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特产香烟 凉山特产烟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5 11:34:18

一. 四川省 凉山州 越西县 越西苹果

越西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越西苹果久负盛名,是四川省苹果生产基地县。1977年,越西苹果打入国际市场,销往香港的“红苹”吨价达700美元,超过了美国的“蛇果”售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越西苹果畅销全国各地,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色泽鲜艳,口感好,甜度高———越西打造的绿色型苹果备受市场青睐,喜获“四川省名优果”、“四川省无公害产品”、“四川,中国西部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等多项殊荣。

越西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邻美姑县,南接昭觉县、喜德县,西界冕宁,北连甘洛县、石棉。越西苹果果实中大、质地松脆、酸甜适度、有香味,汁液中多。成熟期较早(8月上旬),外观美,品质佳。由于受生态气候的影响,越西苹果产地春季气温回升早、快,特别是气温稳定通过5℃的初日在于2月下旬,使得果实成熟早。同一品种在越西县于8月上旬成熟比省内主产区提早成熟15~20天,比北方苹果产区提早近1个月,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92D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据《越嶲厅全志方物》记载,越西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已有林檎(花红)栽种。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越西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引进了红津轻、藤牧1号、红王将等品种,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越西苹果产业开发工作。越西苹果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名优果”,2002年获得“四川、中国西部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2004年取得农业部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92D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越西苹果

地域范围

越西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凉山州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0′00″~102°54′00″,北纬28°18′00″~28°53′00″。越西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越西境内25个山区乡镇所属的自然村,具体是大花乡、丁山乡、中所镇、大瑞乡、南箐乡、马拖乡、新乡乡、五里箐乡、越城镇、河东乡、西山乡、大屯乡、新民镇、板桥乡、瓦岩乡、普雄镇、乐青地乡、贡目乡、依洛地坝乡、拉白乡、铁西乡、拉普乡、尔觉乡、四甘普乡、保安乡的山地和山间盆地。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越西苹果果实中大,圆形,略高桩。果顶萼洼中广、有浅状棱突起,萼片宿存闭合,梗洼圆、较深,果柄短。果面主要着鲜红色条纹,阳面片状着色,果点小而稀,有少量果粉和蜡质。果心小、种子小、五心室,每室着生1-2粒种子。果肉黄白色,质地松脆、酸甜适度、有香味,汁液中多。成熟期较早(8月上旬),外观美,品质佳。 (2)内在品质指标:越西苹果总酸≤0.4% ,总糖≥10%,可食率≥85%,可溶性固形物≥12%,硬度大、耐贮藏。 (3)安全要求:符合《仁果类水果》NY5322-2006质量要求。

二. 四川省 凉山 凉山黄牛

凉山黄牛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

外貌特征:体小灵活,体躯较短,结构匀称,紧凑结实。毛被颜色多种,以黄、花、红紫和黑色占用比例较高。父母均有角,角形有抱紫角、尖角、芋头角、照阳角等;头颈长度适中,公牛肉重发达有褶皱,肩峰较高,前躯高于后躯;母牛肉垂较小,耆甲低薄,后躯高于前躯,胸宽深,前腰平直,尻长中等,多斜尻,母牛乳房小,0匀称。

品种性能:役用性能一般,3~4岁开始使没,使役年限15~18年,全年可以使役60~130天。屠宰率为50.9%。母牛配种季节性强,当集中在4~10月,一般3年2胎。

三. 四川省 凉山州 美姑县 凉山崖鹰鸡

凉山崖鹰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山崖鹰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历年来,美姑县非常重视岩鹰鸡这一宝贵资源,1998年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凉山州畜牧局、凉山州畜科所对岩鹰鸡进行了调查和品种整理后命名为“凉山崖鹰鸡”。

近年来,美姑县争取项目资金80余万元,对岩鹰鸡进行规模化养殖。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全县重点扶持规模养鸡户500户,以“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成两个占地面积分别为450平方米、300平方米,围栏草场面积分别为200亩、30亩的岩鹰鸡选育场,购回两组孵化机,年孵小鸡5万羽。同时大力培训农民,营建“果木林—鸡食果林中的虫草—鸡粪滋树养草—树荫为鸡避风挡日”的生态养鸡圈,推动了岩鹰鸡产业的规模化养殖。

截至2009年底,美姑县岩鹰鸡存栏130多万只,出栏125万多只,产生经济效益376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6元。岩鹰鸡远销成都、乐山、西昌等地,成为客商的-货。

