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特产橄榄肉 福州特产橄榄怎么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5 07:48:36

一. 辽宁省 本溪 明山区 黄金肉

“黄金肉”是满族古老的宫廷风味名菜,曾被列为满族珍馐第一味,自清朝建立以后,每临大典盛会,酒席宴前,第一道菜,必须要首先上黄金肉而这道美肴,据说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创制。

相传,满人努尔哈赤在未发迹前的幼年时期,因家道中衰,曾流落辽宁抚顺地方,最初,并在女真部落首领家当一名伙当时,这位部落首领很讲究吃喝,每进膳需八菜一汤,金盘细绘,必不可少有一次宴请宾客,他选定部落中一位善烹调的女仆司厨,由努尔哈赤做帮手当女仆做完第七道菜时,突然晕倒此时,外厅正等着叫上最后一道菜,帮手努尔哈赤见状,急中生智,忙将切好的里脊肉,裹上蛋黄液,入油锅迅速颠炒后装盘送上,首领尝后,觉得味道与往不同特别好吃,宴毕问其故,侍者只好实情相告首领甚悦,随又传来努尔哈赤问此菜何名?努尔哈赤为讨吉利,并答道:“叫黄金肉。

后来,努尔哈赤发迹为后金建立者,成了清朝第一个老祖宗,于是,每届大典,必令先上黄金肉,并当众讲述这段故事此此,清朝各个皇帝便把黄金肉奉为至上珍馐,以示不忘祖上思典与赏赐,继而被传为佳话。

二. 福建省 漳州 平和 平和红肉蜜柚

红心蜜柚,又名红肉蜜柚、红心柚、红肉柚、血柚。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1998年在平和县小溪镇厝丘村林金山琯溪蜜柚园中发现果实汁胞呈红色优良变异单株,1999年从母树上采撷接穗进行高接换种,和嫁接培育无性子l代苗木定植建立试验园;2001、2002年分别于秋季采撷子1代、子2代幼树当年生枝作为接穗,嫁接培育无性子2代、子3代苗木,同种于子1代试验园中。

在平和县低海拔地区,红肉蜜柚物候期一般每年可抽发春、夏、秋、冬四次梢,萌发期分别在3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下旬及10月中旬;始花期3月中旬末至下旬初,盛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终花期4月中旬,自花结实率高。一般可达50%以上;果实发育期至4月上旬到9月下旬初,成熟期较琯溪蜜柚提早20~25天。[2]

果实性状编辑

果形倒卵圆形,纵径横径比为15.5:16;单果重1200克~2350克,平均1680克;皮色黄绿色;果肩圆尖,偏斜一边;果顶广平、微凹、环状圆印不够明显与完整;果面因油胞较突,手感较粗;皮薄,平均厚0.7㎝~0.9㎝。囊瓣数13~17瓣,有裂瓣现象,裂瓣率54%,囊皮粉红色;汁胞红色,果汁丰富,风味酸甜,品质上等。2003年、2004年果实内质送检结果,总糖8.76%,总酸0.74%、维生素C37.85mg/100g、可溶性固形物11.55%、果汁率59%,汁胞呈色色素为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分别为:55.45±1.13和41.10±2.24(μg/g·dw),是琯溪蜜柚的55倍和46.8倍。

红肉蜜柚所含的天然色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微量元素如黄酮类色素大部分具有维生素p的功能,类胡萝卜素中的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还能抗氧化,有助于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

功效

高血压患者常利用药物来排除体内多余的钠。柚中正好含有这些患者必须的天然矿物质——钾,却几乎不含钠,因此是患有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病患者最佳的食疗水果。

琯溪蜜柚所有的营养成分,红肉蜜柚都含有,且红肉蜜柚所含的天然色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当中的微量元素如黄酮类色素具有维生素p的功能,红肉柚子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富含维生素A。日本国家果树科学研究所研究类胡萝卜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科研小组对日本静冈县三木镇1073名居民进行调查,这些人平时都食用大量的红肉柚子。结果发现,这些居民患肝脏疾病、动脉硬化和与糖尿病有关的疾病的风险很低。

他们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饮用红色柚子汁后能明显减少肝炎患者发展成肝癌的风险。科研人员让一部分肝炎患者平常喝一些类胡萝卜素汁和红色柚子汁混合饮料。一年后,与具有相同病情但没有饮用类胡萝卜素汁和红色柚子汁的病人相比,他们中没有发现一人患肝癌,而前者发展成肝癌的概率是8.9%。

