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产状元红来历 河南特产状元红营养价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9 03:02:39

一. 河南省 济源市 土馍

以面粉为主要原料,鸡蛋.芝麻.香油等为辅料,以王屋山一种特有的白面土为烘焙介质制作而成的。清香可口、外酥里软,是一种高铁、高锌、高钙、高钾、的传统风味食品。

二. 河南省 商丘 民权 贡麻花

贡品麻花出于河南省民权县麻花庄,已沿传二百余年。县志记载:清乾隆南巡至黄河渡口,阵风飘香,见路舍一翁烹麻花,芳香四溢,欲食之。随士奉与皇上品尝,香酥味美,赞入御膳。地方吏闻之,作贡品进献,受赏,钦封“麻花庄”。

贡麻花被人们誉为“面食上品”,不仅荣获国家专利,而且还受到国家商业部、国家民委的表彰。并多次在各类评比中获奖。 1999年在京九食品展销会上获得“金奖”,2000年被商丘市人民政府认定为“传统风味名优小吃”称号,2002年元月获“中国专利博览会金奖”、“法国科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金奖”。被中国对外贸易部向欧盟市场推荐为高质量产品,目前经沈阳盛京贸易进出口总公司丹东公司销往朝鲜及南韩,打入国际市场。

贡麻花系小麦精粉、精炼植物油和十几种调料沿祖传秘方手工烹制而成,具有“吃着香酥脆,点燃亮似灯,久存质不变。遇水软而松”的特点,为补养身体、差旅携带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乘佳品。

三. 河南省 洛阳 栾川 伊河鲂鱼

伊河鲂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鲂鱼即鳊鱼,亦称长身鳊、鳊花、油鳊,在中国,鳊鱼也为三角鲂、 团头鲂(武昌鱼)的统称。因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河南洛阳伊河的鲂鱼在古时就比较有名,唐代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 一说,《诗经》上也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之说,说明鲂鱼在古代是很名贵 的食用鱼之一。鲂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鲂鱼性温、味 甘,具有补虚养血、益脾健胃、祛风除寒等功效。

食物详情

适宜人群:贫血体虚、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者。不适宜人群:慢性痢疾患者忌食。 选 购 宜:鳊鱼体扁侧,呈长棱形,背隆起明显,头小、口小,体侧灰尘色并有 浅棕色光泽,背色深,腹色浅,腹色浅,鳞片中等大小,臀鳍较长,尾柄短,尾 鳍分叉深。肉细嫩肥美,小鱼刺多,大鱼刺少。

选 购 忌:无。

烹 调 宜:制作 方法很多,可清蒸、红烧、干炸、煎焖、葱烤等等。

烹 调 忌: 无。食 用 宜: 获得后,去鳃、鳞、内脏,洗净鲜用。

食 用 忌:无。

储 存: 把鱼放在 88℃ 的热水里烫 2 秒,捞起来放入冰箱里冷藏,可使鱼的保险时间比原来延长一倍。 推荐食谱 椰浆鲂鱼排 原料:鲂鱼肉 400 公克,洋葱 50 公克,红黄甜椒 50 公克

做法:

1.鲂鱼肉沾裹面粉备用。

2.红黄甜椒切丝、 洋葱切丝、 红萝卜切细丝。

3. 起锅以乳玛琳热锅,放入鱼片煎煮,加入洋葱、红萝卜丝。

4.淋入椰浆、米酒、 倒入水焖煮至滚,加盐、细砂糖、鸡粉调味 。

5.起锅前倒入太白粉水芶欠盛盘, 撒上红黄甜椒、香菜即可。

伊河鲂鱼

水产动物

河南

洛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洛阳市栾川、嵩县、伊川、洛龙、伊滨、偃师等6个县(市、区)71个乡镇(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26′,北纬33°39′~34°50′

四.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广阳大枣

广阳大枣东汉末年广阳枣被列入皇室贡品,明清时畅销江南,当时汉口枣行挂牌“九里山前广阳枣一等”,驰名大江南北。广阳枣鲜红个大,落地易碎,酥、脆、甜、后味香,为鲜食佳品。据河南农业大学化验,每百克鲜果含糖21.72%—33.0%,维生素C289.95—394.3毫克,可食部分占鲜枣的92%,出肉率高于其他品种。风味甘甜,宜鲜食,也可加工成干枣、枣品,罐头和枣汁饮料等产品。其干枣又富于弹性,打包成垛堆放的大枣出包后,一天内恢复原形,便于长途运输。

