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特产铜陵特产糖醋生姜做法 安徽特产铜陵白姜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3 06:40:39

一. 安徽省 铜陵 铜官区 汀洲大豆

“汀洲大豆”是铜陵地方的优良品种。原名“平头黄”,有大平头黄和1头黄两个品系。以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87%和47.31%,比一般的大豆要高19.7%和18.3%,脂肪含量为18.46%和17.5%,比一般大豆品种含量略低。

铜陵大豆别名“汀洲大豆”是铜陵地方的优良品种。原名“平头黄”,有大平头黄和1头黄两个品系。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87%和47.31%,比其他的大豆蛋白质含量要高19.7%和18.3%,但脂肪含量为18.46%和17.5%,比一般大豆品种含量略低。采用铜陵县铜陵汀洲大豆盛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铜陵铜陵茶干,明朝以前就开始生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以及韩国、印度等国朝圣拜佛的香客,因解吃素食之需,都要购买一些大通茶干铜陵茶干口感细腻、久嚼不烂、营养丰富,回味元穷,适宜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人群食用。大通茶干品种有火腿、蒲包、十香、双味等10多个品种。采用铜陵大豆生产的豆制品,比其他大豆蛋白质含量要高19.7%和18.3%以上但脂肪含量略低点。

二.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糖醋黄鱼

产于吕四鱼场的大小黄鱼,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黄鱼含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份,大黄鱼胶更是高级营养补品,黄鱼吃法较多,糖醋黄鱼是南通名菜。

三. 广西 桂林 全州 全州生姜

全州生姜块大肥实,老姜辛辣带香,子姜微辣生脆。具有健胃驱寒,发汗驱邪,温胃等功效,多用于感冒头痛,产后病等,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可治脾胃虚寒之胃痛、腹痛、呕吐等。泡姜温经止血,姜皮利尿消肿,均为临床常用之药物。用全州生姜制作的姜糖,姜片、姜汁等,漂洋过海,远销日本、美国等地。

四. 安徽省 铜陵 郊区 大通小磨麻油

大通小磨麻油

大通小磨麻油,以芝麻为主要原料,色泽清纯,香味醇和,质地优良,久存不变,明清以来,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颇受青睐。

五. 安徽省 铜陵 义安区 铜陵顺安酥糖

铜陵顺安酥糖是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顺安镇的。顺安酥糖始制于唐代末年。采用优质面粉、精细白糖、纯黑芝麻,配以适量的桂花、青梅、金桔饼等精制而成。特点是松柔甜润、成条不散。是铜陵地区的传统风味食品之一。

铜陵酥糖别名“顺安酥糖”铜陵顺安酥糖是铜陵待客少不了的佳品。铜陵酥糖有的抹不去的香甜回忆。提起铜陵顺安酥糖时,人们总是喜欢说:“成块不散,入口即融化,这是顺安酥糖独特的好处,别的地方产的酥糖是做不到这样好的。”有名的地方土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铜陵县地方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早在自唐代顺安设立“临津驿”开始,铜陵“顺安酥糖”即声名远扬,畅销铜陵本县及周边地区。芝麻、面粉、白糖,这3样是酥糖的主要成份,4块酥糖装成一包,这种纸包装是那样的简单朴素但是却有的抹不去的香甜回忆。有的上千年的历史铜陵顺安酥糖,虽然经历千载岁月,顺安酥糖的传统制作工艺仍然代代沿袭相传。到新中国成立后,顺安酥糖全部由顺安供销社负责生产和销售,供销社有自己的作坊,基本上是手工制作。业。精通传统制作工艺的师傅们一丝不苟地指导着,使顺安酥糖始终保持着其原有的风味和上乘质量。1984年,顺安酥糖获得安徽省供销社系统甲级产品称号。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顺安酥糖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120吨以上成为安徽省甲级酥糖生产基地。

