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特产临沂人能用吗 沂蒙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8 05:24:03

一.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沂水苹果

沂水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沂水苹果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2010年11月沂水县崔家峪镇林果技术人员下村进行夏季果园管理指导时,在五口村发现4000多棵中国古老苹果品种。后经果农专家考察,发现有斑紫、林檎、海棠、大小花红和苹婆等12个中国古老苹果品种。据五口村果农介绍,这些品种虽有上百年了树龄,但依然能产果,而且大部分是中早熟品种。.目前沂水县栽培的苹果品种主要有红嘎啦,黄金帅,乔纳金,红星,美国八号,红富士等。山东沂水县四十里镇是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基地,盛产嘎啦,红富士品种,每年的8月份到9月份正式上市, 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是各大超市、鲜果批发市场的首选供应。

沂水苹果得到专家指导

2007年以来,沂水县委、县0把果品业规模化发展确定为县绩效考核重点工作之一,把推广苹果“垂柳式”整形修剪技术作为提高果品产量、增加农民效益的重要工作来抓,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推广5000亩。通过外出参观、邀请专家讲课等形式,积极宣传该项新技术,先后8次邀请苹果“垂柳式”整形修剪技术发明者—沂源县王春祯来我县举办培训班,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全县共举办专题培训班25期,参加培训人员2000余人。同时,各乡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搞好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180个示范户、建立了2000亩示范园,整形修剪工作已全面展开。“垂柳式” 整形主要是对原来的主干疏层形或纺锤形等树形进行改造,逐年逐渐疏除过渡枝,加大树体层间距,逐年去除侧枝,促发、保留利用长枝,通过缓放后,进行拿枝、拉枝、别枝等方法,最后整成“垂柳式”形状。该整形方法,充分利用了红富士苹果长枝缓放后易成花,果台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强的特点,减少枝条浪费,增加结果部位,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利用了地球引力作用,使果形高桩端正;通过改变枝条生产方向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大大提高了全红果比例。.

最新品种

仲秋富士(暂定)系沂水县从富士栽培园中发现的优良变种。该品种9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重254克,最大果重615克,果实扁圆形,果型指数0.87,果面全面浓红,色泽艳丽,果肉乳黄色,肉质细腻多汁,脆甜可口,完全成熟后有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4%。该品种为短枝型,结果能力强,栽植后第二年就开始结果,第三年亩产1000公斤左右。叶片绒毛多,抗病虫,尤其蚜虫、红蜘蛛常年不发生,为该品种一大特殊优点。由于该品种成熟期正值国庆节、仲秋节两大节日,此时市场上绝大多数是普通苹果品种,档次不高,该品种不但具有富士的内在品质,且色泽艳丽,外观好,是供应两大节日的高档礼品果。.

地域范围

沂水苹果产于山东省临沂市辖区的沂水县高庄镇、夏蔚镇、沂水镇、院东头乡、崔家峪镇、泉庄乡、诸葛镇、沙沟镇、马站镇,总面积约13533公顷。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沂山南麓,临沂地区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3′00″~119°03′00″,北纬35°36′00″~36°13′00″。最高点为县境北部的沂山南侧的泰薄顶山,海拔916.1米。最低点为县境东北部的朱双村东,海拔101.1米。全年一月份气候最低,平均-3℃,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5.5℃。极端最高气温为39.2℃,极端最低气温为-24.9℃,年均气温12.3℃,年均降水量782.1毫米,无霜期205.2天,年有效积温5183.7℃。8-9月份昼夜平均温差为9.8℃,最大温差为14.2℃,最小温差为3.5℃,10月份平均温差为10.5℃,最大温差为15.6℃,最小温差为4℃,海拔高度在101.1-916.1米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产品具有各类无公害苹果的自然特征,品质正常、无劣变,产品果个均匀,平均单果重198克,最大果重460克,色泽鲜艳,果肉致密,含糖量高,汁多味好,香味浓郁,耐贮运。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1%;硬度(N/平方厘米)≥5.5;总酸量≤0.4%;总糖含量≤13%。 3、安全要求:沂水苹果执行《无公害食品苹果》(NY5012-2002)标准。

二.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沂蒙豆沫

豆沫也叫豆沫菜或小豆腐,是山东不得不吃的100种美食之一。其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首先将豆子和花生米用水泡至发涨,上石磨磨成细糊。将小白菜、大白菜或山中苦菜,先用热水烫,或用盐沥其水,剁为细沫。细糊上锅,用木柴火烧开,放入菜沫,再烧开,放入适量盐,即成,吃时辅以辣椒酱等,香而开胃。

难能可贵的是,豆沫非常“平易近人”无论何时,无论你放入什么蔬菜、野菜,它都能很好的与之融合,毫无违和之感。春天的茼蒿、苦菜、夏天的人参菜,秋天地地瓜叶,冬天的大白菜、萝卜缨……这些时令蔬菜的味道都可以在小豆沫里得到完美展现。

