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特产酥皮肉馅馅饼 厦门特色土特产馅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2 21:06:24

一. 山西省 朔州 右玉县 右玉馅饼

馅饼,亦是右玉的一种传统风味食品。制作方法是:将小麦面粉用七八成热的水和好、醒到。再将碎猪肉、咸盐、酱油、葱、姜、味精、葫油适量拌匀成馅。用醒好的面制成剂,擀成薄饼,将馅包入,上火烙,火要急,同时火盖上葫油多量,将饼漫住。食之润香味美。

二.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蒙古馅饼

内蒙古—蒙古馅饼,是内蒙古的传统小吃。距今有着悠久的历史。蒙古馅饼是明朝末年,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辽宁阜新地区后创制的。最初的蒙古馅饼以当地的荞麦面为皮,牛羊肉为馅,用干烙水煎的方法制成。成品皮薄透亮,金黄油亮,鲜香可口。

文化:蒙古族馅饼是一种风味面食,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的荞麦面制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馅饼面食从民间传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为用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经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馅细为特点,烙制后形如铜锣,外焦里嫩,饼面上油珠闪亮,透过饼皮可见里面肉似玛瑙,菜如翡翠,红绿相间,煞是好看。用筷子破开饼皮,热气升腾,香味扑鼻,引发人们强烈食欲。 蒙族馅饼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们以馅饼这种面食,作为最好饭食招待来客。汉族有句俗语:“好吃不如饺子”,蒙族有句常话:“好吃不如馅饼”,看来饺子和馅饼是同等上乘佳品。

功效: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睥厚肠、除热止渴的功效,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另外,蔬菜也含又很多的维生素,营养丰富。

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

三.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面线糊

面线糊是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烂、糊得清楚。面 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肠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人面线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食用时可与油条和醋肉搭配,并以炸葱花、胡椒粉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美味得妙不可言。

四.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莲花高山茶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位于厦门第二高峰状元尖脚下,海拔千米以上,是全厦门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该村毗邻铁观音之乡安溪县,土壤及气候条件与安溪县相近,温度适宜、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而且无工业污染,出产的茶叶品质较佳。因此所产茶叶素有“莲花高山茶”之称。它地处厦门、漳州、泉州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军营村是厦门高山乌龙茶主产区,全村劳动力500人,80%以上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年产乌龙茶300多吨。军营村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史载300多年前军营村已广种茶叶,村民家家户户以种茶为业,茶叶收入是村民最主要的来源。

军营村有茶园约7000多亩,是厦门市重要的出口茶叶种植基地,远销海内外。成为厦门口岸也是福建省首个备案出口茶叶种植基地。 从2008年起,新农村建设让军营村的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是福建省首批生态文明村。2011年,军营村(茶叶)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村里已规划好利用现有茶园的优势,计划分两期用五年的时间,发展以制茶、品茶、休闲观光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增收。

五.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厦门姜母鸭

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

厦门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厦门姜母鸭一般以套餐的形式出现,其吃法类似于北京的涮羊肉火锅。“姜母鸭”上桌后,可随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烫食,最后还可以上一些杂面煮食。

六.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炒鱿花

炒鱿花

炒鱿花以本港久负盛名之鲜鱿鱼主料。将剥白洗净了的鱿鱼用清水泡1-2个小时,捞出沥干,切成5-6厘米、3-4厘米宽的菱形刀花薄片,配以冬荀片、青葱段、蕃茄块,调上白糖、香醋、勾芡,旺火热油快速翻炒装盘上桌。此时鲜鱿鱼卷成花茼状嫩白鱼卷,翠绿娇红相间,滋味爽口。

七.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含笑馅饼

含笑馅饼

八. 内蒙古 通辽 科尔沁区 科尔沁蒙古馅饼

科尔沁蒙古馅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古馅饼是科尔沁一种传统的特色美食,在通辽市民族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保护好这一特色美食,使其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通辽特色饮食文化走向全国,一直是通辽市工商局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次调研,认为蒙古馅饼应有自己的商标,形成品牌优势,做大做强蒙古馅饼产业,把“科尔沁蒙古馅饼”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辽市工商局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和市商务局积极合作,请示自治区工商局、国家工商总局,积极商讨注册“科尔沁蒙古馅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事宜,尽力指导和帮助通辽市餐饮行业协会设计制作商标图样和申请材料。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在9月28日终于以通辽市餐饮协会的名义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注册商品(30类)和服务(43类)两个类别的“科尔沁蒙古馅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商标局对“科尔沁蒙古馅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受理,标志着通辽市餐饮服务行业迈向了品牌发展新的阶段。

