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各县市区地标特产展示 吕梁十大特产都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3 00:16:17

一. 山西省 吕梁 汾阳 汾阳石头饼

汾阳石头饼

汾阳石头饼是中国最古老的铁板烧食品。又称石予馍,唐代称石傲饼。特别:经久耐储,携带方便,口感酥脆咸香。

汾阳石头饼历史渊源

黄河人类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石烹法的出现,应该说与人类谷、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植谷为食,始于神农时期。神农氏是黄河先民中的一位圣人,即传说中的炎帝,是黄河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创农业生产,教人食谷。

《白虎通》云:“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吕,教民劳作。”然谷物粒食,不宜于火上直接烧烤,先民就发明了“石上燔谷”之法。《古史考》云:“神农叫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熟之也。”

二. 山西省 吕梁 兴县 软米

软米

软米系由兴县传统种植的黄黍子碾造而成,米粒浅黄色,较一般米大而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用其制成的油炸软糕,食之酥软可口,是山西有名的小吃之一。该产品曾在1996年山西省优质小杂粮畜产品评销会上荣获铜奖。

三. 山西省 吕梁 交城 褐马鸡

褐马鸡

褐马鸡是我国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见于我国山西吕梁山、河北西北部,目前约计有2000只左右。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

形态特征

褐马鸡成高约60厘米,体长1米-1.2米,体重5公斤,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头侧连目有一对白色的角状羽簇伸出头后,宛如一块洁白的小围嘴。褐马鸡最爱炫耀的是它那引人瞩目的尾羽。其尾羽共有22片,长羽呈双排列。中央两对特别长而且很大,被称为“马鸡翎”,外边羽毛披散如发并下垂。平时,它高翘于其他尾羽之上,披散时又像马尾,故称“褐马线”。褐马鸡整个尾羽向后翘起、形似竖琴,十分美观。

翅短,不善飞行,只能从山上向下滑翔式地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全身羽毛深褐色,头顶长着黑色的绒毛。嘴巴粉红,脸部鲜红,眼睛后面有一白色颈圈,两簇雪白的绒毛突出于脑后,象一对白犄角,因而有得名“角鸡”,尾巴蓬松上翘,很像马尾,泛着紫蓝色光亮;喙短而尖。

四. 山西省 吕梁 交城 刺绣堆锦

旺英刺绣手工艺品工作室成立于2007年。在当今传统文化迅速崛起的年代,民间手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装饰家居和收藏的热门产品。做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刺绣堆锦,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7年5月,应邀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并获奖。2007年7月,产品应邀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展会上受到了1、张宝顺等与会领导和工艺美术大师的高度赞誉。本工作室的工艺美术大师解爱英于2006年10月被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授予“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的称号。2008年4月份产品被吕梁市选中参加了北京朝阳与山西吕梁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共同举办的“名、优、品展示会”; 8月份参加了山西工美为庆祝奥运会举办的“山西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11月份应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的邀请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会上受到了国内外工艺大师们的关注,北美代表辛蒂.鲍登女士以及国际级布糊画大师滕藤的高度评价。2009年在喜庆国庆60周年之际应山西省林业厅邀请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会后被授予“先进花卉企业”的荣誉。2010年2月被山西省委宣传部选中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五. 山西省 吕梁 临县 临县粉皮

临县粉皮薄如纸,明如镜,既可凉拌下酒,又能与肉煮炒,一年四季皆可食用。

六. 新疆 乌鲁木齐 新市区 乌鲁木齐拉条子

拉条子用上好面粉和面,拉制而成,呈圆条状,由此而得名。在风味小吃中,拉条子是极受各族群众喜爱的一种。它柔圆细长,圆润滑爽,吃起来别具风味。做拉条子的关键是掌握好和面和拉制两个环节。和面时用盐水,盐要放得适量,恰到好处;和软一些为宜,揉透饧好。饭馆里,都是大把子拉制,技术娴熟的厨师一把子可拉十几公斤。只见面团在他手里晃来晃去,瞬间,一把把面团变成宛若银丝的拉条子,双臂轻勇,姿势优美,动作谐调有力,叫人惊叹称奇。在一般家庭,则不用大把子拉制法,而是把和面做成三十厘米长的小节,涂上清油,盖上湿布,心灵手巧的回族妇女把面拉得又细又长,有的长达一两米。拉条子常用的拌菜是过油肉,鸡蛋炒西红柿,辣子炒羊肉,芹菜肉片等等。拉条子消暑耐饥。在炎热的夏天,若早晨美美吃上一顿拉条子,到晚间也不觉得饥饿。更为有趣的是,把拉条子切成三、四厘米长的小段,和油、羊肉、大葱、西红柿、辣椒等爆炒,即成爆炒面,其风味与拉条子又迥然不同