目前方城县栽植枣树面积1.35万亩,60万棵,年产鲜枣1300吨,除广阳大枣外,还有广阳大圆铃、小圆铃、柱铃、石磙铃、马牙枣、羊奶枣等,此外全县还有野生枣树资源21万亩,1760万株。方城县已确定以广阳镇为中心,建立3万亩广阳枣商品生产基地,年产鲜枣1万吨,并将县属五座果品加工厂年加工能力提高到5000吨,实施全方位开发,市场前景广阔。

五. 河南省 南阳 方城 方城羊肉烩面

方城羊肉烩面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的。羊肉烩面是河南著名的特色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烩面的起源地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方城烩面名满天下。

烩面是河南汉族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烩面的起源地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方城烩面名满天下。

羊肉烩面是河南著名的特色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汤,浓酽醇厚;面条,鲜香有韧劲;羊肉,鲜嫩酥烂。做羊肉烩面有三要素,面、料、汤。和面的时候要放一些盐,揉成团后醒二十分钟,然后再揉十分钟,醒二十分钟,反复3-4次,抻出的面条才有韧劲。其配料丰富,包括羊肉、粉丝、木耳、黄花菜、豆腐皮丝、海带、鹌鹑蛋等。最关键的是熬汤,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年熬制,熬制汤白肉烂。

方城烩面应属于清汤型面食,主要材料:面、羊肉汤、羊肉。配料:芫荽(香菜)、香油。

制作方法(按照一家三口3-5大碗配料):

1.白面适量加水、盐、1-2个鸡蛋和面,不粘手和和面盆后醒30分钟。

2.羊脊椎骨半个、加水大火烧开,撇清血沫,改小火熬1-2小时左右。

3.面团抻揉成大擀面杖粗长条,手拽成鸭蛋大小面剂,抹上香油,擀成15-20公分长、5公分宽、中间厚两边薄的面片,两面再抹上少许香油防止面片粘连。

4.新鲜羊腿肉300克左右切成一元硬币大小片。

5.大火上炒锅,锅烧热后放15-25花生或调和油,放入姜片、肉片用炒勺爆香、炒8-9成熟,加水烧开。

6.将面片拿起,手掌向上平摊,大拇指按住面片两端轻轻拉抻面,约一尺左右长后轻轻甩动,拉至1-1.5米(长度视个人喜好面的厚薄而定),将面片从中间撕开成均匀的两条快速放入热锅内,注意扯开成两片后及放入锅后要用筷子拨开,防止面粘连,大火将面煮至飘在锅面即可。

7.先将面捞入大碗,然后撒上芫荽末,倒入锅内热汤,淋上1-2滴香油。8.一碗热气腾腾的方城烩面上桌喽!

方城烩面和郑州烩面相比,香而不腻,带有羊肉的鲜香味道。

六.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竹帽

洛宁竹帽,创于清代,盛行于60、70年代。坞西、陈宋、王协等村为集中产地,年产百余万个,销往陕西、山西、湖北、四川等地。式样有大、中、小盔之分,盔上又分无眼有眼两种。戴上牢稳,骑车迎风不掉,遮阳、通风,经久耐用,且价格便宜。尤其是近年涂上清漆更受消费者青睐。

七. 河南省 洛阳 孟津 洛阳铲

洛阳邙山一带虽然古墓分布稠密,但对盗墓者来说,也并非唾手可得。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长期的雨水冲刷及平耕土地,除个别大墓保留有封土堆外,绝大多数在地面上已难看到任何痕迹,盲目的挖掘不仅效率低,而且往往会一无所获。若要找到古墓的准确位置,就必须在现代耕土或挠土层下找到墓道或墓口。最初盗墓贼是用厚实锐利的铁锨在地上挖出方形洞穴,以锨头带出来的土来找墓,这种方法很费力,铁锨经常带不上来土,也不能探得很深。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墓中古物价格高涨,盗掘之风愈刮愈烈。利益驱使之下,洛阳盗墓者挖掘古墓的技巧也越来越精,洛阳铲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

据传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到孟津赶集,他看到商家在搭帐子固定四角时,用一种铲子戳洞扎杆,这种工具既锋利又能把土带出来,受此启发,他将之加以改进后,打造出用来盗墓的铲子,由于这种铲子首先在洛阳地区使用,人们遂称之为“洛阳铲”。

