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特产粉哪里买 海南特产粉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5 01:42:57

一.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鱼儿粉

夏天在张掖街巷中,别具风味的小吃比比皆是,遐而闻名的鱼儿粉便是其中之一。鱼儿粉是用精细的蚕豆淀粉制作的小吃,形似小鱼,颜色有白有红,配上调料,小菜,活象一条条小鱼在碗里游动,吃起来清凉、润滑,既充饥又解渴,是一种地道的风味小吃。

二. 西藏 那曲 色尼区 藏式牛肉粉

西藏牛肉粉放在大肚翻边郁金香形的碗里,清平的汤中白条壮的粉历历,牛丸堆在中间,碗边挤满蒜茸和芹菜末,闻上去香沁肺腑。赶快倒一点醋进去,然后放小半勺特制的香辣椒油。



汤中映红,白色的粉染上香辣,这时拿筷子挑起先放入左手的白瓷勺,再将白瓷勺放入嘴中,爽滑滋味一下子入胃,再夹一枚牛丸咬一口,辣辣的肉香和粉香达到极致。吃完如果余味未了,还可以大口大口将汤喝光,满是滋味的汤里有蒜茸、芹菜末、碎粉和椒油香,热热的下肚,带着满足出门去。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蕨粉圆子

蕨粉圆子

蕨粉是用山蕨根捣碎洗出来的淀粉。山蕨有着与其瘦小的身躯不相称的盘根错节的褐黑色的根系,分布在其下面尺把深的泥土层中,富含淀粉。

记得以前乡村里农民在挖茶棵或是冬闲时都会从山坡地里挖回一捆捆的蕨根,用水洗净后放在石槽内舂烂成糊状,然后装在一只白布袋中放入一个装着水的木桶中使劲揉洗,直到袋中成了清渣。这满桶的浆水沉淀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早上面就成了清水,所有的淀粉全沉淀于桶底。从容地倒掉上面的水,桶底的淀粉细腻灰白,约有三五寸厚,煞是喜人。用菜刀将淀粉一块块地铲下,放入竹匾中晒干,就是所谓的“蕨粉”了。

做蕨粉圆子也比较考究,先在大铁锅里用文火将蕨粉反复翻炒,让其干透成细粉(这样调做的圆子蒸熟就不会出现生粉子),再将猪肉(肥精适宜)、豆干(多用五香干)以及香菇、冬笋、虾米等配料切成细丁,放入细盐、味精等作料,倒进炒细的蕨粉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开水,搅调成硬糊状,再轻搓成一个个圆子(稍大于乒乓球),放入蒸笼大火蒸制熟透即成。其味鲜软、柔韧适口,有时再将其下锅添加葱蒜等作料,用猪油烩一下,味道更佳。

除蕨粉圆子外,还有用葛粉做的葛粉圆子。葛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祁门乡间山上也常见,其根部粗大富含淀粉,挖回后用同样的方法提取其淀粉,就是葛粉。葛粉比蕨粉白些,做圆子的方法也是一样的。

蕨类和葛粉均为野生,不施化肥农药,都是难得的天然绿色食品。只是如今茶园多用除草剂,山坡地又多已造林和开发利用,所以蕨和葛越来越少,成为珍稀之食品了。现在饭店多以山芋淀粉代替做圆子。味道自然就稍逊多了。

山蕨 水蕨

山蕨属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孢子繁殖,一般每年清明前后萌发。山蕨多生于山地阳坡或半阳坡阳光充足之处,土壤深厚之处的蕨出土长成6-8寸长时分外粗壮,因顶端之冠呈“如意”状,故而又称“如意菜”。

食用山蕨的历史记载较早,在《诗经》里就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记载,周王朝时祭祀神灵,还把蕨菜作为贡品之一,可见其历史悠久,弥足珍贵。祁门人将山蕨作菜肴,其烹调方式相当考究,现作简单介绍。将采来的山蕨掐去下端老的部分,再掐成寸许的小段,洗净后先在锅中红锅翻炒(先不放油),直至其水分渐少成干瘪状时,将其拢向一边,放油下锅,油热后放盐,翻炒,再放入蒜叶和少许酱油味精即可起锅。如不放蒜叶亦可放入酸腌菜少许,风味亦不同。如此爆炒山蕨清香爽口,食之开胃。

山蕨还可以放入开水锅中稍煮一会,捞出后晒干备食。干山蕨炖鸡、炖腊肉,美味无比。山蕨的根茎还可以提取淀粉食用(下节中将专门介绍)。

水蕨是蕨的另类,因其多生长在溪涧旁,河边潮湿处而得名。早春抽茎,绿如翡翠。水蕨食用期较长,直到其叶片展开,仍未变老变硬时,仍可采食。祁门乡土菜“水蕨炒腊肉”尤如绿翡翠、红玛瑙,其色香味俱佳、味道清香,堪称“菜之美者”。

四. 江苏省 盐城 滨海 白首乌粉

滨海县素有"首乌之乡"美称。相传清咸丰年间就有种植。首乌是可药食两用的滋补品。滨海县利用这一土,办了首乌制品厂。所产总渠牌精制白首乌粉,以首乌块根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去杂、粉碎、过筛、粉乳沉淀、分离、烘干等工序制作而成。产品呈粉状,洁白带光泽。荣获盐城市"传统品奖",畅销全国各地及港、澳和东南亚一带。