日本此两项研究成果显示,平时并不起眼的红肉柚子降低患肝癌、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风险的效果非常明显。研究结果一经公布,貌不惊人的红肉柚子摇身变成了最新的“抗癌水果”。[3]

有利于心脑血管病及肾脏[3]柚子中含有高血压患者必需的天然微量元素钾,几乎不含钠,因此是患有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病患者(如果肾功能不全伴有高钾血症,则严禁食用)最佳的食疗水果。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3]柚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3]柚子的果胶不仅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而且可以减少动脉壁的损坏程度。增强体质[3]柚子还有增强体质的功效,它帮助身体更容易吸收入钙及铁质,所含的天然叶酸,对于怀孕中的妇女们,有预防贫血症状发生和促进胎儿发育的功效。降低血糖[3]新鲜的柚子肉中含有作用类似于胰岛素的成分铬,能降低血糖。健胃、润肺[3]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病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减肥[3]早上——以高蛋白高营养为主,推荐牛奶1杯+面点1份,多加1/3个柚子;中午饭前——饭后食用1/3个柚子;晚上同中午。注意:适当控制淀粉(你知道你有哪种淀粉胖吗?)和油脂的摄入量。要保证每天有一个左右柚子的摄入量,减肥期间,不要过度节食,而影响身体的基本新陈代谢。如果你是寒性体质,每日柚子的摄入量可适当减少。[补血健脾[3]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除痰止渴[3]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能帮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气散结。

保健价值编辑

性味:味甜,性平,无毒。

红肉蜜柚秉承琯溪蜜柚白肉蜜柚果大皮薄,瓤肉无籽,多汁柔软,不留残渣,清甜微酸,味道永携的优良特点外,更即有色泽鲜艳,美丽诱人的特征,不仅具备白肉蜜柚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而且红肉蜜柚所含的天然色素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3]

如黄酮类色素大部分具有维生素p的功能,可软化血管,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色素都具有抗癌作用.[3]

因此,红肉蜜柚具有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祛痰润肺,消食醒酒,改善胃肠环境,降火利尿,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抗癌等功效。

很多果树专家、营养学专家,多次发表评论中指出:红肉蜜柚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水果。

经常食用红肉蜜柚,对高血压(血压食品)、糖尿病(糖尿病食品)、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肥胖者有健体养颜功能。此外,红肉蜜柚含有生理活性物质皮甙,可降低血黏度,减少血栓的形成,因此对脑血管疾病也有预防作用。[3]

女性常吃红肉蜜柚最能符合“自然美”的原则。蜜柚还有增强体质的功效。它能帮助身体更容易吸收钙及铁质;同时,所含的天然叶酸,对于服用避孕药或怀孕中的妇女们,有预防贫血症状发生和促进胎儿发育的功效。

三. 台湾省 台北 风味肉粽

形似三角锥形,精选东部优质糯米为原料。先将米过油炒香,再搭配口感较嫩的前腿肉,大颗栗子及具有嚼劲的土豆。食用时不必沾醬,便能吃出风味肉粽的独到之处。一个肉棕售价在新台币80元左右。

四.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橄榄菜

橄榄菜素色泽乌艳,油香浓郁,美味诱人而成为潮汕人日常居家的小菜美食。闻名遐迩。

明代《澄海县志》中载:“物产,果类有橄榄,实小而尖者为佳”。“蔬菜有芥菜,其中可用盐渍。”

橄榄与盐渍芥菜叶(俗称酸咸菜叶),精工煮制成为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澄海橄榄菜的传统制作工艺是:将橄榄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渍漂洗,滤去酸涩水分;再选取盐渍的酸咸菜,用刀切碎,把橄榄与芥菜叶放入铁锅,添加花生油及适量食盐,以文火煮至将近熟烂之时,将已切碎的红辣椒、蒜头、少许芝麻、花生仁等辅料加入拌均匀,再煮五分钟后即成。

橄榄菜是潮汕地区所特有的风味小菜,取橄榄甘醇之味,芥菜丰腴之叶煎制而成,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可追溯至宋明时代,经加工制作後具“清、鲜、爽、嫩、滑”等特点,可说是名闻遐迩的潮州菜系中的一朵奇芭。

