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博雅特产网 汾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9 12:43:09

一.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玉荷包荔枝

玉荷包荔枝在阳西县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阳西县上百年的老树随处可见,挂果累累。该品种叶小,淡绿色(为现有栽培品种中叶子最小,叶色最淡的一个品种),窄形,先端稍尖,两侧叶缘上卷,中脉凹陷;果实圆正,略呈心型,果皮红色,龟裂片凸起,裂片锋钝,裂沟白色,间少许绿或蜡黄,果肩明显突起,有双肩和单肩两种,果皮腹部有明显的腹沟,外果皮厚,少裂果,耐贮运;剥开果皮果肉乳白半透明,干爽洁手,肉厚、坚实,入口质脆清甜,微香,口感好,风味佳。该品种果型大,肉厚核小,单果重25—34克,可食率73.7%,果肉营养丰富,糖酸比例合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4—20%,总糖含量16.4%,其中还原糖含量12.46%,柠檬酸0.07—0.1%,每100克含维生素C50.2毫克,固酸比为159.2∶1,为岭南荔枝之上品。该品种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2001年在北京全国农展会上被评为名优品种。

二. 内蒙古 赤峰 林西县 克旗莜麦

莜麦即裸粒燕麦,盛产于北部克旗等地。莜麦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莜麦面可制成莜面鱼子、窝窝、面条等,蒸熟后浇上肉卤食用,非常可口。

三.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泸西灯盏花

泸西灯盏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泸西灯盏花是云南红河泸西县的。

西县自2000年组织开展灯盏花人工驯化种植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以来,5年来累计投入发展资金2980万元,已成功总结出一套以种子直播和设施栽培为主的灯盏花人工栽培技术,并于2004年10月通过了国家GAP认证。由此,泸西县成为全国唯一通过灯盏花GAP认证的地区。

泸西县灯盏花规模化GAP研究及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是国家中药现代化(云南)基地的主要项目。红河州委、州政府立足高起点、高投入和高产出的目标,把灯盏花列入地区重点发展的“红药”之一,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帮助和支持;泸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灯盏花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实施项目,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柱来培育,为灯盏花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泸西灯盏花

泸西县灯盏花协会

13596477

灯盏花(中药材)

四. 博雅 天堂寨小吊酒

小吊酒是安徽、河南以及湖北交界处的大别山的。千百年来,大别山的农户们就一直酿造小吊酒。每年秋收后,农民用辣蓼花制作的酒曲,将大米或稻谷加水蒸熟,拌入酒曲发酵十四、五天后,闻酒香加热蒸溜,出酒。这种酒口感较好,但很有后劲。农民酿成多留自饮、也有待客的,也有馈赠亲友的。

小吊酒有三大特点,其一是酿酒原料主要是用大别山区生产的糯米;其二是酿酒所用的水为天堂寨国家一级地表饮用水;其三是酿造方法独特,其酿造工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我们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农民逐步走进了城市、走进了高楼,已经开始不再酿造小吊酒了。这时,安徽小吊酒业有限公司,接过小吊酒的历史发展接力棒,继承和发扬着小吊酒的文化,为大别山的客人们提供一份我们的馈赠!咨询:0564-7526969。

五. 黑龙江省 绥化 兰西县 兰西亚麻

兰西亚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兰西亚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西盛产亚麻,有“中国亚麻之乡”美誉。然而,2002年以前,手捧“金饭碗”的兰西人,一直没有把亚麻这一优势挖掘出来。由于体制和市场原因,到2001年,全县亚麻企业大都停产。 近年来,兰西县委、县政府对亚麻产业发展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从抓营销和市场牵动入手,带动加工,拉动基地,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的集群发展之路。 思路的调整为兰西亚麻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经过几年的全力打造,使原来濒临颓势的亚麻产业成为兰西强县富民主导产业,让兰西亚麻经济跃上一个新高度。

对于兰西来说,亚麻就是财富,但又是“背着包袱”的财富。一旦卸掉“包袱”,亚麻就会在市场经营中产生新财源,不断增值。那么,如何“卸掉包袱”,轻装进市场呢? 在广泛走访亚麻企业、认真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和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兰西县委、县政府对亚麻产业发展重新定位,提出了发展新思路,即坚持“政府主导、行业规划、市场运作、社会融资、多方共赢”的原则,变“就企业抓产业”为“强产业带企业”,变“产加销的链式连结”为“营销牵动”。 思路的调整为兰西亚麻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过去“就企业抓产业”,对企业干预过多,结果越抓越被动,越抓越成不了规模。如今“就产业抓企业”,把产业开发的视野放宽,尤其是在加工扩张上放开手脚,按市场化机制运作,形成了竞相发展、遍地开花的强势。 过去“产加销的链式连结”,是从基地开始抓亚麻产业,往往产生链条断档、“谷贱伤农”的问题。如今“营销牵动”,采取逆向思维的办法,从抓营销入手,发挥市场牵动作用,以此为龙头,带动加工,拉动基地。按照这一思路,他们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建成了黑龙江亚麻市场和中国亚麻市场。以此为载体,在先后两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上,就签订了300万套汽车座垫销售合同,交易额达10多亿元。

