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松山有什么特产 赤峰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8 19:55:10

一. 内蒙古 赤峰 松山区 赤峰绿鸟鸡

赤峰绿鸟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为草原兴发颁发了核准使用“赤峰绿鸟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牌匾。地理标志,一个产品的“国际护照”,它是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一张“质量通行证”。核准草原兴发使用赤峰绿鸟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对于提升赤峰绿鸟鸡的产品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草原兴发特别注重企业无形资本的发掘和培育,在成功取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两块金字招牌后,又于2003年成功取得了对赤峰绿鸟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使用核准。此次核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是在草原兴发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企业名称发生变更后,国家质检总局对赤峰绿鸟鸡经营主体的再次确认。这是草原兴发实施品牌战略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对草原兴发全程规范生产赤峰绿鸟鸡产品产品的官方认可,对于提升草原兴发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内蒙古 赤峰 克什克腾旗 达里湖华子鱼

达里湖华子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华子鱼,学名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Dybowski)]其抗温,耐盐碱、食性广、生长快、味道鲜等优良性状,在内蒙古、东北及京津地区享满盛誉,具有较大的开发和推广价值。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华子鱼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大中水面分布很广,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华子鱼在各地相继消失。

达里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面积约238平方公里(约37.7万亩),年均水深6.7米,最大水深13米,ph值9.4,总碱度45me /L,总含盐量5‰,是一个碳酸盐型半咸水湖泊,而华子鱼目前在达里湖中生存良好,年产量稳定在20万公斤左右。

2005年5月1日~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对鄂尔多斯市盐碱化程度较高的柒盖淖、泊江海、奎子淖、木肯淖、黑碳淖等水体的水质、水生生物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上述水体的水,对达里湖华子鱼的受精卵进行了室内孵化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内蒙古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与达里湖渔场合作向柒盖淖移植华子鱼受精卵60万粒,经过10余天的孵化,已孵化出华子鱼苗约30万尾,分别放入柒盖淖、奎子淖进行养殖试验。

目前,科技人员对移入水体华子鱼的生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华子鱼移植试验成功,将对内蒙古自治区华子鱼开发利用和内蒙古自治区渔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对内蒙古自治区及全国各地众多碱性湖泊、水库的开发利用、生态修复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梭型体形,体侧银白,背部青绿,腹部纯白或灰白,口端位,略向上倾斜,鳞片小,尾鳍青色。侧线鳞较多,变幅为51-58片;背鳍前鳞和围尾柄鳞较多,背鳍前鳞为24-29,围尾柄鳞为15-18;鳃耙较多,为9-17。这些性状指标均与其它地区的雅罗鱼有所不同。 2、内在品质指标:达里湖华子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却较低。微量元素中钠、铜等含量高于其他同类鱼。风干样中蛋白质含量在72.00-85.00%,脂肪含量5.00-10.00%,钠250-400mg/100g,铜0.5-1.5mg/100g。达里湖华子鱼所丰富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以防止动脉硬化,并且对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有一定功效;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肥胖人更宜食用,同时也是孕产妇及产后虚弱者最理想的纯天然营养滋补佳品。达里湖华子鱼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能调节人体代谢平衡以及增强免疫力,并且对防治肝功能衰竭和降低血糖有一定的功效。 3、质量安全要求:①在鱼苗孵化和培育期间,不使用相关标准禁用的各类药物。②使用天然湖水孵化培育鱼苗,达到规格后人工放流到湖泊中。③在商品鱼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

达里湖华子鱼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达里湖湖区及周边注入水系,属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辖。地处坐标为东经116°22′—117°00′,北纬43°11′—43°27′之间。总面积119413.55公顷,每年的产量为50万公斤。

三. 内蒙古 赤峰 喀喇沁旗 牛家营子桔梗

牛家营子桔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至此,农户家家种药,延续至今,地产桔梗质量属全国一流,除药用外,年产鲜桔梗15000吨以上,全部销往韩国、日本。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国北方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桔梗之乡”。

