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送女孩子的特产 绍兴地方特产哪里有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7 00:56:08

一.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州竹编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竹编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竹编

嵊州竹编是我国著名手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的劳动人民就用当地盛产的各种竹子,和巧手妙法编织出简朴、实用的竹篮、竹箩。东晋诗人许询迁徙居嵊州金庭时曾题《竹扇》诗:“良工眇芳林,妙思融动聘,篾短秋蝉翼,因助望舒景。”盛赞嵊州精细的竹编。明清两代,江南一带考生上京赴考时挑的考篮以及民间用的香篮、鞋篮、珠花篮

等,都是做工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品。随着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嵊州竹编典雅的工艺特色。

嵊州竹编选取当地盛产的质地优良的毛竹、早竹、金竹、迟燕竹等劈成篾片、篾丝,编织成各种工艺品,具有造型美观,编织精巧、牢固实用的优点。

嵊州工艺竹编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编织技法的基础上,首创了活络模型、竹篾漂白、花筋、烫金、模拟动物、兰胎漆等新工艺,推动了全国工艺竹编行业的技术进步。其中“模拟动物”、“竹篾漂白”、“花筋”、“篮胎漆”是嵊州竹编的四大工艺特色。

同时嵊州竹编厂已与全县35个乡(镇)的109家竹编厂,25个雕花加工点进行联营协作,使28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增加了农民的收益,支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朱红柿

一直以来,长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给长塘的水果种植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水果基地主要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桃花源生态旅游区,主要有猕猴桃和朱红柿。柿子有3000多株,面积1000余亩,每年产量约30万斤,产值达150万元。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40亩,预计明年的产量将达40吨,产值约80万元。在每年水果采摘季节,我们镇通过举办各类旅游采摘活动,在活动期间游客量约6万人次,水果销售额占50%,产值115万元。猕猴桃和柿子不仅是我们长塘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收入。

七月核桃、八月犁、九月柿子黄肚皮。柿子成熟于九、十月间,当秋风起、树叶黄时,桃花源景区里红红的柿子象一盏盏小巧可爱的红灯笼妆点着农家的房前屋后、路边地头,又像千千万万个一齐从地平线上跃出来的日头,把桃花源的山野点染得如霞似火,一派“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之美景,令人陶醉!这时侯,勤劳的桃花源人操着一种叫“柿杈子”的自制竹工具,小心地把橙红色的硬柿子连枝条一起折下来,然后把硬柿子的枝条剪成一个“y”形状,用绳子左一个右一个交叉串起来,柿子的圆脸朝外整整齐齐串成一个圆,送给亲朋好友,或挂在门口的竹竿上招揽游客。这样往往能卖到高价,今年一串大柿子就能卖出16元,普通的则是10元。这就是我们聪明的桃花源人仅用了一点点智慧,就把普通的柿子变为神奇宝贝了,给桃花源人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一棵柿树少则落个一百多元,多则五百多元,真的是“树上粮仓”呢。所以说,“红红瓶,绿绿盖,千人走过万人爱”。

这时的柿子还不能吃,挂一个星期左右后,那些又硬又涩的柿子就会慢慢变软,等熟透了吃。桃花源的柿子又甜又软,但这个甜又有着与糖不一样的味道,它甜而不腻。说到柿子,它美味多汁、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和钙、磷、铁等矿物质,且具有健胃、润肺、清热、止渴、解酒毒的功效。但吃柿子也有很多禁忌,吃柿子后不能吃螃蟹;另外还有脾胃虚寒以及外感风寒咳嗽之人忌食;柿子性大凉,故一次切忌食之过多。

近年来,桃园村部分农户引进了日本甜柿,它原产于中国,也叫“中国甜柿”。与普通柿子相比,这种柿子的最大特点是从树上采下后,无需捂熟便可直接食用。而且,柿子内没有核,就算连皮吃也不觉苦涩。这种含糖量达18%的日本甜柿,比市面上所售的优质水蜜桃还要甜。柿子成熟后,挂果时间为20天,采摘后的保鲜存放时间最长4个月,均比普通柿子延长了近一倍,市场价格也比普通柿子贵一倍。目前,引种的日本甜柿已经开始挂果,预计4年后可进入丰产期,届时产量可达到每亩800斤。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三. 浙江省 绍兴 越城区 绍兴醉蟹

