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荆楚味道特产 鸡西市特色食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4 12:12:40

一. 黑龙江省 鸡西 密山市 鸡西辣菜

鸡西辣菜由于吃冷面离不开辣菜,又被称为冷面菜,是由传统朝鲜族辣菜发展来的。



朝鲜族原只有白菜等几种辣泡菜(也称京渍),而鸡西冷面菜以辣拌为主,多达五十余种,凡常见的蔬菜、肉类和海鲜均可入菜,基本口味都是一个:辣。



在鸡西,有一道饮食受到了市民几十年来经久不衰的喜爱,乃至在“市花”、“市徽”始终难产的情况下,这道饮食便公然地成为了“市吃”,它就是鸡西冷面。



几十年前鸡西就有专门的冷面馆,在当年繁华的商业区有一家特别出名,鸡西人都称为“鸡西大冷面”,那饭店历经时代变迁,位置有所变化,但名称仍然保存,仍然赫赫有名。冷面在鸡西历经演变,不断创新,放宽了原材料选择范围,溶入了东北人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比如,在鸡西称“冷面”,既是指“面”,又是指“菜”,是主副食的统一称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冷面离不开冷面菜”,冷面的原料限于荞麦面和小麦面。



在鸡西,冷面馆到处都有,家家吃冷面,人人爱冷面,用它请客也不寒酸。正因为冷面的群众基础广泛,近20年前,鸡西就通过新闻媒体评选“冷面王子”、“辣菜皇后”,群众的热情劲儿就别提了,众多的冷面馆更是趋之若鹜。如今还有精明老板,以“超级冷面”等名目注册,实行商标专有,冷面经营也溶了现代意识,有的还引进了韩国风味的冷面。现在,鸡西以冷面为主的风味饭店已近500家,年可创销售1亿元以上,实现利税2000余万元。鸡西的朝鲜族人还发挥“人缘、地缘、亲缘、资源”的优势,不断唱响朝鲜民族日常饮食品牌,象鸡西周边的鸡东县鸡林乡和城子河区永丰乡等都形成了规模,把朝鲜族日常饮食、平常小吃作为规模化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了以经营冷面、辣菜、狗肉、鱼锅为主的特色餐饮业,还出售自己酿制的"麻格里"一种米酒,与汉族的黄酒相似,只是稍甜。这些集中的乡下冷面饭店群有很强的辐射力,成为城里人吃冷面的新去处。



经典辣菜:



辣干豆腐,辣桔梗,这两种几乎是冷面馆的人人必点辣菜。



还有,辣海带、辣海桔梗、辣豆腐泡、辣鱼丝等五十余种。

二. 黑龙江省 鸡西 梨树区 梨树红小豆

红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红豆。英文名:Red adzuki bean。红小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红小豆含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红豆中含蛋白质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钙76 毫克、磷386毫克、铁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黄素0.16毫克、烟酸2.1毫克。红小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点原料。李时珍称红小豆为"心之谷",其功用为“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上吐”,并治“下痢、解酒毒,除寒热痛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
我国是小豆的原产地。至今,在我国喜马拉雅山麓尚有小豆野生种和半野生种存在。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也有栽培,以我国出产最多。小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古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小豆的药用记载。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详载小豆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技术。这表明,我国种植小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是小豆的原产地。至今,在我国喜马拉雅山麓尚有小豆野生种和半野生种存在。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也有栽培,以我国出产最多。小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古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小豆的药用记载。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详载小豆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技术。这表明,我国种植小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红小豆属豆科(Leguminosae),菜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发达,侧根细长,株高80-100厘米,有直立丛生型、半蔓生型及蔓生缠绕型。叶为3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圆头型或剑头型。花梗自叶腋生出,梗的先端,着生数花,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开黄花或淡灰色花,龙骨瓣呈螺旋形,每花梗上结荚1-5个,荚长7-16厘米,果荚内包着4-18粒椭圆或长椭圆形种子。种子多为赤褐色,也有黑、灰、白、绿杂、浅黄色等。种子千粒重50-210克,大多在130克左石。
红小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沙土都能生长,川道、山地均可种植。既耐涝,又耐旱,晚种早熟,生育期短,栽培技术简单,可做补种作物。一般穴播,行距25-35厘米,株距16厘米,每穴4-5粒种子,每亩播种量1.5-2.5公斤,生育期100天左右,春夏播都行,纯种、套种均可。一般亩产150-250公斤。陕北属半干旱性气候,无霜期165天左右,土壤属黄绵土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出苗和根系的生长。年平均气温9.7℃,≥10℃的有效积温3499.2℃,稳定通过10℃的天数176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615小时;年降水量48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盛夏,6-9月降水量35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雨热同季。6-9月正是红小豆的生长盛期。自然条件对小豆作物积累淀粉、蛋白质及保持颗粒鲜红极为有利,为其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红小豆不仅是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医家治病的妙药。《神农本草经》说它“主治下水肿,排痈肿脓血”。《药性本草》说可“治热毒、散恶血”。《本草纲目》记载,红小豆“味甘,性平,无毒,下水肿,排痈肿脓血,疗寒热,止泄痢,利小便,治热毒,散恶血,除烦满,健脾胃。……”