地域范围

牛家营子镇是北京通往塞外草原的咽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西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接地带,属七老图山脉东北麓,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具有明显的华北、东北向内蒙古草原过渡的特点。牛家营子桔梗年均种植面积3万亩,采挖期为2年,年均采挖面积1.5万亩,年产鲜桔梗15000吨以上。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南荒村与红山区文中镇柳条沟村、大营子村交界处,南至水泉村与锦山镇全太村接壤,西与松山区城子镇相邻,北到赤峰市新城区交界处。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牛家营子桔梗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30-4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至淡黄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白色或黄白色。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 2、内在品质指标:牛家营子桔梗总皂甙含量为3–4g/100g,总黄酮含量为0.02–0.03g/100g,蛋白质含量为7–8g/100g,还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类物质、多糖等。具有祛痰止咳,宣肺、排脓的作用。 3、安全要求:牛家营子桔梗,由于生产区域内无工业污染,2004年被内蒙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水质土壤均达到安全标准,因此生长的桔梗无农药残留,是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牛家营子桔梗种植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标识包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4、分级:根据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分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统装品。5、包装:所用包装材料为瓦轮纸盒,纸盒大小可据出口或购货商要求而定,卫生标准应达到食品级。 6、运输:运输工具或容器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潮措施,并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不应与其它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 7、贮藏:干燥后的桔梗如不马上出售,包装后应置于室内干燥的地方贮藏,同时应防止老鼠等动物的危害。为保持色泽,还可将干燥的桔梗放在密封的聚乙烯塑料袋中贮藏,并定期检查。但进入夏天后,由于气温升高,应转入具低温条件的地方贮藏,一般在10℃以下的贮藏条件下安全越夏。

四. 内蒙古 赤峰 宁城县 草原湖奶酒

草原湖奶酒产于内蒙古宁城元力保健酒业有限公司。主要原料是采用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纯鲜牛奶。在传统酿制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发酵蒸馏,陈贮而成。它既保持了奶酒古老典雅的生产风格,又体现了现代高科技的酿酒技术。该酒为优质奶酒,酒体清澈透明,口感纯正圆润,奶香馥郁,柔和绵长,具有祛寒回暖,健脾开胃,滋养容颜等功效。

奶酒始原于蒙古族先民,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将酒定位为宫廷酒,用于节日清点和款待外国使节。直到现在,好客的蒙古族仍保持着这一传统习俗,每逢喜庆节日或欢迎远方的客人,他们都用蒙古族最高级礼仪手捧洁白的哈达敬上一杯醇香的奶酒,祝福远方的客人永远吉祥、幸福安康。

来自草原的乳香,陶醉于成功人的梦想。

五. 内蒙古 赤峰 宁城县 宁城县山杏

山杏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宁城县山杏品种有辽杏,垂杏和西伯利亚山杏.杏树喜阳,耐寒,耐旱,生长快,寿命长.其果仁可以食用,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杏仁又称"苦杏仁",可入药,能治疗多种疾病.

莫道塞上风高,内蒙古宁城县数十万亩荒山已被茂盛的山杏树覆盖。山杏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又成了农民的“摇钱树”和企业的原料基地。

目前,宁城已建成山杏基地20多万亩,每年为16个乡镇的农民总增收1200多万元。

六. 内蒙古 赤峰 红山区 赤峰麻黄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是全国麻黄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总面积达37.2万公顷,其中以麻黄为建群种的群聚11.1万公顷。自古被誉为“麻黄故乡”。

麻黄又称草麻黄,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小灌木。麻黄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极重要的药用价值。麻黄碱有兴奋中枢神经、诱发出汗、抗过敏等作用;麻黄挥发油有抑制流感病毒和解热镇静作用;麻黄定碱可降低血压;伪麻黄碱能利尿。在中医药中,麻黄全草入药,是一种极具价值的中药植物资源。