台湾美食评论家焦桐曾说:“高级食物总表现轻淡,原味、清净之美。”我想,小豆沫可以成为山东不得不吃的100种美食之一的原因,也大抵如此吧,没有炫技一般的制作手法,没有浓油赤酱的欺瞒,有的只是豆子、花生、大白菜、地瓜叶等食材的原始气息,这样坦白而-的味道,让人如何不爱。

三.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沂水羊毛

【沂水羊毛】 羊毛是沂水县畜产品中传统大宗商品。

沂水县是山东省确定的养羊基地县,有草场面积66万亩,疏林草场15万亩,每年可提供饲草9000

万公斤,加上农作物秸杆可作饲料部分,年产饲草可达2.9亿公斤。养羊在沂水县有悠久的历史,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国实业志》载:沂水县养羊户为4517户,养羊5780只,年产羊毛1800担,

外销1800担,销往青岛、涛洛。

沂水当地绵羊属蒙古类型,适应性强,但生产能力较低。自1952年至1986年,先后引进“考力代”、

“沙里斯”、“高加索”、“新疆细毛羊”、“美利奴”等国内外良种羊,进行杂交改良。1983年饲

养改良羊达29820只,约占绵羊总数的73%。改良羊较本地羊生产性能有显著提高。羊毛质量据省纤检

所测定,二代羊细毛占89.5%,三代基本达到同质化。

绵羊毛具有纤细而均匀、柔软、抗力大、弹性强、吸湿性好、导热性能差等优点,是一种天然纺

织工业原料。由于毛纤维的粗细、长度、弯曲、强度、匀度、弹性、光泽、油汗等差别,通常分为细

毛、半细毛、改良毛和两型毛等品类。细毛适于精纺,可纺织各种中高档呢料,粗毛则是制作毛毯、

地毯等的理想原料。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羊毛制品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沂水县绵羊毛的收购以“春毛”(谷雨前后剪毛)为主,产量大,质量好,时间集中。也有部分

“秋毛”(秋分前后剪毛)。1978年以后,境内许多农民靠养羊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四.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锅饼

临沂物产的丰富、食俗的久远、使沂蒙人民流传下来许多独具特色的食品。莒南锅饼是特色之一。

五. 山东省 临沂 郯城县 郯城辣椒

辣椒:为郯城当地良品,俗称朝天椒、羊角椒;结椒早,结椒时间长,椒子种多皮厚,含油量多,辣味浓,味香,以晒干红椒子为主。加工成辣椒粉出售。全县种植面积近5万亩,年产2500万斤左右,主要分布在郯南花园、杨集、归昌、红花、马头等乡镇。其产品畅销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及新加坡、新西兰等东南亚各国和地区。

六.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徐公砚

徐公砚

徐公砚石产于青驼镇南10公里处徐公店附近的砚石沟。多为不规则扁平状,形态各异,边生细碎石乳状的石纹,软硬适度,石色沉静,有青、黄、绿、茶、桔红等多种颜色。制成砚后自然古朴,清新淡雅,质嫩理细,扣之如磬,扪之如玉,下墨如挫,发墨如油,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此石还可刻制成镇纸、朗石、笔筒等艺术品,雕技与天然形态相得益彰,妙趣横生。

徐公石早在唐宋时就享有盛名。据传唐代徐晦赴京赶考,途经此地,偶然拾得形色可爱的石片,试磨成砚。在京会考时适逢天寒,砚墨结冰,考生均受影响,惟有徐晦砚墨如油,书写流利,一举考中进士,官一直做到礼部尚书。休官后缅怀奇砚,定居于此地,被誉为徐公,村名遂改为徐公店,砚石名为徐公石。后因产地偏僻,年久无闻。建国后,经过有关雕刻技师的发掘试制,终于使徐公砚重放异彩。

1978年以来,徐公砚多次进京参展,赴香港、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展出,倍受青睐。1987年10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徐公砚研讨会”上,深受与会者的好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亲笔题字“徐公砚”,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著名书法家舒同挥毫题字“美哉徐公”。九十年代以来,八次进京参加名砚大展,多次夺魁获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称赞徐公砚是“中华瑰宝”。王光英、雷洁琼等国家领导人也都题词褒扬。中组部副部长、全国老龄委主任王照华访问日本时,将徐公砚以国礼赠送日本前首相福田纠夫。1993年-主席访日,曾以徐公砚作为国礼赠送日本天皇,从而促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和往来!

