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特产 广东大沥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9 19:10:05

一.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浙贝

浙贝

浙贝是浙江省八味中药的主要品种,中医传统称为"浙八味",金塘岛从20年代引种以来,经过长期海岛气候(冬暖夏凉、无环境污染、生长期相对延长)的影响,表现为个体大、药味浓郁、药理性强,是中成药经销商亲睐的放心绿色中成药原药,也是重要外贸农产品。现金塘镇种植面积1000亩,年产商品浙贝300吨。

二. 浙江省 宁波 镇海区 宁式糕点

宁式糕点是宁波一带的传统名点,历史悠久,是全国糕点十二大派系之一。宁式糕点选料讲究、营养丰富、加工精细、造型别致,并形成以酥为主,酥、软、脆分明的特点,其品种可分为燥糕类、潮糕类、糖伙类、油虾类、蛋糕类、桃酥类、酥饼类、月饼类等。

宁式糕点除极有特色的苔生片、苔菜千层酥、苔菜月饼等外,还有松脆香甜的多孔“三北”藕丝糖及小如银元,色泽黄亮的洋铁饼,片薄松脆的粉麻片,松软可口的松花黄“大有”蛋糕,浓郁黄豆香的豆酥糖等。

三.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舟山贝雕

舟山贝雕是利用当地的贝壳作原料,根据贝壳的天然色彩、光泽、纹理,精雕成神形兼备的风景、人物、山水、花鸟等画屏的工艺美术品。《屈原》、《四大名医》、《南海普陀》等作品在全国性评比会上获奖,其中《屈原》以其奇特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工艺技巧,重现《九歌》中宏伟磅礴的图景,讴歌了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坎坷壮丽的一生,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二等奖。《观音渡南海》大型贝雕画屏,1988年被西哈努克亲王选中,作为珍品收藏。

舟山贝雕品种繁多,有贝雕画、贝雕镶嵌、贝雕首饰等。

四.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枸杞贻贝

枸杞贻贝自唐朝起就作为进献朝廷的贡品,故又称为“贡干”。舟山人俗称“淡菜”。贻贝的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贻贝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0%,并含有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以及碘、钙等,易于被人体所消化和吸收。若将新鲜淡菜煮熟剥壳,其肉蘸调料食之,鲜美可口。卤汁淡菜肉,味亦甚佳。淡菜肉蒸熟晒干,即为淡菜干,肉色红润,肉体饱满,久藏不腐。淡菜干同猪肉一起红烧,肉鲜汁香,回味无穷。贻贝的壳还能用来烧石灰,制贝雕,作饲料。贻贝又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贻贝能治虚痨伤惫,精血衰少,吐血久痢,肠鸣腰痛等疾,又是产妇的滋补品。”其味甘咸,性温,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还能治盗汗、阳萎、便血、肺结核等疾。( 舟山)

五.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江全鱼宴

九江全鱼宴

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菜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现能制作的鱼宴菜式多达70多种。有食家介绍,九江儒林西路有一家酒店的鱼宴颇为地道。

据称,最初全鱼宴是以4大家鱼为原材料,有大头鱼、鲶鱼、鲮鱼、鲩鱼,随着当地渔业的发展,2000年又推出新的鱼宴版本,采用4大高值鱼做原料,加上进口调味品,制作出更多的新菜。

首先登场的是“八宝鱼云羹”。有鱼云、虾柳、蛋清、雪耳、叉烧、韭黄、香菇等为材料,入口清甜无腥味。另一味“辉利功夫鱼”,有炸、蒸两种吃法,制作过程很讲功夫:先将鲈鱼去骨起肉后,鱼头、鱼尾油炸,鱼肉上放以梅菜调味,下面以日本豆腐垫底清蒸。吃起来,鱼肉香滑有鲜味。

