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阳城县特产 阳城四大名优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9 06:42:16

一.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李圪抓

全名羊肉李圪抓,是沁水风味小吃中的一朵奇葩。相传一个姓李的牧羊人喜吃羊肉包子,食多生厌,他就突发奇想,借来邻居做煎饼的鏊子,想把包子用油煎一下,可包子皮厚难熟,他就在手上抹了点油,把包子皮拽薄,这样做成后油而不腻,别有风味。

二.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沁水黑山羊

沁水黑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沁水县是晋城市养羊大县,历史上就有养羊的传统习惯。沁水县养羊协会成立于2005年,是由晋城市沁河绿园牧业有限公司、沁水县6个畜牧兽医中心站和82个养羊户共同发起,经沁水县畜牧局核准,沁水县民政局沁民社证字第【2005】006号登记批准成立的非赢利性社会团体组织。目前拥有7个团体会员和273名个人会员,是沁水县较大的社会团体组织。协会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行业中发挥服务、协调、资询等作用,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联合各部门、各企业的有关力量,紧紧围绕肉羊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为会员单位和会员提供种畜、技术、信息、生产资料、肉羊回收、销售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有力的促进了我县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协会成立几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由沁河绿园牧业有限公司牵头,申报注册并通过了“太岳”无公害肉羊品牌商标,真正打出了沁水自己的肉羊品牌,为拓展市场空间,提升农户养羊效益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组建服务、销售网点,服务网点覆盖全县14个乡镇的1532户养羊户,在山东、广东、上海、北京、河南等地设立肉羊销售网点。三是强化技术培训,协会自成立以来,就把对养羊户的技术培训作为协会的首要任务,,通过培训努力促使协会会员养殖技术的提高,以此带动全县养羊业的发展。四是搞好技术指导,积极当好养羊业发展的技术后盾,促进养羊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经常组织山西农大教授、市县畜牧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深入到协会会员、养羊科技示范户中做现场指导,帮助养羊户解决疑难问题。五是积极推广养羊适用技术,同时为养羊户提供平价物资。六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传媒手段,及时发布肉羊购销信息。

地域范围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及沁水黑山羊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经沁水县畜牧兽医局研究决定,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拟划定沁水黑山羊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山西省沁水县的中村镇、土沃乡、张村乡、龙港镇、樊村河乡、郑庄镇、苏庄乡、端氏镇、加丰镇、郑村镇、胡底乡、固县乡、柿庄镇、十里乡14个乡镇,涉及249个行政村。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太行、太岳和中条三大山之间,黄河支流沁河中游。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位于东经 111°55′--112°47′,北纬 35°24′—36°04′之间。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龄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县、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宁俊山与浮山县、安泽县、长子县毗邻。全县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2676.6平方公里,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676.6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内现存栏沁水黑山羊18万只,年生产总量30余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沁水黑山羊体躯中等,头部大小适中,眼大微凸,鼻梁凹陷,耳小,向左右平伸,公母羊多具有粗大的“八”字型角,也有少数羊无角。背腰宽广肥圆,四肢粗壮,蹄坚实。被毛修长光亮,多为褐色,外层毛粗硬而长,有光泽。成年公羊体重50公斤左右,体高58.5厘米左右,体长63.9厘米左右,胸围76.3厘米左右,管围8.9厘米左右。成年母羊体重35公斤左右,体高53.1厘米左右,体长59.9厘米左右,胸围69.6厘米左右,管围6.8厘米左右。黑山羊屠宰率平均为35%,产仔率120%,外层毛12个月毛长度可达20厘米以上,平均每年可剪毛7.5两。内层毛年抓绒公羊可达5两以上,母羊可达3两以上。性成熟1岁左右、体成熟1.5岁左右,产肉性好,蛋白质高脂肪少,味香而美。每活重2.2-2.5公斤即可产净肉1公斤。2.内在品质指标内在品质:沁水黑山羊肌纤维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15种氨基酸含量齐全,特别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尤为丰富,被誉为人间“肉食珍品”。沁水黑山羊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7.5-19.8g/100g,不饱和脂肪酸39.5-45.4g/100g,磷100-359g/100g,钾298-452g/100g,钠59.2-71.6g/100g,铁1.21-1.96g/100g. 3.安全要求饮用水符合《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投入品符合《NY5030-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和《NY5032-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标准规定,肉羊饲养管理符合《NY5151-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和《NY5149-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标准规定。羊肉符合《NY5149-2002无公害食品羊肉》标准规定。