七. 山西省 吕梁 岚县 岚县莜面

这次来说说岚县另外一种——莜面。大家都知道莜面是莜麦磨成的,为什么不说是莜麦而是莜面呢?想知道,那您就往下看吧。

要说莜面那得首先来说莜麦。它是一种禾谷类作物,学名裸燕麦。营养丰富,在禾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组成也较平衡。由于莜麦营养丰富,耐饥抗寒,在自治区西部被誉为一宝。征麦含糖分少;蛋白多,是糖尿病患者较好的食品。又因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是老年人常用的疗效食品。莜麦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平均达15.6%,高出大米100%、玉米75%、小麦面粉66%、小米60%,8种氨基酸组成较平衡,赖氨酸含量还高于大米和小麦面粉;脂肪和热能都很高,脂肪是大米的5.5倍,小麦面粉的3.7倍。此外,维生素和磷、铁等物质也比较丰富。莜面出粉率高,一般可达九成以上,吃水量大,0.5公斤莜面可做1公斤成品。内蒙古、山西(晋西北)是我国莜麦的主要产区,而且山西的莜麦绝对是全国最好的。

虽然岚县也属金西北,也产莜麦,但由于莜麦性喜寒、旱,在岚县莜麦大都种在山火丘陵的最顶端,这样就使得种植面积缩小,播种收割也不是很方便而且每年可以种两季的莜麦成了一季,所以产量不是很大,但也正是由于在这种条件下长成,所以岚县的莜面有着其他地方品种无法比拟的味道,也是绝对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如果你想尝一尝岚县莜麦的味道,恐怕要亲自去了岚县才能够吃到,因为当地人从来就没有把它作为经济作物来种,跟本就是为了自家吃才种,甚至很多岚县人都无法吃到地道的岚县莜面,本地莜面价格都是很贵的。

好了,莜麦的介绍就到这里了,看到这相信很多人都吧满意。怎么跟搬教条一样讲了半天,却没有一点实质的东西来说明?嘿嘿,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说明岚县莜麦整个生长过程中的特点,具体和吃相关的,那就放到吃里面讲吧,那个时候将的就不是莜麦了……

八. 山西省 吕梁 临县 临县豆腐

临县豆腐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颜色纯白、质地精细、软而不脆等特点誉满晋西。

临县豆腐是山西第一家有正规工艺标准的豆腐。经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批准,《临县卤水豆腐标准》成为我省首个豆腐工艺标准。在临县,最正宗的豆腐是麻峪豆腐。麻峪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豆腐村,村里一多半的人家都是做豆腐的。临县县城人吃豆腐只认麻峪豆腐,在离石、太原等地,提起麻峪豆腐也是赫赫有名。

临县豆腐一直有“马尾提豆腐”、“秤钩钩豆腐”的美称。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也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作用。还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九. 山西省 吕梁 临县 临县驴

【主产区与分布】 山西西部沿黄河一带的丛罗峪、小甲头、克虎、八堡、开化、兔板、雷家驮、水草沟、石白头、曹峪坪等12个公社

【形成历史】 临县的养驴历史悠久,临县驴的来源系由陕北引起,与佳米驴有血缘关系。在当地生态条件下经群众的长期培育选择下形成了临县驴的地方品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①良好的草料条件②重视选择培育③精心的饲养管理

十. 山西省 吕梁 交城 交城梨枣

交城梨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交城梨枣是中国希有名贵鲜食优良品种,主要分布在平川地区,被誉为枣中之王。梨枣果形近圆形、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30克,最大果达80克。梨枣果皮薄、果肉厚,色泽艳丽、口感极好、甜脆微酸、倍感沁香。

地域范围

交城犁枣分布于交城县中南部,吕梁山东侧,晋中盆地西部边缘,介于东经111°17′-111°24′和北纬37°28′-37°54′之间。分布面积1822.1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800-1200米;分布于交城县天宁镇、夏家营镇、西营镇、洪相乡、岭底乡、西社镇等地。总生产面积3.5万亩,年生产总量1000万公斤。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交城梨枣分布范围内土壤表层有机质平均为1.37%,最低的有0.7%,全氮平均为0.074%,最低的有0.042%,速效磷平均为11.00ppm,最低2.5ppm,速效钾平均为119ppm,最低23ppm,平川土壤肥力高有机质含量在1.4%-2.0%之间。全氮含量平均0.094%,速效磷平均17.8ppm,速效钾平均为112ppm。主要土体性状有耕种洪积浅色草甸土,耕种洪积褐土性土和淡褐土,质地为轻壤到中壤类型,土层深厚。

