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广东特产写广告词 家乡土特产广告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8 10:04:22

一. 广东省 东莞 虎门膏蟹

宋人苏东坡曾戏称蟹为 " 无肠公子 " ,古人有 " 把酒持螯 " ,细嚼慢斟之雅兴。每年秋风起,正是 " 九雌十雄 " 的品尝膏蟹和肉蟹的最佳时节。蟹宴席上,斛杯交错,铁螯相钳,如此品蟹把酒,闲逸中浅斟低酌,亦是人生一乐事。

蟹,有多种,虎门盛产青蟹 ( 即 " 青壳蟹 " ,属海蟹 ) ,青壳蟹又分膏蟹和肉蟹两种。肉蟹,是指雄性的蟹,膏蟹则是雌性的蟹。顾名思义,肉蟹体大肉多,适宜作姜炒之用;膏蟹之肉较少,但其膏则香酥无比,清蒸膏蟹最能得尝其中味,有诗云: "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 ,可见肉蟹、膏蟹各有风味,诱人食欲。现在秋风已起,膏蟹特别肥美,是食膏蟹的最好时机。

虎门蟹食出名,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盛产青蟹之外,更有其独特的传统烹饪方法。

推荐食法:食膏蟹以蒸为好。膏蟹宰杀后取出蟹黄,用生油拌匀,敲裂蟹壳、切块,放在碟中加姜、葱用旺火蒸 10 分钟,去掉姜、葱、汁水,把蟹黄铺在蟹壳上,再用中火蒸 2 分钟左右。食时佐以姜蓉、醋。

" 清蒸蟹饼 " 制作方法:先将蟹切开洗净,另有鲜猪肉、鲜蛋、姜葱调味料,拌匀剁烂,再以三两片食用薄荷叶 ( 又叫 " 士薄荷 ") 捣碎加入,用碟盛好,放入锅煲内蒸,饭好蟹熟。蛋、蟹、肉三者兼有的香味浓郁扑鼻,四溢邻里,未食先诱人,妙不可言。

" 姜葱蟹 " 制作方法:以多片生姜,先下油和蒜泥待油滚爆香后,入蟹锅中,明火炒匀,加少许绍酒及胡椒粉,盖上锅盖文火把蟹焗熟,再加生葱、麻油,搅拌即可上碟。此为既鲜美而又香浓,食之甘饴,闻之微醉,难怪乎,美食家趋之若鹜。

有人说: " 煮蟹不用油盐,有来觉味香鲜 " ,这就是最简单,最普通的 " 白切肉蟹 " ,将肉蟹冲水去污,放开水锅中煮熟,切成小块,佐以酱油或浙醋、蒜泥,醮之可食,原汁原味,妙哉!

二.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鲻鱼

俗称“乌头鲻”,生活在江河浅水中,身形似鲤,身圆、头扁、骨软,营养丰富。民间则有“冷鲻热鲈”之说,指冬季吃鲻鱼,鱼肥味美,过冬后则渐瘦无味。《本草纲目》中记载:“鲻鱼肉,味甘平无毒,主治开胃、利五脏,与百药无忌”。( 番禺)

三. 广东省 东莞 眉豆糕

眉豆糕的做法非常简单,是用新鲜的眉豆加上糯米粉和其它香料熬成的,上面还撒上用香油炒过的芝麻,十分可口。这道小食还被评为“广东名小吃”。在东莞,会做的眉豆糕的人家不少,现在的农贸市场上,还经常可以看到有眉豆糕卖。做得好的不多,据说其中有独门秘方。

眉豆糕的主料是糯米,但入口之后并没有普通糯米制品那种过于粘濡的感觉,而是十分适口,一咬就断,味道则因为眉豆和芝麻的加入而变得很特别。

四.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剑花

鹤山雅瑶镇清溪乡是有名的剑花之乡。由于剑花有清热解暑、滋润的作用,可鲜食,可晒干,一般用来煲猪骨汤。每年七、八月是收花季节,大量供应上市

五. 广东省 广州 黄埔区 广东叉烧包

叉烧包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与干蒸烧卖、虾饺、蛋挞同誉)。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後软滑刚好,稍为裂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

用面粉、白糖等拌成发面皮作皮,蜜汁叉烧作馅。成品雀笼形,笑口,松软香甜。乃广东老牌名点,各地大小茶楼、酒家四时供应,故有“镇山宝”之称。

原料:叉烧肉,盐,花椒,葱,姜,酱油各适量,面粉。

做法:

