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市建阳的特产是什么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的特色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1 08:55:29

一.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鲤干

鲤干是福建南平的一个特色小吃。武夷山市吴屯高山稻田鲤鱼干俗称“田鲤干”,为武夷山北部山区著名,据考证生产起源于北宋初期,至今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选用放养在海拔五百米以上的高山冷水稻田中专食稻花生长两年无污染的鲤鱼为原料,从鱼苗培育到鲤鱼成品上市,经过上百道秘方式传统工序精制而成。产品具有肉质细嫩,骨质酥脆,香甜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保健等特色。

二.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茶宴

以武夷岩茶为配料主体而制作的武夷茶宴,独具岩茶独特的清香与韵味,味清不腻,食之齿颊留香。...

三.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古汉城酒

古汉城酒——芳香郁馥回味长

古汉城酒,其前身为闽越王命名的“城村佳酿”“建兰醇香”。(传说闽越王用此酒为宝剑利刃,因“剑”与“建”谐音,故名)。根据传说,此酒为武夷山城村越王城里久负盛名的古酒,为宫中制酒大师首创酿造,因其酒“芳香郁馥、清爽可口、醇味浓烈、回甜悠长”的独特品质,欣得闽越王及文武百官和当地百姓的交口称道。“古汉城”位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中国福建武夷山城村,宋代以前属建阳县辖区,与建阳相距仅35公里。这里青山绿水,稻花飘香,文化深厚,酒业发达。“古汉城”的“建兰醇香”与建阳“大潭城”的“九兰香酒”,其酿造技术异曲同工。尤其是古汉城遗址内至今还保留着一口“永不枯”的水井,其水质为超一类的洁净水,水质标准不仅符合《GB5749-85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而且是特别适合用于制作米酒。据考证,闽越王城当年就是用这口井水酿造出“城村佳酿”和“建兰醇香”的。古汉城酒,以古汉城命名,这一著名商标由“建阳古汉城酒业公司”注册。是在古汉城传统名酒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开发、再创造,它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建阳市所生产的“嘉禾稻米”(宋景定皇帝嘉许并命名的)为基本原料,采用老窑发酵,微机调味,精心配制而成。古汉城酒现已开发成有“古汉城”白酒及“考亭仙露”加饭酒等系列品牌,上市后得消费者高度评价。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四. 福建省 南平 建瓯 建瓯笋干

建瓯笋干是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的。建瓯笋干是以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蒸煮、压片、烘干、整形等工艺制取。片宽节短,是有名的闽笋干。笋干不仅辅佐名菜,而且有相当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由于笋的生长季节性相当强,生产期出土极快,当地百姓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步总结形成了一整套笋干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及时有效地将大量的鲜笋加工成大宗的笋干,装捆为“毛把”、“统把”,再集中运往外地销售。一般好的笋干,一斤可浸泡到十二斤。

建瓯制作笋干的历史相当悠久,有文字记载的确凿年代即达百余年。但究竟始于何时,已经难以稽考了。至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建瓯已能生产一种笋干精品,名叫“玉兰片”。它具有肉厚、片薄、鲜脆、清香、功精、色艳的特点,素称“笋中之王”,在外销上享有鼎鼎盛名。

建瓯的制笋作坊,遍布各乡村,又以南雅、迪口、吉阳、玉山、房道、小桥等地产量较为突出。其中,仅小桥百丈这一个小小山村,就有制作笋干的作坊一百十五家之多。由此可以窥见建瓯传统制笋业的繁华景象。

长期以来,建瓯百姓在制作笋干的实践中,还进一步形成了一整套制笋工艺规程,甚至上升为一种习俗。从总体上看,它大致包括:择吉进山、倾村出动、安营扎寨、循规制笋等。并且,还能根据不同的笋期和笋质,加工成不同类型的笋干,其具体操作规程和方法亦有分别。兹将建瓯主要的几种笋干制作工艺规程和方法简介如下:

1、白笋干。其工艺规程和方法有十条:“一挖”——清明至谷雨时,视竹林泥土厚薄,泥厚山笋出泥皮五寸至一尺,泥薄山笋出泥皮一尺至尺五,就要及时挖掘,如此则笋短肉厚;“二剥”——用柴刀向笋的弯背削开,刀尾向两边撬开笋壳,砍断笋尾,留下笋衣,剥掉笋壳;“三修”——用刀削去笋篼的笋钉,笋篼的笋钉,笋篼要切成龙番口,不留芦仔,要保持身清洁,不粘污泥;“四爃”——把笋装入笋楻锅,灌满清水,热水煮一、二小时,至楻锅内水滚泡,笋尾软绵为熟,即尖起锅;“五漂”——将熟笋摆入清水池内,放活水入池自然流冲,清除洗涤污水杂物,当天不断更换上榨;“六榨”——笋洗涤干净后,用笋针从屋至篼打通笋节,不让含水,再顺笋的伏势摆入榨盘,摆一层榨一层,大约要榨半个月左右;“七洗”——立夏边要再次把榨里的笋搬到清水池中,用自然流水冲洗涤荡,必须把一切污泥杂物洗净,这样所制的笋干将洁白鲜明;“八烤”——夏至边把榨盘里的笋干搬出,装入烤笋焙内,厚底薄面,基层横摆,中层竖摆,上层交错摆,用木炭热水烤干,勤翻勤换,依次取出干的;“九整”——剪齐篼尾,修整分拣,分别列出秀戎、秀尖、秀片、黄标、凤尾、间笋(现在叫正牌、副牌、甲尖、乙尖、退把)。“十捆”——分档级捆扎成把。

