸡肉烂饭比普通大米饭要软得多,而比稀粥要干一些。佤族的鸡肉烂饭,就其处理鸡肉的方式和制作程序,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手撕鸡肉烂饭,另一种叫做刀砍鸡肉烂饭。其中,手撕鸡肉烂饭被认为是最讲究的鸡肉烂饭,制作工序较另一种复杂.其味也更美。下面就这两种鸡肉烂饭的制作方法和佐料配制,作简单的介绍。

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通常是这样的:鸡杀好了以后,不砍不剁,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鸡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比大米饭要软一些,但不能太稀。若汤太多,可将它滗掉,或者多煮一阵,把米汤浓缩,然后把锅抬下来,盖好。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将鸡肉从骨头上撕下来,撕得越细越好。

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备好的佐科如薄荷叶、茴香、辣蓼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然后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其中,要掌握好各种配料的数量,要恰到好处。刀砍鸡肉烂饭。刀砍鸡肉烂饭较之手撕鸡肉烂饭的制作程序要简单一些。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先煮一阵鸡肉,快要煮熟时下大米,鸡肉和米一块煮。大米快煮熟时,放进一点酸笋,然后再煮,一直煮到大米烂熟为止。若米汤多了,就滗掉一些,或多煮一阵子,让米汤浓缩。

最后把锅抬上来,将备好的佐料(与上一种同),花椒面和盐巴辣子等放进锅里,仔细搅拌,直到均匀。这样,刀砍鸡肉烂饭就算制作好了。凡是鸡,都可以用来制作鸡肉烂饭。但佤族人认为,1公斤左右未下过蛋的小母鸡最佳。如果作为待客,还不能用白羽毛鸡。佤族人认为,用白羽毛鸡,是对客人的不礼貌,以后客人就不喜欢来。


三.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汉中白猪

汉中白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汉中白猪产于陕西省汉中地区。汉中盆地位于北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甘薯、油菜等,农副产品丰富,青绿饲料常年种植,四季不断青,为育成汉白猪供良好的饲料条件。

【地理分布】

汉中白猪简称汉白猪,主要分布于汉中市、汉中县、勉县、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宁强、镇巴、留坝等市、县。

【品种特征】

汉中白猪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长适中,面侧微凹,耳中等大小、向上、向外伸展。背腰平直,腿臀丰满度中等。四肢结实。被毛全白。有效012枚以上。为脂肉兼用型。

【品种性能】

汉中白猪成年公猪体重213.29±2.88公斤,体长155.41±8.9厘米,胸围146.20±6.9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66.82±28.4公斤,144.48±8.5厘米和73.00±6.6厘米。汉中白猪经过长期培育,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较快、胴体品质好等特点。但腿臀不够丰满,瘦肉率不够高,系部软弱。

地域范围

汉中白猪产地范围包括陕西省汉中市十一县区,所辖234个乡镇。东径105°30′-108°24′,北纬32°15′33°-56′。海拔高度山地平均2000m,盆地平均500m。位于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北通关中,南达川渝,西出甘陇,东连荆襄,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总生产规模301.16万头。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四周群山环抱,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北为秦岭山地,南为巴山山地,中间是汉江上游谷地平原,汉江流域有大小盆地、平坝十多个。海拔在3000m以上的高山占全市总面积的1.81%,3000-1200m的中山占56.01%,低山、丘陵占35.84%,平原占6.34%。土质有潮土、淤土、水稻土、黄棕壤、棕壤、暗棕壤6类,pH值6.5,中性偏酸,土壤肥沃,农业、畜牧业发达。

(2)水文情况:号称“小江南”的汉中,以江河纵横,水量丰盈为其特点。全市有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2707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4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1.75亿立方米,水质优良。

(3)气候情况:汉中市地处秦岭、巴山之间,位于中国南北气候交汇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区秦巴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极端最高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4.3℃;平均湿度77%;无霜期260天左