“寒衣勤织锦”是用鱼皮做成的凉拌菜。生鱼皮加上紫苏、花生、青瓜、醋和辣椒,爽口醒胃。

“沙锅大鱼头”你可能见得多了,但锅底放锅巴的就未尝过了。鱼头够鲜滑,而浸有鱼头精华的锅巴,越嚼越有味道。

“酥香白花球”里是新鲜打好、腌好味道的鱼肉丸子,蘸上蛋清再蘸面包粒,放入油中用慢火炸至金黄而成。火候的控制是这道菜的关键。

最后还有“蜜瓜炒鱼丁”、“鱼露三宝”、“鸳鸯鱼青饺”等几道饭后菜。这些菜都需事先拆去鱼骨,挺考心思的。价钱更是实惠,九菜一汤每人仅需25元。

六. 广西 北海 银海区 纯海马粉胶囊

纯海马粉胶囊

本产品精选北部湾克氏海马、斑海马、青环海蛇、环纹海蛇、刁海蛇、尖海龙活体去其内脏后为原料,采用传统中医药生晒、焙干的干燥方法,通过纯物理微粉碎加工技术精制而成的纯天然海马粉胶囊、海蛇粉胶囊、海龙粉胶囊,完全保留了各自原生物所有的生物活性成份和生理效能,为滋补壮身的新型海洋名贵滋养佳品。

七. 广西 北海 银海区 花刺参

花刺参一般体长三十至四十厘米,体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数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纵带,其中中带较宽。口周围有触手二十个。体色多数为深黄色带深浅不同的橄榄色斑点、黄灰色带钱褐色的网纹或浓绿色的斑纹等。肉刺末端有的带红色。干品体近圆筒形,略扁。两侧较平坦,皮粗者厚硬,粗皮层具有小颗粒。色青黄有的浮现白圈。一般按单只重量分等级。一级单只重量125克以上,二级五十克以L,三级三十克以L。体形完整、参条顺直、肉质厚度均匀较肥实、内膛无残破、不扁压者为上品。参体较完整、身条粗细均匀但不顺直、肉体批塌有坑口、刀口和内膛残烂者为次品。

北海盛产的海参,以花刺参为主。主要产地在涠洲岛。刺参营养丰富,是中国海产八珍之一。补肾壮阳、益肾补肺、温阳利水。用治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腰膝酸软、遗精等症,治肺痨 、咳嗽、外咳虚喘、劳嗽有痰者。用于肾阳虚损、水湿停聚者。

八.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南海藤编

南海藤编已有1000多年历史,曾是朝廷贡品,主要分布在素有“藤乡”之称的大沥镇黄岐八乡,同时辐射到里水、平洲等地。

据传说,沙贝村在明朝末年就有人从事编织葵席、鞋底垫、雨遮箍行业,如生记、炳记等。后有人从海南岛运回白藤,乡人就做起了白藤手工业,初时做的是陈丽堂,店号叫“心和堂”。1840年鸦片战争后,海禁初开,外国船舶陆续开到广州,进出口物资也多了起来,洋藤也随之运进我国。沙贝乡人利用洋藤做原料,制成各种藤制品进行内外销,从此开创了利用进口原料制成商品出口的新历史。

洋藤产地,大多数是东南亚,主要在印度尼西亚。初时运来的洋藤,是以藤条织成箩筐包装,或由香港转运进来,开始时人们不知利用,只有当做柴烧。后有在广州杉木栏开设店号叫“天和福”商铺的沙贝人周月庭(绰号石岩慈菇),发觉这个品种大可利用,因土白藤也能用,就和族人陈泳山商议,首先用来编织农业需要的牛柏浪(谐音)、竹箩的耳、打包用的梨皮藤等,后来又做成蚕薄藤。经过多年,才逐渐发展织成各式各样的日用品。

