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采花毛尖特产 五峰毛尖泡出来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2 17:02:18

一.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羊鹿毛尖

羊鹿毛尖1995年获第二届中 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由湘潭县 羊 鹿茶场生产。

二. 河南省 信阳市 浉河区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信阳毛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信阳毛尖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其成品紧密如尖故名毛尖。信阳市的天云、云阳等山区山高雾重,水质极佳,出产的茶叶颜色深绿,叶片肥厚,品质上乘,再经过后期的精工细做,成品茶纯净清澈、香味持久,回味悠长,历史上曾被作为贡品献入宫中,有淮南第一茶之称。

三. 湖南省 岳阳市 汨罗 龙舟毛尖

龙舟毛尖是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的。龙舟毛尖曾多次获省部级金奖,已编入<中国名茶大词典>,远销欧盟、美国,产品供不应求。

湖南龙舟茶业有限公司位于蓝墨水的上游——汨罗江畔、文化人的圣地——屈子祠风景区。公司由原汨罗市龙舟茶厂改制而成,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7年,是一个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加工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年加工能力5000吨。主要产品有龙舟毛尖、绿茶、红碎茶、功夫条茶、花茶、绿碎茶、千两茶等。

近年来,公司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实施“茶园良种化、生产机械化、产品名优化、市场国际化、管理科学化” 战略。大力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公司注册资金560万元,自有茶园3000亩,从业人员23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人,2006年完成产值1820万元,实现利润328万元,上交国家各类税收55万元,为当地农民创收1300多万元。同年被定为岳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产品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

“龙舟毛尖”是国家注册商标,是湖南名茶,曾荣获湖南省名优特新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和首届中国湖南星沙国际茶文化节金奖。产品远销欧美、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四. 湖南省 郴州市 汝城 汝城白毛尖

汝城白毛尖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的。汝城白毛尖茶采用珍稀汝城白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精制而成。紧细叉伏,白毫满披,嫩香高长,浓爽馥郁。内含茶多酚41.65%,氨基酸1.49%,咖啡碱4.23%,具有提神、醒脑、抗菌抗病、防癌降脂等功效。

汝城白毛茶,也称白毛尖、毛茶,最初产于九龙江,后广泛种植,盛产于九龙江及三江口一带,但以九龙江的最好,有“绿色仙丹,茶中明珠”之美誉,1991年经国家级鉴定为“世界罕见的红茶资源”。泡之,汤色杏绿明净,芽朝上,柄朝下,上下起落浮动,如春笋出土争奇斗艳,观之赏心悦目;香气纯正,滋味鲜醇回甘,饮之心旷神怡。白毛茶天生丽质,久负盛名。这里海拔高,漫射光多,昼夜温差大,常年云遮雾盖,千百年来形成了“芽壮叶大,正反两面多毛”的茶叶珍品,明清时一度成为贡品。白毛茶采用细嫩芽叶经传统手工工艺精制加工而成,茶内所含成分丰富,经国家茶叶研究所分析,内含茶多酚41.65%,儿茶素232mg/g,咖啡碱4.49%,氨基酸3.02%,总分达111.03分,居全国名茶之首。该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一般伤风感冒、消化不良可茶到病除,对肾结石、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疗效显著,长期饮用,有防癌、防血管硬化、治疗心肌梗塞、健身减肥、延年益寿之功效。近年,白毛茶开发了较多的产品。“汝白银针”、“汝白银毫”于1991年获中国食品工业十年新成果展示会优秀产品奖,1993-1995年获省名茶称号,1994年获全国林产品名、优、特博览会银质奖,1995年获全国科技新产品金奖,1997年获巴黎国际名、优、新博览会金奖,并被评为“湘茶杯”金奖,填补了省内空白。

五.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鸠坑毛尖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鸠坑源。

产品季节:清明前后。

产品特性:外形紧结,硕壮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香气持久,色泽嫩绿,滋味浓厚隽永,汤色嫩黄明亮。

产品成分:维生素、矿质元素、蛋白质与氨基酸等

产品功效:解除疲劳,滋补强身,生津止渴之功效。

产品简介:产于浙江省淳安县鸠坑源。该县隋代为新安县,属睦州(今建德),故又称睦州鸠坑茶。历史上为贡茶,文献上有“鸠坑岭产茶,以其水蒸之,色香味具臻妙境”之记载。它分特一、二、 三级和普通一、二等。清明前后采制特一毛尖茶,青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准。外形紧结,硕壮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香气持久。鸠坑毛尖除制绿茶外,亦为窨制花茶的上等原料 ,窨成的"鸠坑茉莉毛尖"、"茉莉雨前"均称茶中珍品。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这是韩愈对千岛湖的赞美,千岛湖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茶的故乡”。鸠坑毛尖在唐朝就列为贡品了,它已有2000余年的生产历史。宋人陈晔品尝了鸠坑毛尖后,情不自禁的写下了“我爱淳安好,溪山壮县居,锦文光灿烂,雉羽泄轻徐”的诗句,他将鸠坑毛尖比喻成“雉羽”,将喝了“雉羽”后的那般清心爽神之感用“泄轻徐”来形容,更是恰当不过。千纯茶以中国十大优良茶种之一——特级的“鸠坑种”鲜嫩芽叶为原料,按传统采制方法,经摊放→杀青→摊凉→轻揉→初烘→理条→提毫→足火提香→割末→封藏十大工序加工而成,成品外形紧结挺直,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爽甘洌,汤色嫩绿清亮,叶底嫩匀成朵。