右;年平均日照1700-18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00-900mm,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平均风速1-2m/秒。气候差异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湿润。

(4)人文历史情况:全市森林覆盖率51.2%,植被覆盖率56%;有耕地25.0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9.2%,在耕地中水田11万公顷,旱地14.7万公顷,水田和水浇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5.1%;改良草场6667公顷,人工草场1333公顷。汉中盆地盛产水稻、玉米、油菜和薯类,常年种植面积达30多万公顷,青绿饲料种植面积1600公顷,农副产品和饲草资源极为丰富。是陕西省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年出栏占全省的19.6%。优越的饲料资源为汉中白猪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当地群众素有制作腊肉的习惯,也促使人们进行品种选育,从而培育出了皮薄肉嫩,风味良好而瘦肉率适中的地方优良品种—汉中白猪。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养殖基地必须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生产区域。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避开水源防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地区,符合环境保护、兽医防疫要求,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选作生猪的生产及产品的加工地。应设置防止渗漏、径流、飞扬且具一定容量的专用储存设备和场所,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粪便、病死猪及其产品、排放出的生产废水的处理应符

合国家规定要求。实行生态化养殖,标准化生产。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以汉白猪为母本,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瘦肉型良种猪为终端父本,采用常规繁育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推广汉中白猪纯种母猪和二元杂交母猪以及三元杂交商品育肥猪。二元杂交组合中,以长×汉最好,次之杜×汉及约×汉;三元杂交组合中,以杜(长×汉)最好,次之为杜(约×汉)组和长(杜×汉)组。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引种必须从取得省级畜牧主管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

运输时对运载工具和饲养用具等必须进行清扫、洗刷和消毒。引进的种猪须隔离观察15-30天,经检查确定为健康无病后,方可供繁殖、生产使用。按性别、年龄、体重及不同生理生产阶段,进行分群管理、分段饲养,喂给营养均衡,满足各生产阶段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保证其生产潜力充分发挥,饲料中不应添加国家严禁使用饲料添加剂和药物。根据猪种特点、生产性能及生产规模确定繁殖节律,商品猪生产实行连续、均衡和全进全出的工艺流程。保育期抓好仔猪旺食期的饲养,促进生长发育,初生仔猪应作好防疫注射、补铁、补硒等工作。商品肉猪分别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商品肉猪上市体重在90kg,胴体瘦肉率达56%以上;饲料药物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休药期;推行种猪氟烷基因等与肉质有关的测定工作,及时淘汰不合格种猪。选择优质饲料,防止产生黄膘肉。防止白肌肉,注意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和硒元素。生猪屠宰按“屠宰加工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和“畜

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规定进行,屠宰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按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执行。

(5)生产记录要求:根据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生猪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生猪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猪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养殖代码。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汉中白猪体型中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被毛全白,头大小适中,耳中等大小、前冲,体躯中等长,背腰平直,腿臂丰满度适中。

(2)内在品质指标:瘦肉率55%-65%,皮薄肉嫩,风味佳,肉色正常,大理石纹分布适量。pH值6.17,保水力85%。

(3)安全要求:汉中白猪生产执行一下规范和标准。

NY5029无公害食品猪肉;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NY5033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NY/T5339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汉中白猪胴体瘦肉率中等偏上(55%-65%),分级为一级58%-65%,二级

55%-57%。包装上注明“汉中白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成品分割肉包装为25Kg/箱和10Kg/箱。储藏、运输等按规定用冷藏设备保存、运输、销售。

四.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勉县大米

勉县大米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五.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菜豆腐

洋县菜豆腐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特色美食。菜豆腐稀饭是洋县地区一种民间家常饭,虽然做的方法不复杂,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较细,好吃且富有营养,所以已成了当地待客的佳肴了。