五. 广西 来宾 象州 象州山野百合粉

“山高不过圣堂山,好吃不过百合粉”象州山野百合粉历史悠久,乃象州著名土,县志记载:早在民国时期就远销粤、港、澳及东南亚而驰名中外,本品用种植3年以上的多种野生型百合(颜色分红、黄、白)为原料精制而成,洁白晶莹、颗粒细小、糊状透明、清见碗底、气味纯正,具食用、药用双重功效《本草纲目》已对百合的疗效有详细注解,本产品向社会承诺——在生产过程中全部运用物理过程绝不使用任何化学成份,保持了百合的原汁原味,对体内过热者,特别是吸烟、饮酒者甚佳,同时也是历代医家推崇的排毒出热最佳食品之一。更是外出送礼、孝敬老人、探望病人的首选佳品。

六. 广西 钦州 钦南区 螺丝粉

新兴街、白沙街、人民路、二马路等地的螺丝粉都很好吃,味美实惠,一般5元就能买一大碗。

七. 陕西省 延安 宝塔区 粉甘草

别名甜草。甘草是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以根和根状茎入药,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西方国家大量进口甘草,从中提取甘草次酸,治艾滋病。在今天西部大开发的时机,甘草作用更好,退耕还林,建山川秀美工程,水土保持作用更强。陕北农民和西部人们反映,把甘草种子随便撤到地上即可出苗,抗旱性特强,甘草生长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

甘草始载于《本经》。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甘草属多年生草本,高约30~70厘米,罕达1米,根茎圆柱状;主根甚长,粗大,外皮红褐色至暗褐色。茎直立,稍带木质,被白色短毛及腺鳞或腺状毛。单数羽状复叶,托叶披针形,早落;小叶4~8对,小叶柄甚短,长1毫米许;小叶片卵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偶近于圆形,长2~5.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钝状,基部通常圆形,两面被腺鳞及短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长5~12厘米;花萼钟形,长约为花冠的1/2而稍长,萼齿5,披针形,较萼筒略长,外被短毛及腺鳞;花冠淡紫堇色,长约14~盟毫米,旗瓣大,长方椭圆形,先端圆或微缺,下部有短爪,龙骨瓣直,较翼瓣短,均有长爪;雄蕊10,2体,花丝长短不一,花药大小不等;雌蕊1,子房无柄。荚果线状长圆形,镰刀状或弯曲呈环状,通常宽6~8毫米,密被褐色的刺状腺毛。种子2~8,扁圆形或肾形,黑色光滑。花期6~7月。果期7~9月。

本植物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甘草头)、根的末梢部分或细小根(甘草梢)、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甘草节)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甘草浸膏是制造巧克力的乳化剂,还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泽,制作某些软性饮料和甜酒;香烟矫味。在化工、印染工业中,甘草也广有用途。

八. 陕西省 西安 蓝田 蓝田神仙粉

蓝田神仙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夏秋两季,当地居民采秦岭山中绿色无污染的糜子稍树叶,晾干后放入盆中,加入沸腾开水,待稍凉后用力揉搓,去叶柄及杂物后,放入一干净盘中,冷后即成凝胶状,切块后加入蒜、醋、油泼辣椒等。神仙粉味苦清肝,清火明目,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据说“吃了神仙粉,神仙也不当”。

神仙粉,不是我们平常所吃的那种用玉米面或米做成的粉皮类食物,而是一种形状和口感类似凉粉,原料却与粮食无关的山野小吃。每到春夏时节,蓝田人总要到秦岭山中,采摘一种特有的植物“神仙草”,用来制作神仙粉。“神仙草”并不是草,而是一种生长在大山背阴处的乔木树叶,椭圆对生。有点像榆叶,当地人叫糜子梢。树叶采回后,先晾干,再倒进盆中,然后烧一锅开水,沸腾着注入,稍凉后用手反复揉搓,成褐色泥糊糊,最后放冷凝固成胶冻状,这便是神仙粉。神仙粉吃法很简单,刀切成小块,用柿子醋、蒜泥、油泼辣子等调拌,味道酸辣,口感清爽。尤其在炎炎夏日,一碗神仙粉入口,清凉直沁肺腑,那真是神仙般的享受。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蓝田县所辖玉山、九间房、普化、蓝关、蓝桥、辋川、小寨、焦岱、汤峪、厚镇、灞源、葛牌等12个镇街18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8′53" ~109°44′59",北纬34°17′13"~33°57′20"

九.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地瓜粉粿

地瓜粉粿

地瓜粉粿是翔安人宴请客人的主食。翔安人如此喜欢地瓜粉粿,除了其本身美不可言外,还有历史传说的原因。

传说明嘉靖进士洪朝选家境贫寒,赴京赶考前夕,母亲想做一顿佳肴为儿送行,可家里只剩一点稀饭、地瓜粉和别人送的海蛎、文昌鱼。母亲把地瓜粉和着稀饭加水搅拌成糊状,然后放到锅里烤成薄薄的地瓜粉粿,出锅后切成一条条粉条,之后加上海蛎和文昌鱼,就煮出了香飘四溢的地瓜粉粿,让洪朝选难以忘怀。

洪朝选高中进士后,回家省亲。村里人盛情设宴款待,美味佳肴一道又一道上席,即将散席也未见地瓜粉粿的踪影,洪朝选忍不住问乡亲什么时候上这道菜,乡亲们都莫名其妙,问过洪朝选的母亲后才解其中奥妙,后来依法煎煮,果然十分好吃。

翔安鹭翔酒家、泰源酒家、东方新星酒家等酒家都有这道主食。

十. 广东省 河源 和平 猪手粉

全城多数早餐店都有这道早餐,原料即米粉丝和猪脚。特点:汤汁香浓、嫩香可口、爽口软滑、肥而不腻。
海南特产正宗专卖店海南特产四大名粉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