蒙古馅饼的诞生有800年的历史。相传800多年前,科尔沁始祖哈布图哈萨尔晚年喜爱面食“兀都麻(烧饼)”,后来,王府中的厨师借鉴中原地区葱油饼的制作方法,以小麦面做皮,用牛羊肉为馅,手工压制成饼,两面煎至金黄色,使之外皮酥香软糯,肉馅鲜嫩清香。哈萨尔食后大悦,名之为“沙粒饽饽(馅饼)”。400年后,这种食品随着部落的迁徙,被哈萨尔的后裔带到科尔沁草原广泛流传,被称为“科尔沁蒙古馅饼”。历史上,“科尔沁蒙古馅饼”曾经是“大清国母”孝庄文皇后和康熙、乾隆皇帝的最爱美食。由于它历史悠久、制作独特,酥软香嫩、营养丰富,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科尔沁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喜爱的食品。2003年元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通辽视察期间,在通辽科尔沁宾馆就餐,“科尔沁蒙古馅饼”成为主餐之一,曾受到-赞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以及冯小刚、李双江、蒋大为、德德玛等艺术家,都曾食用后并给予高度评价,赞誉为“草原饮食文化中的精品”。

由于科尔沁蒙古馅饼的独特风味,在1990年北京举办的第11届亚运会上,备受各国运动员的青睐;2002年,“科尔沁蒙古馅饼”被评为“内蒙古名点”;2012年在黄河美食节上获“中国名点”荣誉称号;通辽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于2012年10月24日成功制作出中国最大的“科尔沁蒙古馅饼”(直径5米、厚2厘米、重325公斤),并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至此,历经四百余年传承的“科尔沁蒙古馅饼”名满中华,成为餐饮界的标志性美食。

“科尔沁蒙古馅饼”是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并传承与发展的特色面点食品,拥有浓厚的草原文化底蕴,在各级烹饪大赛中先后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地方名点。注册“科尔沁蒙古馅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美食文化名片,弘扬科尔沁美食文化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白宝龙)

九.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酥皮莲蓉包

以半发酵面和酥心(油酥面团)摺叠作皮,莲蓉作馅包成圆形,蒸制而成。其皮色洁白,层次分明,松软而稍爽韧,香甜可口。 粉果 用淀面粉包裹虾仁、猪肉等拌成的馅料,作成角形蒸制而成。皮薄白、爽软、半透明,可见角内馅料,馅鲜美甘香。

此品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广州饮食习俗一书中载:“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舂为粉,以猪油润之,鲜明而薄以为外,茶蘼露、竹脂(笋)、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内,一名曰粉角。”20世纪20—30年代,各酒家、茶楼争相创名牌菜点以招徕客人,茶香室一名娥姐的女点心师的所创的粉果独占鳌头,人们称之为娥姐粉果。40年代,茶香室歇业,娥姐的传人转至大同酒家,娥姐粉果也就成为大同酒家的名牌点心。50年代以后,各大茶楼、酒家也把它作茶点供应。粉果也就成为羊城美点之一。

十.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厦门黄则和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系以厦门饮食服务公司小点名师黄则和命名。此店始创于1951年,至今已有48年历史,不仅在厦门家喻户晓,而且享誉海内外。黄则和花生汤取料精细,泡发考究,烧煮时间及火候恰到好处。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无缺、清香酥烂、入口即化、汤甜而不腻的特色,曾获1986年福建省小点比赛“金奖”殊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后两次到过厦门,都特地光临品尝花生汤,对黄则和花生汤的美味大加赞赏,给予高度的评价

( 厦门)

花生汤是福建 沿海地区风味独特的 甜汤佳点,清甜爽口,滋补润肺。厦门方言有一句:“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甲要死。”它谜一般地揭出花生为人人所喜爱。闽南籍作家许地山的《落花生》, 自然、风趣的笔触抒写了花生的多种烹调和吃法。

花生汤润肺生津,比之药膳也有食疗之效,价格便宜,家家吃得起,老少都能吃。

厦门的花生汤最著名的是位于 中山路头的 黄则和花生汤店,距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黄则和的花生汤,不仅本地有声誉,在外来旅客、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中,也早已闻名。且味道美味而久久难以忘怀。

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甚考究。 花生仁用沸水冲烫去膜,加水、加少许纯碱,用旺火煮至花生仁熟后,改用微火煮烂。其特点: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花生汤的做法

主料:新鲜的 花生仁300克, 白糖200克, 清水1500克, 橙膏30克。

做法

1、先将 花生仁盛入锅内,另用一个锅煲开水。当水滚开时,把开水趁热冲入放有花生仁的锅内,用锅盖盖密浸约15分钟。然后倒入竹筛内,用手捏擦,使花生仁膜脱出,边捏擦边边漂水,漂至全部的花生仁膜脱干净为止,待用。

2、把已脱过膜的花生仁放进锅内,加入 清水1000克(可加少许纯碱),先用旺火煮滚,然后改用慢火熬煲。熬至约1小时后,再加入清水500克,再煲滚后,改用慢火再熬,熬至花生仁用手指压下去成为粉烂时,把 白糖和 橙膏放入搅拌均匀(在熬煲的整个过程大约要2小时30分钟)。上席时把甜花生汤盛入汤碗,趁热上,即成。

花生汤的特点: 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

回来的时候带的新疆特产安徽义井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