六. 安徽省 铜陵 铜官区 铜陵酥糖

铜陵酥糖别名“顺安酥糖”铜陵顺安酥糖是铜陵待客少不了的佳品。铜陵酥糖有的抹不去的香甜回忆。提起铜陵顺安酥糖时,人们总是喜欢说:“成块不散,入口即融化,这是顺安酥糖独特的好处,别的地方产的酥糖是做不到这样好的。”有名的地方土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铜陵县地方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早在自唐代顺安设立“临津驿”开始,铜陵“顺安酥糖”即声名远扬,畅销铜陵本县及周边地区。芝麻、面粉、白糖,这3样是酥糖的主要成份,4块酥糖装成一包,这种纸包装是那样的简单朴素但是却有的抹不去的香甜回忆。有的上千年的历史铜陵顺安酥糖,虽然经历千载岁月,顺安酥糖的传统制作工艺仍然代代沿袭相传。到新中国成立后,顺安酥糖全部由顺安供销社负责生产和销售,供销社有自己的作坊,基本上是手工制作。业。精通传统制作工艺的师傅们一丝不苟地指导着,使顺安酥糖始终保持着其原有的风味和上乘质量。1984年,顺安酥糖获得安徽省供销社系统甲级产品称号。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顺安酥糖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120吨以上成为安徽省甲级酥糖生产基地。

七. 山西省 太原 晋源区 山西糖醋鲤鱼

糖醋鲤鱼为山西的传统菜肴,是用正宗山西老陈醋、黄河天桥鲤鱼,烹制出的美味佳肴。黄河天桥鲤鱼嘴大鳞少,肉质脆嫩,味道纯正,鲜嫩肥美。《诗经》载:“其岂食鱼,必河之鲤。”说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黄河鲤鱼就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食了。柳宗元在《晋问》中云:“河鱼之大,上迎涛波。”可见,黄河鲤鱼古今驰名。这道菜在烹饪方法上,先将鱼投入油锅炸熟,再用著名的清徐老陈醋加糖制成糖醋汁,浇在鱼身上,香味扑鼻,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八.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镇江糖醋萝卜

产地:中国江苏镇江。 工艺:把薄皮细嫩白萝卜洗干净,晾干,纵切两瓣。逐层装入缸内,均匀地撒上盐,底层少撒,上层多撒,满缸后,盖上竹篾盖与竹木棍,上压石块。2-3天后,每天翻缸两次。每20斤鲜萝卜出咸萝卜。将腌好的萝卜切成0.5-0.7厘米厚的薄片,浸泡4-5小时,中间换水两次。然后装包压榨,榨出相当于浸泡后萝卜片重量40%的水分,置阳光下曝晒3天,每天翻动2-3次。每20斤压榨后的萝卜片可晒成2斤萝卜干。然后将晒好的萝卜干装入坛中(不要装得过满,以便浇灌糖醋液)。然后按每20斤萝卜干,用盐300克、白糖600克、糖精6克配料。先将醋煮沸,放入白糖和糖精,搅拌均匀,晾至400C时,慢慢灌入坛中。用油纸扎封坛口,再涂上猪血与石灰调和的血料。1周后即成。 特点:它看起来色泽鲜艳,吃起来甜脆可口。( 镇江)

九. 安徽省 铜陵 铜官区 “野雀舌”茶叶

五松山茶声位于铜官山东侧,四面环山,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环境优美,冬暖夏凉,非常适宜茶树生长。“铜陵野雀舌”茶叶闻名省内,享淮全国。“野雀舌”茶叶,系我市传统佳品。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我市就盛产“雀舌:茶。传说中,乾隆皇帝品尝后,誉为“江南佳品,野雀舌”。1995年4月,野雀舌参加全省第四届名优茶评审会,进行复评,选送参加10 月份由家业部主办的第二届农业博鉴会,并荣获金奖。经此工艺制作出来的“野雀舌”茶,外形微扁,形似雀舌,色泽翠绿,滋味嫩爽,汤色浅绿明亮。此茶具有清心明目、降压、消炎、解毒、帮助消化等功能。常饮此茶,沁泣肺腑,回味无穷。

铜陵野雀舌,铜陵野雀舌茶简称野雀舌,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乾隆饮后誉为“江南佳茗”。