洛阳铲为半圆形的铲子,由铲头、铁把、蜡杆、绳子等组成。随着盗墓经验的积累,一些盗墓贼逐渐掌握了辨别土色土质的能力,他们利用洛阳铲插入土层带上来的泥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进行简单分析判断后,就可确定地下有无古墓。洛阳铲制作工艺复杂,制造一把小铲只能手工打制,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20道工序。随着时代发展,新铲在旧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铲头后部接的木杆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拆、装和携带都十分方便。

洛阳铲发明后不久,就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兴趣和重视,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编写的《中国考古学》一书中,开始将洛阳铲在考古界进行推广。考古工作者使用的洛阳铲,被称为探铲。中国著名的殷墟、偃师商城等一座座古城址的发掘中,洛阳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洛阳铲已成为考古工作者的利器,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名考古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洛阳铲已成为了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神奇的洛阳铲还是建筑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为工人准确地打出各种尺寸的探孔,再灌注水泥和钢筋,形成坚固的灌注桩,支撑着各种各样的建筑以及公路、铁路的路基。洛阳铲一个著名的记录是:洛阳探工用洛阳铲为宜洛煤矿成功地打过百米深孔。当然,洛阳铲也不是万能的,一般的砖、瓦可以穿过,但遇到石块就无法穿过了,因此,洛阳铲比较适合土层深厚的平原地区。

“洛阳铲”是考古工作中用来探测地下古墓位置,基建中用来探测地层的一种轻便的探测工具。其构造有二种:一种为下端只具有一个瓦状的铲头,弧度约成半圆,直径7厘米左右,铲头长10—20厘米,铲的后端稍厚,前端为半月形铲刃;铲肩上有铁柄,上端有筒状铲裤,可安装木把,总长近三米;木把上可刻上尺寸,随时检查探测深度。另一种铲的上部与第一种基本相同,只是把铲刃前端改进成合抱形式,称为套铲。“洛阳铲”操作方便,少伤地层,成本低。工作效率高,具有从地下含出“原本”的功能。由于“洛阳铲”是在洛阳创造的,又首先被洛阳地区采用,因而得名。

八. 河南省 南阳 南召 南召柞蚕

南召柞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是全国19个柞蚕基地县之一和全国唯一的一化优质柞蚕茧出口基地县,2000年7月被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

历史悠久南召柞天业兴于汉,宏于明,盛于清,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西汉末年境内有野蚕成茧,东汉光武开始人工放养。明嘉靖年间,“山丝产额甲于各县”,“妇孺会络经,满城梭子声”,出现较大行店、货栈,南召店(旧县城)“日进斗金”。清代南召蚕业进一步兴旺发达,民众以“养蚕为业,植柞为本”,光绪年间,上海“久成”丝行在南召设立分店,南召丝绸远销欧美和俄国,县衙创办蚕桑学堂,培养养蚕和缫丝专业技术人才。民国10-20年为南召近代柞蚕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蚕农占总户数的65%,年产丝20余万公斤,产柞绸230多万米,上海买办资本所设立的丝行向外商大量经销南召柞丝绸,称“花旗”货,河南丝绸贸易中心遂移至南召李青店。

九.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 甜酒状元

甜酒状元包括紫米封缸酒、木瓜酒、橄榄酒和樱桃酒沙土利口酒,是墨江酒厂80年代中期开发的甜酒类新产品,它一出现就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好评。紫米封缸酒系选用墨江紫米精工酿制而成。酒色金黄微橙,香气浓郁,质高味美,营养丰富,酒度低,男女老幼皆宜。产品在国内及国外享有较高声望。1989年荣获中国商业部优质产品"银爵奖"。1988年3月20日,日本株式会社左藤先生在墨江喝了紫米封缸酒后挥毫写道:"我认为这种酒是很好的酒,我们日本女子能饮着这种酒,她们是会欢迎的。"木瓜酒和橄榄酒系选用墨江野生浆果木瓜和橄榄酿制而成,酒味香醇,清爽润喉。1988年获国家博览会"银质奖",1990年获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四十年博览会银奖。1986年8月,英国菲利浦亲王殿下在思茅宾馆喝了橄榄酒后伸出大姆指连声称赞"好酒!"回昆明后,意犹未尽,又找橄榄酒喝,还带了一些回国。樱桃沙土利口酒系选用深山丛林中一种稀有野生植物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酒呈天然玛瑙红色,清亮透明,回味无穷,酒度18度,男女老少均可饮用。该酒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疏肝理气,滋补健胃,消炎解毒,安神定志,补血补肾等作用,还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1986年荣获省优产品称号。( 思茅)
河南特产茂家状元红价格河南特产状元红批发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