七. 内蒙古 赤峰 喀喇沁旗 牛家营子北沙参

牛家营子北沙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从此名扬各州郡,家家种药,户户得益,历久不衰,延续至今。地产北沙参产量占全国80%,并以色白、条长、味纯正誉满全国,远销香港、东南亚。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国北方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北沙参之乡”。

地域范围

牛家营子镇是北京通往塞外草原的咽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西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接地带,属七老图山脉东北麓,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具有明显的华北、东北向内蒙古草原过渡的特点。北沙参种植面积保持在2.0-2.5万亩之间,单产300公斤,平均年总产量350-550万公斤,占全国的80%。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南荒村与红山区文中镇柳条沟村、大营子村交界处,南至水泉村与锦山镇全太村接壤,西与松山区城子镇相邻,北到赤峰市新城区交界处。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牛家营子北沙参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长30-45cm,直径0.5-1.2cm。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 2、内在品质指标:牛家营子北沙参根茎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类物质,此外其总皂甙含量为0.3–0.4g/100g,总黄酮含量为0.09–0.10g/100g,蛋白质含量为10.5–11.5g/100g。北沙参味甘甜,是临床常用的滋阴药,养阴清肺,祛痰止咳。主治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为药食同源植物。 3、安全要求:牛家营子北沙参,由于生产区域内无工业污染,2004年被内蒙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水质土壤均达到安全标准,因此生长的北沙参无农药残留,是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牛家营子北沙参种植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标识包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4、分级:根据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分为特级品、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统装品。5、包装:所用包装材料为瓦轮纸盒,纸盒大小可据出口或购货商要求而定,卫生标准应达到食品级。 6、运输:运输工具或容器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潮措施,并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不应与其它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 7、贮藏:干燥后的北沙参如不马上出售,包装后应置于室内干燥的地方贮藏,同时应防止老鼠等动物的危害。为保持色泽,还可将干燥的北沙参放在密封的聚乙烯塑料袋中贮藏,并定期检查。但进入夏天后,由于气温升高,应转入具低温条件的地方贮藏,一般在10℃以下的贮藏条件下安全越夏。

八. 内蒙古 赤峰 阿鲁科尔沁旗 内蒙古牛肉干

内蒙古牛肉干产于天然的草牧场。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民族牧民有世代凉晒牛肉干的生活习惯。追溯内蒙古牛肉干历史,早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蒙古骑兵与内蒙古牛肉干有着不解之缘, “出入只饮马乳,或宰羊为粮“。只要有供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给。一头牛宰杀后,百十公斤重牛肉凉干后捻成沫后,只有十几斤肉沫,装袋后背在身上,只要有水便可冲饮。即使一时缺乏,还可以射猎作为补充。在作战中,蒙古骑兵就是依靠马匹和畜群来给养的;这在后勤上大大减少了军队行进的辎重。内蒙古牛肉干在远征作战中起着很重要作用。

内蒙古牛肉干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倍受人们的青睐,研究证明内蒙古牛肉干中所含有每天人体所需蛋白蛋和氨基酸成份极为丰富,对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消渴、消水肿、腰酸软、身体无力等极为见效,

牛肉干的营养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可食部 100 水分(克) 9.3 能量(千卡) 550

能量(千焦) 2301 蛋白质(克) 45.6 脂肪(克) 40

碳水化合物(克) 1.9 膳食纤维(克) 0 胆固醇(毫克) 120

灰份(克) 3.2 维生素A(毫克) 0 胡萝卜素(毫克) 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06 核黄素(毫克) 0.26

尼克酸(毫克) 15.2 维生素C(毫克) 0 维生素E(T)(毫克) 0

a-E 0 (β-γ)-E 0 δ-E 0

钙(毫克) 43 磷(毫克) 464 钾(毫克) 510

钠(毫克) 412.4 镁(毫克) 107 铁(毫克) 15.6

锌(毫克) 7.26 硒(微克) 9.8 铜(毫克) 0.29

锰(毫克) 0.19 碘(毫克) 0

九. 内蒙古 赤峰 翁牛特旗 翁牛特大米

翁牛特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翁牛特大米是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的。