产品历史:鸠坑毛尖在唐代时就享有盛誉。据唐代文学家、翰林学士李肇的《唐国史补》记载:"…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湖州有顾渚之紫笋,… …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 …"。茶圣陆羽的《茶经》中亦有关于睦州鸠坑茶的记载。元代的《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亦载:"… …鸠坑地产茶,以其水蒸之,色香味俱臻妙境。"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当地人的努力,鸠坑毛尖重新研制成功,并被评为全国名茶。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五峰自治县 采花茶叶

采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十分适宜发展茶叶生产,到1999年,全乡茶园面积达到2.3万亩。采花毛尖系列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金奖,1998年获得国家名牌产品称号,1999年“绿珠毛尖”被评为湖北十大名优茶精品,并位居榜首。“天麻剑毫”茶是湖北唯一的一支保健茶,在国内茶叶评比中也数次夺得奖牌,通过与卫生部门联合申报国家“健”字号,被批准为国家级保健饮品。2006年,采花毛尖荣获“湖北名茶第一品牌”,并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采花位于五峰的西部,东接县城,西控巴东,南邻鹤峰,北出清江。全乡国土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3万,35个村,是革命老区和土家族集聚区。采花资源丰富,尤其以茶叶闻名。早在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商人远涉重洋,进采花台,入撒花溪,置厂设铺,经营采花富硒茶,其金字招牌“英商宝顺合茶庄”至今仍保存在采花毛尖集团。

开发最早、规模最大、名茶最多是采花茶叶生产的特色。1997年省茶叶专家专程考察后确认:采花不仅是湖北茶叶第一乡,而且是湖北名茶第一乡,“楚天茶叶第一乡”由此得名。茶叶已撑起乡域经济的半壁河山,茶叶单项税收占全县茶叶税收的40%,占全乡财政收入的50%,茶叶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平纯收入的30%。近年来,茶叶产业化进程加快,已形成一个集团(采花毛尖集团)、两大名茶(采花毛尖、天麻剑毫)、两万多亩基地、联八千农户的茶叶产业链。良好的生产环境,独特的土壤、气温、山水条件,给采花茶赐予优良的内质。乡党委、政府果断决定深度开发茶叶项目,按照大产业、大规模、高效益的要求,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力以赴实施“采花毛尖茶叶高新技术系列开发”工程。其主要措施和目标是:一业(茶叶产业)兴乡、两轮(民营和科技)驱动、三年翻番(茶叶收入)。

历史传说编辑

峡州山南采花出好茶,有一棵风雨沧桑的啊咯茶树,人们叫她“茶树王”,至今仍然枝繁叶茂,古意苍然。她的周围团聚着八棵小茶树。人们说这是苡(yì)禾娘娘和她的八个小孩的化身。据土家族史诗《梯玛神歌》记载:很久以前,在古峡州山南的云雾茶山中,住着一位勤劳美丽的姑娘,名叫苡禾。苡禾姑娘在山中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这一年的清明节,刚好年满18岁的苡禾姑娘顶着晨雾上山劳作,口渴之时尝了一把茶树芽,不料回到家里就怀孕了。怀胎三年六个月后,苡禾娘娘生下了八个小孩。因孩子太多,无法抚养,苡禾娘娘只好含泪将八个小孩抱到山里听凭命运造化。谁知这八个小孩天命富贵,饮雨露甘霖而生长,且有一只白虎每天来喂奶,将她们养大成人。并在这一带繁衍生息,成为土家族的祖先。

后人为了纪念苡禾娘娘,每年都要评出一位当年清明节年满18岁的土家族“小幺姑”,身着盛装,由四个土家族小伙子用花轿抬上茶山,举行祭祖仪式。然后“小幺姑”爬上木梯,用纤纤玉手在“茶树王”上采摘下鲜茶芽,给当地老茶艺人精心制作。有一天,土司王身患重病,百医不治,来到采花一位老茶艺人家中,老茶艺人的孙女献上精心制作的珍茗,土司王闻到茶香,精神为之一振,饮茶后三天身体痊愈,面带桃花,体健如铜。土司王被这种茶的神奇功效和敬茶少女的美丽善良所打动,并下令将这种茶和少女奉为贡品。皇上品茶后龙颜大悦,听了苡禾的故事,为此茶赐名“雨禾露”,“雨禾露”由此得名。如今,清明节就成了“采花毛尖”茶的采茶节,祭祖仪式更加隆重。

七. 湖南省 永州市 江华 江华毛尖

江华毛尖

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江华毛尖,生产区集中顺牛牯岭、岭东的大圩开源冲、两岔河一带的云雾山腰和溪谷之傍,那里苍峰入云,林荫如盖,云雾潦绕,真可谓“高山云雾出好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江华县名茶——江华毛尖。

