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产香蕉芭蕉 云南最好的芭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6 18:04:10

一. 四川省 凉山州 雷波县 雷波芭蕉芋猪

雷波芭蕉芋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雷波用芭蕉芋(又称蕉藕)喂猪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后得到快速发展。用芭蕉芋作为饲料出栏的猪肉具有色泽一致,肉质红润,食之鲜嫩,可口化渣的特点。据检测,芭蕉芋猪肉中所含能量为218千卡、蛋白质17.7g以上、碳水化合物24.7g,并富含钙、铁、锌、硒、钠、钾等微量元素;无砷、铅、铬等有毒有害物质及兽药、农药残留且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

全县现建有4个芭蕉芋猪科技示范园区,2009年全年出栏芭蕉芋猪2.5万头,产值4000万元。《雷波芭蕉芋猪养殖技术规程》成为凉山农业地方标准。

雷波芭蕉芋猪

地域范围

雷波芭蕉芋猪主要以芭蕉芋饲料饲养为主。产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境内,包括锦城、南田、汶水、黄琅、永盛、西宁、上田坝、莫红、山棱岗、马颈子、卡哈洛等,共33个乡镇。产区版图面积 1993.5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产区位于北纬27°36′-27°49′,东经103°45′-103°47′;主要在海拔1800m以下的高二半山、二半山、干热河谷带。产区常年芭蕉芋种植面积稳定在6400公顷以上,总产量在46.7万吨(包括鲜芭蕉芋块、茎、叶)以上。年存栏芭蕉芋猪10.03万头,出栏芭蕉芋猪11.2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及肉质特征:芭蕉芋猪以肉质红润,食之鲜嫩、香味浓、口感好、可口化渣,肥而不腻等为品质特征。 2、芭蕉芋猪肉品理化指标:雷波芭蕉芋猪猪肉(眼肌)所含水分低于一般猪肉4-6%,含铁量高于一般猪肉8-10%,肌间脂肪含量高于一般猪肉40-60%,能量高于一般猪肉30-35%。芭蕉芋猪肉(眼肌)检测指标见(附件3)。 3、产品质量标准,按四川省凉山州农业地方标准—《雷波县芭蕉芋猪养殖技术规程》(DB5134/T182—2009)执行(凉山州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 11.6发布)。

二. 云南省 楚雄 双柏县 云南虎掌菌

虎掌菌在历史上被视为中宝珍品,是向历代王朝纳贡的贡品之一。这种菌无盖无柄,在菌体上长满一层纤细的茸毛,呈黄褐色,并有明显的黑色花纹,形如虎抓,因而得名。虎掌菌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鲜时有浓香味,干制后香味更浓。虎掌菌每年八至九月生长在高山悬崖的草丛深处。云南省仅有楚雄州和丽江县的少数地区生产,故较珍贵。


虎掌菌的营养价值:

黑虎掌菌学名枣翘鳞肉齿菌,是著名的出口食用菌之一。菌体粗壮肥大、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胞外多糖,不易破烂且营养丰富。据分析测定,其干品含17种氨基酸,其中有占总量41.46%的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11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该菌性平味甘,有追风散寒、舒筋活血之功效,民间也用其作壮阳之用,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


三. 云南省 玉溪 澄江县 云南红茶

云南省西南部,在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之间。这一带群山联叠,峰峦环峙,气候温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量充沛,每到雨季,睛雨无定,云雾朦胧;土质深厚湿润而肥沃,为“云南红茶”品质优异提供了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云南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采摘回的鲜茶要要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红毛茶,再经过定级分堆加工精制成各级成品茶。云南红茶以红碎茶为主,其次是工夫红茶。在红碎茶中,又以“花碎橙毫”最著名,其色泽乌红而光润,颗粒紧结重实,冲泡后汤色红亮,气味浓烈,富有刺激性,如加牛奶饮用最为适合。云南工夫红茶外形条索肥大,色泽乌润,冲泡后滋味浓厚,香气浓郁。

四.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云南烤烟

云南烤烟,又称云烟或云叶。以其品质优良,烟叶油润丰满,组织细腻,颜色金黄,光泽好,弹性强,烟碱含量适中(国际上要求含碱量为2%,以3%为最好,云南烤烟含碱量2.14%),含糖量高,燃烧性好,清香扑鼻,烟味醇和著称。95年全国烤烟质量评比,云烟名列第一,自此驰誉中外。云南生产的烤烟,除保证省内卷烟生产和外贸出口外,还供应全国22个省、市、区的84个卷烟厂,作为生产甲级卷烟的配料。如上海出产的“中华牌”高级香烟,配用云烟三分之一左右。

云南卷烟优质名牌产品有16个牌号,21个规格,其中以云烟、红塔山、阿诗玛、石林、恭贺新、红山茶、红梅、大重九、红河等,最受消费者喜爱。云南烤烟,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欧洲、中东和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的气候和土质适宜烤烟生长,1941年初推广种植以来,现已有玉溪、曲靖、楚雄、昭通、大理、红河、昆明等地、州、市的七十多个县种植。主要以栽培世界优良品种、少吐型“红花大金元”和“斯佩特G-28”为当家品种。全省烤烟产量,仅次于河南省,居全国第二位。但烟烤质量,名列前予,誉满中华,是云南省的一大经济优势。