翁牛特旗的富硒香米最具特色,品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翁牛特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翁旗特香米概说(一)

一、草原上的两河流域

在内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发源和流淌着两条美丽的河——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历史上,这两条河水量丰富,流域内土地肥沃,是悠久的农耕区。

两河流域曾经养育过一个强盛的草原帝国----契丹王朝。《辽史》记载:“神人乘白马,仙女驾青牛车至木叶山二水合流而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诗意般地阐释了契丹族的渊源。文中二水合流的地点,也是传说中“神人、仙女”相遇的地点,就在翁牛特旗白音套海镇的大冷嘎查。文中的“二水”,其一水为潢水(现西拉沐沦河),另一水为土河(现老哈河)。

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在翁旗境内穿越科尔沁沙地而汇流成为西辽河,在漫长历史的洪水冲击下,两河沿岸淤积出了广阔的平原。这里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宜农宜牧,被称为西辽河的“金三角”。就在这个西辽河的“金三角”上,产出独具盛名的地方特色大米——翁牛特香米。

二、探索水稻种植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十世纪初,辽太祖耶律阿宝机祖父匀德实时“始教民稼稻”。

金代,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东北各地,稷和水稻已在东北地区开始种植。

元代,重视屯田和边境开发。据1308年统计,全国屯田有一百二十余所,垦田面积约在二十万顷以上。北达漠北,南至海南都进行屯田。翁牛特旗海金山种牛场,在建国后曾出土一枚元代的八思巴文铜印,侧边款刻有汉译印文“兵农运粮百户印”,为元代军中运粮官之印。

明代,翁牛特旗为明“三卫”之地。当时,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两岸到处是广阔的牧场,沼泽、水面随处可见,芦苇、水草、水稗草、蒲草遍布草原。当人们遇到饥荒的时候,就1采集水稗草籽和沙地中的“曲力根”等草籽充饥。人们为了利用当地的水土资源生产粮食,就从燕山南向现翁牛特东部引种了水稻,连续引种二年,种出来的水稻只抽穗不结实,以失败告终。时间距今已经有500多年。

三、清代水稻种植成功

清代,翁牛特左翼旗第四任扎萨克多罗达尔汗贝勒额勒德布鄂齐尔(1687—1730年袭封扎萨克多罗达尔汗贝勒)时期,翁牛特草原上试种水稻获得了成功。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翁牛特部受灾严重,民多乏食,清朝遣官往赈。当时,在翁牛特广阔的草原上自然灾害频发,土地上种的庄稼不是旱就是涝,庄稼或不收或减收。受灾乏食给人们以深刻的启发,怎样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土资源种植水稻,又成为人们探索的目标。据海拉苏镇鲜兴村人讲,约在1696年,有三个金姓的朝鲜族人(朝鲜族多结伴外出,勤劳而有种稻技术),来到了翁牛特旗东部西拉沐沦河南岸的今花都什村。他们看到这里土地广阔,水资源充足,便从家乡带来了几样水稻种子,试种了水稻。到了秋天,居然有一个带红芒的水稻获得了收成。这是翁牛特草原上第一次收获的稻谷,人们为此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消息传到了翁牛特左翼旗第四任扎萨克多罗达尔汗贝勒额勒德布鄂齐尔,贝勒派人召来引种水稻的朝鲜族人询问,知道了确切的经过,并把大米拿来亲口品尝, 贝勒品尝后满口余香,连声叫好。原来这几个朝鲜族人在翁牛特草原上种植出的大米,就是元代王祯《农书》卷7《百谷谱·早稻》中记载的小香稻:“一种有小香稻者,赤芒白粒,其米如玉,饭之香美,凡祭礼宴宾,以为上馔,盖贵其罕也”。 贝勒从未见过此等好米,说道:“此米珍贵,非平民所食者。”遂下令:“我蒙土产米,属祖恩天赐,概不允外传。”贝勒又发令:“有朝鲜族人求入旗为贝勒府种稻者,昭准入旗境。”并且为朝鲜族种稻人划定了50顷西拉沐沦河南岸最好的洪水淤积的黑土地,专门为贝勒府种植水稻。这样一来,先来种稻的朝鲜族人又陆续从家乡带来了族人族亲,到翁牛特草原聚族而居,为郡王府种稻,久而久之,繁衍生息,成为一个屯子,称之为“王爷稻子把”。这一专用地名,在民间一直被沿用到“0”后期。当时,翁牛特草原上种出的“小香稻米”,被贝勒进贡到了京城。康熙膳罢,香飘四溢,龙颜大悦,谕令:“此米匿迹已久,可酌量入宫”。从此翁牛特草原上生产的“小香稻米”也叫“翁牛特香米”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宫贡米”。此后,除了清皇宫使用翁牛特“贡米”外,就是在康熙北巡,或驻跸避署山庄,或围场狩猎时,食米也必用“翁牛特香米”。翁牛特草原上的“翁牛特香米”遂成为清代宫廷的贡米,时间距今已经300多年。