三. 山西省 晋城 高平 高平丝绸

中国是丝绸圣地,丝绸的源渊产地就在山西高平。泫水是缫丝的首创地,它便在高平市西北山区的泫谷,具体是发源于西珏山簏的泫水河。新中国早期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高平最早叫泫氏县,那里有条河叫泫水,泫水河畔是我国丝绸的发祥地。”高平丝绸以晋东南优质蚕丝为原料,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以软、亮、柔、轻四大特色著称,品种繁多,尤以美丽绸为最佳。

四.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太行山灵芝

太行山中生长着白、紫、黄三种灵芝。其中最珍贵的白灵芝,形同人体,五官俱全,帽缨皆备,极为难得

五. 山西省 晋城 泽州 巴公大葱

巴公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巴公大葱”是山西省早期四大名优土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品质,与山西汾洒、清徐陈醋齐名。其特点是葱白肥大,单株独茎,葱白肉厚心实,结构细密,味浓辣烈,其营养成分和杀菌素比一般大葱高,抗癌指数能达到26%,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功能。泽州县巴公镇地处岭岗,属红粘土壤,空气干燥,适应大葱喜凉爽的生长习性,极宜种植。从2000年开始,泽州县巴公双丰园大葱专业合作社为了保护这一传统品种,重新开发巴公大葱,通过选育传统的优良品种、合理的种植方式,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的规程进行种植,使巴公大葱的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多亩,并建立了相应的营销网络,加速了巴公大葱种植业的发展。

地域范围

泽州县地处太行山南端,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门户,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东与陵川县相连,西与阳城、沁水县衔接,北与高平市毗邻,南与河南省济源、博爱、沁阳等县市交界,县域环绕晋城市城区。巴公大葱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主要涉及泽州县的巴公镇、高都镇、大阳镇、下村镇、陈沟乡等泽州县的14个镇3个乡,巴公镇为巴公大葱的主产区,现有巴公大葱种植面积666.7公顷,年产量19250吨。自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5°12ˊ-35°42ˊ,东经112°31ˊ-113°14ˊ。东西长62.75 公里,南北宽58.85 公里,约占山西总面积的 1.2%。辖14镇3 乡,632 个行政村。生产总面积666.7公顷,年生产量1.9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葱全长一般1米多,葱白长60余厘米,头部有拳头大的疙瘩,一般每根重500克左右,大者重750克。因巴公大葱又长又壮,被群众形象地呼为“扁担葱”。 巴公大葱具有崩花多和耐贮存的特点。其他地方的葱用到切不易碎,即使先用刀拍打,切后也难免出现块状。把一株巴公大葱放在案上,只需用刀面一拍,层层鳞茎便自动崩开,小片葱白似满案飞花,用其烹、炒、炸时抢火候,效果好,味道美。葱白肉厚心实,组织结构严密。单株独茎不分瓣,味浓辣烈。收获3天后葱叶方才渐渐由绿变黄。叶干后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一冬一春,葱白仅干外表一层皮,其葱不腐烂、不干枯、不跑味。2.内在品质:大葱属百合科葱属中以叶鞘组成的肥大假茎和嫩叶为产品的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功效。每百克巴公大葱含磷量为45.8-48毫克、含钾量346-349毫克、含钙量61-63毫克、含镁量为15.5-17.0毫克、维生素C含量为17.9-18.3毫克、维生素AIU/100g5.8-6.3毫克,具有解热祛痰、促进消化、抗菌抗毒、防癌抗癌、消减脂肪、防治感冒、补充能量、降胆固醇、降低血压的功效。3.安全要求:巴公大葱种植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NY5001-2007《无公害食品 葱蒜类蔬菜》标准,加工产品冻干脱水葱花符合NY5184-2002《无公害食品 脱水蔬菜》标准。在包装,标识上须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的必须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六.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沁水紫皮蒜

沁水紫皮蒜

沁水紫皮蒜产于沁水县端氏镇。特点是蒜头大,蒜瓣大,辛辣味浓。为山西省晋城地区名土品。

七. 山西省 晋城 陵川县 玉米面“砣”

在过去,由于副食、蔬菜的缺乏,当地人经过巧妙的构思,将玉米面制成各种副食、点心食用,现在制作的“砣”中间包着陷,表面印着花纹,外观精美,是以前人们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一种“礼品”。现在食物充足,礼物品种也多了,这种自制的“砣”已经很少有人能做了。

制作“砣”的工具,是一种用木头雕刻的模型,是一种质地坚硬的木料,中间挖个圆形,在圆形底部刻上花纹,可以是福、寿或者花朵,和好的玉米面团,需要发酵24小时。取一个面团,在中间包上用红豆制成的豆沙馅,放在制“砣”的模具中挤压,使花纹印在饼的一面,靳师傅在柴火上座锅,把制作成型的“砣”放入锅中烤熟。

