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特产 广西百色土特产用什么办法远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7 00:30:40

一. 广西 百色 右江区 百色山茶油

百色山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百色山茶油生长在百色所拥有的独特气候和土壤环境里,使百色油茶品质独特,含有油酸81.3%,高出全国水平2.3个点,且百色山茶油含硒元素,达到0.0036毫克。这是全国唯一含有硒元素的山茶油,百色山茶油的独特品质得到世界公认。

目前,百色山茶油种植面积达到165万亩,占广西总面积近四分之一,是广西油茶大市,其12个县(市、区)中,已有8个县区被列为全国茶油重点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行政区域。

《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百色山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百政发〔2016〕3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百色山茶油》(草案)

二.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林核桃

核桃 核桃在隆林蛇场、岩茶等乡村都有生产,有米核桃和铁核桃两种,而以米核桃为最,丰收年产约100吨,人们常用于菜食、果品和配药。《食疗草本》记载:吃核桃能润血脉、能使头发胡须变黑、使皮肤细腻光滑,又有润肺补肾、壮阳健脾等功效,常食用核桃使人轻身益气、延年益寿。

三. 广西 百色 田林 百色罗汉果

百色罗汉果,是广西百色,是一种多年生藤本落叶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果糖、D-甘露糖(鲜果含量)、多种维生素,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虽广西桂林的罗汉果最为有名,但是百色的罗汉果在当地也享有盛名。

广西-百色-百色罗汉果 1

药用价值

生津解渴: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有润肺止咳功效,适用于肺热或肺燥咳嗽,百日咳及暑热伤津口渴等;

润肠通便:罗汉果入茶,味道甘甜、性凉祛火,常饮有清热、解毒、润肺、益肝、生津、消渴、止咳、祛痰、润肠、通便、抑制哮喘及降血压等 12 种以上的保健功效,;

延年益寿:冲入开水浸泡,是一种极好的清凉饮料,既可提神生津,又可预防呼吸道感染 ,常年服用,能延年益寿 ;

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罗汉果含有丰富的甜味素和多种维生素,其甜度是砂糖的300-400倍,热量却极低。因为罗汉果所含的大量糖份不是葡萄糖,而是“萜配糖体”及少量果糖。由于小肠不会吸收萜配糖体,而被完全排出体外,因此自然不会被转化成热量。非常适合糖尿病食用。

去口臭:罗汉果汁还可用于烹调,清香可口,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养声润肺,去除口臭之功效。

罗汉果的吃法

糖果饮:罗汉果250克,白砂糖适量。制法:将罗汉果压碎,加水适量煎煮,共煎3次,每次煎半小时,以小火蒸去水气使其成粘稠状,晾凉拌入白砂糖,混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每次取10克左右以开水冲泡饮。

罗汉果粳米粥:罗汉果250克,粳米50克,盐、味精适量。制法:将罗汉果压碎,加适量清水煎煮,共煎3次,用纱布滤去渣备用。粳米以水淘洗干净,入罗汉果汤汁中煮粥,粥沸时移小火继续煮,直至米烂,加入盐、味精即可食用。

减肥健身饮料:罗汉果10克、蜂蜜、适量山楂片10克、净水250克制法:1. 罗汉果洗净、压碎,山楂洗净,与罗汉果同放锅中。2.锅内加净水,上火煮熟后,去渣留汁倒入杯中。 3. 将蜂蜜适量放入杯中,搅匀,作夏季饮用。

罗汉果八珍汤:瘦肉适量,罗汉果半个,龙眼肉15克,龙利叶50克,蜜枣6粒,花旗参20克,杏仁20克,北沙参15克。做法:瘦肉洗净,原件放入,加各药物、水适量,煲2.5小时汤浓,即可饮汤食肉。(来源:百度经验)

四. 广西 百色 西林 西林火姜

西林火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林火姜,又名细肉姜,株高50―80cm,分枝较多,姜球较小,个体匀称,呈双层排列,根、茎皮肉皆为淡黄色,嫩芽紫红色,肉质致密,辛辣味浓,是制作烤姜块、片的主要原料。[1]