四、清末民初垦荒种稻

清朝末年(1902~1912),西辽河上游流域的牧民逐渐从原有的畜牧业生产转向农业生产。清政府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实施了“蒙古生计在耕不在牧”的放垦政策(清史稿·卷120·食货一)。并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颁布了全面开垦之令,同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掌管开垦事宜。

民国初期的1917年,热河政府在扎鲁特左右旗开始放垦新开河以北的荒地。1924年,鲁北设治局成立,办理垦荒事宜。1925年,在巴林左旗设林东垦务局,主持放垦事宜。1926年,设天山垦务局,主持阿鲁科尔沁旗、扎鲁特右旗、巴林左旗和翁牛特左旗放垦事宜。

约从1925年起,热河政府在翁牛特东部的大兴等地大面积垦荒种稻。到1929年时,赤峰市的水稻种植面积为15000亩(王汉武、王文仲《赤峰市水稻生产发展对策》)。当时,这些水稻种植面积绝大部分在翁牛特旗东部。

五、建国后水稻生产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翁牛特旗在建国前的1946年、1947年和1948年的水稻产量分别为315吨、261吨和389吨。到建国时的1949年,全旗水稻种植面积为9000亩,总产315吨,666.7平方米单产仅35公斤。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翁牛特的水稻生产,扶持当地牧民兴修水利,统筹规划,农牧林业兼顾,农牧林结合,可持续发展,使翁牛特草原的水稻生产走上了健康有序发展的黄金时期。自进入21纪以来,翁牛特旗立足资源优势,打造有机、绿色、无公害、天然无污染的品牌,目前翁牛特草原上的有机稻米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建国后,全旗水稻种植面积得到快速发展,单位面积产量及总产量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2010年,全旗水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169223亩、82523吨和487.7公斤。分别是1985年的10倍、21.5倍和2.1倍;分别是1949年的18.8倍、262倍和13.9倍。

六、建国后水稻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动态分析

第一个阶段:自然发展阶段。从建国的1949年至1984年的36年间,翁旗的水稻种植处于自然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处于自发种植状态。水稻种植技术落后,以漫撒籽的水直播方式种植,单产低,效益低。这时候只是零星种植,种植地块儿仅限于部分沼泽地和河滩地。使用的品种为地方品种,红芒圆粒,亩产在百公斤左右徘徊,平均只有132公斤。种植过程中,除玉田皋从1975年柴春泽引进插秧栽培技术外,全旗水稻种植从来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大米是纯粹的天然无污染,口感香醇,十分受人喜爱。当时,由于大米是紧缺商品,大米被各级单位采购,或者拿小米、玉米到产地去换大米,一斤小米找给一斤大米8分-1角钱,或者2斤玉米换一斤大米。产品不愁销路。