【醉蟹】 “醉蟹”,相传由在安徽作幕的绍兴师爷所创。 当时,淮河两岸蟹多为患,当地百姓却不知食用,庄稼遭害,驱赶无方,

十分惊恐。师爷便向州官提议,鼓励百 姓捕捉,上交官府,他则备好许多

大缸和食盐、黄酒,将蟹膨制起来,然后,到各地销售,绍兴俗称其为“淮

蟹”。 “醉蟹”是在此基础上改良而成,经选蟹、养蟹、制 卤、浸泡、酸制

等工序精制,讲究制作周期、食用时期。特具清香肉活、味鲜吊舌的特点。

四.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五.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兰花

绍兴兰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绍兴是我国植兰最早的地方之一。据史籍记载,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曾在兰渚山下植过兰。《越绝书》云:“勾践种兰于兰渚山”。据初步考查,由绍兴人定名的兰花名种达27种。

绍兴兰花养(植)历史悠久,据宝庆《会稽续志》记载:“兰,《越绝书》曰,句践种兰渚山;旧经曰,兰渚山,句践种兰之地,王谢诸人修禊兰渚亭”。说明春秋时期,绍兴已开始种植兰花。晋代,会稽一带养兰渐盛。王羲之曾邀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山阴兰亭,修禊作诗,王羲之作《兰亭集序》。宋代,绍兴民间庭园普植兰花,屡见于宋代诗歌与文献。谢灵运撰《山居赋》曰:“风生浪于兰渚,日倒影于椒涂”。陆游诗《稽山行》中曰:“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说明会稽山兰花茂盛。明代,会稽山区盛产兰花。万历《绍兴府志》与万历《会稽县志》皆称:“兰,会稽山甚盛。”清代,绍兴兰业更盛,康熙《会稽县志》曰:“兰,今会稽山甚盛,凡山皆有,而出自南镇、秦望山者最佳”。绍兴兰花先后在国际国内各级兰展和兰博会中获得400余个金银铜奖,其中金奖、特别金奖140余枚。

据统计,全市现有兰圃20多个,其中绍兴县占70%以上。绍兴县现有兰花8000余盆,主要分布在漓渚、棠棣一带,而以漓渚花圃为最多,有兰花3000余盆,100余个品种。有奇种“绿云”,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资源。另外如“宋梅”、“程海”、“两神梅”、“翠盖荷”、“金岙素”等都是兰花中的珍品。绍兴兰花行销全国各地。在北京中山公园、上海植物园、杭州花圃3家专业“国兰园”里都有绍兴兰花品种。绍兴兰花不仅在国内享有声誉,而且还远销日本、香港、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绍兴)

