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特产美食大全 海口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7 03:44:28

一.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绿茶和红茶

海南传统出产的大宗出口产品。尤其是红茶,香味纯正醇厚,受到国外用户特别是欧洲用户的喜爱。五指山红茶被专家评为上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白沙县的绿茶,也颇受欢迎。( 海口)

二.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蛋黄果

又名狮头果,原产南美北部,属山榄科半落叶小乔木热带果树。果实球形,未熟时果绿色,成熟果黄绿色至橙黄色,光滑,皮薄,果肉橙黄色,富含淀粉,质地似蛋黄且有香气。果实除生食外,可制果酱、冰奶油、饮料或果酒。

海南各地出产。

三.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永兴荔枝

永兴荔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永兴荔枝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永兴荔枝是海南海口秀英区的。

永兴荔枝: 永兴镇历来素有“荔枝之乡”美称,该依托独特的火山资源生态优势,保存着不同类型品系的原生荔枝约万株,堪称世界原生荔枝资源博物园。由于汲取火山地带土壤中的多种矿物元素,永兴荔枝果大、核小、味美、色艳,常食还有保健功效。品质较好的品种有大丁香、紫娘喜、无核荔枝、玉潭蜜荔等,其中南岛无核是永兴荔枝中的极品,为世所罕见的珍贵无核种质,被誉为“中华第一荔”。

永兴荔枝果形呈歪心形或心形;果顶浑圆而斜;果皮如龟裂片,大而粗,呈多角形,隆起似蟾蜍皮,缝合线深且宽,连贯整个果实;果色呈鲜紫红色;果肉厚、肉质软,乳白色,汁多,味淡甜,具香气;果核较大。永兴荔枝可食率≥65%,可溶性固形物≥15%,可溶性糖≥15.7%,总酸≤1.35g/kg。

紫娘喜荔枝:原名蟾蜍红,母树在雷虎岭火山灰辐射地带永秀道心村,树龄100年以上。紫娘喜荔枝单果重80克,具有早结、丰产、果特大、外观喜人、耐贮运等优点,肉厚而质软,汁多而味清甜,具有荔枝王的美誉。

大丁香荔枝:母树在雷虎岭火山灰辐射地带建群乡儒林村,树龄100年以上。大丁香荔枝是目前焦核品种中综合性能最强的品种,果肉乳白色,质地细嫩爽脆,味清甜,含香气,具有外观诱人、较稳产丰产、优质的优点。

南岛无核荔枝:母树在雷虎岭的周边建中南岛村,母树树龄100年左右。南岛无核为我省及至我国、全世界罕见的珍贵无核品质资源之一,果实无籽无核,可食率高,肉质软滑多汁,味清带酸,品质上乘。

永兴荔枝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农业服务中心

13733631

荔枝

四.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鱼茶

凡是喝过鱼茶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认为堪称一绝。鱼茶的制作较为复杂,先把肥大的淡水活鱼收拾干净,切成块拌上盐,腌上一二个小时,然后挤干盐水,掺入凉米饭、酒曲或炒米搅匀,再装进干净的坛子里密封起来,如天气炎热,放至7-10天即可启盖食用;如天气寒冷,则半个月或一个月方可食用。鱼茶味酸而微咸,甘香可口,诱人食欲。

鱼茶味酸甜而芳香,咬食时柔软且稍韧,气爽神清,五内透明,深受中外食客的青睐。据当地黎族苗族同胞说他们世代食之,传说是在很久以前的一次丰收庆宴后,为了不浪费吃剩的东西,便无意把米饭和生鱼放在一坛子里盖好,几天后发现其味鲜美异常,“鱼茶”因而流传至今。

鱼茶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和多种氨基酸,丰富的活性乳酸菌和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帮助消化和吸收。吃“鱼茶”,一次怯之,二次适之,三次瘾之。“鱼茶”犹如北京臭豆腐、四川怪味豆,闻时“臭”,吃时香,又“臭”又香。

鱼茶作为一种发酵后的风味配菜,以简单为美味,以自然为美味,鱼茶逐渐走出深山被外人所熟知,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而这其中,就是黎苗百姓美食简约哲学的极致表现。

五.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永兴黄皮

永兴黄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永兴黄皮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海口永兴镇是世界黄皮原产地之一,其野生黄皮林生长年代久远,是世界黄皮种质资源基因库之一。永兴大力发展黄皮产业,从野生黄皮林中精选优良品种进行嫁接改良、驯化培育,不断提升无核黄皮、大小鸡心黄皮质量,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更是培育出了世界独有的本地黄皮品种,真正造就了海口永兴黄皮的“人无我有,独一无二”,也让永兴黄皮的清香传遍了整个琼岛。2016年,永兴黄皮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注册商标。

永兴无核黄皮:果肉中没有果核,轻咬一口,满满的嫩滑果肉,汁多味甜,清爽微酸。

永兴大鸡心:果实呈鸡心形,果大而皮较厚,果皮蜡黄有光泽,果肉质地结实,味清甜而微酸,带有独特蜜香。

永兴小鸡心:较大鸡心黄皮,小鸡心黄皮果形要小、可食率要高,果肉黄白色,风味甜中带酸,甜度口感俱佳,品质上乘。

永兴黄皮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域涵盖整个永兴镇,永兴镇位于海口市西南部,其北连海秀、城西镇,东连龙桥、龙泉镇,南接遵谭、东山镇,西交石山镇。地理坐标为:北纬19°17′24″~ 19°52′28″,东经110°12′43″~110°18′35″,地域涉及全镇8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永兴墟社区居委会),共79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地域保护面积为112平方公里。永兴黄皮的种植面积约为13000多亩。