(2)水文情况:梨枣树有抗旱、耐涝的特点。交城梨枣分布范围属文峪河流域,水质清洁无污染,灌溉条件良好,一般年份降水400mm以上;土壤持水量60%~80%。适宜梨枣栽培。

(3)气候特点:交城梨枣分布范围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多旱少雨,年降雨量400-680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全年日照时数2741.8小时,

年生理幅射量达66.7千卡/厘米,年均日照百分率62%。热量资源由东南向西北递降,山区温差较大,昼夜气温变化明显,平川气候较温和,冬季气温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平川及边山区年均温度略高于10℃,无霜期165天,≥10℃积温3700,山区平均温度在4-10℃之间,无霜其120-150天。

(4)人文历史情况:交城梨枣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盛誉。1987年上过国宴,1990年又被指定为十一届亚运会特供果品。交城梨枣在首届国际医药、营养、保健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国际最高金奖”,并在“97”“99”“2001”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连续三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交城梨枣的良种开发,党和国家领导人1、陈俊生、1、宋健、邓南等领导同志亲临交城视察,都为开发梨枣作过批示,并把交城梨枣命名为“国枣”,1题词“开发国枣,大有可为”。先后列入国家级、省级星火项目予以支持。由于种植梨枣已经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所以枣树“早密丰”栽培技术已经在全国各地枣区广泛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梨枣产业已成为交城县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的支柱产业。

3生产技术规程

(1)产地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好、较肥沃砂壤土,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6.5-8.2;地下水位3m以下;海拔高度1200m以下的地区为宜。要求全年日照时数2300h以上,建园时要采用宽行密株方式。年平均温8℃以上。全年无霜期160d以上的地区均能栽培。枣树有抗旱、耐涝的特点。一般年份降水400mm以上;土壤持水量60%-80%。微风、小风可改变枣园温湿度,有利于结果和果实发育。风级过大时,会造成风害。建园时必须进行防风林带的营造。边山丘陵区建园,作业区以2hm2-3hm2为好,平地枣园以3hm2-6hm2为宜。作业区形状宜采用2:1或5:2的长方形。枣园防护林带建设,采用乔木和灌木结合的方式进行。林带内株距1m-1.5m,行距1.5m-2m。防护林树种,乔木用杨、柳等,灌木用紫穗槐、荆

条等。防护林带栽植应距离枣树10m以上,大风地区两行乔木中间加栽一行灌木,乔灌比1:1。

(2)品种选择及栽培要求:选用一级苗或二级苗。嫁接苗品种纯度达98%以上,归圃苗品种纯度达90%以上。首先要根据栽植密度,测定栽植点,并作标记,栽植坑要求长、宽、深各80cm,挖坑时将表土与心土分放两旁。每坑施有机肥50kg、过磷酸钙或复合肥1kg,和表土拌匀后施入坑中下部,边埋边踩实,呈馒头形。然后将苗木埋至原出土部位以上3cm左右。栽苗时应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苗正、根展、行对齐。苗木大小不整齐时,应进行分级栽植。

栽前苗木处理进行短剪二次枝、修根、浸水、生根粉、泥浆等处理。栽后当顺树行的两旁整修两条节埝,形成1m宽营养保护带。栽后及时浇足水分,水渗后,待地面稍干时浅锄一次,并进行地膜覆盖。以后每次浇水或大雨后及时进行中耕锄草。

定干标准60cm左右。从栽植后到发芽前进行。春季定干后及时采取苗干套塑料袋,袋宽10cm,长70cm-80cm的塑料袋,上端高出树干5cm-7cm,下端埋入土中。枣树发芽时,在袋中部打两个1cm的小孔放风,隔1d将孔撕大些,5d左右袋内温度与外界温度相近时于傍晚或阴天去掉塑料袋。枣树主要害虫是枣瘿蚊、枣步曲、枣粘虫、食芽象甲、浮尘子。防治方法:在采取农业防治基础上,喷洒3000倍敌杀死或1000倍25%杀虫星等农药,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展叶后至落叶前,全年喷药3-4次,每次喷药时可混入适量叶面肥,如农家宝、叶面宝、0.4%尿素、0.3%磷酸二氢钾等。间作物宜选择与枣树共生期短,肥水矛盾小的低杆作物,如豆类、瓜类、绿肥或部分中药材等。生长季节视降雨情况进行2-3次浇水和中耕锄草,做到天旱地不旱,园地无杂草。秋季落叶前,结合扩穴株施农家肥20kg-30kg,施后浇封冻水。11月份进行主干涂白。

