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平遥特产的小诗 用修辞手法描写平遥的特产招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6 10:37:27

一.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六合枕

据说,慈禧太后西行至平遥,人困马乏,在品尝了当地特色食品,美酒后,准备就寝.但是出宫在外,一路颠簸跋涉.加之当时内忧外患,慈禧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在外侍候的平遥官吏急忙献上了当时平遥特有的"六合枕",使得慈禧安然入睡.次日,慈禧顿感神旷心怡,便问此枕为何叫"六合",得知"六合"乃指枕上有六个孔,而且各孔互通,代表了上下.东西.南北,寓意天下太平祥和.慈禧大悦,脱口说道,"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啊"于是赐名为"泰",从此,"六合泰"枕便传了下来!

二.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甜茶煮汤圆

是山西晋中平遥县的。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平遥人正月十五要吃元宵。平遥人善于制作元宵,他们用红糖、白糖、芝麻、青红丝、桂花、果仁制成馅子,然后切成块,表面浸水,用筛滚法在滚动中与糯米面粘在一起逐渐滚成圆形。食用时水煮、油炸、拔丝均可。这是传统吃法。

我看到酒宴上端上一大碗甜茶煮汤圆,据一位从运城回来的阿姨说这是最近才流行的吃法,由其是在喜宴和生日宴时最受男女老幼欢迎,前几年她回来的时候还没有呢。

这是酒宴上最后端上来的甜食:汤圆和甜茶,极其简单的原料,做法简单方便,却搭配出令人不能停匙的口味。

我们从席上撤退了,在院子里看别人忙乎,他(她)们又为预备新一轮的开席,我们又要了一碗甜茶煮汤圆,捧着碗在院子里喝。院子里有点凉,正好驱寒.

可能是这碗甜茶的记忆太美好了吧,同伴她特爱甜食,于是所见甜茶之处不停地买,甜茶也是山西无处不在的著名面食,就是甜味的油茶面,山西人尤其爱喝,在大超市、民间陋巷、民清古街……随时都能发现售卖“甜茶”的字样。

甜茶煮汤圆主要做法:

1、汤圆在超市中可直接购买,黑芝麻或花生馅的和甜茶很搭;

2、我在现场看到的是大师傅用大锅煮出来的,但是我们居家煮甜茶时不易太久,否则越来越稠,原本的茶香味会散失掉掉。

3、居家最方便的做法:可将汤圆煮熟沥出,再倒入沸水冲沏好的甜茶中,趁热食用最好。

三.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酒枣

酒枣,也称醉枣,即用白酒将成熟的红枣泡制而成。酒枣从制作到能够食用大约需要经过一个月左右。酒枣不仅保持了鲜枣的色形,而且枣香酒香相融,清醇芬芳,甘甜酥脆,风味独特。是平遥人逢年过节待客的佳品。

俗话说:七月十五红圈,八月十五落竿。在平遥,等到大枣成熟时人们便会使用白酒做出大坛小罐的酒枣。制作酒枣,首先是红枣的挑选,一定要是表面光滑、没有破口的枣。然后将枣洗干净,晾干后备用,确定表面没有水分,就可以放入容器里了。制作酒枣的容器可以是吃完罐头的玻璃瓶,或是陶制的罐子,但要清洗干净擦干。放红枣时,注意不能塞满整个瓶子,这样方便后面的制作程序。

制作酒枣,酒的选择也有讲究。“最好是酒精度在50度以上的白酒,这样会加快酒精对枣的渗透,口感也好。”酒和枣的比例是3:1(即三斤枣,一斤酒)。

酒全部倒进瓶子里后,将瓶口用密封膜盖严实,然后盖上瓶盖,拧紧。再把瓶子倾斜大约45度,轻轻晃动瓶身,让里面的每一个枣都沾上酒。装了枣的瓶子,最好放在家里阴凉的地方,切实严密封紧,勿使漏气,15天即可将枣醉好。

食之枣香酒纯、口味独特、个大皮薄、核小肉厚、色泽靓丽、香甜爽口、营养丰富。

四.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五.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长山药炒木耳

长山药炒木耳是山西有名的健康食品,木耳含有的胶质还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有清洁的作用,山药又是一个很好的健脾的食材,两样都特别的养生。其中,平遥长山药最为出名,是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历史悠久的著名,尤以岳北村一带所产长山药质地优良。