第二个阶段:科技进步阶段。从1985年起至1996年,翁旗的水稻种植进入了依靠科技进步的阶段。这一阶段最为显著地特征是科学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包括水稻插秧、机械插秧、旱育秧、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一大批先进的科学技术得到了普及,有力的促进了全旗水稻产业的大发展。水稻种植面积打破了26年内在一万亩左右徘徊的局面,开始了科学的大面积种植。在此期的12年间,全旗平均每年净增加水稻种植面积一万亩,水稻单产和总产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到1996年,全旗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31484亩,亩产达到349公斤,总产达到49838吨。分别比1984年增长了10倍、2.87倍和15倍。水稻成为翁旗的大宗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占全旗粮食播种面积的 %。

第三个阶段:有机富硒种植阶段。从1997年起至2012年,翁旗的水稻种植进入了依靠科技进步的阶段。这一阶段最为显著地特征是大力开展了有机富硒水稻的种植。

翁牛特旗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产业资源优势,旗委、旗政府早在1998年,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科学地提出了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翁旗农牧业的主导产业。从1999年到现在,翁牛特旗的有机农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如破竹,从东到西,遍地开花,翁牛特旗的有机农业在全市、全区乃至全国渐渐有了名气,有机食品成了各大中城市、香港等地居民的-货。

旗委、旗政府坚持政府规划引导,企业自主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全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科研单位等产业模式,成功地构建起一条从种子、有机肥料、生物农药供应到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到市场开发的完整的有机产业链条。在发展有机农业的方式上,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形式、公司形式、农场形式、村企形式、订单基地形式等五种运作机制。

为了推进全旗有机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旗委、旗政府着重抓着重抓了四个环节:一、健全组织,政策扶持。旗里成立了发展有机农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大了有机农业的资金投入,对生产经营有机食品的龙头企业和销售大户,减免税收,优先发放贷款。与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聘请了十多位专家学者担任有机农业顾问。《翁牛特有机农业发展规划》通过国家级有机农业专家评审论证。二、抓宣传,重培训。三、打品牌,创市场。立足挖掘翁牛特旗深厚的文化底蕴,全力铸造“天枢一品”品牌。 四、制定标准,抓监测。为了抓好有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翁牛特旗成立了“翁牛特旗有机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制订出了有机水稻、有机杂粮、有机牛羊养殖等地方标准和操作规程。

强有力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目前,全旗已有8个龙头企业的18个品种获得国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全旗有机水稻认证面积达到3万亩,有机杂粮面积达到5万亩,中草药及林果面积1500亩,饲草料基地1万亩,天然草场达到4万亩,有机牛羊总头数达到7.8万头只,有机肉蛋禽达到20万只。已具备年产有机富硒大米12000吨、有机杂粮5000吨、有机牛羊禽肉1000吨,有机禽蛋1500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全旗220万亩耕地全部被自治区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是自治区唯一一家“全区有机农业示范旗(县)”,也是全国以旗县为单位、整体推进有机农业的第一旗(县)。

翁牛特旗米业协会

13483529

大米

十. 内蒙古 赤峰 阿鲁科尔沁旗 天山大明绿豆

天山大明绿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天山大明绿豆

天山明绿豆,粒大饱满,色美明亮,明绿无杂色,无污染,营养成份丰富,经国家农业部检测,含蛋白质27.18%,比其它绿豆高3%,含脂肪0.97%,含淀粉49.39%,明显高于其它粮食作物,含矿物质元素(mgkg),钙924,磷2496,铁38.52,富含B族维生素,叶酸胡萝卜素等,绿豆芽还含有维生素C和P,所以绿豆具有重要的保健和药用功效。其清凉解毒,消暑利水,性甘凉。我国中医将绿豆的叶、花、种子、种皮入药,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管炎硬化、坏血病、夜盲症等都有一定的疗效作用。

阿旗是内蒙古自治区杂粮杂豆生产基地之一,其品种多达20余种,优质绿豆是阿旗农业的支柱产业,全旗绿豆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万亩,天山大明绿豆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由于种植绿豆效益好,带动了周边地区,如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扎鲁特旗、开鲁等地。目前已形成一个以阿旗为中心,以天山明绿豆为主要品种的种植区,绿豆年总产量达30万吨。为绿豆深加工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地域范围