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它对痈肿有特殊疗效。例如《朱氏集验方》称:“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涂之,无不愈者”。现代医学还查明,红小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旧社会,有些医生用它作药治病时,常常在病患者面前给它蒙上一件“神秘”的 外衣。清康熙时期,医药家汪昂在《本草备要》里写道:“宋仁宗患痄腮,道士赞能,取赤小豆四十九粒(《本草纲目》说七十粒)咒之,杂他药敷之而愈。中贵人任承亮亲见。后任自患恶疮,付永投以药立愈。问之:赤小豆也?承亮始悟道士之咒伪也。后过豫章,见医治胁疽甚捷,任曰:莫非赤小豆耶?医惊拜曰: ‘用此活三十余口,愿勿复宣’。这说明赤豆外敷,是治“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恶疮”和“胁疽”等病症的良药。古医书中关于红小豆治病的神奇疗效,有许多记载,有些虽近玄虚,但说明它药用价值很高,有广泛的疗效。
赤豆内服外用,都未见有副作用。祖国医学提示:“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可见使用时,也得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红小豆经济价值居五谷杂粮之首,故有“金豆”之美称它出口换汇率高,是国际市场的紧俏货。

三. 黑龙江省 鸡西 梨树区 龙江海米蕨菜

特点:清淡典雅、味鲜爽口。

制法:

(1)先将蕨菜用清水脱盐,泡去咸味,再用开水打焯,捞出控干水分。

(2)加精盐、味素、花椒油拌好,然后改刀成寸段,码入盘中,呈棱型。

(3)将上好的大海米,用热水泡软,码在蕨菜上面,即成。

四. 黑龙江省 鸡西 麻山区 云耳

云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又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

人们经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称毛木耳(通称野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称为光木耳。毛木耳朵较大,但质地粗韧,不易嚼碎,味不佳,价格低廉。光木耳质软味鲜,滑而带爽,营养丰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种。

云耳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无色透明,是由许多横隔膜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它是云耳分解和吸取养分的营养器官。子实体是食用部分,它是云耳的繁殖器官。子实体初生时为杯状或豆粒状,逐渐长大后变成波浪式的叶片状或耳状。

许多耳片聚集在一起呈菊花状。新鲜的子实体半透明,胶质,富有弹性,直径一般为4-6厘米,大者可达10-12厘米,干燥后急剧收缩成角质,且硬而脆。子实体有背腹面之分,背面(贴耳木的一面)凸起,呈暗青灰色,密生许多柔软短绒毛(这种毛的特性在木耳分类上非常重要),这种毛不产生担孢子。腹面下凹,表面平滑或有脉络状皱纹,呈深褐色或茶色,成熟时表面密生排列整齐的担孢子。

在显横镜下观察,担孢子呈肾形,大小为9-14×5-6μm,无色透明,许多担孢子聚集在一起呈白粉状。子实体干燥后,体积强烈收缩,担孢子像一层白霜粘附在它的腹面。当干燥的云耳吸水膨胀后,即会恢复其原来新鲜时的舒展状态。