橄榄菜制法讲究,须经八道工序:先选用碧绿丰润的鲜橄榄,去其苦涩,再以香醇花生油和盐反复番炒,尽取香馥之味,留其珍贵橄榄油成份,加入精选芥菜叶,并控制不同火候,慢慢搅伴,榄汁、香油渐渗其中,使其逐渐乌黑亮泽。经十个小时以上的文火煎熬,佐以香料,方制成滑润爽口的橄榄菜。下箸品尝,舌肠芳洌,细细咀嚼,留香齿颊,别有一番“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韵味。且橄榄菜富含橄榄油珍贵营养成份和多种维生素,生津益脾,促进消化,为潮汕酱菜之天然绿色健康食品。

橄榄菜是一种闻名遐迩的潮汕杂咸小菜,不仅海内外的潮汕人喜欢,很多外地人吃后也都赞不绝口。不但如此,乌橄榄菜还与菜脯和咸菜一样也是一种重要的潮菜原料,用它来炒饭或蒸肉,能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油香美味。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青绿色的嫩橄榄,与咸菜叶一起熬制之后,会变成黑亮如墨的乌橄榄菜呢?而且这样一种风味独特的黑色食品,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被创造发明出来的呢?

有这样一个创制乌橄榄菜的民间传说:每年夏天,肆虐的台风刮过之后,橄榄林子里总会落下一地的橄榄花。橄榄花就是尚未成熟的青橄榄,这时距离秋冬的采摘期尚远,橄榄果个小色青肉嫩核稚,吃起来粘稠味涩。有一位巧媳妇,舍不得让橄榄花在地里烂掉,就拾了一篮回家熬煮。因为旧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咸菜瓮,瓮头(上面)总堆放着一些咸菜尾(叶),巧媳妇便将这些咸菜下脚料也取出来洗净切碎,放进生铁鼎(锅)里与橄榄花同煮。她的本意,只是将废物利用起来,留着以后慢慢食用。不想奇迹真的出现了,乌橄榄菜就此诞生了!

从技术的层面看,发明乌橄榄菜的关键环节是熬煎橄榄树脂。但此项技术的发明及应用,潮汕人的先民南越人至迟在唐代就已经掌握了。这是因为橄榄本来就是一种原产于南越的果树,南越人除了嗜食橄榄果之外,还熟悉橄榄树的种植技术并能够综合利用橄榄树的各种价值。

对此唐朝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是这样记载的:“橄榄树枝皆高耸,其子深秋方熟,南人重之,生咀嚼之,味虽苦涩而芳香胜于含鸡香也。有野生者,子繁树峻,不可梯缘,但刻其根下方寸许,纳盐于其中,一夕,子皆自落。树枝节上生脂膏如桃胶,南人采之,和其皮叶煎之,调如黑饧,谓之橄榄糖。用泥船隙,干后牢于胶漆,著水益坚耳。”这里提到,橄榄树的枝节皮叶会分泌一种乳脂,经过熬煎之后,就变成黑色的饧状物,所以称之为橄榄糖。

橄榄树脂并不仅仅作为船舶的粘合剂,品质好的还能成为香料或药材。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提到一种“橄榄香”,说其由“橄榄木节结成,状如黑胶饴,独有清烈出尘之意,品在黄连、枫香之上”。

潮汕人从南越人身上传承过来的橄榄文化,首先表现在对橄榄果的嗜好上。嚼橄榄犹如喝功夫茶,个中滋味非此道中人是很难理解的。地方志书在记载橄榄时最重视的就是品质,比如嘉庆《澄海县志》说橄榄:“实尖而小者为美,圆而大者稍逊之。”光绪《海阳县志》则说:“其种有青有黄。青者味涩,唯黄而尖有三棱者佳。”这里提到的三棱橄榄,原产地在潮阳金玉的芦塘乡。2005年有一株树龄五百年的橄榄树王,挂果158公斤,拍卖得到52.7万元,创下了惊人的交易记录。

其次是表现在对橄榄树的综合利用上。橄榄树挺拔高耸,木质轻疏松软,故张岱《夜航船》说:“此木可作舟楫,所经皆浮起。”按古人造船的最大特点是不用铁钉,有了橄榄树,造船所需的木材和粘合剂就都能够解决,航海就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我们说,不但潮汕人的乌橄榄菜可能与橄榄糖有关,就连航海等生活方式都可能与橄榄糖有关。这也许能够回答为什么古代的潮州海商会那么出名,古航道:“万里石塘”为什么由潮州起始,经南海诸岛而到达异国他乡。