特点:身高体大,形像岩鹰,生长繁殖于海拔1800-2800米的高寒多变的气候环境中,抗逆性能好、生长快、易饲养、肉质上乘、口感好、味鲜美,其胆固醇仅为31.78mg/L,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专家认定,岩鹰鸡是我国西南高寒山区发掘出来的稀有鸡种之一,是我国少数未受污染的优良土鸡品种之一,也是品质优良、绿色安全的动物性食品。

美姑岩鹰鸡产于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的36个乡(镇)291个村。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县域介于东经102°53′~103°29′,北纬28°02′~28°53′之间。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县境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46.4公里。县域实辖面积2573平方公里,常耕地面积24.3万亩,农村人平占有耕地1.69亩。全县辖36个乡镇,291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人口20万。县人民政府驻地巴普镇,位于东经103°07′,北纬28°19′,海拔2082米,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西昌市170公里。美姑岩鹰鸡生产区域集中在侯播乃拖乡、洪溪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年总产量2340吨。

四. 江西省 景德镇 乐平 乐平香烟糖

乐平香烟糖因其形似香烟而得名。乐平香烟糖有着近千年历史,也是乐平的最负盛名的地方之一。历史上,每年腊月里,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要做一点香烟糖,因是为过年而特制,又叫“年糖”。做香烟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熬糖、搭糖、打包、灌馅、抽糖至剪糖整个过程必须一气呵成,看起来简单而做起来却是很要“功夫”的。它以饴糖做皮,黑芝麻、桂花汁、白砂糖等做馅,从外表看,白白的糖皮裹着黑芝麻,面上再配上一两条细细的彩丝,看起来就像一根根香烟,咬在口里甜脆脆、香酥酥的,吃后余味无穷。正月里,乐平人走访亲友,招待宾朋都离不开它。

五. 四川省 凉山州 甘洛县 甘洛黑苦荞

甘洛黑苦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甘洛黑苦荞

甘洛黑苦荞,色泽乌黑,颗粒大,品质优,种植历史悠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2006年以来,在中纪委监察部的大力帮扶下,甘洛县彝家山寨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大力研发生产黑苦荞系列产品,先后取得省级科技成果2项、发明专利1项,公司被评定为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苦荞专业分中心、四川省扶贫龙头企业。

甘洛县委、0高度重视黑苦荞产业化经营,县扶贫办、粮食局、科技局、农业局会同省州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甘洛黑苦荞野生品种驯化栽培,选育出优质黑苦荞品种,建立起万亩优质无公害黑苦荞示范种植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2007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誉为“中国黑苦荞之乡”。

2008年11月,在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扶贫办的倾力帮扶和甘洛县的大力扶持下,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的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有着4条生产线的黑苦荞加工新工厂正式投产。彝家山寨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集科技开发、基地种植和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扶贫示范企业。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扶贫形象大使著名表演艺术家卢奇先生愿无偿为黑苦荞系列产品做形象代言人。公司坚持“绿色、天然、健康”的加工理念和销售理念,积极拓展销售市场。

2009年底,彝家山寨牌黑苦荞茶荣获四川省人民0“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公司在成都设立销售总部,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先后在成都、上海、北京等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点,市场需求量猛增。2010年9月以来,公司还先后与香港、北京两家上市公司进行合作,进一步扩大了产品销量。

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把海拔2000米以上的蓼坪乡、海棠镇、坪坝乡,以及沙岱乡和两河乡的部分村寨纳入园区规划建设。建立1万亩核心示范园区,带动全县种植黑苦荞4.2万亩,总产量达6300吨,产值2500多万元。去年5月,甘洛县黑苦荞技术协会向农业部申报并获得“甘洛黑苦荞”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黑苦荞产业的培育壮大,使黑苦荞价格从每公斤2.4元左右上升到每公斤4元左右,种植户人均增收400元以上。目前,彝家山寨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员工160多人,公司开发生产的黑苦荞系列产品黑苦荞茶、黑苦荞营养挂面、黑苦荞米、黑苦荞营养粉、疗效粉及黑苦荞保健枕头等已远销国内十多个省市及韩国、日本市场。

地域范围

甘洛黑苦荞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甘洛县新市坝镇、田坝镇、海棠镇、玉田镇、普昌镇、吉米镇、蓼坪乡、坪坝乡、沙岱乡、新茶乡、两河乡、团结乡、胜利乡、嘎日乡、阿尔乡、阿呷乡、-乡、尼尔觉乡、拉莫乡、黑马乡共20个乡镇,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27′~103°02′,北纬28°38′~29°18′之间,保护面积4000公顷,总产量15000吨。