六. 海南省 海口 龙华区 海南椰子果

原料:澄面250克,糯米粉25克,白糖10克,沸水400克,大油少许,绿菜汁少许,豆沙馅200克,可可粉少许。

制法:

1.澄面和糯米粉混合后,盛放在盆内沸水倾入粉中,立即搅拌匀,将粉扣在案上片刻,加入白糖和大油,揉细腻,便成澄面粉团,用湿面盖上待用。

2.将1/5澄面粉团,加入可可粉,4/5加入绿菜汁,揉匀揉细。取绿粉团1份,包入1份豆沙馅,做成椰子形。再取1份可可粉团在椰子胚上做成蒂,依次做完。上笼蒸5分钟取出,表面一层油即可。

特点:富有观赏性,味美好吃。

七.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红焖梅花参

主料:泡发海参750克、肚肉500克、带骨老鸡肉500克、湿香菇50克、肉丸仔10粒、生蒜1条、虾米25克、猪油150克。

配料:

精盐、味精、绍酒、酱油、红豉油、芫荽、姜、葱、芝麻油、甘草、湿淀粉少许。

制作:1、将海参切成长约五、六厘米,宽约2厘米的块和姜、葱、精盐一起下锅用水煮沸,投入绍酒,泡去海参腥味后捞起,去掉姜、葱。肚肉、老鸡肉各斩成几块。2、将猪油下鼎烧热,放入海参略炒,然后倒入锅内(锅用竹蔑垫底),顺鼎把肚肉、老鸡肉炒香,溅绍酒,加入芫荽头(扎成一把)、生蒜、酱油、红豉油、二汤、甘草片同滚然后倒入海参锅内,先用旺火烧沸,后用文火焖约1小时,再加入香菇、肉丸仔、虾米,海参软烂后去掉肚肉、老鸡肉、生蒜、芫荽头、甘草片。再把海参、香菇、肉丸仔、虾米捞起,盛入汤碗,将原汁下鼎,加入精盐、味精,烧至微沸,用湿淀粉调稀勾芡,加入芝麻油、猪油拌匀,淋在海参上面即成。上席时跟上香醋2碟。

特点:此菜烂而不糜,软滑可口,鲜味浓郁,营养丰富

八. 海南省 海口 琼山 天然椰子汁

   椰子树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在我国,只有在海南岛才能生长、结果。这种生长的地域性,使得椰果更显珍贵。海南岛四季常绿,有着椰子树生产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椰子树在海南岛四处可见,高大威猛而又婀娜多姿的椰子树已经成为海南的象征。
椰子树生产期较长,种植后经过八年风雨锤炼,才开始结果,这在普通水果中并不多见。开始结果后,椰子树每年结一次果,每株每年结果50至60个,多的可达100多个。由于生长期较长,为了保护这种来之不易的珍果,上帝造就了世界上最厚最硬的"水果皮"棗椰子壳,把营养和美味神秘留给人类。
      当你踏上海南这座海岛,就会发现椰子在这里无处不在。小杂货店门前总是堆着一大堆青青的椰子、冷饮店里也有现榨的椰汁、连知名的大型超市也有冰冻的鲜椰子出售。如果你酷暑难当,花上两元钱买一个冰冻椰子就解决问题了!天然的椰子汁生酸熟甜,根据自己的喜好你也可以让卖椰子的阿姨帮你选择一个适合自已的。手抱椰子,走在海南的烈日下,你就会觉得椰子才是最好的饮料。 

九.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海口甲子牛大力

牛大力,主要成分有蛋白质、淀粉质、多糖及生物碱等,其气味甘香,性温和,具有平肝润肺、养肾补虚、养生健体等作用。因其极高的营养价值,民间常用作药膳煲汤,养生食疗效果极佳。

海口甲子牛大力是海口市著名农产品之一,多年来海南双健公司一直致力于南药牛大力健康产业的打造。目前已完成5000多亩的种植基地建设,拥有从培育种苗、示范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直至线上线下销售的研发和运营团队,以及两个现代化加工厂。开发出了牛大力系列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甲子牛大力:

专业化种植基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有效保障产品质量与市场。产品供应以自营门店为主要营销渠道,严格控制产品品质,杜绝以次充好。海口市重点支持推广项目,品质值得信赖。

十.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鱼煲

海口人一直是喜欢吃鱼的,但喜欢把鱼炖了汤或者和别的菜混合一起来煲。所以海口老底子最有名的菜,就是鱼煲,哪一条老街巷弄都有,各家主厨都有自己的秘方,风味自与别处不一样。

鱼煲中的成份很多,少也有七八种。鱼是主菜,论条或论斤两称都行。每一个鱼煲里,都有蔬菜和豆腐垫底锅。粉条、豆腐、腐竹……各司其职,味道各异。花椒、胡椒、姜、蒜等佐料是鱼煲里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家店的鱼煲,成份大同小异,能不能锁住食客的舌头,在于厨师对这些调料的掌控程度。

玉龙路的鱼煲最为出名。

海口特产小吃排行榜海口特产便宜又好吃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