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桥特产 南江县土特产干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1 19:10:01

一.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南江厚朴

南江厚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江厚朴是一种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其树皮、根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以树皮为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物种。南江厚朴高可达20 米,厚度≥0.3cm,呈单卷筒状或双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有细密的纵纹,椭圆形皮孔明显。内表面紫棕色,划之显油痕。断面显油润。气香,辛辣味浓。水分≤14%,总灰分≤5%,酸不溶性灰分≤2%。按干燥品计算,含厚朴酚(C18H18O2)与和厚朴酚(C18H18O2)的总量≥3.0%。以“皮厚,油性重、质细”而著称。南江厚朴种植面积7万余亩,是10万药农的主要收入来源。

南江厚朴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南江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 湖南省 娄底市 涟源市 富田桥豆腐

富田桥豆腐

在湘中腹地涟源东南部,有一个叫荷塘的小镇,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湘军的发源地,当年,湘军名将李续宾带领他的团练从这里走向全国,战功赫赫,荷塘因此声名远播。今天,同样是在这里,一种叫富田桥豆腐的土,名扬三湘,在湖南省以及省外的农副产品博览会上深受好评,成为我市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

一提起荷塘,人们就会想起这里的富田桥豆腐。然而,富田桥豆腐究竟从何时开始生产?为何人所创?当年是否被湘军带离家乡?均无从考证,只有富田桥曾氏豆腐作坊前那条小路上光滑的青石板,依稀记录着富田桥豆腐的历史。

据曾氏豆腐传人——年近九旬的曾家老奶奶说,他们祖辈一直靠打豆腐营生,她本人也做了几十年。现在她老了,把手艺传给了孙子。如今富田桥豆腐已形成一种产业,全村的豆腐作坊已发展到10多家,其中曾氏游浆豆腐尤为突出,从选材、配料、加工、包装到销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序。

曾氏游浆豆腐店老板告诉我们,豆腐是中国人最喜欢的烹饪原料之一,全国各地广有制作,名产、亦多。在全国诸多名豆腐中,富田桥豆腐与安徽的八公山豆腐、山东的泰安豆腐、陕西的榆林豆腐、江苏的平桥豆腐、浙江的处州豆腐、广东的九龙豆腐、湖北的房县豆腐等,一起跻身全国豆腐名产之列。

有人将豆腐分为南豆腐、北豆腐两大类。富田桥豆腐属南豆腐,又称嫩豆腐,以石膏点制,含水分达90%,色雪白,质细嫩,味甘而鲜,烹调宜拌、炒、烩、氽、烧及作羹等。

富田桥豆腐在具备南方豆腐特质的同时,又有它的独特之处,在制作上采取游浆方法,无需石膏作添加剂,也能形成豆腐,这其实还得益于当地的一口水井,该井之水天然含卤,可替代传统的石膏点浆之功效,所制豆腐清香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极高,为其他豆腐所不及。

富田桥豆腐精选优质大豆,采用当地独有的深井水,经2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产品具有奇、健、美三大特点:

奇:豆腐加工不放石膏、卤水等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堪称绿色食品。健:产品为纯植物蛋白质食品,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实乃上等保健食品。美:色、香、味俱全,风味别具一格,口感细腻甜润,食之回味无穷,口齿留香,堪称下酒好菜。

80年代,海峡两岸开始通航,有几位涟源籍台胞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宴席上,他们问起了富田桥豆腐,说:“当年用稻草杆系着的富田桥豆腐,常在蓝溪桥一带叫卖,那豆腐真好吃,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这种豆腐。”第二天,市侨联工作人员为此特意来到荷塘,接来富田桥打豆腐的曾老师傅,在蓝田制作豆腐,尽管色别一模一样,但那味道总不如富田桥豆腐。曾老师傅究其原因,是与水有关,富田桥的豆腐必须用富田桥的水,才能生产出正宗的富田桥豆腐。

如今,富田桥豆腐越做越大,这些豆腐作坊都加大了资金投入,改进了技术,增添了设施,扩大了规模,提高了产量,并开通了网上销售渠道,申请注册了富田桥豆腐专利。

富田桥豆腐已誉满四方。

三. 浙江省 台州 临海 汛桥食用菌

产品名称:汛桥食用菌

产品产地:台州临海

产品特性: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高蛋白、低脂肪、各种氨基酸(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产品功效:能降低血脂、胆固醇、清除血壁的粥样血脂沉积,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清除自由基、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防止血栓形成、还有提高肌体免疫力之功效、

