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肯尼亚特产红茶 肯尼亚茶叶分布图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3 09:17:25

一. 非洲 莫桑比克 布萨

土酒:“布萨”称王,非洲人说喝开水不解渴,还是灌凉水快住在海边上的人喜欢喝椰汁,他们也用椰子或其他粮食酿造酒,现在政府惟一允许销售饮用的土酒叫作“布萨”。

喝“布萨”的是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可能同时把自己携带的三五米长的细管子插进酒坛子,一边吸一边谈天说地,直到歪歪斜斜地打“醉拳”。

二. 陕西省 安康 平利县 女娲富硒红茶

女娲富硒红茶是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女娲富硒红茶注重产品品质,从抓生产环节入手,做到层层把关精挑细选。以形、色、香、味严格把关,力求茶品之醇和灵韵,发展独特的女娲富硒红茶特色。

陕西省安康市产茶历史源远流长,安康古称金州,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茶圣的《茶经》卷下·八之出之山南篇。据考,安康市平利县女娲山史称中皇红,传说为女娲采五色石炼之补天之地,故平利县又有“女娲故里”之名。茶文化在安康、平利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又与地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女娲富硒红茶”始创于2011年,承袭百年红茶世家之技艺,精选女娲故里——中国·平利之绿色原生态茶鲜叶,以自然天成之制茶精髓而大成,讲求茶之品质醇和灵韵。包装考究,精致高档。引入现代茶业企业最新的经验理念,专业连锁经营,以“名茶·名店·名企”为发展策略,以缔造强势红茶品牌为核心文化,以探索陕南茶产业突破为己任,以引领陕西茶产业多元化发展为目标,将红茶文化与女娲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并发扬特色女娲富硒红茶文化!

三.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森冲白马红茶

封开县森冲白马红茶因产于杏花镇境内海拔1000多米的白马山上而得名。白马山麓是全镇最高的山脉,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地理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前有麒麟山横亘挡风,后有白马山天然屏障,为茶树生长营造了一个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森冲白马红茶品种具有清热消炎、解暑、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幽捍凉喉、生津解渴、因甘持久、提神醒脑之功效。

封开县杏花镇森冲茶场前身为杏花凤楼茶场(由凤楼村委集体创建),位于我县杏花镇凤楼村委白马山西面,茶场山地面积1000多亩,该场原有茶叶种植面积100多亩。白马茶据传在清朝时为贡品,近代也闻名于省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民国初期,白马茶被推荐到法国巴黎博览会获第三名,参加全国七省茶行展览获第二名。

近年来,经专家鉴定认为,白马茶对伤寒、赤白痢等传染病有一定的防治功效。红茶茶汤色泽红润,果粒均匀结实,香气高锐,具有防龋、健胃整肠助消化,延缓老化的功效,茶中的多酚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降血压、降血脂、抗癌、抗辐射、利尿消炎、杀菌消毒、提神清痰,对防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四. 四川省 眉山市 洪雅县 屏羌红茶

屏羌红茶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五. 非洲 南非 奶酪饼

奶酪饼是南非的特色小吃。这种南非特色的甜食,在某些方面有点像奶油蛋羹馅饼,但它的陷更加薄一点,也更松软。撒上一些肉桂粉吃味道更佳。

六. 江西省 萍乡 湘东区 浮红茶

“浮红”起始于清代末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浮红”以色、香、味皆优而受到人们的称道,一向被视为茶中珍品。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里,就有“商人重得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描写。在一九一五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荣获金质奖章。现在“浮红”已经远销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七. 福建省 三明 泰宁 泰宁红茶

泰宁红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乾隆三十四年《泰宁县志》记载:“茶出峨嵋峰者佳”。可见,历史上,泰宁产的茶叶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

泰宁县茶叶历史悠久,县内形成了以杉城、龙湖、梅口三个乡镇为茶叶主产区的近万亩茶园基地。但根据规划,到了2011年,泰宁县茶叶种植总面积约达12000亩,茶叶总产量约达750吨,茶叶总产值约达4500万元。

