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土特产水果 鄂尔多斯土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3 15:55:51

一. 内蒙古 鄂尔多斯 达拉特旗 蒙古靴

传统皮靴。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靴头尖而上翘,靴体宽大,以便在靴内套裹腿毡、棉袜、毡袜、包脚布等,裹腿毡露出靴筒外约两寸。靴面不同部位,以贴花、缝缀、刺绣等工艺装饰各种花纹、图案,穿着舒适保暖。骑乘时,能护腿、护踝,便于行走。能踏沙、踏雪,又可防虫、防露。

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应牧区的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踩壮胆,勾踏马蹬;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小阻力,又能防寒。因此为牧民们所喜欢,在日常生活中,无论男女,皆穿靴。

按式样分,代表性的主要有传统蒙靴、马靴、圆头靴子、马海等。

二.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乌审旗 乌审旗皇香猪

乌审旗皇香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乌审旗皇香猪”来自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该镇历来重视生猪养殖,素有百万生猪养殖基地美誉。2001年注册了“皇香”牌猪肉商标,先后被认定为市级知名商标、自治区“名优特”农畜产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目前年产值达到1.5亿元,带动周边农牧民人均增收1.38万元。

内蒙古

内蒙古乌审旗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

乌审旗苏力德苏木、无定河镇、嘎鲁图镇、乌兰陶勒盖真、乌审召镇、图克镇等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36″~109°40′22″,北纬37°38′54″~39°23′50″

三.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东胜区 褐煤

传说百年前,有位媳妇从娘家探亲回来,忽然发现炉灶灰堆里有几块没有燃尽的火炭(火种),大似拳头,小如杏核。惊喜之余,这媳妇就往炭上放了几块碎炭。不一会儿,炭就吸着了。从此,“住娘家炭”的趣说,便在民间流传至今。“住娘家炭”学名叫褐煤,又称煨炭。褐煤呈褐色或褐黑色,光泽暗淡。煤化程度高于泥炭,属于年轻煤。褐煤具有独到的优良秉性,取暖时,只要往炉里放上几块火种,火种上再放一些捣成块的褐煤,不多会儿,炭就忽忽忽地着了。涮羊肉时,如果用这种没有黑烟的火种当木炭火苗很旺。做饭时,若没有火种,没有劈柴,顺手取一张报纸,就可把褐煤点燃。褐煤质松、易风化。保存褐煤,必须躲避风雨,放在屋里。若经风吹日晒、雨淋,不明显的层状结构,就被剥蚀得像鱼鳞鳞片似的浮泛起来。较紧密的结构,也变得松松散散,以至最后把褐煤风化成粉末。褐煤除直接用于燃料、可供发电外,还能分解出煤气、煤焦油、焦炭;提取苯、合成氨、氨乙烯、乙炔等多种化工原料;回收稀有元素锗、镓、钒、铀、钆、铍;其液体部分的煤焦油和轻油以高压加氢,可制造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精制后的苯酚和二甲酚,是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原料。( 伊克昭盟)

四. 内蒙古 鄂尔多斯 鄂托克前旗 红腌菜

红腌菜

提到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腌菜,就使我们想到与它有关的遥远的过去。

瀚海大漠中,走着几位衣衫简陋的人。没有人烟,没有道路,他们凭着经验,切着方位,翻过一座沙丘,又翻过一座沙丘。夕阳西下,他们便停下疲累的脚步,吃一口炒面、嚼一撮红腌菜,待夜幕降临后伴着星星入睡。

至今,农民一直食用红腌菜。就连农村上学的孩子,也常把它装在兜里当零食吃。

红腌菜很咸,干吃、泡着吃均可,吃起来特别有嚼头。

红腌菜较轻,大约0.5公斤重的红腌菜,其容积就有四五个苹果那么大,拿它当咸菜吃,一个人能吃几十天。

在青黄不接的季节,红腌菜是接济穷人的一种菜。因此,贫困山区的农民,年年都要制作红腌菜。

秋收以后,把圆白菜、萝卜、蔓菁、芋头切成细丝腌起来。翌春,把它捞出来晾到快干的时候,再用原汤(酸盐汤)将其煮

熟,攥成团,晒干,便成了褐红色的红腌菜。

吃的时候,把它掰碎泡在米汤里或适量的开水里,一点都不硬。

五.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六.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水果场蜂蜜

黄坡水果场蜂蜜品质极佳,确为上上精品.