产品简介:汛桥的食用菌生产是以峙下片、汛桥片的10多个村为生产基地,共有生产农户100多户,生产的食用菌有金针菇(黄菇、白菇)、平菇、蘑菇、猴头菇等。年栽培220万袋,总产鲜菇1815吨,年产值580.5万元。汛桥的食用菌生产已有30多年历史,在省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猴头菇加工产品曾畅销全国各地及日本东南亚等地,食用菌营养丰富,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各种氨基酸(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常食之有提高肌体免疫力之功效。

产品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历了悠久岁月。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记述了关于菌类的栽培。在2000年前的史料中已有记载,《吕氏春秋》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有对获各的记载,称为"千岁松根,食之不死";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就谈到"紫芝"可以像豆类在地里栽培。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并根据菌盖色泽,评述品质高低。6世纪贾思辨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菹的做法。7世纪段成式写的《西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记载了"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木耳栽培法。唐代韩鄂编的《四时纂要》中,则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用烂构木及树叶埋在畦床上栽培构菌的方法。"种菌篇"还对菌子的种植、管理、采收、于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南宋陈仁玉撰写了第一部《菌谱》,其中对侧耳作过"五台天花,亦甲群汇’的评述。还对浙江东南部十一种食用菌列述了名称,并对它们的风味、生长习性和出菇环境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一时期我国人民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知识进步很大。在西方国家中,希腊有一名医师在公元1世纪提出用木屑在畦床上栽培杨树鳞耳的方法。到16世纪末,意大利的一位名医用这种方法栽培成功,后来大力传播。虽然这些办法比较原始,但它具体记载了我国食用菌科学知识的渊源,具备了为后来半人工栽培的雏形。这一阶段从技术上考虑,完全是靠食用菌的孢子漫天飞,天然生产,人们只是认识了现象,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抱子飞扬,天然生长"。这就是食用菌栽培业的诞生。

四. 重庆市 大足 邮桥香米

重庆邮桥米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重庆市双桥经济开发区邮亭工业园区。

公司2003年在大足县工商局依法注册,现注册资本863.79万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大足县邮亭经济开发区,经营范围:粮食收购、加工、批发、零售。

公司建有日产100吨精米的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粮食年经营量达20万吨。

2012年未资产总额16,545万元,营业收入51,034万元,实现利润2,495万元。

公司已发展成为重庆市农业产业化30强龙头企业,2010年5月24日经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等八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0年12月被重庆市商委评为“重庆市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2011年9月定为“重庆市生活必须品供应基地”。

产品注册商标“邮桥”牌2012年5月获得重庆市著名商标荣誉。产品均达到“GB”国颁标准,质量通过了QS认证。“邮桥香米”在第九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大米”。“邮桥香米”经重庆市名牌农产品认定委员会检测考评,被认定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2012年9月“邮桥香米’在北京获中国第10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渝米香”获第1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邮桥香米”经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监测审定,符合GB/T19630.1-.4《有机产品》标准,证书编号:1000GA1300225、1000GA1300226。

“渝米香”和“香山米”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号分别为:LB-03-1005341572A、LB-03-1005341573A。

产品原料均源于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基地建于“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五A”风景区、国家山水园林城市的重庆市大足县,基地生态环境秀美,符合“NY/T—391-2000”标准。

公司在大足、开县、秀山签订稻谷收购定单27万余亩,带动农户10万余户,并在大足县三驱镇采取土地全流转方式,以每亩500斤稻谷的租金,租种1000余农户的3000多亩土地,采用稻、油种植模式,利用机耕、机播、机收的全农机化操作,用于发展优质粮油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基地发挥了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在新时期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全面、和谐和共同繁荣的发展的政策。

办公地址:重庆市大足县棠香街道宏声广场6A09号

总经理:陈宗玉电话:1531093178915310922789

五. 四川省 广安 岳池县 莲桥米粉

岳池县莲桥米粉:取自本地生产的优质大米深加工而成,产品不含任何防腐剂、防霉剂、色素等添加剂,外观色泽温润如玉,入口香醇甘美,味道好,易消化,绿色天然食品,老少皆宜,深受广大消费者推崇喜爱,产品不但畅销本地及周边地区,而且远销成都、重庆、贵阳、湖北、山西、新疆等全国十几个省市,供不应求。

六. 台湾省 台南 黑桥香肠

“黑桥香肠”店位于台南市“沙卡里巴”小吃区附近,它出售目前南台湾最有名的香肠,已有30多年的历史。黑桥香肠的形状比一般香肠要粗大许多,由于南台湾的人吃湿式香肠,故它的香肠依南部人的口味设计。逢年过节是黑桥香肠销路最好的时候。