五. 广西 北海 合浦县 涠洲火山岛香蕉

火山岛香蕉原有本岛的土产香蕉,后来引进海南的优质香蕉品种,平均单株产量达28.5kg,果型上下均匀,整齐,果指紧凑长22.0cm,外观上就比一般的香蕉漂亮,吸引人。岛上的土壤是火山灰形成的红壤土,含钾量较高,是岛上种植香蕉的良好先天条件;香蕉灌溉用水为火山岛矿泉水,其天然的矿物质成份十分丰富,含有香蕉发育中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由于涠洲岛四面环海的深海岛,无工业污染的绿色环境,常年平均气温为23℃。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保证了火山岛香蕉香甜糯口的优良品质,使其成为国内外的果中之珍品,备受青睐。火山岛香蕉常年都是收获季节,而且一次种植每年可收获两茬,目前涠洲岛种植香蕉8000多亩,年产量2万吨。

六. 广东省 东莞 麻涌香蕉

麻涌香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香蕉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也是东莞市水乡、沿海地区三大传统作物之一,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早在元代东莞已有香蕉生产。《元一统志》载:"蕉子,番禺、南海、东莞、清远并有,美香而甘。"明末清初屈大均记载东莞中堂蕉利村"芭蕉满海天",清嘉庆年间"蕉多出麻涌蕉利一带"可见当时水乡的香蕉生产已有相当的规模。

东莞香蕉主要有大种高把和大种矮把等优良品种。大种高把在东莞种植面积最多,一般单株产10-25公斤,个别高达50公斤,为香蕉类中的著名优良品种;大种矮把,植株较短,抗风力强、蕉肉香甜、嫩滑、蕉皮光亮薄身、不易起黑斑点是适合东莞气候的传统优良品种之一。其他还有油蕉、齐尾、矮(高)脚顿地雷、越南香蕉、天宝蕉、萝岗矮把、广西高型香蕉、泰国香蕉、潮安香蕉、台湾高把、广西矮、威廉斯、海南蕉等品种。

东莞市利用其土地肥沃、温度高、阳光足、雨水多等优势积极发展香蕉业,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推广试管大苗、果实套袋和保鲜等一系列新技术,生产出果大饱满、色泽鲜丽、含糖量高、品质优良的香蕉,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香蕉一直是全市水果生产发展的重点对象,种植面积占全市水果生产总面积的30%以上,其产量占80%-90%,2001年种植面积5772公顷,总产量13.23万 吨。

地域范围

麻涌香蕉产于三角洲腹地,广州、深圳走廊中部,东江北支流的最下游珠江口北部东岸珠江三角洲平原,广东省东莞市西北部麻涌镇所辖的麻一、麻二、麻三、麻四、漳澎、大步、东太、新基、川槎、鸥涌、黎滘、华阳、南洲、大盛14个村(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12″~113°40′00″,北纬22°58′36″~23°40′50″。面积930 公顷,总产量1.8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麻涌香蕉果梳整齐端正,果指无伤斑,皮色呈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果指长度不低于20cm,单果重不低于120g,轻摇不脱柄;果肉细滑、口感清甜、香味浓郁,可食部分大于60%。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8.5%,可滴定酸含量不大于0.272%,铁不低于0.41%,可溶性糖含量大于14.3%,每100g可食用部分含维生素C不低于6.728mg。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

七. 辽宁省 辽阳 弓长岭区 香蕉李

香蕉李是从朱砂选优出来,尽管只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其中品质和风味又超过朱砂李,为辽宁佳果之一。主要分布辽宁半岛,而以复县栽培最多。午李果实近圆形稍扁,果个较大,8-10个就可称一斤。最大单果重一两四钱。其果皮初为绿黄色,成熟后转为红色。果实美观艳丽,风味尤佳。鲜食适口,加工成罐头及果酱更是别有风味。

八. 广东省 广州 南沙区 万顷沙香蕉

香味浓郁,蕉身长,蕉体饱满,肉色乳白,清香甜滑,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E、黄色胡萝卜素和各种无机盐,是香蕉中的优良品种。当中的过沙香品种,其肉细嫩,带有奶香味,乃香蕉中的极品

南沙区种植香蕉历史悠久,依托地区的气候和土质等资源优势,出产的香蕉品质优良,产量多。其中万顷沙出产的香蕉最负盛名,远销全国各地,种植面积高峰时达10多万亩,获广东省名牌产品殊荣。由于万顷沙地区十几年来连续种植香蕉,致使地力下降,病虫危害日渐严重,给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南沙区成立后,通过引种、培育皇帝蕉等抗病新品种,成立皇帝蕉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香蕉产业在新的起点上稳定发展。2009年南沙区种植面积约3万亩,年总产量约2.5万吨,其中皇帝蕉种植面积近3000亩,是南沙区十大名优农产品之一。

九. 湖北省 黄石 下陆区 奶油香蕉

本产品是纯绿色天然食品,在香蕉外涂上秘制配方,再经油炸,起锅后配之以奶油,成品既有香蕉之香甜,又有别样风味,吃起来香甜可口,外酥内香,营养保健,是一个不容错过的休闲食品。

十. 云南省 迪庆 维西县 云南夏河蹄筋

以羊蹄筋为主料,配以木耳、黄花等分别蒸、煮而成。特点是柔滑鲜香。此菜始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据传明代已著名。

昆明特产芭蕉的介绍云南特产芭蕉干非油炸纯手工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