据了解,上世纪六十年代,泰宁县开始引进“福云六号”、“黄柳”、“梅占”、“铁观音”等优良品种,并大面积人工栽培。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泰宁县提出“要想山区富,上山种茶树”的思路,这促使泰宁县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

八. 非洲 肯尼亚 肯尼亚咖啡

肯尼亚咖啡大多生长在海拔1500--2100米的地方,一年中收获两次。其主要特色是鲜明的水果香,常见的水果香是柑橘。肯尼亚咖啡具有多层次感的口味和果汁的酸度,完美的柚子和葡萄酒的风味,醇度适中,是许多咖啡业内人士最喜爱的单品。肯尼亚咖啡借好莱坞电影《走出非洲》(OutofAfrica)的轰动而进一步扬名。

咖啡业内人士无不认为肯尼亚咖啡是其最喜爱的产品之一,这是因为肯尼亚咖啡包含了我们想从一杯好咖啡中得到的每一种感觉。它具有美妙绝伦、令人满意的芳香,均衡可口的酸度,匀称的颗粒和极佳的水果味。味道十分独特,几乎没有类似的咖啡。肯尼亚咖啡的特色是鲜明的水果香。尝试在咖啡中寻找这种风味,并留意它在口中的感觉。其中常见的水果香是柑橘。肯尼亚咖啡具有多层次感的口味和果汁的酸度,完美的柚子和葡萄酒的风味,醇度适中。肯尼亚咖啡借好莱坞电影《走出非洲》(OutofAfrica)的轰动而进一步扬名。

在19世纪进入肯尼亚,当时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饮品经由南也门进口到肯尼亚。但直到20世纪初,波旁咖啡树才由圣.奥斯汀使团(St.AustinMission)引入。

肯尼亚咖啡大多生长在海拔1500--2100米的地方,一年中收获两次。为确保只有成熟的浆果被采摘,人们必须在林间巡回检查,来回大约7次。肯尼亚咖啡由小耕农种植,他们收获咖啡后,先把鲜咖啡豆送到合作清洗站,由清洗站将洗过晒干的咖啡以“羊皮纸咖啡豆”(即外覆内果皮的咖啡豆)的状态送到合作社(“羊皮纸咖啡豆”是咖啡豆去皮前的最后状态)。所有的咖啡都收集在一起,种植者根据其实际的质量按平均价格要价。这种买卖方法总体上运行良好,对种植者及消费者都公平。

肯尼亚咖啡 - 现状

肯尼亚咖啡豆肯尼亚政府极其认真地对待咖啡业,在这里,砍伐或毁环咖啡树是非法的。肯尼亚咖啡的购买者均是世界级的优质咖啡购买商,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像肯尼亚这样连续地种植、生产和销售咖啡。所有咖啡豆首先由肯尼亚咖啡委员会(CoffeeBoardofKenya,简称CBK)收购,在此进行鉴定、评级,然后在每周的拍卖会上出售,拍卖时不再分等。肯尼亚咖啡委员会只起代理作用,收集咖啡样品,将样品分发给购买商,以便于他们判定价格和质量。 内罗毕(Nairobi)拍卖会是为私人出口商举行的,肯尼亚咖啡委员会付给种植者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最好的咖啡等级是豆形浆果咖啡(PB),然后是AA++、AA+、AA、AB等等,依次排列。上等咖啡光泽鲜亮、味美可口且略带酒香。组织拍卖也是为了满足调配商的需求。这种拍卖会通常拍卖量较小(每宗3-6吨),有附有种植者标志的样品以供买家品赏。拍卖后,出口商按不同风味、不同质量及调配商所需的数量包装。这为调配商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注重质量的德国人和北欧人是肯尼亚咖啡的长期购买商。

就国际范围而言,肯尼亚咖啡的增长数量是显而易见的,1969--1970年,出口80万袋,到1985—1986年,出品量增至200万袋。现在产量稳定在160万袋,平均每公顷产量约为650公斤。在近年咖啡价格突涨之前,肯尼亚咖啡的平均价格就一直在上升。1993--1994年的价格比12个月前抬高50%。价格上涨主要是需求增加的结果。