六. 四川省 凉山州 宁南县 宁南豆腐干

利用本地黄豆和优质水源,以传统工艺精心烤制而成,色金黄、味清香、内柔嫩,是佐餐和馈赠之佳品。

曾多次有外地人来宁南学习技术,但该产品与当地水源、气候等有直接关系,至今外地还没有仿制成功的先例。

热气腾腾的加工房内,十字型的支架吱嘎吱嘎地摇晃着,沉甸甸的滤袋往下滴着豆汁,压榨出的乳白汁液从石板的缝隙里娓娓流出……,滴答,滴答,滴答。一阵阵、一声声,如同时光的滴漏。这,就是承袭百年的传统手工工艺,让做宁南豆腐干的场景多了几许岁月的积淀和别样的韵律。

宁南豆腐干,那简直就是宁南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不过巴掌大小,“外如黄金美观,内如白玉细嫩”的吃食,既是得意时和外乡人炫耀的资本,那话的开头总是“我们宁南的豆腐干……”宁南的这三个字故意咬得那么重,还是走亲戚、出远门时必带的礼品。“人家就稀罕这个,好吃!”

是的,好吃!宁南豆腐干出名就出名在这两个字上。然而这个好怎么形容呢?是它醇厚绵长的香味,是它咸香爽口、外韧里嫩的口感,是它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还是它独一无二的传统手工工艺?

反正,这个东西上得了五星级的宴席,也下得了乡野小店的桌案。可热炒、可凉拌,做法天马行空,咋整都能入席。娃儿在街上耍横了,把才买的豆腐干掰开一块塞进他的口里,吧嗒下小嘴,果然不会再哭;家里来了远客,一碟子豆腐干,拌上姜葱蒜,滴上几滴辣椒油,淋上少许晒醋,这就是正好的下酒凉菜。喝一口辣喉咙的烈性白酒,就一口清爽嫩滑的豆腐干,这个滋味哟……

据考证,宁南豆腐干的制作工艺源于清朝年间,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直到今天,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它的民间传说有很多,主题无非是关于爱情、关于勤劳,关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等等。年复一年,种种传说丰润着宁南豆腐干,让它形象、让它生动,甚至让它变得灵气起来。

宁南豆腐干的出名,得益于它独一无二的口味。因其水源、气候等原因,至今外地还没有仿制成功的先例。曾经应邀到成都、西昌等地做过豆腐干的王大富,同样的技术却没有“复制”出同样的味道。他感叹:“外面再好,哪有宁南龙王庙(地名)的这股清亮亮的水好啊!”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会东县 酸菜坨坨鸡

由彝族自制酸菜、土鸡等为原料做成,其肉块如同“坨坨肉”般硕大,故称“坨坨鸡”。

其汤酸咸适度,口感甚佳,酒后饮之可解酒及除油腻。喝汤所用的勺子系木制,彝人称作“马食子”,一般为一人一只,也有同桌共用一只的情形。

八. 四川省 凉山州 美姑县 裂腹鱼

吻圆钝。口宽,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须2对,须与眼径等长。鳞细小,臀鳍和肛门两侧各具列较大的臀鳞。背鳍刺弱,后缘光滑或具少数锯齿。成熟雄鱼吻部具珠星。

层鱼类。栖息于山区的河流内,常在砾石河滩上刮食着生藻类。3~4月繁殖。个体较大,常见1~2市斤,最大可长到8~10市斤。分布于长江上游。

九. 四川省 凉山州 冕宁县 冕宁火腿

冕宁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海拔2000米左右,受安宁河谷气候的影响,形成了高海拔低气温,气候干燥的特殊地理环境。 冕宁火腿是在冕宁特殊的地域和气候环境条件下,经过勤劳的冕宁人不断地探索和积累形成。冕宁自明朝以来,内地汉人纷纷拓边到北,生产力不断发展,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交通极为闭塞的情况下,为了食肉方便,在几百年冕宁火腿腌制实践中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而形成的;各民族随常交流生产,生活技能经验,因此腌制火腿的方法得以普遍推广;加之冕宁农村历来有杀“过年猪”的习惯,几乎杀过年猪的人家都要腌制火腿,形成了完整有序的加工腌制火腿方法,并在民间广为流传,故有冕宁火腿之称。它选用凉山黑猪或长白、约克种猪与凉山黑猪杂交的生猪后腿作为原料,火腿加工工艺通过选料→盘腿、修坯→腌制→洗晒→发酵→贮藏等步骤,在盐的作用下,火腿多余水份尽失,渐趋成熟,具备了风味独特、香气浓郁、红润似火,精多肥少、腿心丰满、肉色嫣红,色、香、味俱全的特点,是全国著名的肉类食品。 经质量监督检验,冕宁火腿亚硝酸盐含量为0.6mg/kg,远低于国标:亚硝酸盐含量≦20mg/kg规定,亚硝酸盐含量极低是冕宁火腿的一大特性,冕宁火腿其余各项理化指标均优于国标,营养风味决定了其质量特色。冕宁火腿在冕宁年生产量在2000吨以上,有规模加工企业6家,其中两家是州级龙头企业,有3家在使用《冕宁火腿》农产品地理标志。