江华毛尖外形条索紧结卷曲,翠绿秀丽,白毫显露,晶莹如珠;内质香气清高芬芳,滋味浓醇甘爽。内含茶多酚、氨基酸、氮丰富。饮用“止渴生津”;药用可治“积热、久泻”和“心脾不舒”,去烦闷。江华县山区瑶胞用以作解毒去病常备药品,据说在古代时被纳为贡品。1986年,江华县生产的江会毛尖获得了“湖南省名优茶奖”,成为湖南省著名的名茶产品。

八.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雪峰山毛尖

茶叶

桃江县是雪峰山的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环湖丘岗地带,境内山丘环绕,岭谷并列,素有全国产茶大县之称。1972年全国茶叶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桃江县召开,县内出产的“雪峰山毛尖”获湖南十大名茶之一,1977年全国茶叶加工机械座谈会在桃江县召开,1984年产茶15.6万担,居全国8大产茶县的第四位,被国家定为“中国茶叶之乡”,2001年被湖南省定为茶园基地县。

桃江竹叶

“桃江竹叶”是桃江县茶科所于1988年研制成功的湖南名茶。该茶以“湘波绿”、“福鼎大白”、“福安大白”等良种茶树春季初展的一芽一叶为原料,经鲜叶摊放、杀青、初干、做形、整形、烘焙等工艺精细加工而成,内质板栗香高持久,汤色绿亮,滋味鲜爽甘醇,外形翠绿、扁平似竹叶,体现了桃江“茶竹之乡”的风格。

桃江春毫

桃江春毫是由桃江县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8年开始研制而成的省级名茶,采取精湛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即在清明前后,以茶叶优良品种的一芽一叶为原料,通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外形条索紧细圆直,白毫满披,色泽翠绿,内质香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均齐的优良品质特征。1988年刚研制成功,即获湖南省名优茶优胜奖;1989年、1990年分别被评为湖南省优质茶;1991年被正式评为湖南省名茶,此后连年均获湖南省名茶的美誉;1997年在湖南省第五届“湘茶杯”名优茶评比会上获银奖。其产品已由年产150kg发展至年产800kg,产品供不应求,已远销北京、广州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桃江银钗

1991年由桃江县农业局经作站与桃江县竹金坝乡吾吉寺茶场联合试制,1991、1992、1993连续三年参加湖南省名优荣评审评分均在90分以上,被湖南省农业厅、省茶叶学会认定为湖南名茶,其外观条索紧结、条直微曲,白毫满披,内质味醇厚悠长,汤色黄绿明亮,香浓持久。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五峰自治县 五峰绿茶

五峰绿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五峰茶叶经济协会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并注册的“五峰绿茶”商标已通过审核,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五峰素有“中国名茶之乡”美誉,其茶叶以香清、汤碧、味醉、汁浓著称。2011年年底,该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18.4万亩,全年茶叶产量16840吨,茶农收入3.02亿元。

十. 浙江省 杭州 淳安 鸠坑毛尖茶

鸠坑毛尖茶是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鸠坑乡的。鸠坑毛尖是淳安的历史名茶,其外形硕壮,紧结挺直;色泽翠绿,银毫显露;香气清高,隽永持久;滋味浓厚,鲜爽耐泡;汤色嫩黄,清澈明亮;叶底黄绿。

鸠坑毛尖茶,产于浙江省淳安县鸠坑乡四季坪、万岁岭等地。与安徽省徽州茶区毗连,境内山岭连绵,峰峦挺拔,最高山峰海拔1500米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著名旅游胜地千岛湖就在这里。

鸠坑毛尖在清明前后采摘,鲜叶要求嫩、匀、净。特级一等毛尖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名曰:“笔尖”;特级二等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鲜叶采回后,摊放6~12小时,然后炒制。

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烘二青、整形做条、提毫、焙干六道工序。鸠坑毛尖紧结挺直和白毫显露的外形,主要在“整形做条”和“提毫”过程中形成。整形做条在锅中进行,锅温约60℃,炒制方法,开始以抓抖为主,待叶温上升,转入做条,以带、拉、挡、翻、放等手法交替进行,使其茶条紧直;然后降低锅温至40℃左右,进行提毫。其法为双手抓住大部分茶叶,用手掌搓揉,至茶条白毫显露,即出锅筛去茶末,最后在烘笼中焙干收藏。

成茶色泽绿翠,银毫披露,外形紧细,条直匀齐而秀美,雀舌芽叶硕壮,滋味醇厚、鲜爽,香气馥郁,清香扑鼻,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黄成朵,富有水果香味,内含物质丰富。

“鸠坑毛尖”在各种博览会上频繁亮相并荣获各种殊荣:2008年在“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中荣获金奖第一名;2010年在台湾“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中,从800余份茶样中脱颖而出,荣获两项金奖;今年,先后在哈尔滨浙江绿茶博览会、杭州中国绿茶博览会、浙江省农博会、中茶杯评比中再获金奖。

武汉特产茶采花毛尖中国绿茶之乡五峰特产毛尖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