五. 黑龙江省 鸡西 城子河区 光木耳

别名黑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东北,湖北,浙江,云南都有分布,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木耳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含糖类、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热量306焦、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气、充饥、轻身强智、止血止痛、补血活血等功效。富含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功能。
光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

人们经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称毛木耳(通称野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称为光木耳。毛木耳朵较大,但质地粗韧,不易嚼碎,味不佳,价格低廉。光木耳质软味鲜,滑而带爽,营养丰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种,本书所称光木耳即指光木耳。

六. 黑龙江省 鸡西 虎林 野生中草药

中草药资源 : 虎林市约有中药材 210 多种。药材总蕴藏量为 1 亿公斤(地道药材 1447.5 万公斤,大宗药材 3435 万公斤)。动物药材以田鸡油、鹿茸、鹿尾、熊胆等最为名贵。地道药材有黄柏、刺五加、槲寄生、芡实、五味子、龙胆草、细辛、满山红、桔梗等。大宗药材有生麻苍术、大活、苍耳、威灵仙、贯众、益母草、人参、川山龙、苦参等。国家和省管地产药材有人参、黄柏、刺五加、龙胆草、满山红、防风 6 种。国家和省保护的地产药材有鹿茸、熊胆、田鸡、人参、黄柏、刺五加、五味子、龙胆草、芡实、细辛、满山红、柴胡、桔梗、防风等 14 种。已开发利用的有 100 余种,形成规模的有刺五加、人参、五味子、蜂王浆、熊胆,尚有 100 余种还未开发。( 虎林)

七. 黑龙江省 鸡西 恒山区 熏肘花

原料配方:配制老汤的标准是,清水10公斤,粒盐10公斤,酱油(原汁)4公斤,味精50克(汤的浓度在波美15度左右,色浅如酱油,味淡加盐);花椒400克,大料400克,桂皮200克,(这三种调料共同装入一个白布口袋,每煮10次更换一次),鲜姜(切丝)250克,大葱(切段)150克,大蒜(去皮)150克,这3种料也合装入一个白布口袋,鲜姜每煮5次换一次,葱蒜每煮一次更换。老汤配好后,放入锅里加热。

制作方法(原料为猪肘子):

1、剔骨:把猪肘子骨全部剔出。

2、洗刷:把附在猪肉上的血污物、油泥刮尽。放入清水内洗刷干净。

3、捆扎:用细白棉绳把剔除骨的每个肘花肉,皮在外,捆扎起来。

4、煮熟:把捆扎好的猪肘花放在100℃的老汤煮。煮时要经常清除汤内的油脂和血沫。肉下锅后,汤的温度要保持在90℃左右。在煮的过程中,要进行2次上下翻捣,使其熟得均匀。煮2小时后,肉熟烂即捞出,控尽汤,稍凉除去线绳。

5、熏制:将煮熟的猪肘花单行摆入熏屉内,装入熏锅或熏炉。烟源的调制,用白糖1.5公斤(红糖、糖稀、土糖均可),锯末500克,拌匀后放在熏锅内用火烧锅底,烧着锯末和糖的混合物,使其生烟,熏在煮好的猪肘花上,使外层干燥变色。熏制20分钟取出,即为成品。质量标准:熏色均匀,呈褐色,不脱皮,味深入肉内,咸淡适度。

八. 黑龙江省 鸡西 麻山区 西红柿疙瘩汤

西红柿疙瘩汤的制作材料:面粉,西红柿,鸡蛋,青菜叶。

做法:

1、取一个大碗,放入适量面粉。水龙头开到最细的水流,把面碗拿到水流下均匀地淋上几秒钟后关上水,面粉沾水就会成团,耐心地用筷子把面粉拌成大小适中的面疙瘩。拌好后就拨到一边,不要急着再加水,等确定碗里除了拌好的面疙瘩以外就是干面粉,而没有湿面团的时候,再淋一点点水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全部拌好。

2、油烧热,放入西红柿块,出汁后,加开水,再烧开后加入拌好的面疙瘩煮熟,可以加一点点生抽,最后放入打散的鸡蛋液、青菜叶略煮,加胡椒粉、盐和香油起锅。

九. 黑龙江省 鸡西 麻山区 拔丝地瓜

拔丝地瓜的制作材料:

主料:地瓜500克

辅料:白糖150克,清水100克,香油30克,花生油1000克

拔丝地瓜的特色:瓜块大小均匀、色泽金黄、牵丝不断、甜香适口。

拔丝地瓜的做法:

拔丝是道甜菜,说白了就是一个热闹菜,不过是吃的个情趣。几乎所有你喜欢的,你爱吃的都可以去做拔丝,简单点的,拔丝土豆,拔丝地瓜,复杂点的拔丝苹果,拔丝香蕉,再难点就是拔丝冰淇淋等等的了,拔丝菜是比较考究师傅的火力控制的一道菜,据说,拔丝苹果就是最早的三级厨师考试菜。

拔丝说起来很简单,不过把炸好的原料外面裹上糖稀,其实这个糖就非常的考究了,早了,拔不出丝来,晚了呢,又糊又苦,味道不好,卖象也不好。要讲究色泽金黄,细丝可以抻出2、3米都不断。

(1)地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

(2)勺内加花生油烧至90℃时,把地瓜块放入油内炸熟透至色泽金黄色时捞出控油。

(3)勺刷净加清水、白糖,用慢火熬糖,从水大泡变成水小泡;从糖大泡变成糖小泡至浓稠变色时,倒入炸好的地瓜离勺、颠勺,使糖液完全沾在地瓜上;倒入抹过香油的盘内,上桌的时候要上碗白水,沾着吃,才不沾牙。

提示:如果是做拔丝苹果或香蕉什么的,就要裹蛋白糊,或者生粉。

十. 黑龙江省 鸡西 梨树区 鸡西大冷面

鸡西人的“吃”文化同其它北方城市没什么差别,以鲁菜为基础发展进来的北方菜丰富多彩,偶尔流行起新花样。不过,在鸡西,有一道饮食受到了市民几十年来经久不衰的喜爱,乃至在“市花”、“市徽”始终难产的情况下,这道饮食便公然地成为了“市吃”,它就是鸡西冷面。
鸡西冷面是“中朝合壁”的产物。冷面本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用荞麦面或小麦面(也有用玉米面、高梁米面、榆树皮面的)加淀粉加水拌匀,压成圆面条,煮熟后浸以冷水,再去冷水伴牛肉片、辣椒、泡菜、梨或苹果片、酱醋、香油等佐料,加入牛肉汤即成。以前汉族人看到压制冷面的器具是木合子,便称为“盒勒面”。过去,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过生日时吃冷面的传统,据民间传说,这一天吃了纤细绵长的冷面,就会预兆多福多寿、长命百岁,故冷面又名“长寿面”。凡遇喜庆节日,或新婚嫁娶,或客来宾至,这也是主人招待客人的食品。

几十年前鸡西就有专门的冷面馆,在当年繁华的商业区有一家特别出名,鸡西人都称为“鸡西大冷面”,那饭店历经时代变迁,位置有所变化,但名称仍然保存,仍然赫赫有名。冷面在鸡西历经演变,不断创新,放宽了原材料选择范围,溶入了东北人饮食口味,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比如,在鸡西称“冷面”,既是指“面”,又是指“菜”,是主副食的统一称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冷面离不开冷面菜”,冷面的原料限于荞麦面和小麦面。再有,朝鲜冷面辣中带甜,鸡西冷面多偏重于咸口、酸口,牛肉汤也被酱油清水汤替代,牛肉片和水果片有的则干脆省略。至于冷面菜,朝鲜族原有的只有白菜等几种辣泡菜(也称京渍),而鸡西冷面菜以辣拌为主,多达五十余种,凡常见的蔬菜、肉类和海鲜均可入菜,基本口味都是一个:辣。

经过这些改造,正宗的朝鲜冷面反而不被鸡西人看好。去过朝鲜、韩国或国内延吉等地的鸡西人,品尝当地冷面,总感到不如咱鸡西的冷面“有味儿”。在鸡西人眼里,鸡西冷面倒成了“地道货”。当然,鸡西冷面有一样是不变的,就是加工过程,必须现吃现压,保持口感新鲜,这和有些大城市把冷面加工成象挂面那样的干货是不同的。

鸡西十大特产鸡西的特产有哪些特别好吃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