小规模大群体

2002年以前,兰西县共有亚麻加工企业20多家,以生产亚麻纤维、亚麻布、亚麻纱等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为主,产业规模十分有限。 为改变这种状况,兰西县领导与香港企业纺织公司进行了40多次洽谈,靠韧劲和诚意感动了投资方,先后投资达2亿多元;阳光公司来了,组建了朝阳亚麻纺织工业有限公司;中泰集团来了,佳美、绿地等企业纷纷组建…… 与此同时,兰西坚持“正规军”和“游击队”齐上,使亚麻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的集群发展之路。兰西亚麻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茂盛地生长。一时间,民房变厂房,居民变工人,一时出现了“沿街房贵”、“纺工难求”的局面。 目前,全县亚麻原料加工企业发展到300多家,亚麻纺纱规模达到4.3万锭,织布能力达到2300万米,纺编织能力已达630万套(件),亚麻产品6大类70多个品种,畅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质量是生存之本。兰西县在放手、让利发展的前提下,多次组织企业经营者赴浙江、温州考察学习,引导企业经营者树立长远的经营思想,提高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同时不断完善市场化措施,组织亚麻协会和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深入生产企业,强化监管,组织制定了黑龙江省亚麻编织品地方标准,使产品生产有章可循。两年来,先后涌现出很多著名产品、诚信单位。龙头企业兰亚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兰亚”商标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并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三和”牌、“朝阳”牌亚麻被评为省优产品。去年,“兰西亚麻”原产地、“兰西亚麻绿色用品”两个标识还相继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验证并推广使用。

以“麻”造强势

兰西以“麻”造强势,通过举办亚麻节、订货会等活动,炒热亚麻产业、推介兰西,收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在两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和两届全国亚麻汽车坐垫订货会上,共签约6000锭亚麻纺纱、25万套亚麻编织等30多个项目。以此为契机,兰西着力在放大亚麻品牌效应、亚麻文化效应、合作开发效应、宣传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上做文章。如今,全县亚麻特色产业发展氛围已经越来越浓。每年亚麻种植域内及域外面积达30万亩以上,通过发展亚麻产业,全县37.8万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亚麻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扩大了城乡就业,也带动了交通运输、电力、信息、餐饮服务、文化旅游等二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去年亚麻产业增加值达2.8亿元,占全县GDP的64.5%,直接拉动社会就业6万人,拉动旅游等服务业实现收入5000余万元。 去年以来,兰西又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纺织工业总会评为“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同时,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又确定兰西为“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 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兰西亚麻经济正在跃上一个新高度。

兰西亚麻

地域范围

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省城哈尔滨略偏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小兴安岭余脉拉哈岗沿呼兰河西岸纵贯县境南北,亚麻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25°42′10″-126°38′10″,北纬46°02′05″-46°38′20″。包括临江镇、北安乡、兰西镇、榆林镇、康荣乡、红光乡、奋斗乡、远大乡、长岗乡、兰河乡、燎原乡、红星乡、平山镇、星火乡、长江乡十五个乡镇,地域保护总面积为150000公顷,生产面积1800公顷,年总产量3000吨。保护区北接青冈县和望奎县,西临安达市、肇东市,南面、东南面与呼兰区接壤,东北与北林区相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原茎工艺长度70厘米以上,茎粗细1-2毫米,粗细均匀,颜色呈杏黄色、光泽好。 2、内在的品质指标:长纤维含量15-17%,短纤维含量15-16%,纤维拉力强度18-22kg,可挠度50-65mm。 3、执行标准:2002年国家重新制定了纤维亚麻原茎标准,既GB/T13833-2002标准。 4、总体评价:麻纤维长、柔软度好、透气性高、品质好。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黄鬃鹅

黄鬃鹅产于广东省阳江市,又称阳江鹅。其体型细致紧凑,自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故称黄鬃鹅。黄鬃鹅全身羽毛在紧帖,背、翼和尾为棕灰色。喙、肉瘤黑色,胫、蹼橙黄色。成年体重公鹅为4050克,母鹅为3120克。屠宰测定:9周龄公鹅半净膛为82.23%,全净膛为74.10%。母鹅半净膛为82.00%,全净膛为72.91%。开产日龄约为150~160天。年产蛋量26个,平均蛋重为141克,蛋壳白色,蛋形指数1.4。公母配种比例1:5~6,种蛋受精率为84%。黄鬃鹅个小、早熟、易肥、肉嫩,是广东省四个优良鹅种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也是我国五大名鹅之一,驰名中外。

阳江养鹅的历史超过 500 年,黄鬃鹅最大的特点是个小、早熟、易肥、肉嫩。要品尝到黄鬃鹅的原始肥嫩鲜美,最好是用阳江当地的农家做法——炊鹅,“炊”是阳江话,就是“蒸”的意思。用柱侯、茴香、南乳等配料涂满鹅的全身,再把部分调料放进鹅肚里,腌制半小时。然后把鹅和配料一起放进锅里,盖好锅盖,再用湿手巾把锅盖和锅的缝隙封好。开始用猛火煲滚,之后转文火慢慢蒸。每半小时就要把鹅翻一遍,在翻鹅的同时用汤勺把酱料淋上鹅身,让酱料与鹅肉更均匀调和在一起。继而蒸上 1 小时,一只香气扑鼻的炊鹅就做成了。