特点编辑

火姜中含有浓郁的挥发油和姜辣素,可加工成烤姜块、烤姜片,经深加工可制成姜粉、姜汁、姜油、姜晶、姜露和酱渍姜等一系列姜产品。具有良好的健胃、祛寒和发汗剂功效。

生产规模编辑

西林县年种植火姜面积一般在5万亩左右,预计总产量12.5万吨。生姜收获季节在每年的12月开始。

五. 广西 百色 西林 西林烤姜

产于广西西林。

系用良种黄姜加工制成。烤制方法为每年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姜块挖出后整理洗净,为使其外形齐匀,每块姜保留3个分叉,用竹片顺一定方向刮去外皮,严禁用铁器防止外皮烤后变黑,然后放入炭炉中,以文火缓慢烘烤,一般需经4昼夜,此时水分蒸发80%以上,即为成品。其色泽鲜黄,肉质细嫩,气香味辣,品质、功用不减于鲜姜。

六.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田七

田七又名“三七”,是广西、云南的著名,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药用其地下茎。它原系山野自生,很早以前就为我国人民发现和采用, 后转为人工栽培。因为这种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 子,故通称“三七”。据清代《归顺州志》说,“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 清代《百色厅志》卷三也说,因三七实出自田州,故“俗名为田七”。

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村,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的优异品种。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田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有“金不换”之称。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贵》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本草纲目》中还说,田七“主治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料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并说,“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咬虫伤”痢”,“大肠下血,妇女血崩,产后出血,产后血多,男妇赤眼,无名痈肿,虎咬虫伤”等。据药物分析,田七主要含六种皂甙和谷甾醇、胡萝卜甙、黄酮类化合物。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对增强体力,改善心肌氧代谢,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古药书说田七“功同人参”确非虚妄之词。谷甾醇和胡萝卜甙能降血脂,而黄酮类化合物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的有效成分,因而常食田七,不仅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而且对冠心病、心绞痛有预防功能。无病的人服用后可起预防冠心病和滋补强壮作用。

田七要根据使用目的来决定用法。服法不同,功效迥异。

一般说,生田七能使血管收缩,是治跌打刀伤的特效药,确可达到药到血止的效果。把田七粉,用酒调成糊状,敷于疮疽上,可起到散血消肿作用。内服田七要根据病情作不同的服法:散血、止血、止痛应服生田七;补血、补身则服熟田七。熟田七的制法是把生田七切成片,用盐水浸透,晒干后研成细粉即成。也有将生田七置小碗中,碗内置清水,水量以田七能吸干为度,再蒸软、切片,用油炸成黄色,酥而不焦, 然后研成粉末,便成熟田七。两种方法均可。熟田七有补气、活血、补血、去瘀、生新作用,用熟田七炖鸡,是妇女产后服食的上佳补品。

在广西的名菜谱上,有一叫“田七炖鸡”的。用熟田七配以北芪、党参、杞子、杜仲等药材浸酒,就是“田七大补酒”,早晚适量饮用能补血补气,舒筋活络,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进健康,是药酒中之上品。近年,用田七配制成的“田七牙膏”对防治牙疾有良好作用。

田七的去瘀作用是非常强的,传说有一屠工杀猪得一大盆猪血,因手被割伤,急取田七粉敷伤口,匆忙中把一些田七粉撒落于正在凝结的猪血里。不久,猪血尽化为血水。因此,届间鉴别田七真伪的方法,常用凝血块用试验,能化为血水的是真田七,否则是假田七。