八.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王府八八筵

王府八八筵流传于阳城东乡,因其主菜贯穿周易太极“八卦生万物”和“好事成双”理念,且主菜为十六道而得名。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名扬天下的一种古老名宴。

据先辈传说,王府八八筵源自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据说村内天官王国光在朝任刑部尚书时,朝中光禄寺(主管皇上饮食、御膳机构)一金姓1因遭人陷害,申诉无门,恰遇国光翻阅旧案,得以平反昭雪。金姓1为报答天官知遇之恩,认国光为义父,在万历十年国光辞官回乡时,随同天官返回上庄,照顾其饮食起居,并改“王”为姓,在村内定居下来。金氏遂将自己掌握的宫廷御膳技艺配以民间辅料,创立了这一传统名宴,作为王府举行喜庆和招待地方1时所用。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和时间流逝,这种珍肴时馐逐渐走入民间,成了人们举行嫁娶、寿诞喜庆时招待亲友宾朋的一种宴席。

王府八八筵因其配料合理、甜咸有序、汤水适中、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高,且原料来源广、制作工艺精、传统特色浓、风味大众化,很适合广大城乡人民婚嫁寿诞喜庆活动,数百年来经久不衰,也是至今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宴席。如今,它不但成了人们举办喜庆活动的首选喜宴,也成为了一种朋友聚会、接待宾客的名吃名宴。

九. 山西省 晋城 陵川县 党参炖土鸡

陵川党参的横断面呈“五花形”,油性大,无渣滓,含糖量和药用价值比一般党参要高出1-1.5倍,民间自古就有“一棵五花芯,强如十斤参”之说。厨师们用当地这种独特的食材,与土鸡搭配,炖制出一道营养价值美味、滋补的地方美食——“党参炖土鸡”。

鸡肉一定要选当地放养的土鸡,又称草鸡。草鸡以青草、昆虫、杂粮为食, 在找食过程中, 肌肉得到充分生长和发育,粗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脂肪含量大大下降, 鸡肉品质堪称上乘。

新鲜的土鸡一只洗净,党参四两,葱姜蒜花椒大料适量,将食材依次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小火慢炖,,美味在汤与食材之间交融,在食材党参和鸡肉之间漫动。党参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效,鸡汤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党参的药用价值与土鸡的鲜嫩肉质结合,让这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得到很大程度的升华,大约一个小时后,一股鲜美的味道扑鼻而来,汤鲜肉嫩。

十.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羊杂格

本地人爱吃杂格,就像重庆人爱吃火锅、西安人爱吃羊肉泡馍一样,从古至今未曾改变。从这些光顾小店的食客的姿态上,您可以感受当地人对这种美食的钟爱之情。大人、小孩,无论坐着的、站着的,或者蹲着的,只要端起一碗羊杂格,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啧啧生香。

羊杂格主要原料是鲜羊肉和羊杂,配以粉条和萝卜。由于原料选择的多样化,又出现了牛肉杂格。不过,要说正宗,还数羊肉杂格。在不大的县城里,杂格已经形成东片、南片、西片、北片,各家在味道上虽有所差异,但各有所长,每家都拥有自己固定的铁杆食客。

杂格铺的设施比较简单,做法也基本一致,两口大锅,几张桌子,但是制作的原料和步骤却不那么简单。杂格中的一样主料——粉条,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只有这样才吃起来感觉柔嫩爽滑、筋道十足,制作粉条是个技术活,红薯粉用水和成面糊状,放在这种特制的工具内,然后舀一瓢,顺势在盛满沸水的锅上,用手臂有节奏地磕打瓢边,红薯粉从瓢底部的小孔漏下,落进滚烫的锅里。片刻功夫就变成了透明色,这时候需要马上捞出来。将成型的粉条捞出来后用凉水迅速过凉。萝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小人参”的称号,是杂格中的另一种主要食材,小范把洗干净的萝卜用这种特制的工具削成薄片。萝卜片需要经过煮熟、过凉、炒制,再放入骨头汤中炖烂。顾客来吃饭时,捞一筷子粉条,舀上一勺萝卜片,再浇上蒜水、醋等调料,放一些牛肉或羊肉,撒上香菜,喜欢吃辣,就放一些辣椒,辣椒是用羊油炸过后放凉锭好的。一碗热乎的杂格香味扑鼻,吃上一口,心旷神怡,这是一种享受,那浓浓的香味,象北京的大碗茶、象南方人的大米饭,舍不得、离不开。

阳城特产前十名排行榜阳城特产必买清单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