(3)生产过程管理:春季和秋季均可栽植。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进行,以适当晚栽为宜。秋栽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以早栽为好。平川水地,株行距以2m×3m为宜,旱坡地以2m-3m×4m-5m为宜。枣粮间作以

2m-3m×6m-10m为宜。平地宜采用南北向长方形、品字形栽植,坡地采用等高栽植,梯田采用回字形栽植。

(4)产品收获及处理:鲜枣成熟期一般分为白熟期、半红期、脆熟期三个时期。果实的大小和形态基本形成,果皮颜色由绿转为绿白色。此时果实的糖分积累最快,维生素C的含量也不断增加。作为蜜枣加工原料时,该期为适宜采收期。果皮着色面积达到50%以上,即进入半红期,此时糖分积累逐渐缓慢,风味和口感基本体现出该品种应有的特性。作为鲜枣贮藏,该期为适宜采收期。果面全部着色,并逐渐由浅红色变为深红色,糖分积累基本完成,维生素C的含量基本达到最大值,且果皮光滑、硬度、风味品质达到最佳状态,此时为鲜食和加工酒枣适宜采收期。

由于枣的花期长,座果迟早和成熟期不一致,所以在生产上应按照用途要求分期采摘。采摘方法:必须用人工采摘,采前剪短指甲,轻摘轻放,以保证鲜枣的质量,贮藏保鲜的枣果要采用逆采方法带上果柄。采摘盛枣容器,选用洁净卫生布袋、布包或柳篮、竹篮内铺软绵布料。

(5)生产记录要求:在梨枣生产过程中,严格记录生产的各环节,各项农事操作,农业投入品使用时期用量、次数,建立梨枣生产可追溯制度。

4产品典型品质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鲜枣品质特征:各等级梨枣都应果实完全良好,新鲜洁净,无异常气味,不带不正常的外来水份,细心采摘,充分发育,具有适于市场和贮藏要求的成熟度;无霉烂、无虫果、无病果、无裂果、无伤枣、果面干净卫生,着色程度半红至全红。

(2)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2762-81《食品中汞允许量标准》、GB5127《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允许残留量标准》、GB-4788-84《食品中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残留量卫生标准》、GB4810-84《食品中总砷允许量标准》、GB4809-84《食品中氟允许限量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枣果采收后,果实贮藏或销售前要严格按照标准分级。

(2)包装鲜枣的容器要求大小一致,整洁、卫生、干燥、牢固、透气、美观、无污染、无异味、无虫蛀、无腐朽变质现象。瓦楞纸箱按GB6543的规定执行;塑料袋按GB4456和GBn588-89的规定执行;塑料箱按GB8868-88《蔬菜塑料周转箱》执行。包装时按品种,等级分别包装,其包装规格,单位重量须一致。包装上应标明品名、等级、重量、产地、企业名称、贮藏条件、生产日期、包装日期、包装标志应符合GB7718的要求。

作为上市销售鲜枣的包装,特别是投放超市的鲜枣包装,还须加注有:注册商标、条形码、执行标准代号、卫生许可证号、食用方法、贮藏方法、保质期、封口日期等标志。

(3)鲜枣的运输要求:鲜枣在采摘、挑选、装箱、装车运输过程中,要求轻拿轻放,轻装轻卸,装卸时不得踩蹋包件或在包件上座卧。运输工具及盛装鲜枣的容器要求:洁净卫生、耐压性强、无尖凸物、无尖刺,以防损伤枣果。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风吹、日晒、雨淋以及途中颠簸。并严禁与有毒物品混装混运。长途公路、水路运输时,要求使用恒温车(船)。市内运输可使用密封防尘车辆。空运、铁路运输时,按照有关航空和铁路运输规定执行。

(4)鲜枣贮藏保鲜技术:气调贮藏管理:气调贮藏是目前较先进的鲜枣贮藏技术,公司聘农科院保鲜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气调库除必须具备机械制冷装置外,要求库体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库内温湿度可自动控制,并配备降O2和CO2脱除设备,虽造价较高,但贮藏效果很好。库内温度,湿度和气体指标要求:温度:应控制在-1℃-0℃,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气体指标:O23%,N295%以上,CO2<2%。贮藏库盛装鲜枣容器,使用塑料周转箱,规格质量性能按照GB8868-88的要求标准执行。每箱容量18公斤,按品种、等级分类码垛贮藏,码垛采用1/2错位法,垛距0.8米,垛高3-4米。在贮藏期间,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吕梁十大特产排行吕梁十大特产图片及简介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