六.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碗脱

碗脱是平遥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碗脱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传说,从此碗脱1为御膳,于是碗脱名声大震,以后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了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主要由白面粉制作。它集凉粉与灌肠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凉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肠的浓烈香味,精而不腻,滑利爽心。夏可凉拌,冬则热烹,老少皆宜,四季风行,是人们机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的传统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并不断有所改进。目前,以董宣师付第四代传人董兴旺所制为最精。

碗脱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面粉、菜籽油。

[工艺]以1:66之比,将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入0.6%的盐水与大料水及每斤面粉5%的菜籽油,调匀后分盛于五寸小碟内,上笼蒸15分钟,出笼晾凉。 冷

食:将碗脱切成条状放入盘中,以醋、蒜制、芝麻、辣椒末、香油等拌匀。

热炒:待猪肉八成熟,把条状碗脱入锅,加山药丝,豆芽和其它佐料。

[特色]色呈乳黄,折卷不断,光滑如玉。

( 平遥)

七.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槟干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往南二十公里,有一泉水淙淙,溪水清澈,林茂草丰,果木飘香的深沟--果子沟。沟内生长着多种野果,其中以槟果历史最悠久,品质最优良。从明代成化年间人工种植以来,果子沟槟果以其鲜艳的色泽、浓郁的芳香、酸甜的味道享誉海内外。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平遥槟干,口味独特,具有养颜滋肺,消食解乏之功效,尤其适合妇女、儿童、老年人食用。历史上,曾远销东欧和俄罗斯一带,深受欢迎。

平遥县境内有丰富的槟果资源,正常年份年产槟果100万公斤,可加工槟干20万公斤。现采用传统的槟干加工工艺,推出的包装精美,风味独特的本县名优--平遥槟干,投放市场后,很快赢得消费者的好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八.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丁土楼的“笨”西瓜

丁土楼的“笨”西瓜

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

“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瓜,白皮、白瓤、白籽。

这种“笨”西瓜,最适宜沙质土壤和两合土种植,粘土稍次。瓜种为瓜农们自选、自存。点种时,把瓜籽头朝下尾朝上种下,出苗以后,匀苗定苗、培土断头,留鸡爪形的蔓,追肥,压秧、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底肥,以饼肥为主,沤透发酵,与土杂肥一起上到地里,长出的瓜甜美无比。

据考,西瓜在我国已有一千余年历史,五代时,胡峤居契丹,始食西瓜,西瓜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很多的药用功效。吴朝《日用本草》载;西瓜为葫芦科植物,瓜瓤甘、寒,入心、胃、膀胱经;清热解暑,止渴利尿;含瓜胺酸、呲唑丙酸、甜菜碱、维生素C及多种挥发性成份,具有降压作用。

九.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剔尖

【原料】 面粉1000克、水600克

【制法】 将面倒入面盆,先用500克水把面和起(水温“冬热夏凉春秋温),再分别将余下的水扎入面内,双手揣匀,揣到盆光、手光、面光为止,用净布盖上,饧半小时。饧好后取二分之一放入挤满盘,左手托盘徐徐旋转,右手拿一根竹尖筷子(长一尺二寸,一头削成三棱形的特制竹筷)。用筷子贴住盘边由上而下,拨成两头尖、三寸长的鱼肚形条,直接拨入开水锅里煮熟即成。

【特点】 光滑筋软,易消化

注:剔尖是山西晋中平遥人民最喜爱吃的一种面食,口感最佳。吃时配浇生煎猪肉味道最美、也可以配浇其也荤素浇头或打卤,炒上亦可。

十.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牛腱肉

牛腱肉从外观看,色泽红润,肉丝纹络清晰可见,十分诱人;吃起来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更有趣的是,刚出锅的牛肉,刀不切味不出,而只要用刀一拉,顿时浓郁的肉香便扑鼻而来,令人口舌生津,唾涎欲滴。

平遥牛肉除了“杀、腌、煮”的工序都十分讲究和特别,原材料亦是与众不同:一般加工酱牛肉不愿用老牛,而平遥酱牛肉却是牛越老,做出来的酱牛肉越香,保存的时间越长。

平遥特产大全100字平遥的特产有哪些三十字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