五. 安徽省 安庆 迎江 农家水浒肉

制作过程:

一、将里脊肉切成薄片,青蒜切成节。里脊片用水川一下,再用蛋白,菱粉拌和。

二、将豌豆苗下油锅加盐炒熟,放在盘底。

三、另起猪油锅,将干辣椒、花椒放入爆一下,取出剁碎,放在另一碗中。

四、利用原油锅,加汤、胡椒、酱油、糖、盐爆一下,马上将里脊片入锅,炒至七八成熟时,连汁倒在豌豆苗上,将爆好的干辣椒,花椒倒在里脊片上面.再烧一点热油浇上即好。

六. 广西 梧州 岑溪 滑肉肠粉

又名“猪肠粉”,因形似猪肠而得名,制法是先用一张卷粉卷上滑肉,卷成一条后再切成约8厘米长的小段,上蒸笼蒸熟,出笼后,浇是生油,熟油,糟辣酱,海鲜酱等佐料即成。

七. 西藏 山南 乃东区 西藏风干肉

风干的牛羊肉,是藏民喜欢的食品。一般在每年冬天,往往是11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藏民把牛、羊肉割成小块串上,或用竹笼挂在帐房、屋檐下的阴凉处,使之冰冻风干,自然脱去水分,第二年3月后取下烤食或生食均可,味道鲜美。

八. 台湾省 新竹 成家肉粽

成家肉粽属于北方粽,即将糯米炒熟后包馅再蒸,其馅料丰富,有香菇、蛋黄、瘦肉、栗子等,制作客家稞粽的方法,是先将糯米磨成米浆作为外皮,再包入馅料蒸熟,吃起来外滑内香。店龄80多年的成家粽店,因馅多、口味独特,知名度颇高,常有名人指定购买,形成另一种特色。

九.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金玉三棱橄榄

金玉三棱橄榄

橄榄是橄榄科橄榄属的常绿乔木果树。原产于我国。

是南方特有的热带亚热带果树之一。其优稀品种三棱橄榄是金玉,栽培历史150年以上。三棱橄榄果皮黄腊鲜亮,倒卵形,果基较平钝,微呈三棱状,故而得名。平均单果重10克,果实横径2.2厘米、纵径3.7厘米,核肉肉易分离。果肉白色、脆而化渣、香浓、回味惹事甘甜,含可溶性因形物12%,果实可食率82.84%,100克肉含维生素C为18.64毫克,钙146.72毫克。蛋白质为3.54毫克,纤维6.08克。据有关测定,三棱橄榄果质优良,维生素C和蛋白质分别相当于普通橄榄的225%和147%。栽培适应性强,耐旱耐瘠,适栽于肥力中等的植地。适应鲜良,价格为普通橄榄的5-30倍。三棱橄榄源于多玉芦塘,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该村西部瓠靴山发现,经长期选优去劣,嫁接繁衍。果农已掌握其快速育苗技术,在选地建园,成片规划;合理密植、及时高接;抓住花前肥和果实膨大肥轻施,秋梢肥和过冬肥得施的“二轻二重”科学用肥法;加强土壤管理;重视整形修剪、培养矮化树冠和健壮结果母枝、促花壮华保果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上下功夫。特别是重视对老树的更新复壮、高接换种;建立三棱橄榄优质基因苗圃;成立三棱橄榄技术协会三项措施,更使金玉的特种水果三棱橄榄的民展蓬勃地兴起!

十.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福州肉燕

福州肉燕燕皮是用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棰捣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薯粉和适量清水,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成硬坯,然后放在条板上,轧辗成薄片。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略干为鲜燕皮。继续晾干为干燕皮,一般包装久贮一年不坏。包馅前,用刀切燕皮成约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馅选瘦猪肉和虾米、荸荠、紫菜等共剁成酱,后加少许酱油、葱白调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状,蒸熟即成肉燕。

福州人常将“扁肉燕”与去壳鸭蛋相配作菜肴,因福州话“蛋”叫“卵”,“鸭卵”音谐“压乱”,取“压”了“乱”就会平安之意,故称“太平燕”,“燕”与“宴”同音,又称“太平宴”。

“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庆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时鸣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长辈即席致谢后,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湾同胞和海外福州侨胞喜爱,到福州来,必带燕皮回去馈赠亲友。

福建特产正宗橄榄橄榄肉是哪里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