也有一些购买商,尤其是日本商人,已对肯尼亚咖啡业体系表示不满。更有一些商人表示,该国咖啡质量已下降,并指出直接从农夫手中购买可能是提高质量的一种途径。但不管怎样,肯尼亚那详细的规章条例及完善的程序对所有咖啡生产国而言都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

肯尼亚咖啡借好莱坞电影《走出非洲》(OutofAfrica)的轰动而进一步扬名。影片中梅里尔.斯特里普(MarylStreep)扮演的女主人公卡伦是一位作家和咖啡种植园主。许多人大概仍记得影片中那动人的美景和壮丽的日落,但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卡伦想在非洲拥有一个咖啡种植园的梦想。

肯尼亚咖啡 - 风味

优质肯尼亚咖啡芳香、浓郁、带有水果风味,口感丰富完美。肯尼亚咖啡有着一种奇妙的水果风味,喝起来带有一种黑莓和葡萄柚的味道,是许多咖啡老饕的最爱。这款咖啡带着极佳的中等纯度,酥脆而清爽的口感。风味清新且最适合夏天做冰咖啡饮用。品尝这款咖啡时,如果搭配上柚子之类带有酸度的水果,一定能给我最好的咖啡体验。“不太像咖啡,倒有点像水果茶”是很多人对这种浅烘焙肯尼亚咖啡共同的感觉。

除了具有明显且迷人的水果酸,因为肯尼亚咖啡大多来自小咖啡农,栽植在各种不同环境上,每年遭逢不同的气候、雨量,带来各种鲜明又独特的个性。以AAPlus级的“KenyaAA+Samburu”为例,2001年份的Samburu有浓郁的乌梅香味,酸性不高,口感浓厚,在2002冬季新采收的Samburu,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风味,桑椹浆果与青梅、伴着少许南洋香料(Spicy)味道,喝完以后余味有绿茶的甘香,酸性较前年略提高,口感依然浓厚。一般常见的肯尼亚口感并不浓厚,但有水果般的明亮风味,有些有香料味、有些有红酒香。肯尼亚就是这样让咖啡迷充满期待与惊喜!

九. 四川省 宜宾市 筠连县 筠连红茶

筠连红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筠连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筠连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筠连红茶种植历史悠久,据《中国茶叶通史》记载:“筠连产茶的悠久历史可上溯至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早在唐代就是四川的重点产茶区之一”;另据《筠连县志》记载:“清道光30年(1850年)派引征收茶税。民国元年(1912年)至25年最高年产350吨,以色味俱佳,冠于四川省南路各县,销售陕滇黔诸省。36年,全县茶叶产值9.79亿元(法币),为农村经济最大收入之一”。 筠连红茶品质上乘,上世纪50年代即在全国享有盛名,在国际市场享有“赛祁红”的美誉。1955年,上海茶叶公司对筠连红茶的评价是“外形秀丽,条索紧细,毫锋显露,色泽乌润,汤色红艳,叶底红匀,香高味醇”。1956年,国家投资20万元在筠连建电动红茶初制厂,加工精制红茶。1957年春,苏联驻华茶叶专家专程来筠连参观红茶的制作过程,对红茶的品质相当满意。1959年9月,筠连茶叶工作者采制白露芽茶1.5公斤献给毛主席品尝,以此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中央办公厅复函致谢。至1959年,全县茶种植规模11000亩,比建国初期增加八倍有余,共出口红茶2000吨,畅销苏联、波兰、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1974年,筠连县被全国茶叶大会列为百强茶叶基地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面对国际国内红茶市场新的变化,审时度势,着力恢复发展红茶产业。筠连红茶在保持原有色、香、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作方法,使产品外形紧细秀丽,滋味鲜醇,回味悠长。2009-2013年,筠连红茶连续5次荣获国际茶博会金奖;2012年以来,筠连红茶先后荣获第1-3届中国(四川)国际茶博会金奖。2013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7.69万亩(其中红茶9万亩),茶叶总产量5413吨(其中红茶2017吨),茶叶总产值2亿元(其中红茶0.97亿元)。全县18个乡镇中,面积1万亩以上的5个,茶叶年产量100吨以上的4个,200吨以上的9个。共有茶叶初精制加工企业6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1个正在申报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市级示范合作社3个,拥有茶叶加工机械1250余台套。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对筠连红茶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为3.81亿元。茶农人均收入1058元,茶叶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达13.5%,筠连红茶已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特定品质