购买田七,以颗大、坚实、滑身、无枝爪者为优。田七是多年生植物,要种三年以上才能收。种植年代越长,个头越大,质量越好。因此,田七的大小等级以每市斤有多少头(个)为准。如四十头,指每市斤有三十一至四十个,六十头指每市斤有四十一至六十个,百二头指每市斤有八十一至一百二十个;民间分级则没有这么严,百二头,一般指每市斤不超过一百三十个,八十头指每市斤不超过八十五个。总之,头数越多,表明田七越小,头数越少,则田七越大。二十头、 四十头的田七一般要种七年以上,那是田七中的佼佼者了。

田七的加工也要得法,挖取回来后,洗净剪下须根(须根晒干也可入药),置阳光下曝晒,边晒边搓,直至根块全部干透,用牙咬也不留痕迹为止。如加工到最后阶段,换用小木板揉搓,它的表面就更加光滑圆整。如遇阴雨天气,则用炭火烤干,火力以摄氏三十至三十五度为宜,也要经常翻动,边烤边搓,中间不能停火,以免温度降低,出现“回汗”现象。大量的田七贮存要放置干燥、通风处,防止受潮、霉变或虫蛀;少量的放密封瓶中即可长期存用。

田七是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现在全世界仅有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部分县种植。广西的田七分布在田东、田阳、靖西、德保等地,特别是靖西因田七产量高,质量好,被称为“田七之乡”

七.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大香糯

靖西大香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广西靖西县在抓好稳定粮食总产的同时,努力发展特色优质稻种植,采取“穗选――单枝播种――再穗选――再单枝播种”的循环培育方法,对大香糯进行提纯复壮,提高种子纯度,保持大香糯的特有种性。今年种植的5.1万亩大香糯,普遍获得增产丰收,预计总产量可达2000万公斤。靖西大香糯为全国“十大珍米”之一,在靖西已有8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以其穗长粒大、米质洁白、饭软芳香、味美可口等特点而驰名古今中外,有“一家蒸香糯,全村都闻香”的美誉,历史上曾为朝廷贡品。

靖西大香糯是中国十大珍米之一,曾为历代贡品和现代接待外宾用品。靖西香糯的独特之处在于颗粒大、米质洁白、浓郁芳香,蒸煮过程香飘四溢,熟饭质地松软有光泽,米饭放置两天,表皮仍不发硬。主要产于靖西县的新靖、化峒、岳圩、地州等乡镇,尤以新靖镇东利村的香糯为最纯、最软、最香。有人这样形容靖西香糯之香:“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

宋代时靖西就开始种植香糯,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年间编写的《归顺直隶州志》记载:“州属所产圆大光泽,著名珍珠糯最佳,”珍珠糯即是现在的香糯。改革开放后,靖西香糯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4年,靖西县把香糯生产列入产业化开发计划,当作农业主导产业项目来开发,增加投入和科技含量,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香糯,使香糯种植面积从原来的0.8万亩扩大到2004年的1.5万亩,年产量5000吨,年产值1500万元。盛名之下,近30年来,中央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曾多次调运靖西香糯招待外宾。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有关部门就专门用飞机从南宁调运靖西香糯进京,用于招待。曾经吃过靖西香糯的日本田中首相和各国贵宾,对靖西香糯赞不绝口。

地域范围

靖西大香糯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6′~106°48′,北纬22°51′~23°34′之间,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99公里,地域保护范围面积48437.88公顷,年总产量4500万公斤。主要包括新靖、化峒、同德、湖润、岳圩、壬庄、龙邦、安宁、地州、禄峒、吞盘、南坡、安德、龙临、果乐、新甲、武平、渠洋、魁圩等19个乡镇共282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靖西茂糯谷粒淡黄色,平均长7.4mm,宽3.9mm,长宽比为1.9︰1,平均千粒重31.4g;米粒平均长5.3mm,宽3.1mm,长宽比1.7︰1;蒸煮米饭洁白油亮,香味浓,粘性好;靖西蜜蜂糯谷粒花褐色,有芒,平均长7.9mm,宽4.0mm,长宽比为2.0︰1;平均千粒重34.5g;米粒平均长5.5mm;宽3.2mm,长宽比1.7︰1;蒸煮米饭洁白油亮,清香,粘性好;靖西长芒花斑糯谷粒呈粽红与淡黄色相间,平均长8.1mm,宽3.9mm,长宽比2.1︰1;平均千粒重35.9g,米粒平均长6.3mm,宽3.5mm,长宽比为1.8︰1;蒸煮米饭洁白油亮,气味清香,粘稠柔软。 (2)内在品质指标:靖西大香糯粘性好,胶稠度达56—117mm,阴糯率为0.6—0.8%,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支链淀粉等营养成分,其中直链淀粉含量0.9—1.5%,支链淀粉含量82.4—86.5%,蛋白质含量6.82—7.54%,氨基酸总含量4.61—6.58%。 (3)安全要求:产品符合NY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要求。