2、冬玉兰。其制作工艺和方法是在冬至到惊蛰时,洗泥缝里的黄鼻笋,挖起剥壳,满锅水煮熟,直纹切成三五分厚片,装入焙笼,用木炭文火依次烤干。据说是与香菇混合焙烤,从而融入了香菇的美味,又被称为“进贡笋”。

3、春玉兰。其制作工艺和方法是在春分到清明时,选刚出泥皮的笋,挖起剥壳,满锅水煮熟,直纹切成圣箬形,小榨轻压去掉污水,装入焙笼,用木炭文火依次烤干。

4、乌笋干。其制作工艺和方法是在清明边,笋出泥皮两尺内,挖起剥壳,满锅水煮熟,摆放棚架凉冷,剥去笋衣,用笋针从尾到篼打通笋节,全笋装上焙床架(摆法与白笋干同),用生柴烧明火烤干。

5、烟笋干。其制作工艺和方法是在立夏边笋出现泥皮不超过两尺高,即从泥皮挖出,但不挖入泥下深处,剥壳削钉,满锅水煮熟,切成两半,榨干,用生柴烧明火烤干。

历史上(公元1937年以前),白笋干的产量,全省有70%产在闽北;而闽北的70%又产在建瓯。当时建瓯每年通过福州、温州、潮州、天津、上海等口岸出口的白笋干在千吨以上,乌笋百吨左右。 到1992年,建瓯笋干的产量达5322吨,突破了5000吨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各乡镇还出口清水笋罐头约1710吨。

五.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邵武小瓜子

小瓜子

邵武小瓜子一头溜圆一头尖,中心鼓起,壳儿黑亮且薄,仁儿厚而白。打籽西瓜具有个小(一般1.5公斤左右)、花皮油亮且薄、产子多的特点,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

炒熟的小瓜子黑褐色,油壳,味道香,好磕。吃邵武小瓜子,还未入口就能够感受到一股特别的酥香味,用牙齿轻轻一磕,壳分两半,仁儿露出,细细咀嚼香味绵长,是当地人过节、休闲非常喜爱的食品。

邵武小瓜子加工成食品以炒为主,可以炒成多种味道。微咸味,炒时佐以盐水,表面的壳凹处覆盖淡淡的白盐渍;微甜味,这种甜不是加香料,而是让小瓜子本身的甜味充分得到渗透,据说是与炒的火候有很大的关系;五香味,炒时放入五香、甘草;奶油味,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奶油,让壳面上见奶油,至瓜子松脆为止。

六.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白茶

建阳市最独特的外销传统名茶。具有明目清心、清热解暑之功效,其色、香、味、形独树一格,产品品质优良,丽久不衰,深受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华侨的喜爱
( 建阳)

七.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麻滋粿

麻滋粿,这一小吃在建阳的历史已无从追溯,至今,它仍以最原始的手工方式进行制作。先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材器皿之中,并用大木锤捶打,在捶打的过程中需要一人在旁不断翻动器皿中的米饭,以保证捶打均匀。不停的捶打翻动,直至成粘稠状,据说,这需要经历千余下的敲打才能成功。之后,再用手捏出大小均匀的小团子,撒上白糖,芝麻,一道糯香的麻滋粿便可上桌了。甜香的麻滋粿惹人爱,每至婚嫁、寿宴等喜事酒席,麻滋粿总是建阳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餐前点。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八.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二色杨梅

二色杨梅又名二刺杨梅,小乌杨梅。树体高大,呈圆头状,生长旺盛,枝干灰褐色。果实肉质松软,味道甜,芳香爽口,含糖量极高。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糖9.45克,含酸0.16克。汁多且核小。可食部分占91.8%,是杨梅中的优质果种之一
( 建阳)

九.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稞仔

稞仔”,独树一帜的五夷山风味小吃,由上等早米磨浆沥干后,做成小姆指状条块,再调以佐料,加上精肥俱备的猪肉片,火蒸而成。形态美观,色、香、味俱全。

十.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建阳清明果

“清明果”顾名思义与“清明节”紧密相关,建阳本地又称ONGJIE,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清香气。它是把艾叶捣烂后连同汁液与糯米粉、早米粉按一定比例揉搓成粉团,然后加工成面皮,里面可包芋头丝,萝卜丝和腌菜。

【制作方法】

原料:米粉、糯米粉、艾、食用碱、咸馅料。

1、做清明果皮:艾叶用热水焯,压出苦汁,放凉水冲洗。以上过程重复两遍。

2、加一点碱,沸水煮烂艾,连同汁倒入米粉里拌,拌匀。

3、加入糯米粉,再次揉匀,揉成碧绿的面团(用湿巾覆盖)。

4、搓成条,分成小团,捏成形。把包好的清明果用旺火猛蒸6至8分钟即可。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南平建阳十大特产排名福建南平十大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