外形紧细、秀丽,金豪显露;香气馥郁,天然花香、果香彰显,滋味鲜醇,回味悠长,具有浓厚地域风格

文化典故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筠连生产的红茶就曾出口苏、英、法、日等国。1959年,该县曾试制出了色泽金黄、芽叶匀整的红茶 “黄金白露”,作为敬献毛主席的礼品。1985年,筠连红茶在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首次获得金奖。

地域范围

筠连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筠连县境内的筠连镇、腾达镇、巡司镇、蒿坝镇、双腾镇、沐爱镇、维新镇、镇舟镇、大雪山镇、武德乡、塘坝乡、龙镇乡、孔雀乡、乐义乡、高坎乡、团林乡、联合乡、高坪乡18个乡(镇)、243个村。东经104°17′45〞-104°47′20〞,北纬27°50′37〞-28°14′8〞。保护面积9200公顷,年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品质特征:筠连红茶外形紧结乌润、匀整,香气甜香浓郁、持久,汤色红亮清澈带金边,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红匀亮。 (2)内在品质指标:筠连红茶茶多酚≥9%,水浸出物≥35%。 (3)安全要求:筠连红茶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十. 湖南省 常德市 桃源 桃源红茶

桃源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桃源,地处湘西北,南枕莽莽雪峰、北倚巍巍武陵,一条最漂亮的清水之河——沅水自西向东穿越县境中部99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灵秀,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幽奥秀美,雄浑壮阔。举目四望,画入眼帘,人在画中,成为东晋陶渊明笔下的人间仙境。

桃源南部的茶庵铺,更是令人神往。驶入去茶庵铺的常吉高速,就如同倘洋于青山如黛、丹霞如画的旖旎山水间。置身其中,神清气爽;青山蜿蜒,秀水环绕,林木葱葱,茶园叠翠,鸟语花香、无人令人心旷神怡,产生“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妙意境。

“南方有嘉木,其叶有真香”。据传,这指的就是桃源,就是雪峰、武陵交汇、沅资两水近乎交臂的桃南山地。在远古的时候,这里就是一个神奇的茶叶王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讲的就是这里;西晋佚名的《荆州土地记》中所记载的“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记的就是这里;十八世纪乃至十九十九初市场风行的红茶也主产在这里;大叶茶开发,前途似锦。

一、独特的地理条件

世界的名茶,没有哪一种茶能抛开地理条件,一方水土定了一种茶的品质。

腾琼公司得天时地利人和,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正处东径110°与北纬28°的交汇处,是典型的亚热带农业生态区、优质茶叶产业带。境内,山地连绵、重峦叠嶂、溪流密布、沟壑纵横、水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650毫米),气候温和(日平均16.5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松肥沃。这样的地理、温光、水分、土壤条件决定了茶叶的优良品质。

人说;“高山出好茶”。此地就是山高谷深,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8座。诚然,“高山出好茶”并不是好茶长在高山顶上,而是长在山涧、峡谷、溪冲之中,这是由于茶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而不喜欢阳光直射所决定的。这里的山与山间距很近。太阳出来,阳光穿透过树林,映射在山谷茶园,缕缕阳光如同给茶园披上了一层花样的薄纱,恰似日本抹茶的人工覆盖,使茶保持着清一色的纯洁、柔嫩、喷香。

人说“云雾茶最好”。这里,雾罩时间之长可能是全国之最。身入其境,就仿佛进入一个雾蒙蒙的梦幻世界,一年四季云雾缭绕。

这山上山下的雾气从何而来?看看地图就会发现神秘:

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而此地就在沅水与资水的拥抱之中,两水间的径直距离只40公里。这在祖国版图上难以寻出第二块这样大江大河如此相近、山环水绕如此贴切的好地方了。再加上人的造化,建起五强溪与柘溪两座高水头电站后,沅资两水坝上100多公里的流域便成了碧波荡漾的高峡平湖,其水域升腾的云雾盖过雪峰山脉,向着东方、向着八百里洞庭弥漫而去。这样的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自然能生成特殊品种的茶叶,野茶王也自然能受到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的保护。茶庵铺,这是一片孕育希望的沃土,这是一方创造奇迹的宝地。

二、神奇的品种品牌

桃源大叶茶的出众,关键是她具有优良的品质,其“叶片硕大、叶质柔软、叶色硕壮、茸毛较多、汤色翡翠、气味芳香、余味悠长”。茶叶专家鉴定,此茶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硒、锌等微量元素与500多种酚类物质,茶多酚含量高达35%,氨基酸含量8.56%,高于常规茶品一倍以上。

由于此茶树只开花、不结果以及千百年来的过度采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桃源野茶寥寥无几。当时国内的不少茶叶专家学者慕名踏山寻觅。这时,从安化过来的品茶师廖玉兆就惊奇地发现了陆家冲悬崖上有两株与众不同的大叶茶。“春江水暖鸭先知”。1969年,土生土长的卢万俊正好从湖南茶校毕业,便一心扑在大叶茶的开发上。为抢救这濒临绝迹的珍品,县委县政府选定在太平铺的卢家湾建立大叶茶良种繁育科研所,茶叶泰斗朱先民、唐明德、施兆鹏等亲临现场悉心指导,年轻的制茶世家吉光腾当时不仅加入了这个研发队伍,还担当起太平铺公社茶厂厂长的重任,在专家们的带领下,经过数以千计的实验,终于攻克了无性繁育的难关,不仅使野茶繁衍下来,而且保留了野生基因的完整,保持了桃源野茶的高贵品质。

资源诚可贵,品牌价更高。虽然大叶茶的内在品质好,但由于品牌不响,价格上不去,市场亦不畅,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并不高。从1939年大叶茶发现到1992年24年时间,全县大叶茶发展不过2000亩。1992年,时任茶庵铺区区委书记的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熊复兴等领导为加快大叶茶开发,便把时任太平铺茶厂厂长的吉光腾与贤内助钟开琼抽调到区县,专门推广大叶茶的开发。腾琼夫妇咬定“小小一片叶子,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开始走上创牌之路。潜质天生的腾琼顶着冷嘲热烘,采用清明前后一星期内标准的大叶灵芽(鲜嫩芽头),精制成“条索紧结、扁直嫩绿、油润光滑、香浓味醇、余味悠长”的绿茶极品,并在冲泡时可见“万笔书天”、“雨后春笋”的奇妙景观。看到茶叶在茶汤中翩翩起舞、叶舒叶展、茶香飘逸,未尝其味、心已怡然。此茶一诞生,中外茶叶专家、业界朋友就拍手叫绝,称其“形赛龙井、香高碧螺、味斗毛峰。”时任县委书记胡宗清、省乡镇企业局局长龙新平、湖南日报高级记者田正校等谋划,给此茶取名野茶王,于是就有了“腾琼”野茶王、“灵芽”野茶王的名字。当年7月,此茶在首届湘茶杯中一炮打响,荣获湖南名牌金奖,尔后屡获中茶杯、湘茶杯与国际名优茶大赛金奖,并与“芙蓉王”烟“武陵王”酒并列为常德“三王”。2005年,县人民政府向国家申报野茶王为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年12月获准。从此,桃源野茶王便以茶叶新贵开始享有与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国内历史名茶的尊荣,成为茶叶界响当当的名牌。

三、灿烂的红茶历史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在英国皇宫举行的婚礼宴会上,凯瑟琳频频举起高脚杯致谢,但杯中并不是酒,而是来自中国古老的神秘饮料——红茶。此后,英国人把红茶当作至高无上的礼。英国并不产茶,但力顿公司所产的红茶走遍世界,中国上万个茶企不敌一个力顿,其魅力、秘密就在力顿专做一个红茶品牌。

