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梅园特产 三明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7-17 00:13:40

一.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尤溪油茶

尤溪油茶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尤溪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尤溪是我省油茶第一大县,共有油茶林23.5万亩,2009年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2008年起,尤溪县全力实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扶持良种培育、农户新植、低产改造等,并组建油茶专业合作社和培育油茶深加工企业,加快了全县油茶产业化步伐,2011年全县油茶产值2.5亿元。目前,已发展益康、雍富等8个油茶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当地的油茶农从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对加工后的茶籽油实行统一销售、统一分红,提高了效益。

二.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卤花生

卤花生

三.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永安笋干

永安笋干又称“闽笋干”、“贡笋干”、“白笋干”。因其具有肉厚节密、色泽金黄、笋富美味、口感脆嫩的特点,实为笋干产品中之珍品。

永安笋干每百克含蛋白质2.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7克,钙10毫克,磷76毫克,铁0.5毫克,其蛋白质含量分别是萝卜、小白菜、藕的5倍、2.5倍和2.6倍。

永安笋干,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永安笋干和制作工艺于明清年间从中原地区传入。目前,永安笋干已形成两个品系,共分正牌、副牌、黄标、下露等十几个品种,因其工艺考究,色泽金黄,风味独特而享誉中外,被人们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也是节日喜庆的头菜。

四. 福建省 三明 大田 百花饺

百花饺

江南百花饺是一道富有江南特色的美食。北方的水饺到了南方就变的灵气起来,其原料有:笋干、上京仙人掌、雪山萝卜、芹菜、澄面粉等。大田的雪山萝卜,仙人掌一定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江南风味。

五. 福建省 三明 将乐 海棠砚

海棠砚

海棠砚是用将乐县城北郊石门岭至莲花山一带的龙池石制作的。据清乾隆年间重刻的《玉华洞志》记载:“龙池石者,则皆砚瓦峡所出。大者可为碑,小者随方圆而磨砻之”,以龙池石制砚,有400~500年以上的历史。尤以县城北隅海棠洞石所制的“海棠砚”为最佳,质地细腻,湿润缜密,能发墨保色而不易磨损,多年来已成为将乐县的工艺美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砚技艺更有所改进,精雕细刻,推陈出新。将乐的砚和纸都是三明很出名的“文房四宝”。

六.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卤鸭掌

卤鸭掌

卤菜是沙县小吃店的常备品种。一般的沙县小吃店都有卤蛋、卤鸡翅、卤鸭掌、卤内脏等物。卤菜的制作方法简单,就是将清洗后去掉外皮、爪尖等不可食用部分,处理好的原料放入卤汁中煮熟,使卤汁的香鲜滋味充分渗透入原料,并使其色泽美观、口味醇厚。对于谁都会操作的加工过程,却能生产出可口美味,难题也就是在调味的配料上了。卤菜真正讲究的是香料,所以投放香料的比例是最重要的,每个沙县小吃店对此都是秘而不宣。

当地人平时最爱吃的卤味是鸭掌,尤其是那种带点微辣的,很喜欢嚼着那香嫩的皮、脆爽的筋和蹼。每次在沙县小吃店用餐,都少不了要几个鸭掌。去的时间多了,就涎着脸向老板讨了方子,自己做着试试,味道也还不错;只是与店铺出售的相比,还是稍欠一分滋味。只因为店家的卤水是老卤,店开着多久就用多久,每天循环使用的,味道浓郁醇厚是无法比拟。

做卤菜是先要做卤水。就是把八角、桂皮、陈皮、香叶、生抽、老抽、料酒、盐适量放入锅中(喜欢吃辣的可加入适量的辣椒),再加入适量的水同煮。把水烧开后用小火,煮到汤水中有香味,再放入氽过水的鸭掌(或是蛋、鸡翅等其他的原料),卤煮二十分钟即可。

七. 福建省 三明 泰宁 暖菇包

泰宁县民间每年在传统的“春社”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大做暖菇包,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这天远近的亲朋好友都相互往来品尝,这种习俗流传至今。暖菇包的制作因原料的不同,有包糍和包子之分。暖菇包的皮,由暖菇掺和在普通粳米的米浆里制作成。暖菇,学名叫鼠曲草,初春生长于田野,性味甘,早春采摘后洗净晒干,芳香扑鼻,有化痰止咳及强肾益筋之功效般有两种,一种是菜馅,通常是由腊肉、春笋、香菇等混炒组成;另一种是甜馅,主要原料是红米豆、红糖。在形状上,菜馅做成长形,甜馅的做成圆形,以便区分。

暖菇包刚出锅的最好吃,白里透绿,油软滑润,清香扑鼻,诱人嘴馋。如果呷一口醇香爽口的泰宁米酒,吃一个味道鲜美的暖菇包,哪更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