地域范围

绍兴兰花生产地域范围是绍兴市柯桥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9°42′02"至30°19′15",东经120°35′至120°46′39"。东与绍兴市越城区交界,南到稽东镇,西到杨汛桥镇,北到滨海工业区,涉及马鞍镇、柯桥街道、柯岩街道、华舍街道、湖塘街道、钱清镇、杨汛桥镇、齐贤镇(柯开委)、福全镇、安昌镇、夏履镇、漓渚镇、兰亭镇、平水镇、王坛镇、稽东镇等16个镇(街道)370个行政村,总面积约1040平方公里。2014年底全区兰花培植面积200亩,培植量80万盆约600万苗。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春兰,株型较为矮小,肉质根,叶一般4至6枚,丛生,假鳞茎卵球形,较小。花单生,少数一茎2朵,以淡绿色和黄绿色为主,花期2月中旬至3月中旬,香气清幽。 蕙兰,株型较为高大,肉质根,根系发达,叶一般5至8枚,丛生,无明显的假鳞茎。花通常一茎5至18朵,以黄绿和翠绿为主,总状花序,花期3月底至4月底,香气清远。 绍兴兰花以香气纯正、瓣形端庄、开品坚挺、质感醇厚、色泽清糯、株型秀美、具有仙风神韵而著称于世。特别是绍兴兰花香气清幽,时有时无,久闻不腻,而叶花的走艺走俏变幻莫测,新赏点层出不穷,品种繁多,其中的春兰和蕙兰名种,在兰界享有盛誉。 绍兴兰花外观特征: 兰花由根、茎、叶、花、果实等组成。 兰根为肉质根,圆柱形,长条状,无根毛,每桩(筒)兰草有根3~7条不等。 兰茎短粗,春兰为卵球形,蕙兰不明显,植物学上称假鳞茎,俗称芦头、蒲头,是生长兰根、兰叶和花葶的器官,兰花的叶芽和花芽均发自茎基部。 兰叶呈条带状,无明显叶柄,常绿,硬草质。按其外形有阔叶、窄叶、线叶、长叶、中叶、短叶、深坑(叶的中脉深陷,叶片的横切面呈V字形)、浅坑、平坑等之分。按其叶态有直立、中垂、垂叶、卷叶、旋转叶、鼠尾、蟮尾、圆尾等之分。 兰花从假鳞茎上抽出花葶,又在花葶上生花。一朵兰花由中萼片(主瓣)、侧萼片(副瓣)、花瓣(捧)、唇瓣(舌)、合蕊柱(鼻头)、鞘、苞片及花葶等8部分组成,其核心是合蕊柱,俗称鼻头,是生成、蕴藏和散发香气的主体。 兰花果实为蒴果,俗称兰荪,果内种子数量众多,细若尘埃。 由于绍兴兰花在自然界的分布面比较广,加上几千年的人工采掘、驯化、栽培,在自然杂交和人工驯化条件下,变异性很大,品种繁多,种以下有变种,变种以下有品种,所以不同地区和不同兰人,对绍兴兰花品种的划分标准也不一致,有按照叶形分类的,也有按照花形或花色分类的。 按照花形分类,绍兴兰花主要为瓣形花,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荷瓣、梅瓣、水仙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 荷瓣花表现为外三瓣短圆宽大,质地厚,收根放角,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阔、大、微反卷,名种有环球荷鼎、大富贵、翠盖荷、盖圆荷等品种; 梅瓣花表现为外三瓣短圆,质地较厚,稍向内抱,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十圆等品种; 水仙瓣花表现为外三瓣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龙字、汪字、漓渚第一仙等品种; 蝴蝶瓣花,分外蝶和内蝶;外蝶表现为两副瓣部分唇瓣化,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名种有珍蝶、五彩蝴蝶等品种;内蝶表现为捧瓣舌瓣化,名种有蕊蝶、大元宝、虎蕊等品种; 奇种花表现为花瓣的某一部位发生奇变,或花瓣增多或减少,或多舌、多鼻等,常有牡丹型、菊花型,名种有绿云、余蝴蝶、多朵蝶等品种; 素心花表现为全花同一颜色,常见的有白苔、红苔(赤苔)、绿苔、黄苔;名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品种; 按照叶艺分类,绍兴兰花有中缟(如绍兴之光)、中透(如兰中宝)、虎斑、蛇皮、覆轮、水晶、矮种等。

六. 浙江省 绍兴 新昌 熟藕

熟藕

新昌人做的熟藕选用粗细均匀、外形美观的鲜藕段,在藕孔里塞上糯米。煮熟后藕段呈暗红色,色泽漂亮,藕香诱人。

七.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菱

绍兴盛产一种四角菱,称“驮背白”,以肉厚、鲜嫩、汁多、甜脆而闻名于全省,与嘉兴南胡菱、吴兴(今湖州)两角菱、杭州水红菱、塘栖青菱及古荡钝角菱,称为浙江六大菱种。驮背白8月底可采摘,老菱则在9月中、下月采摘,一直可采摘到霜降。菱,古称芰,又名水栗,有角,故通称菱角,系一年生草本植物,其 长势很强,分枝十分茂盛,繁衍于水下,因长尖角,才免受鱼类吞食。一 个菱种通常生20到30个菱盘,每个菱盘有叶60到80片,叶浮贴水面,夏秋 之交开小白花,每个菱盘可结菱5到8只。到秋天,成熟的菱角沉入河底, 第二年便生根、发芽,小满后露出嫩叶。种菱成本底,费工少,收益好, 是水乡农民利用水的 自然资源的一项副业。

绍兴栽菱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越州栽菱已甚普遍,唐代诗人朱庆余 有诗曰:“湖上微风,小榄凉,翻翻菱荇满回塘。”描绘了古鉴湖的菱荡 景色。清《嘉庆山阴县志》记载:“菱,产莫盛于山阴,每岁八月,菱舟 环集鉴湖中。”