七. 四川省 成都 简阳 玉成桥羊肉汤

玉成桥羊肉汤

玉成桥羊肉汤历史悠久,享誉省内外,因其色鲜味美,滋补健身等特色,而倍受人们青昧。

玉成桥羊肉汤选用本地优质山羊为原料,经过宰杀、清炖、熬汤、多次暴炒,再搭配适当佐料,即成了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其主要特点:汤乳白色,汁浓不显油光,香味浓郁,肉质脆软,鲜美合口,食而不腻。

其主要作用:开胃健脾、防寒御冷、温肾光阳、滋阴壮阳。

其医药作用:经常食羊肉汤,能治疗肾虚,腰膝酸软、遗尿、尿频、脾胃虚寒、里急腹痛、气血不足、食欲不振、气血不足、肾虚阳痿等病症,再配以适当中药,能有效降低与代谢相关的病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

八. 四川省 广安 岳池县 岳池县莲桥米粉

岳池县莲桥米粉:取自本地生产的优质大米深加工而成,产品不含任何防腐剂、防霉剂、色素等添加剂,外观色泽温润如玉,入口香醇甘美,味道好,易消化,绿色天然食品,老少皆宜,深受广大消费者推崇喜爱,产品不但畅销本地及周边地区,而且远销成都、重庆、贵阳、湖北、山西、新疆等全国十几个省市,供不应求。

九. 河北省 廊坊 三河 错桥果核雕

产地:中国河北三河。 特点:设计新奇,雕工细腻,形象鲜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 三河)

十.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横山桥百叶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山桥百叶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山桥百叶是江苏常州的名,据考证:“山北奚巷村王根产、德兆父子一家,从乾隆年间就制作豆腐百叶,三百多年来代代相传成为百叶世家”。横山桥的百叶柔嫩味美,鲜而又纯,纯而爽口,制作精良。百叶是”餐桌之王“,可以炒韭菜、蘑菇、豆芽、笋干...清爽可口;配上鸡、鸭、排骨、蹄膀精心煨煲之后,百叶吸尽了肉食的精华,其味香美,远胜鸡鸭。

百叶古时称“千张”,为民间供神敬佛祭祖祈福必用之物,现为寻常百姓日常家肴之一,大俗之物,能够制作者比比皆是。

而横山桥百叶,因其独特的手工制作传统工艺,独特的“点花”配方、时文时猛的“煮浆”功夫、恰到好处的“闷缸”用时、力度均匀的“压榨”技巧,使成品兼有白、香、嫩、糯、滑爽且有弹性韧性,口味独特而驰名大江南北。

横山桥百叶早于明清时就名闻遐迩,据考证:“山北奚巷村王根产、德兆父子从乾隆年间就制作百叶了,300多年来代代相传”,成为“百叶世家”。当年做百叶,全靠石磨磨:屋外繁星点点,屋内一灯如豆,石磨磨出了淡黄似奶的豆浆,制成洁白如玉的百叶,也磨出了经典常州滩簧戏《双推磨》。

制作横山桥百叶要经过选料、河水浸泡、磨浆、沥浆、煮浆、点花等工序和工艺。其实,从选料到用水,从煮浆到“点花”各个工序环节都有讲究。如选料,黄豆要选斗滚圆绽,光亮如珠的,这种豆含蛋白质高,出浆率高且浓。浸泡黄豆用干净的河水而不是自来水,因为河水水性较软,可增加百叶的韧性。浸泡黄豆、磨浆、沥浆、煮浆用时都有讲究,所用时间不能长也不能短。“点花”,是制作横山桥百叶的核心技艺。“点花”用料、数量、用时、火候直接决定百叶的口感质量。当然其他工艺亦很重要,如“煮浆”的火力要时文时猛、“闷缸”用时恰到好处、“压榨”力度应均匀精当,这样使得成品百叶就会分外滑嫩、口味独特。毕后,一张张厚薄适度、清香四溢的百叶便制作出来了。

正宗横山桥百叶因“营养科学;绿色环保;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价值”而被载入《中国名菜大典·江苏卷》。横山桥百叶烹饪成肴,淡黄似奶,鲜嫩柔软,食而不腻,肥而爽口,百吃不厌。

横山桥百叶在长三角一带已享有盛誉,需求量极大,而且越来越大,进入了江浙宴会名菜之列,尤其是近年来,频频登堂入室,成为沪宁杭常一流大宾馆、大餐馆的时尚佳肴。日本高 市三友次郎先生品尝后称赞横山桥百叶是“人间美味”,并预言此菜有变成“全球餐桌佳肴”的可能和潜力。

南江县十大特产南江特产有哪些可以带走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