①叉烧肉切小块,葱姜切末,加酱油、盐拌成陷;面粉中加糖、温水、发酵粉,省二小时,至面团发起时,加香油、白糖。

②将面分成份,擀成中间厚、两边薄的皮,将叉烧肉块及葱姜末包成包子,上屉蒸15分钟即可。( 广州)

六.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草粿

广州人称凉粉。是用仙人草(凉粉草)煎取药液,滤汁去渣加入薯粉,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滚后,盛于容器(一般为木桶或大铝锅)冷凝成膏,称为草粿。色粽晶莹,风味清香。

吃时用手持着铜勺切成一片片装进碗里,边装边蘸入白砂糖,入口顿感甜润嫩滑,清凉爽口,风味诱人,价钱便宜,吃用方便,可药可粿,适合时令,具有清暑解渴除热毒之效,是潮汕夏日解暑风行的惬意传统小吃。

草粿是潮汕地区一款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小食。每当立夏之后,潮汕地区的大路旁、小巷口,便有卖草粿的小贩,或推着小车,或摆着小摊档,手执瓷碗,一手拿铲草粿的金属片,不停地“叮叮咚咚”敲着,以招徕生意,那声音十分清脆动听。

草粿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且价钱低廉,所以草粿这小食十分惹人喜爱,每当人们经过卖草粿的小摊时,都喜欢停下来,站在路旁吃一碗黑溜溜而爽滑清甘的草粿。

七. 广东省 东莞 咸丸

咸丸

咸丸是东莞人在冬至、除夕、元宵都吃的。表示合家团圆之意,东莞咸丸用料精细、讲究、糯米粉制作,随意捏成团,不加馅。用鸡作,佐以鱿鱼、虾米、冬菇、腊肉碎粒、咸菜鲜甜美味,是东莞传统美食。

八. 广东省 中山 豆捞

沙溪“豆捞”煮熟的汤圆放在豆粉上,爆香的豆粉粘满了整个汤圆就是一粒粒豆捞。咬一口,中间的糖水汹涌而出,有种“爆浆”的感觉,爽的很,接着是满嘴浓郁的豆香……



“豆捞”是现今流行东南亚的一种新的饮食形式。传统的豆捞吃法都是火锅的格调。而我们中山人却打破常规,把传统的火锅“豆捞”做成小吃,“豆捞”起源于珠江三角洲,由广东打边炉演变而来,盛行于港澳。“豆捞”,就是“都捞”的译音。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人们就会选择吃“豆捞”来映衬节日喜气,洋溢幸福的心情。因为它的含义有:捞人气、捞和气、捞运气、捞财气、捞喜气,捞起无尽的福气;天增岁月人增寿,义满乾坤德满堂!

九. 广东省 中山 三乡小炒

"三乡小炒"是三乡人的饮食特色。凡属逢年过节,红、白筵席者是不可缺少的乡土特色菜馔。吃起来酸酸甜甜,味道极美。不但三乡人喜闻乐道,在外地也早为人知,脍炙人口。如果宴席上没有"三乡小炒",三乡人就会非议,甚至受到指责。三乡人认为无"炒"不成宴。有一次,岐江酒家(现已拆除,原为中山最有名的酒家)接到郑宅喜筵,要到三乡上门办宴,开席时,搬上鸿运乳猪拼盆、雀巢鱼青、椒盐蛇、鸡煲翘、红烧石岐乳鸽、金华玉树鸡……,琳琅满目,色、香、味、形俱全,以为落尽功夫,该受主人及嘉宾赞赏,谁知一位大娘质问:"怎么没有小炒呀?""连一碟小炒也没有,有什么好食?"问得主人目瞪口呆。可见"三乡小妙"在三乡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呀!三乡群众办酒宴,事先就把菜肴做好,成缸成钵的摆着,上面用禾草遮盖,来多少客人,开多少围台;一围坐八人,坐满就开筵,随到随开,十分方便。主客欢天喜地,互相道贺一番。人们喜食的是焖冬菇、白切鸡、红烧扣肉、发菜蚝豉、皮胶焖鸭等等,当然,还有千万不能漏掉的"三乡小炒"。"小炒"的用料有:酸菜丝、荷兰豆丝、红萝卜丝、瘦肉丝、鱿鱼丝、鸡肝丝、鸡肾丝。配上蔬菜切成丝,炒成一镬,配好调味料,上碟奉客即成。

十.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菜稞

菜稞是汕尾市最有名的小吃,有猪肠稞、重糕稞、菜头稞、薯粉稞、油炸稞、鼎溜稞、升煽稞、鸭蓝稞、铜盘卷、发稞、菜包稞、碗仔稞,还有各式各样的稞条汤,糯米丸、尖米丸等

贵州特产广告词不超过20个字赞美家乡土特产广告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