嫩菱一般作水果吃,鲜嫩多汁,老菱株熟剥食,性糯,甘甜如栗。生 吃可消暑解渴,熟食能健脾益气。菱又可作为菜肴,菱肉饨豆腐乃绍兴素 食名菜,嫩菱肉烧茭白、毛豆肉,乃是时鲜佳肴,也可切成片、丁,配入 荤素菜炒食,清香而味美,熟菱肉也可用麻油、酱油及少许老酒拌和成为 醉大菱,佐酒最佳,风味独特。菱肉含淀粉24%左右,一般50公斤老菱可 制成淀粉4公斤左右,菱粉质细爽滑,为淀粉中之佳品,最适宜用于冷饮 雪糕、冰淇淋及细糕点。菱营养很丰富,内含淀粉、蛋白质、葡萄糖、脂 肪和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营养成分可与其 他硬果媲美。菱在医药上也大有作为,古籍《齐民要术》载:“菱能养神 志,除百病,益精气。”是一味很好的补养品。《滇南木草》一书指出, 食菱能治腰腿筋骨疼痛、周身麻木不仁、风湿入窍之症。老人长食菱粉粥, 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

八. 台湾省 云林县 天送小吃店

豆皮是将黄豆磨成浆,加水滚煮后,再将凝结于表面的薄膜层层筛取而得,常见的做法不外乎素豆包或切片炒肉丝,天送小吃店却将豆皮、笋丝、红罗卜、肉丝、鸭蛋酥等一起熬煮并加以勾芡,上桌前再滴上少许的乌醋,做成柔滑香甜的红烧豆枝焿,口味相当独特。( 云林县)

九.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陈酿香糟

产地:中国浙江绍兴。 特点:香气浓郁,味道甘甜,是制作糟鱼、糟肉、糟鸡、糟鸭、糟鹅、糟蛋等的理想原料,也是烹调中 的调味佳品。色泽澄黄清澈,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鲜甜醇爽。 工艺:陈酿香糟的制法比较简单。在黄酒压榨之后,将酒糟通过轧糟机压碎,过筛,筛下的糟就是香糟 原料,即可配料制作。配料的比例大致是:每100公斤酒糟加食盐4公斤,花椒30克。经充分 搅拌后,放在石臼中捣烂;然后,将捣成糊状的酒糟灌入酒坛内。灌装时,必须边灌边压实,不 留空隙,不然会影响香糟的质量。用荷叶将坛口包扎好,再用泥密封,陈酿一年左右,即为成品。 成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份。 ( 绍兴)

十.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河鳗

产品名称:绍兴河鳗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

产品成分:高脂肪、高蛋白。

产品功能:清凉解热,壮体强身,滋补保健等功能,可以治疗夜盲症、肺炎、肺结核等病症。

产品历史: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

产品简介:河鳗俗称鳗鲡、鳗鱼、白鳝,属鳗鲡目、鳗鲡亚目、鳗鲡科,体细长,前端管状,向后渐侧扁。属温水性鱼类,生活水温1~38℃,12℃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25~30℃,对水中溶氧量要求5mg/L以上,喜在荫暗处摄食和栖息和顶水逆游,尤其是幼小时更为明显。肉食性,自然环境下以小鱼虾及底栖动物如水蚯蚓等为食物。目前所需苗种都依赖捕捞洄游到江河出海口的野生鳗苗(白苗或称白鳗)。绍兴河鳗,亦称白鳝、鳗鲡,产于江湖水网地带。清康熙《会稽县志》载:“鳗,八月最肥。”其幼苗称鳗苗,俗谓鳗线。道光《会稽县志》云:“鳗,初生时,白如线,俗呼鳗线。三月间,三江斗门多有之。”绍兴河鳗体长,呈圆筒形,背侧灰褐,下方白色,无腹鳍,鳞细小,肉质细嫩,富脂肪,为上等食用品。鳗线炒雪菜、韭菜,炒蛋,炖豆腐,均为越中名菜。60年代,绍兴外荡鳗产量急骤下降。80年代后期,绍兴、上虞海涂均建有养鳗场。绍兴鳗苗出口日本等地,其价胜金。
绍兴特产方便送人的绍兴特产哪里买最正宗能送人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