那时制作藤器的工具只有一把开藤刀,生产方式非常落后。清光绪三十五年(1909),由芦念和亚伟的父辈等人发明了锯门(做藤的工具),用它来将开出的藤片削薄,这是第一道工序。第二道工序是用竹制成的“则”(音),套上针刀,用竹片压住,把藤皮拉出来分成两片,叫做“拔”。第三道工序叫做“挞”,即把藤皮两边削齐,使藤皮条子均匀。第四道工序叫做“尾门”,就是把藤皮再削薄,才算做成藤皮半成品。经过上述几道工序的藤皮就比原来手开的薄得多,而宽度标准适中,柔软度也好得多了。

有了这样的半成品,就能生产出更多藤制品,如盒丝、沙丝、沙王、藤席、枕席等。藤皮当时分为两大类,即粗货和细货。那时还是只能利用藤皮,而藤芯却无法利用,唯有用手工开细,成了做扫把的原料。

不久,白沙村“铁板藻”、“铁板万”等人,用薄钢板凿成从大到小的孔(俗称铁板孔),将藤芯逐条穿孔拉出,成了圆藤芯。黄岐八乡做藤农户使用铁板孔工具做圆藤芯,不但提高了功效,还促进了当地圆芯半制品的大批量生产和销售。

1915年,沙贝村陈亿祥和陈秀峰等人别出心裁,用一块木板平放,压着一把刀,再用木辘压住藤条,将藤推出刀口,然后拉出藤皮来。经过多次改进,拉出的藤皮比手工开的藤皮薄得多,阔度也随着原条藤分拉出若干皮,藤条的利用率又提高了一步。这样便减轻了成本,扩大了生产。那时候,沙贝村做藤的大小手工业户有100家之多,如永吉英记、义隆、汇利、荣记、绍记、重记、允祥等等。

1920年,沙贝藤业工人又发明了藤笪生产,俗称象眼笪(做家私用的品种),销路主要是美洲和欧洲。有了拉藤工具的改进,就能做出各式各样的品种,所以藤笪就应运而生。最初生产藤笪的是风岗村招广记,随后又有招孔记等。当时内销的产品有藤席,外销产品有藤笪、圆芯两大类。

抗日战争期间,因海外交通断绝,原料运不进来,国内外销门路闭塞,工厂商号大都相继关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藤业也逐渐恢复。但好景不长,国民党统治时期,政府积弊无能,金融动荡,货币贬值,税收繁重,藤业几乎奄奄一息,只能勉强维持,人民生活又陷入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浔峰洲一带做藤工场约200家,多由港澳乡亲回乡开办。据1952年《南海县第三区私营(包括公营)工商户情况调查表》统计:泌冲乡有“合栈”、“润承隆”等83家藤铺(工场),黄竹岐乡的藤器加工铺(工场)有“潘婵”、“梁流女”等40家。1953年9月,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1955年9月,南海县委-部派出工作组对浔峰洲170家藤业商号进行“私资合并”。1956年1月,基本完成“私资合并”工作。泌冲邹燊记藤厂的第二代业主邹志彬第一个带头签名加入公私合营南海藤厂,其他业主纷纷跟进。同年2月,公私合营南海藤厂(简称南藤)正式诞生。

1956年初,盐步地区广大藤业手工业者分别组建了沙凤、白沙、泌冲等8个藤社和海北藤器组,为集体经济,社员以股金入社,以生产白藤皮、圆芯、方片、厘皮为主,藤产品主要销往广州、佛山等地;1958年6月合并为南海合作藤厂。1964年10月,企业由省、县手工业联社联办,改名为广东省南海合作藤厂。1966年10月更名为广东省南海东风藤厂(简称东藤)。

至此,黄竹岐藤器加工业基本上由上述两大藤厂主宰,并成为当地经济支柱,外贸创汇期长达30多年。黄岐制藤业出产的藤制品主要分藤织件、藤席、藤笪、藤家具四大类;半制品分藤皮、藤圆芯两类;老产品藤织件过去只有书篮、藤箱、茶篓、提篮等,创新产品有花篮、吊篮、食盘、酒瓶托、旅行篮、洗衣箩、相片架、壁挂件以及玩具等。货号累积已达4000多个。藤席主要是床席、枕席、床垫、汽车坐垫以及专供出口的地毯席等。藤笪又称象眼笪,分大眼、中眼、细眼、密笪、骨笪、筛笪等20多种,长形幅如布匹,可随需要剪裁,用于室内装饰或制作家具等。藤皮、藤芯售给县内外织藤户作坯料用。