阿鲁科尔沁旗(以下简称阿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地理位置东经119°2′15″-121°1″,北纬43°21′54″-45°24′20″,现有11个苏木、乡(镇),一个办事处,其中农区乡、镇6个,牧区苏木5个,总户数87774户,总人口29.6万人,总土地面积2141.5万亩。在阿旗境内,除北部高山区罕苏木外,坤都镇以南涉及10个苏木、乡(镇),221个村,划定为农产品“天山明绿豆”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作为全旗的中心镇,有着发展城郊特色经济的独特优势。种植面积150万亩,年生产总量7500吨,年产值46500万元。

2自然条件与历史因素

(1)地址地貌:阿旗北依大兴安岭山脉,南临西拉木伦河畔,地势北、西高,南、东低,由中山地过渡到低山丘陵,直至倾斜平原。耕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及南部的沿河两岸,山间谷地及丘陵缓坡地带,土址类型主要是栗钙土、灰色草甸土,其中是草甸土、灌淤土,土壤pH值在8左右,偏碱。土壤肥力氮少、磷中等偏下,钾大部分区富足,少部分地块欠缺。

(2)水文:阿旗境内河流属于西辽河流域上游,乌力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水系,总流域面积为14477平方公里,地表水总量13.393万立方米,主要

有乌力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黑木伦河、欧木伦河四条河,在本旗发源的

有黑木伦河、欧木伦河,有“五一”水库、宝力格水库两座,有效库容量284万立方米,可灌地面11.2万亩,大小湖泊52个,自然水面3.2万亩。以欧木伦河(发源于本旗坤都镇)、乌力吉木伦河(发源于巴林左旗)两大河流贯穿本旗,由于处在下游,水源较好。根据水文地质资料证明,地下水源比较丰富,净贮量可达458亿立方米。

(3)气候:本旗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系。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而多雨,秋季低温而霜早,冬季寒冷少雪而漫长,冬、春大风较多,以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3.5米/秒。日光充足,积温有效性高,平均日照时数2700-3100小时,平均无霜期95-140天,年平均降雨量300-400mm,湿润度罕苏木以北为0.6以上,罕苏木以南为0.46-0.3。

(4)历史因素:早在1983年,阿旗就以形成绿豆种植的历史,但并没有形成产业,近十年来,已成为内蒙古主要绿豆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县,是全国三大绿豆主产区,已成为阿旗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3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产地条件:气候条件:无霜期100d以上,有效积温2200℃以上,年降雨量在300-400mm以上。土壤条件:播前要选准地块,盐碱度过大地块不选,低洼易涝地块不选。土壤pH值在6.5-7.0为宜。pH>8不利根系生长。

(2)栽培技术:

①种子与选茬

a品种选择: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天山明绿1、2号等天山明绿豆品种。

b选种要求:种子播前要精选。挑除病粒、杂粒、硬粒,以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净度。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5%,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8%,含水量不高于13%。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3的有关规定。

②茬口的选择:绿豆忌连作。重茬、迎茬地块不选。应选择禾本科作物的茬口。

(3)整地与施肥:

①整地:播前要精细整地,要做到翻、耙细碎、平整。绿豆适宜垄作。垄距以不超40cm为宜,垄距过大,不能充分发挥单位面积效益。播深2-3cm。

②施肥:绿豆生育期短,需肥集中,所以施肥应以底肥为主,一次性施入。并做到农肥与化肥结合,农肥每公顷10-15m3,化肥每公顷施45%以上硫酸钾(氯化钾)复合肥80-150kg。

绿豆对微肥敏感,施入微量元素肥料效果明显,一般每公顷可施微肥5-10kg做底肥。

(4)播种:

①播种时间:以5月下旬-6月上旬。

②播种方法:适时抢播,播前灌水最佳。播种量每公顷20kg左右,肥地少些,瘠地多些。播种深度一般2—3cm为宜。可以点播或条播,下籽要散落均匀,便于间苗。

③种植密度:绿豆喜欢单株生长,不论点播或条播都不能留簇苗、双苗。每公顷保苗20—30万株。

(5)田间管理:

①间、定苗:间、定苗要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进行间、定苗。第一片复叶出现时进行间苗。第2片复叶出现时进行定苗。间、定苗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去杂留纯。

②铲趟:绿豆对田间管理要求很严,特别是生育期,管理应及时。做到三铲三趟,铲趟要浅—深—浅。铲前趟一犁效果更好。

③灌水:绿豆苗期耐旱,进入花期需水剧增,此时天旱要及时灌水,水分不足会造成严重落花落荚。

④根外追肥:用0.4%磷酸二氢钾与1%尿素混合,或用4%多菌灵悬浮液加1%尿素及3%过石混合液,喷洒叶面效果均较好。

(6)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必须严格按GB/T8321规定使用。

①病害:绿豆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霜霉病等。防叶斑病,可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②选用提纯复壮种子轮作或间作。

③虫害:虫害主要有蚜虫、粘虫和草地螟。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胺基

甲酸酯、有机磷或菊酯农药,对水常规喷雾。防治蚜虫:5%乐果粉剂15-20kg/公顷,或50%乐果乳剂1500倍喷洒。防治粘虫、草地螟: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5000倍液喷洒。

(7)收获:收获期的确定很重要。面积小,劳力充足,可以分批收获,选熟先收,后熟后收。面积大,劳力不足,要一次收获,在80%的荚已成熟即可全收。收获后要及时脱粒,晾晒。收获季节,因雨季尚未过,要注意防止捂垛出芽。

(8)生产记录:从播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要有农事活动记录,记录相关内容:乡(村)、地块名称、面积、品种、播期、施肥种类及施肥量、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灌溉时间、水的来源、收获时间及方式。

收获后的各道工序:

①收获:植物成熟后,用镰刀或机械进行收割,之后运往场院凉晒。

②脱粒:碌轴滚压或机械脱粒,单独存放。

③风选:交秕粒杂质去掉。

④走石:将脱粒的时混进去石块分离出去。

⑤大小筛:由孔隙不同的筛子进行筛选。

⑥比重:用比重机进行比重、分级。

⑦成品:包装入库。

4产品特征特性及质量安全规定

(1)特征及品质指标:“天山明绿豆”粒大适中,百粒重5.5-6.5克,颗粒饱满,色泽明亮,鲜绿,无杂色,无污染,营养丰富,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含蛋白质27.18%,比其它绿豆高3%,含脂肪0.97%,含淀粉49.39%,矿物质元素(mg/kg):钙924、磷2496、铁38.52。富含B族维生素、叶酸胡萝卜素、硫胺素等。特别是绿豆蛋白中的赖氨酸类,不能在人体中合成,靠食用豆类吸收,绿豆芽还含有维生素C和P,所以绿豆具有主要的保健和药用功效。其清热、解毒、性甘凉。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

化、坏血病、夜盲症等都有一定的疗效作用。

(2)质量安全规定:绿豆的分类、质量指标,运输和储存严格执行

GB/T10462-89标准,粮食卫生执行GB2715。

5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本规定执行GB/T10462-89标准。

(1)分级及包装:天山明绿豆种皮为绿色,深绿色,有光泽的绿豆占95%以上,根据粒的直径大小分级包装。

(2)标识:注明生产日期、生产单位、产地、等级、规格、净重、包装日期、并做好相关记录。

(3)贮藏及运输:包装后入库贮藏,单独存放,入库前清理仓库并消毒处理,边角地方放鼠夹,防止鼠害发生,定期检查、通风、避免发生霉变。运输时,不能与其它产品等同运输,以免发生混杂。

赤峰特产有哪些值得带回来赤峰有什么特产可以带走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