地域范围

冕宁火腿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冕宁县所辖的38个乡镇232个村,全县面积4420平方公里,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3′—103°29′,北纬28°02′—28°53′,东邻越西、喜德,南接西昌、盐源,西连九龙、木里,北与石棉县接壤,北距省会成都470公里,海拔1400—2750米之间。年生产量可达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原料要求 1.1、主料 冕宁火腿原料要求选用凉山黑猪或长白、约克种公猪与凉山黑猪杂交的生猪后腿作为原料,原料全部来自无公害肉猪,原料肉猪产地环境质量全部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1999)、《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NY5028-2001)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T391-2000)的要求。 1.2、辅料 为了保证冕宁火腿的品质,在生产过程中只允许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盐进行腌制,而不许加任何食品添加剂。食盐符合GB2721的规定。 2、外观与感官特点 2.1、色泽 皮色淡棕黄色、腊黄或黄色,肉面瘦肉褐红色,肌肉切面呈深玫瑰色或桃红色,脂肪切面呈乳白色,骨髓桃红色或腊黄色。 2.2、形态 腿形完整、无毛、腿心丰满、皮面平整,肉面无裂缝,皮与肉不脱离,造型美观,冕宁火腿印鉴标记明晰。 2.3、组织状态 肌肉致密结实,弹性好,切面平整,有光泽。 2.4、香气 具有火腿特有香味。 2.5、滋味 咸淡适口,滋味鲜美、肉质细嫩、味清香。 3、安全要求 冕宁火腿严格按照以下国家标准生产,产品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 《带皮鲜、冻片猪肉》(GB 9959.1) 《食盐卫生标准》(GB 2721) 《食品中亚硝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GB 5009.33)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 7718) 《火腿卫生标准》(GB 2731) 《无公害食品 猪肉》(NY 5029)

十. 四川省 凉山州 会理县 会理饵快

古城会理,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古称会无,继称会川,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会理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的集散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县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公里,途经44个乡镇,会理县城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

自明清外地移民进入会理后,饮食方式汇集了南北特色,加上川滇食俗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味特点。会理正规的宴席有以本地的黑山羊“烫皮全羊席”最为出名,还有“九大碗”、“五压桌”、“三迭水”、“十大件”等,菜心以单数计,如7菜、9菜,冬日加火锅。会理民间小吃以县城品种最多、分布最集中。早点有羊肉烫锅、熨斗粑、荞凉粉、稀豆粉、抓酥包子等,还有小笼粉蒸肉、羊火腿、羊干巴。饵快本是云南特色小吃,而会理饵快吃法却优于云南,如烧、煮、炒、烫饵快各具特色,尤以鸡丝火腿氽肉饵快最负盛名。

会理饵快,米食,特点:色白细嫩,劲韧香美。烹制法:蒸。此品原为民间供佛用品,后发展成为地方小吃,如小锅饵丝、炒饵丝。汉元帝(刘爽)时,黄门令史游著《急就篇》里就有“饼铒麦饭甘豆羹”的记载,注:“溲米而蒸之则为饵。”

历史上会理从唐天宝年间一直到明初,曾经隶属于当时的大理国和南诏政权,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均深受云南影响。饵快自明朝传入会理后,经长期结合南北烹调风格加以不断发展改进,其制作烹饪方法已大大超越原产地单调烤、煮等吃法的简单局限。

会理饵快加工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色。一般以煮、炒、炸、烧、涮、烤等为主。居家常以红糖或腌腊肉、酸菜等为佐料煮食饵快丝,街边小摊用炭火烤饵快,涂以油煎豆瓣或蜂蜜,是一道著名的风味小吃,还有把烤熟的饵快加入米粉或者油茶中同食的习惯。最著名的饵快食品,当数闻名遐迩的会理鸡火丝饵快,很多人认为是云南传入,其实是集川滇风味为一体的会理独特食品。

四川凉山特产烟凉山州金阳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