徐公砚是鲁砚中的重要品种。早在唐宋时期即负盛名。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宋代欧阳修、苏轼、米芾等名人,在其有关著述中都曾作过介绍和品评,而且评价甚高。 徐公砚之石产于沂南县青骆镇徐公店村,是该镇独有的矿产资源,属玄武层,储量丰富。其石质坚硬,密度极高。叩之清脆,其声如磬,下墨如挫,发墨如油,色泽鲜润,且不损毫,堪称砚石材中之上品。

七. 山东省 临沂 沂水县 沂水大姜

沂水大姜栽培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院东头乡、姚店子镇、许家湖镇,主栽品种为沂水大姜和小姜两个品种。沂水大姜外形美观,块大,肉淡黄色,肉质细嫩,辛香味浓,味道纯正,耐贮运。全县大姜种植面积25000亩,产量6000万公斤。小姜属当地农家品种,姜球小而多,肉质细密,辛辣味浓,生食做料均受人们的欢迎。小姜栽培面积5000亩,总产1000万公斤。沂水生姜分为春季和夏季栽培,随着栽培方式的改革,夏季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为了创造更好的生产效益,全县贮藏窖已发展到2万多个,贮存能力达0.8亿公斤,贮存3年不变质。并建洗姜厂19处,日加工鲜姜300多吨,客户随到随加工,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一年四季为客户提供足够的货源,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

八. 山东省 临沂 费县 费县奇石

费县素有“奇石之乡”的美称,“园林石、金星石、燕子石、天景石”四大奇石驰名中外。其中之一的园林石又称北太湖石,属石灰岩类,生成于4亿年前,经长期风化和酸性土壤侵蚀形成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园林石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北乡周围3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储量约为50万吨。

费县园林石主要产于费县城北钟罗山后1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产园林石玲珑剔透,佝偻皱曲,集“瘦、漏、透、皱”于一体,天酿地造,鬼斧神功,可称天下一绝。有的象飞禽走兽,有的如玉树临风,有的似天外来客,有的欲飞向太空,可谓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令观者生出无限遐思。一块奇石一个故事,一块奇石一篇文章。

费县开发利用园林石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当时有个王姓大户人家在费县朱田镇苑上建花园,作为别墅,花园内立有三块园林石,底座上均刻有文字,留存至今。清乾隆30年,弘历皇帝下江南时驻跸城北乡的万松山行宫,对费县园林石宠爱有加,曾赋诗赞美:“突兀玲珑各斗奇,高低位置难相宜,尽此用心勤民务,吾不忧无贤有司”。

用费县园林石装点园林庭院,古朴典雅,可与江南的太湖园林石媲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怡红院、潇湘馆用的就是费县园林石。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的少数民族问题顾问刘传虎先生曾专程到费县,选中四块园林石,运回美国,立在夏威夷等地。

临沂市和韩国镇海市作为友好交流城市,2001年4月,市人大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团访问韩国镇海市时曾精选两块费县园林石作为友谊的象征赠送给镇海市。

经专家认定,费县石林资源是我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造型最佳的埋藏型石林,被誉为“世纪之交在中国北方发现的最伟大的自然奇观”,与云南石林遥相呼应,堪称中华一绝。目前已由旅游专家做了专题规划,选址定在费县许家崖旅游区的玉环山,按照粗犷式园林的风格,精选奇石进行优化组合,建设“沂蒙石林旅游”项目,使其成为融石林观光、民俗风情、购物休闲为一体的著名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园林石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知名度越来越高,引来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费县园林石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九. 山东省 临沂 兰陵县 苍山大姜

【苍山大姜】 与苍山大蒜同为苍山,当地有“东有大蒜,西有大姜”之说。苍山大姜皮薄

质细,脆辣有清香,汁液丰富。1987年苍山有19个乡镇种植大姜,其中面积在千亩以上的乡镇有9个,

最多的3000亩。全县总种植面积18200亩,总产2869万公斤,平均亩产1577公斤。

姜是一种调味品蔬菜, 在医药上也有其价值。 《本草纲目》载:姜“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又云,生姜久服可去臭气,通神明,归五脏,止呕吐,开胃气,

散风寒,解药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及肠管蠕动,帮助消化,广

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美国的科研人员对姜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姜是防治晕船、晕

车和晕飞机等运动病的良药。他们将72个严重运动病患者分成两组,在引发眩晕的试验前,一组服用

姜粉胶囊(每丸含姜粉940mg),另一组服不含姜粉的胶囊(安慰剂)作为对照。实验结果,服用姜

粉组的36人都免于眩晕、恶心、呕吐之苦,而服用安慰剂者则收效甚微。研究表明,一颗姜粉胶囊的

效果相当于两片晕海宁,而且没有晕海宁的嗜睡作用。

姜为种块繁殖,性喜高肥水及水浇条件便利的地块,要求光照充足,通风透气。姜一年一栽,为

提高复种指数,经济利用土地,可套种小麦、马铃薯等。

十. 山东省 临沂 郯城县 郯城生姜

郯城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生姜:郯城生姜品质优良,块头大,皮色光亮,鲜艳,汁多、味美,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亦可药用。生姜在郯城种植历史较长,全县种植面积8000亩左右, 年产300万斤, 主要分布在郯城、马头、重坊、高峰头、杨集等乡镇,产品畅销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及东北各省地。
山东临沂特产可以带回家吃的临沂特产送人好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