桃源红茶始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当时,以沙坪为集散埠头,有江西、广东商人经汉口口岸转售,每年出口2万余箱。清末明初,红茶出口高达3万箱,每箱60斤,换银40两、利润颇丰。同时又将红茶梗皮捣成粉末,,运往汉口销售给俄商压成砖茶(俗为金砖),远销西北利亚、土耳其及巴基斯坦等国家。有《省茶叶志》可证。(附后)

民国十年(1921年),国际贸易渐复常态,桃源茶叶渐渐恢复。民国十五年(1926年),苏联茶商在沪、汉一带重金收购红茶,年购十万余箱,每箱售银币100元左右,桃源茶行越来越多。

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斯里兰卡、印度、日本纷纷抢占世界茶叶市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际茶市被夺;民国二十七年,中茶公司成立统管全国茶叶的收购与出口;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大平洋战争爆发,海运中断……尔后连年战火蔓延。由于世态1,朝廷倾轧,致使茶园荒芜,茶行倒闭,茶业一片沉寂。

解放后,国家在桃源沙坪投资新建中央与省直属的国营茶厂。

1957年,全国红碎茶技术实验与推广会在桃源茶厂召开,苏联专家组组长贝可夫与专家苏里诺夫来厂参观。

1959年,全国制茶机械联装自动化经验会在桃源茶厂召开,全国98个茶厂都有人参加。

一个多世纪来,桃源茶业,几起几落,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总体来说,唯有红茶经久不衰。

四、广阔的红茶前景

一是桃源大叶茶最宜做红茶。在桃源大叶茶开发四十周年之际,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刘仲华对桃源大叶茶作出了科学的评价,他说:桃源大叶茶,具有大叶种的血统、小叶种的气质,是中小叶种茶区珍稀的优异资源;桃源大叶茶,具有旺盛的生长势、超强的持嫩性,是我国高产茶树品种的典型代表;桃源大叶茶,具有大叶种茶高多酚的特性、小叶种茶高EGCg的特点,是儿茶素制品开发的最佳资源;桃源大叶茶,具有翠绿肥硕的芽头、丰富的水浸出物、协调的酚/氨比,赋予了她幽美婷立的外形、醇厚鲜爽的滋味、持久耐泡的特色,是单芽型名优绿茶开发的理想选择;桃源大叶茶,具有强力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合理的儿茶素组成配比,赋予了她浓、强、鲜俱备的茶味,是中小叶种茶区生产优质红茶的最佳选择;桃源大叶茶,中国优良茶树品种资源宝库中的一朵独具魅力的奇葩!此评估告诉我们:利用桃源大叶茶做红茶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是腾琼已开发成功顶级红茶。腾琼用大叶野茶制作的红茶,温婉如玉、明亮如水,弥漫出特有的华贵和雍容,为红茶珍品,注册“桃源红”。“桃源红”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醇鲜爽,有独特的花果清香,饮后明目清心,开胃健脾、润喉利咽、养颜护肤。

三是红茶市场前景看好。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红茶贸易量占世界茶叶总贸易量的90%以上。红茶以外形可分为条红茶和红碎茶两类。其特征是通过发酵促使多酚类物质发生酶性氧化,产生茶红素、茶黄素等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红茶共同的品质特点是红茶、红汤。红茶中的儿茶素在发酵过程中大多便成氧化聚合物,而氧化聚合物有强的抗氧化性,这使红茶具有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民间还将红茶作为暖胃、助消化的良药,陈年红茶用于治疗、缓

桃源红茶

茶叶

湖南

桃源县经济作物站

桃源县所辖西安镇、太平铺乡、牯牛山乡、茶庵铺镇、杨溪桥乡、沙坪镇、寺坪乡、芦花潭乡、郑家驿乡、兴隆街乡、凌津滩镇、桃花源镇、漳江镇共1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14.8″~111°31′44.1″,北纬28°24′29.7″~28°56′18.7″

肯尼亚十大特产南非三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