传说,康熙皇帝一日微服私访,到了洋州地面,看到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在食用一种稀粥。此粥白绿相间,清香袭人,赏心悦目,到了客栈,康熙皇帝便问店小二此为什么饮食,店小二笑着告诉他,此乃“青山飞雪”,本客栈有供应客人的。便随即舀出一碗。康熙皇帝狼吞虎咽,吃的两颊留香。后来他回京后令御厨烹饪“青山飞雪”,但非常遗憾,他杀掉了许多御厨,却怎么也做不出在扬州吃过的那种鲜嫩可口的味道了。

康熙皇帝在洋州客栈吃过的“青山飞雪”就是我们今日的“菜豆腐”。

菜豆腐烹饪时要放入菜,可谓名副其实。将黄豆用水泡涨、磨浆、过滤、烧开后,便将切碎的白菜(也可以是春不老、红薯叶、软菜、芥菜等)放入,然后徐徐加入酸菜水(也可以使泡菜水、食用醋、葡萄汁、葡萄糖内脂等酸性物或石膏),便点出了豆腐,而且,所点出的豆腐很快与菜裹在一起,形成“大雪弥漫,覆盖碧山”的情景;另一种烹饪方法是先点豆腐后放入菜,此种做法的结果是菜归菜,豆腐归豆腐,两不粘。现今洋县城东城南城北方向的群众爱吃菜与豆腐裹在一起的,而县西的群众则爱吃菜与豆腐分离的那一种。要注意的是,不论哪一种烹饪法,点豆腐时都要用文火,以锅内不要煮起水泡为宜;同时要注意点时慢慢来,千万不能着急;点豆腐时锅内不能点得太清;放入菜时,菜不要放得过多。做到以上几点,菜豆腐无酸味,点出的豆腐也多,而且特别嫩,口感最好。接下来的工序便是将淘干净的大米放入,也可以放入玉米珍子。

吃菜豆腐更有学问,根据个人口味,菜豆腐可喜可稠,米可软可硬。胃酸过多的人,有绝招,可在豆浆烧开后要出少许,待菜豆腐做成后掺入其中,菜豆腐则变得甜丝丝,特别养胃。菜豆腐要吃烫,不凉不热吃了胃胀;万一放凉了,也不要紧,可加入食盐、葱、韭、蒜苗和大肉勺子炒着吃。老百姓说,菜豆腐调盐,强过过年,就是对这种吃法的真切感受。吃菜豆腐是,人们还一定要配以辣子佐餐。佐餐的辣子也有讲究,往往是将新鲜的生葱、韭、蒜、芹菜等切成碎末,和入辣椒面之中还可以加入少许的香油或熟菜油。辣子里不要将食盐放得过多,放多了对胃有害处,对皮肤也不好,脸上会发青。有辣子佐餐,更能让你食欲倍增,稀稀溜溜的一气吃上几大碗。

人们爱吃菜豆腐,除了它清爽适口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很具有养生保健价值。众所周知,青菜,粗纤维多,而豆腐的来源之物——黄豆为植物肉之王,微量元素特别丰富,二者相配伍,营养结构上达到了优化组合,人体极易吸收。菜豆腐还具有利尿功能,能够有效地清除肠胃油腻秽物,常吃菜豆腐有利于协管和心脏的保健。

现在有人花样翻新,在烹饪时将菜切的极碎,待菜豆腐裹在一起时,将其压成块状,做成“菜豆腐火锅”。菜豆腐由寻常百姓家步入酒店大雅之堂。带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小吃——菜豆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的喜爱。

“青山飞雪”今天已成了洋县的一道风景,难怪当年的康熙皇帝对它念念不忘呢。

洋县菜豆腐2007年曾被央视二套为您服务栏目收录并做为陕南菜豆腐的代表拍摄播放。

信息来源: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六. 陕西省 汉中 镇巴县 汉中菜豆腐稀饭

菜豆腐稀饭是汉中地区一种民间家常饭,虽然做的方法不复杂,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较细,好吃且富有营养,所以已成了当地待客的佳肴了。