十. 安徽省 铜陵 枞阳 枞阳萝卜

久负盛名,“熟食甘似芋,生嚼脆如梨”,传说明朝枞阳籍宰相何如宠回乡祭祖,将家乡的萝卜作为贡品带给皇帝品尝,被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家”。

枞阳萝卜与枞阳大闸蟹、芡实、野鸭等一样颇有名气,是农副产品之一,属于地方。其品种、颜色、形状和食味别具一格,深得人们喜爱。

食味:萝卜食味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种植的土壤。枞阳萝卜以戚矶头和黄泥岗的萝卜最好,因其生长在酸碱适中的半沙质黄泥土中,又完全以基肥为养分,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成为枞阳萝卜的品牌和萝卜的代表。上乘的萝卜皮薄、色白而晶亮,大小形状似鹅蛋、鸭梨。萝卜生吃脆嫩、味甜,可与砀山酥梨媲美,可又有酥梨所不及之处。那甜是辣味中所夹带的,咬上一口,润滑的汁液在牙缝间往来穿梭,咽下去,便觉舌头之上辣味重重,似1五重天的感觉,稍等片刻,舌头上的辣味顿然消失,取而代之的便是十足的甘甜的味道,附在舌头上缠来绕去。因此,枞阳萝卜被誉为生长在土壤里的水果,或说不是水果胜似水果。

吃法:作为家常食用蔬菜,枞阳萝卜的吃法多种多样。通常最常见的烹制方法是肉烧萝卜,其次是野鸭炖萝卜和盐渍萝卜。冬春时节,将萝卜与煎得半熟的猪肉一起水煮,萝卜是上等的,切成快状,猪肉要半瘦半肥,待烧好出锅食用时最好加上一些青葱的蒜叶,色香味惧全,真正是一道佐酒或下饭的好菜。用餐时,若是将肉烧萝卜放在微火的炭炉上预热,则香气扑鼻,余味绵长。盐渍萝卜是农家百姓的家常菜,既是农家丰富萝卜食法的一种,又是为了延长萝卜食用期限的对策。将萝卜洗净晾干后,放在釉沙罐里,均匀的拌洒细盐,最后压紧、封口,半月后即可食用。盐渍萝卜香脆可口,咸甜辣酸具备,既可佐餐又可寡吃。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萝卜的的吃法也不断创新。比如,在酒席上有一道叫“银丝”的菜肴,其实就是一种“凉拌萝卜条”,即将新鲜水灵的上等白萝卜切成细丝状,经过温热的熟水洗烫一遭,再加白糖与精盐腌渍半个时辰,盛盘上席。这道菜制作简单、用料便宜,吃起来甜中有咸,咸中带辣,既香又脆,令人爱不释箸。野鸭炖萝卜,即用野鸭与萝卜一起清炖,是枞阳萝卜食用的最高档佳肴,似家常而不平常。萝卜之于野鸭虽相当与马鞍配良骥,然前后二者既主从相属,又相得益彰。枞阳野鸭本来就驰名中外,但吃得枞阳野鸭的人未必得到枞阳萝卜相佐,或未知之也。

功效:枞阳萝卜不仅给人以味觉上的享受,还使人获得身心的保障。萝卜既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故又有“土人参”的美誉。就药用价值而言,萝卜熟吃可以生津开胃,生吃可以清火顺气、滋润喉咙,熬汁饮用则消积化痰、平喘止咳。

典故:枞阳萝卜与枞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相依为命。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枞阳(古属桐城)有一位叫吴鳌的乡村理发匠,能诗擅对。有一年春节,他写了一副春联贴在自家的柴门上,曰:“半门茅屋栖身,站由我,坐亦由我;几片萝卜度岁,菜是他,饭也是他。”对联托物寄情,又直抒胸臆,新奇独特,广为流传。或者记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萝卜一度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菜,并代替了粮食。因此当地人对萝卜情有独钟、不敢轻视。

安徽省铜陵市特产腌白姜铜陵特产酱汁干生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