《保健时报》报道,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和著名科学家德漠克利经常食用蜂蜜,他俩都活到了107岁。俄国教授谬尔1,每天早晚服用蜂蜜,120岁时还精力充沛。

蜂蜜几乎含有蔬菜中的全部营养成分。可促进消化吸收,增进食欲,镇静安神,慢性肝炎、肝功能不良、高血压、肺结核、胃溃疡等患者常吃蜂蜜能改善症状,此外它还可润肺止咳、祛痰、润肠通便、解毒、医疮、止痛、众中益气、调和诸药,提高机体抵抗力。

七.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伊金霍洛旗 猪灌肠

猪灌肠

猪肥肠洗净放在盆内,用盐面加少许醋,反复揉搓,洗净,泡入凉水中,取出沥干,切成一尺余长,一头用线扎住,将荞麦糁子面加水和成糊状,灌入肠内,将口扎紧,放入蒸笼,待半熟时,要用针在肠衣上扎眼放气,蒸熟晾凉,切成圆片,放入碗内,调上醋、蒜、汤等即可食。

特点:软硬兼具,清淡适口。

八. 内蒙古 鄂尔多斯 准格尔旗 海红子

准格尔旗马栅乡、五字湾乡、卜尔洞沟乡是海红树荟萃之地。崖畔、沟谷、山坡……都生长着生机勃勃、 万木争荣、叶绸荫翠的海红树。近百年来,是它为这里的荒山野岭披上了绿装。天气刚刚变暖,满山满洼的雪白花朵,就汇成馨香阵阵的花涛香海。9月,绿叶茂密的枝条累累下垂,密密层层的结满了沉甸甸的、鲜红的海红子。进入10月,果实成熟,海红子的皮色由浅红变成紫红,光耀夺目。这时,果农便忙碌起来,一边采摘果实,一边装车外运。
海红子,形似山楂。不同的是,它的表皮光滑、闪亮。
食用海红子颇多讲究。从树上摘下来的海红子,存放一段时间后,就可去掉苦涩味。这时食用,酸甜适口,汁多肉脆。寒凝大地的冬天,吃几棵又鲜、又甜、又凉的海红果,真可谓冰凉下火。春节期间,每当客人登门,冻海红子则成为不可缺少的佳品。主人很快从凉房拿来冻海红子,浸泡在冷水中,待其融化后,鼓鼓实实地海红子变瘪,放到口中咀嚼,满嘴都是甜水水,越吃越爱吃,那才馋人哩。海红子易储存,耐运输,营养丰富,消食健胃,果实含维生素C2.83%,可溶性糖15.11%,可滴定酸 2.04%。加工后的海红子,可制成蜜饯果脯、果干、冰糖葫芦以及果汁、果酱、果糕、果丹皮、罐头等。近年来,海红子销量倍增,格外受到人们的喜爱。准格尔旗民歌《海红子赞》对海红子作了详尽的描述:“海红子红,海红子圆, 海红子酸又甜。冻海红更叫绝,味道不一般。朋友来了端上几盘盘,凉在嘴里,甜在心坎。啊,别看我个儿小品种土,苹果鸭梨比不了。果丹皮、果瓣瓣,朋友要走带上几串串,又好吃来又稀罕。”到准格尔旅游观光,一定要尝尝品色俱佳的海红子。这时,您一定会把它当作稀罕水果带回家中去。


九.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伊金霍洛旗 鄂尔多斯奶酒

鄂尔多斯地区的奶酒,因原料和酿制方法不同可分为四类:一是叫“祈格”,即由鲜马奶直接发酵而成的酸奶,俗称马奶酒,这是奶酒类中最为上等的;二是“萨琳阿日何”、也称蒙古酒,其酿造方法是把提炼过白酥油的牛、羊酸奶煮熬、蒸馏而得;色透明,味酸甜酒精度小,饮后易兴奋但不易醉,但过量又不易解;三是叫“阿日吉”,即将“萨琳阿日何”再蒸馏而得,类同汉族酿制的二锅头酒;四是“洁日吉”,将“阿日吉”再进行蒸馏而成,质同酒精,一般人一次饮一杯足矣。

十. 内蒙古 鄂尔多斯 乌审旗 鄂尔多斯手把肉

蒙古语称“查纳森麻哈”,是蒙古人非常喜爱吃的食物之一。过去,羊只冬春瘦乏,吃不到新鲜的牛、羊肉。现在,由于个别牧户加强了饲养管理,随时可以吃到鲜嫩的牛、羊肉。尤其逢遇节日、操办喜事、宾客临门,手把肉更是必不可少。倘有贵客登门,牧民全家老少总要走出蒙古包,恭候客人进包作客。喝过奶茶之后,主人便很快到羊群里挑选一只膘肥肉嫩的大羯羊,就地宰杀,扒皮入锅,只需喝几碗奶茶的寒喧功夫,就把肉煮熟了。肉赤膘白、热气腾腾的羊肉放到长条木盘里,看着色泽诱人,吃着肥而不腻,真是滋味不凡啊!

手把肉,因用手拿着吃,故名。制作时,先把带骨头的羊肉近骨节割开,用刀剁成拳头大的块(头、蹄下水除外),把肉倒进冷水锅内,用旺火煮开,撇去沫子,不加调味品,有的地方加盐,有的地方不加盐。只要有八九成熟,就可以吃。牧民认为,牛和羊在草原上吃的是五香草,肉本身就带着调料。鄂尔多斯蒙古族吃手把肉时,还有一些讲究。吃羊肉,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肋骨肉进餐。用牛肉敬客时,则用一只脊椎骨肉配半截肋骨肉和一小段肥肠。小孩不吃牛、羊骨髓和尾巴肉。

鄂尔多斯特产排行榜前十名鄂尔多斯十大特产水果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