菜豆腐稀饭是雪白似乳的豆浆,上面托着质细如白绸般的珍珠豆腐块,夹杂着绿菜豆腐块,再佐以用香菜、韭菜或葱花、蒜苗花、核桃仁、变蛋等与油辣子或香辣酱拌成的小菜。入口豆浆香甜,豆腐细嫩,小菜咸辣,其美味无穷也。只有到了这个份上,才称得上为地道的汉中菜豆腐稀饭。

这种家常饭之所以被民间奉为待客上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饮食极富营养,即使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浆、豆腐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易于消化,有利体内吸收,也不失为一种配方科学,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美味佳肴。冬季吃这种饮食,暖和耐饥,夏天吃止渴消暑,既美味又实惠。不但如此,这种饮食无论男女老幼,体强体弱,都能食用。难怪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这种取材容易,且独具乡土风味的菜豆腐稀饭却一代传一代成了家常待客饭中的皎皎者了。

七.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汉中酸饭

宁强有“一天不吃酸,心里就发烦”的谚语。或米或面,或粥或汤,多调入酸浆水。吃杂粮如玉米、洋芋之类的食品,更注重酸味。今酸饭以细粮为主,以浆水或酸泡菜、鲜醋、西红柿致酸。酸浆豆腐稀饭,老少咸宜,营养价值较高。

相传河曲酸粥的由来纯属一种偶然,李自成起义大军进京路过此地,当地老百姓皆大欢喜,家家户户泡米为大军士卒准备饭菜,谁知由于情况有变,大军临时改变路线,绕道而过,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放的时间长了就发了酸,老百姓也舍不得扔掉,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谁知意外地发现这用发酸了的米煮的粥并没有影响其食用价值,后来人们便故意将米泡酸做粥食用,慢慢地发现这种酸粥能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妙不可言。

材料;大米,卷心菜,黄豆,胡萝卜,腊香肠,盐,鸡精

咸酸饭的做法步骤;

1.大米淘洗干净,涨上一会,放在其他锅里煮开。

2.卷心菜和胡萝卜切碎,香肠切片。

3.热油锅,炸黄豆成金黄色后捞出,再煸炒卷心菜和胡萝卜,最后将炸好的黄豆放入,加盐和鸡精,适当多放一些,炒匀。

4.把半熟的饭倒入铁锅,将菜与饭拌匀,放上香肠片,加盖用小火煮,每隔5分钟用铲子搅拌一次,防止焦糊,约3次以后,饭的香味就会飘满整个屋子了。

5.关火,盖上盖子再闷一会,吃的时候就会有厚厚一层略焦的饭糍了。

八.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腊肉

南郑腊肉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方,是陕南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相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王,兵败南下走陕南,途经南郑红庙塘时,南郑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陕南秦巴山区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薰干。秦巴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薰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薰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传说西安有名的“樊记腊肉”,就是陕南人传给的技艺。

陕南宰杀的年猪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为淡贮,终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馈友、逢年过节,都离不开腊肉。因此,一般农家,均以此为家常必备之乡食,遂成乡土美味。特别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腊肉的多寡,来衡量贫富的标志。《汉阴县志》记有:“虽篷室柴门,食必兼肉。”这里说的肉,即指腊肉。

九.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南郑红茶

南郑红茶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南郑县依托汉山茶业、绿娇子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无公害红茶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红茶生产园和精深加工基地;与陕西理工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深化红茶新品开发与研制,推出了“汉山”、“汉缘”等红茶产品,创建注册了7枚红茶商标,扩大了“南郑红茶”知名度;积极引进先进红茶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红茶产量和品质,现有7家茶叶公司建成红茶生产线,其中全自动清洁化生产线1条,预计全县今年可生产红茶35吨,实现产值3500万元。

汉中有什么景物和特产作文三年级我爱家乡陕西的特产作文怎么写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