南海藤器最著名的产品是藤席,比之草席、竹席更柔韧靓丽。藤席是把藤皮经过人工裁、截、踏、织等多个工序才把成品编织出来。它在用途上分床席、枕席,还可以制作汽车坐垫席、沙发席等,以床席为大宗。床席藤皮的宽度分为“顶粗”、“二粗”、“细二”、“三粗”、“细三粗”等规格,又按藤的色泽分为上、中、灰等品种。同时,以藤席的宽度分为18排尺至4排尺(以民间旧老尺为计)等多个规格,以适合大床、中床、小床的需要。藤席具有凉快、舒适、耐用的特点,是其他席类无法相比的。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在藤编艺人的大力支持下,有关部门开展了南海藤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整理工作,现该项目已入选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更好地宣传与继承南海藤编,设立了南海藤编制作技艺(大沥)传习所(广东南海藤编制作艺术展览馆),面积922平方米;传习所布置有图片展示、旧藤制作器材展示、现场艺人编织展示及现代藤制品、家具展示等。

九.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浙东白鹅

浙东白鹅俗称“白乌龟”(龟念“居”),是舟山农区饲养较多的家禽,定海素有“浙东白鹅之乡”的美称。

浙东白鹅外形美观,全身羽毛洁白,成年母鹅性情温顺,鸣声低沉,一般体重四五公斤;成年公鹅体型高大,叫声宏亮,威武精壮,一般体重五六公斤。

浙东白鹅适应性强,耐粗饲,以食草为主,生长快,从雏鹅到成年大鹅只需三个月左右。繁殖力强。一年可养四期,按季节分为冬至鹅、清明鹅、菜花鹅、夏至鹅。肉质肥嫩,屠宰率高,半净膛屠体为活鹅重的79.6%,全净膛屠体为活鹅重的66.3%,可食部分占屠体的71.2%。

白鹅经济价值高,鹅肉可以烹成多种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如烤鹅、扣鹅、酱鹅、盐渍鹅、白斩鹅等等。鹅毛可以加工制成羽绒被、羽绒衣、羽毛扇等工业品。

十.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瑞安盘菜

瑞安盘菜是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的。瑞安市梓岙在清代咸丰年间就种植盘菜,五十年代后期以梓岙为中心,北至丽岙、白门,南至凤山、南山一带,盛产盘菜,总面积数百亩,总产量百万公斤,销往永嘉、温州、瑞安一带,深得消费者嘉爱,且久负盛名。

盘菜在瑞安市种植历史悠久,以至于民间常有人对脸庞较圆者叫绰号为“盘菜”,民国时期,当时温州的乱弹班(瓯剧)有一旦角脸较大,别人戏称她“盘菜旦”。

盘菜,学名芜菁、蔓菁,因形似盘状,故俗称盘菜,是浙南地区冬天主要蔬菜。《本草纲目》记载它出自“西番吐谷浑”,现欧、亚、美等国均有栽培。盘菜原是蔓菁类的“诸葛行军菜”,可代替粮食的大头菜,亦可制腌菜,但口感欠佳。经过温州市历代菜农的精心培育,如今市区、瑞安白门、梓岙、马屿的盘菜质量全国驰名,个大、肉白、细嫩、味淡甜,是瓯菜的好原料。

盘菜可菜可粮,可制作许多菜肴或作荤菜的辅料,或腌制盘菜生,如咸肉烧盘菜、盘菜烧大蒜、盘菜炒年糕、蒸盘菜蘸虾籽肉、盘菜烧肉、红烧盘菜等菜肴。

广东佛山大沥有什么特产南海区大沥哪里有特产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