若是有幸品尝到清明节前后的黄鬃鹅,滋味更是绝顶。因为开春后青草要比其他树木先抽芽、长叶,鹅食青草以后,就会长得特别肥嫩,鹅肉也就最鲜美。

七.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炖猪肉

炖猪肉

炖猪肉是阳西一道名菜,阳西炖猪肉早在二百年前已在地方流行,历代人才辈出,现在仍许多人精通制作方法。

炖猪肉最好是选用饲养一二年的猪选用猪的脯肉(俗称五层楼),将肉放汤中煮熟,然后切成二寸见方的块块。放上陈皮、桂枝、老抽、精盐、蒜、豉油、香粉、姜等配料,腌十分钟,再放镬中用花生油略炒,然后兜起慢火炖煮,煮过程中放酒放糖,猪肉软熟即熄火。这其中有两点是关键,一是配料多少,二是炖肉火候。二者要恰到好处,否则影响味道。有关炖肉制作阳西有很多名手,他们各有秘诀,轻易不向人外传。好的炖肉硬皮软囊,入口醇香,引人垂涎,要艺高者才能制作。

八. 广东省 阳江 阳西县 捞饭

捞饭

在阳西一些山区,人们喜欢吃捞饭。捞饭的煮法,是将米放水中煮开,用竹器捞上来,再放镬中炊几分钟,米全开即成。这种饭据说味甘淡,去火,好入口,米汤还可当茶饮。此法现在还在阳西一些山村中流行。

九. 广东省 深圳 罗湖区 米网榴莲虾

这是一道创新粤菜,主料是产自越南海河交界处的大头虾,米网也是越南的食材,用它包住混合了榴莲的虾身,过油炸香后起盘。咬一口鲜香酥脆,榴莲的香味丝丝渗透在虾肉中。

十.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牡丹

陇西牡丹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牡丹在唐、宋时期的西安、洛阳和彭城是盛极一时的。后来又有“菏泽牡丹甲海内”之说。这样人们就只知洛阳、菏泽、彭城牡丹之名贵,而不知天高土厚的西北牡丹,更不知陇西地区的优质紫斑牡丹。

陇西牡丹,历史悠久。据清乾隆《陇西志》记载:“牡丹为名胜,品最多”,卷十一、十四页记载《南安辛氏牡丹园》最有名,并赋诗赞誉。相传唐时陇西有“龙宫花园”每年向长安进贡大量优质牡丹。现今老人们还时常提到的清代进士祁荫杰的“祁家花园”、春家巷“王家花园”、新街巷“陈家花园”名气就很大,并流传下了许多歌咏牡丹之丹青词赋,例如《陇西志》记载《咏南安辛氏牡丹园》:爱惜芳园香满枝,天然国色费胭脂。花王富贵名相称,学士风流酒最宜。芸阁双青人共倚,朱栏百宝日初移。归来勒马诗千首,不许青莲笑我迟。

民国年间,丙戌浴佛日,陇西学士马君、祁作霖、王新三、陈海泽等畅游于陈氏牡丹园,赏谈之余,众发感慨,由祁作霖执笔撰写了《丙戌浴佛日游陈氏花园咏牡丹芍药赋》:世之论花者,谓菊有坚节能耐寒,能傲霜,为人所艳称而嘉赏。至于牡丹芍药,人多以为繁花不久而鄙视之。余窃以为菊之有节,固甚佳。而菊之有节傲霜,尤不知牡丹芍药之际遇隆盛焉……此吾所以每睹牡丹芍药而羡慕,对菊花而太息也。

陇西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牡丹生长提供绝佳条件。陇西牡丹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与中原牡丹和蜀地牡丹不同,其花头大、层瓣多、植株高、根系发达、喜阳、花期长且抗病虫害,寿命长达百年。更为奇特之处是牡丹花在陇西绝大多数为紫斑牡丹,无论何种花色,它的每瓣花片根部都有如同扇状形的墨紫色或深红色斑点,是牡丹王国里的瑰丽奇葩。再者历史底蕴浓厚,陇西自古是郡府所在地,官宦商贾往来频繁,尤其是达官显贵之人对养植牡丹情有独钟。在陇西经商为官都要带上家乡牡丹花种,培植于庭院、官府之中。一曰可美化环境,取富贵长久、春风得意之寓;二取怀念家乡,不忘根本之意。而所植花木就像襁褓中的幼儿在天高土厚的南安福地纳天地之灵气,茁壮成长,出脱得质朴、壮实。

昔日多为贵族雅士们赏玩的紫斑牡丹现已成为寻常百姓的心爱之物。当今的陇西,种植牡丹之风更盛,仁寿山公园、西北铝加工厂花园、昌谷乡、菜子沟、西郊二十铺村、三台乡、北关城壕、董家河滩、王家门、北山陈家庄等都是牡丹种植重点地域。

汾西县土特产山西省汾西县名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