八.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林腊肉

腊肉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族人民风味名吃之一,是待客的必须食品。腊肉因在腊月腌制而得名,隆林腊肉与别地腊肉风味不同,它的风味独特,煮熟后,黄里透明,香嫩可口,油而不腻,是送酒的上等肉食。

腊肉的制作方法是:每年腊月春节前夕,即腊月十五至二十六日间,在各农户杀年猪时,将猪肉割成若干长条块,每块1至1.5公斤,用食盐和适量的花椒粉、草果粉、五香八角粉、烤姜粉等佐料拌匀,然后用这些佐料逐块猪肉染擦,放在大缸或大铁锅里,再适当地洒上高度米酒,盖上粽叶子,腌泡三至四天,然后将肉取出,挂在火坑或火灶上,用火石灰烧甘蔗渣慢慢烘干,以肉干色黄即可。各农户腌制的腊肉可供半年甚至一年的食用。隆林腊肉不但是一种上乘佳肴,又是传统的食肉储存的一种妙法,它对于边远山区、居住分散、远离圩场的农户带来极大的方便。因此,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腌制腊肉,多则几百斤,少则几十斤,用于过节、待客、送礼和自食。

九. 广西 百色 西林 西林“三珍”

西林“三珍”

西林县所产的鹰嘴龟、山瑞、水鱼被誉为“西林三珍”。“三珍”均属龟科爬行类物。鹰嘴龟,俗称大头龟,头呈三角形,嘴啄状如老鹰嘴;山瑞,又名山龟,颜色为深褐色,背上有很多凸起的肉瘤,生活习惯与鹰嘴龟相似;水鱼,学名鳖,又叫团鱼、脚鱼、甲鱼,其颜色为暗草绿色,背上光滑,习惯生活在河溪、池塘或水田中。“三珍”的肉体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碳水化合物等强身健体的营养万分。特别是鹰嘴龟,是“三珍”之最。它全身是宝,龟腹甲、龟掌、龟油、肝、胆、蛋都是名贵药物。可医治哮喘、气管炎、肺病等。“三珍”又是著名的山珍佳肴,常用来招待贵宾。

十. 广西 百色 田林 猪肉鸡蛋卷

居住在田林县的高山汉族群众,每到重要节日,除了杀鸡宰鸭外,还要做一碟香喷喷的猪肉鸡蛋卷。猪肉鸡蛋卷吃而不腻,特别是小孩子尤其喜欢,是难得的美味佳肴。田林高山汉族群众制作猪肉鸡蛋卷的做法是:

把新鲜的瘦猪肉砍碎,加适量的葱、姜、盐、五香粉、酒料搅拌馅放在碗里。做蛋卷要选择农家自养的土鸡鸡蛋打破放碗里搅匀,放入洗净的铁锅内慢火煎制成薄蛋片(每片用一个或两个鸡蛋),蛋卷干熟后小心取出锅里,待蛋卷冷却后加上肉馅,直接卷成卷.,卷好后用蛋液封住口即可。蛋卷封好后,放在锅里用水蒸,水蒸时火不要烧得太大,一般蒸十五分钟就可以了。蒸好后,稍稍晾一下,直接切成段摆盘就可以吃了。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广西百色特产排行榜广西靖西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