暖菇包有“鼠曲小草包山珍”之说。以“鼠曲草”和米浆为原料,舂打成糍,加上香菇、黑木耳、熏肉、笋丝、豆腐干等馅料制成包子。鼠曲草是一种叶子毛茸茸的小草,春天会在田间开小黄花,泰宁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做暖菇包敬土地神,祈祷新年的丰收。

八. 福建省 三明 建宁 碧玉卷

碧玉卷以大米和韭菜为原料,将二者混合磨浆,用油烙成薄饼,卷入香菇、熏肉、笋丝、豆腐干等馅料,煎成筒状,油软润滑,色香味俱佳。民间用“报春淑女收画卷”的佳句来形容碧玉卷的美妙。

九. 福建省 三明 将乐 将乐竹荪

将乐竹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将乐竹荪是福建三明将乐的。

将乐竹荪系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 Zane,Zheng et Hu)。将乐人民采食野生竹荪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规模化人工栽培。将乐县地理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84%,境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壤钙含量高,水质洁净微酸,矿化度低;栽培区域分布于林间河谷盆地,日夜温差大;毛竹屑、芦苇、谷壳等栽培原料丰富,采用覆盖厚土、菌球帽顶破口采收等独特栽培方式,形成将乐竹荪特异品质。经测定,将乐竹荪菇体大,干品菌柄长度17~20厘米,直径(中部)2~3.3厘米,口感脆,香气浓郁,贮藏过程不易变色。1987年将乐县的退休医生郑则润在海拔四五百米的山涧竹林中18平方米栽培成功,当年将乐县把室外栽培竹荪列为小星火项目开发,并对资金、菌种、技术培训、山场、销售作了专题研讨,发动农民开发生产,形成生产能力。自郑医生引进竹荪栽培至今已28年的历史,以往竹荪栽培产量低,品种混杂,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引进,以农林大的D89和三明真菌研究所的D1为当家品种,栽培模式也由搭荫棚栽培向槟榔芋套种竹荪立体模式发展,竹荪栽培获的了可喜的变化。目前,有制种户38户,种植面积8000多亩,鲜菇产量8000多吨,产值达1亿元以上,是食用菌主推品种。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将乐县食用菌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将乐产竹荪,是一种极其名贵的食用菌,其保护范围是北纬26°26′到27°04′,东经117°05′到117°40′之间;南北长71KM,东西宽59KM.保护地域是将乐县所管辖的万全乡、黄潭镇、南口乡、白莲镇,光明乡、高塘镇、古墉镇、水南镇,大源乡9个乡镇、96个行政村。将乐县竹荪种植面积8025亩、产量78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将乐竹荪产品品质特色:将乐竹荪菇体大,干品菌柄长度17~20厘米,直径(中部)2~3.3厘米,口感脆,香气浓郁,贮藏过程不易变色。 2、内在品质:碳水化合物10-22g/100g,脂肪0.5-1.5 g/100g,蛋白质0.1-0.8 g/100g,纤维素4.1-5.2 g/100g。 3、安全要求:将乐竹荪产品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NY/T836-2004竹荪的标准。

十.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河龙贡米

河龙贡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龙贡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河龙贡米,系指福建省宁化县河龙乡及周边地区生产的大米,因原产于河龙乡而得名。

特定品质

以粒细体长、形状似梭、色泽洁白、透明有润泽、饭软而不粘、凉饭不返生、米饭有清香味、营养丰富扬名四海,被誉为“米中珍品”。

文化典故

据清康熙年间出版的《宁化县志》载:伊盆,宁化人,为人豪毅,耿耿有烈士风。1004年,转运使李住起解梅州银绢,本州委通判胡某赍至本都武曲桥锡源驿(今河龙乡)疾故,奉官茔葬。伊公慨然诣县自陈曰:“解官本为朝廷重务,客死吾土,某现充保长,亦草莽臣也,愿换牒代解。”县许之。至汴京,适逢皇太子生,上大悦,以覃赐敕一道,骏马一骑,剑一口,命其出镇柳州。时南蛮不共。公领军勇夺前驱,血战破贼,所向倒戈。事平凯奏。卒于官,以功特赠银青光禄大夫,因庙食至今。伊盆在代解银绢时,随带家乡大米,一路食用。到京之后,在交付银绢时,把随带的大米一并奉上,以御食用。皇帝食后大喜,甚赞河龙大米质优味佳,并令每年征收进贡,“河龙贡米”便由此扬名。河龙乡下伊村口有一座古庙叫“伊公庙”,供奉伊盆夫妇,一直香火不断。

三明特产哪里买最正宗三明特产有哪些值得买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