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产致富食品 地方特产特色手工食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7 10:12:02

一. 新疆 伊犁 特克斯县 民族马靴

民族马靴为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等少数民族适应牧马需要而喜穿的长统皮靴。主产于新疆伊犁;乌鲁本齐、昌吉、五家渠等地。其用料须选皮板厚薄均匀,质地坚韧,富有光泽的上等牛皮;制作工艺上,除采用普通制靴工艺外,并设有压花、铆钉等装饰工艺的专用设备;做工精致,整双靴鞋从大底、膛底、主跟、包头、帮面全部使用牛皮线缝隙制。于靴面、靴筒上,用金银两色金属铆镶各式花纹,或压制蝶鸟、梅花、几何图形等纹饰。产品外观优美,挺劲俊俏,明洁发光,登穿舒适,坚固耐用。该靴制作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于哈密古墓中发现,距今3000年前的女尸着做工精致、具铜制饰件的马靴,说明当时制靴技艺已臻较高水平。盖因当地民族多为游牧生活,其乘马、行猎、越林涧、跋草原,最宜着靴,以护腿防身,防卑蛇袭扰,长筒马靴遂成为生活上特需用品。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苏州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蜚声中外。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地方风格。其代表作品有二胡、阮、古筝、琵琶与恢复失传的箜篌、编钟,还有冠以“苏”字的“苏笛”、“苏箫”“苏锣”、“苏鼓”等。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的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吴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十分发达,为青铜乐器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1964年江苏陆合程桥东周墓出土了“臧孙”编钟九枚。正面有铭文,其中有“攻吾欠”两字,据考证“攻吾欠”即“勾吴”。这组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吴地乐器。

从1991年在苏州市吴县长桥镇长桥村的一处战国墓葬中首次出土的一件在国内也极为罕见的木漆古琴(七弦琴)来看,早在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先秦时期的吴地先民,就有着自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苏州民族乐器造型优美、简练,结构合理、不繁琐,做工精巧、一丝不苟,格调典雅、不落俗套,音色甜美、纯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充分表现了苏州民族乐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而这种内涵和风格乃是中国民族乐器的精粹和灵魂。

三. 贵州省 贵阳 白云区 少数民族工艺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48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各自不同的民族特征,文化艺术。贵州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丰富且各具特色,生动地再现了贵州少数民族浓郁的民族文化,是社会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贵阳)

四. 新疆 昌吉 玛纳斯县 民族烤羊

民族烤羊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它可与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相媲美。高级筵席中,如果有烤全羊餐车出现在宾客们中间,整台筵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饮宴增添了异常丰富的色彩。

烤全羊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的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

烤全羊是选择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羊宰杀后,去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约1小时左右即成。

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不客气的食客们,持刀从烤羊身上切下肉来,尽情地吃,其热烈闲逸古朴浪漫的情景,非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其盛况的。

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

五. 湖南省 怀化 新晃 剌梨系列食品饮料

刺梨食品类有刺梨糖果脯、刺梨软糖、刺梨糕、刺梨夹心饼干、刺梨云片糕等品种;刺梨饮料类有刺梨糯米酒、刺梨小香槟、刺梨浓缩汁、刺梨黄芪计、刺梨可乐、刺梨柠檬汁等。刺梨系列食品饮料为新晃侗族自治县糖果糕点厂和酒厂生产,其中有6个品种获省级产品优秀质量奖,3个产品获全国“熊猫杯”铜牌奖。( 新晃)

六. 新疆 喀什 英吉沙县 民族花帽

佩带花帽是新疆少数民族几百年来的传统习惯。新疆花帽有适用于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回等各民族的多种式样,均采用民族传统的绣花、挑花、绊金、绊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缀成各种图案绣织而成。各种花帽均具有质地鲜艳、光泽四溢、绚丽多彩的特色,使人看后爱不释手
维吾尔族绣花帽:是一种四楞的小花帽,它可按缝折叠而便于携带和保存。一般用黑白两色或彩色的丝线绣出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按制作方法和工艺特点可分为丝线平绣、丝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扎绒刺绣等。图案纹样大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实等自然形象为素材,加以艺术的提炼而成,有单独适合纹样(曼甫花帽),满地散花纹样(奇依曼花帽),巴旦木花纹样(巴旦木花帽)等等。天山南北各地花帽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哈萨克族花帽:是一种圆形帽,头饰上都插有猫头鹰的羽毛,猫头鹰羽毛被哈萨克人看作吉祥之物,同时也象征勇敢和坚定。哈萨克族姑娘主要戴吾克缕塔合亚帽和表而克帽,吾克缕塔合亚帽是用红、绿、黑色绒布做成的圆斗形的帽子,顶端用金丝绒线绣花,还用珠子镶成美丽的图案,并插上一撮猫头鹰的羽毛;表而克帽也是一种用布、绸和水獭皮制作的圆帽子,装饰较为华丽,除了帽子插有猫头鹰羽毛外,还用珠子、玛瑙装饰,看上去耀眼夺目( 喀什)

七. 湖南省 常德市 临澧 “傅大姐”系列食品

临澧“傅大姐”系列食品,是该系列食品的制做发明人,傅大姐多年从事烹饪,亲自摸索,博众之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的风味肉类食品,其制作科学卫生,选料精细,色、香、味俱佳。食用后口感润滑、肥而不腻,在澧水流域有方便即食肉食品一绝之美称,且便于携带和贮藏。是合家欢庆、招待亲朋和馈赠好友的上乘佳晶。现有系列食品:“傅大姐牌无骨香腊狗肉”、“去骨香腊羊肉”、“酱汁肉”、“麻辣狗肉”、“熏腊肉”五个品种。  
该系列食品以风味独特、质量上乘、价格优惠,誉满市场。1999年,荣获湖南首届名优特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同年,被评为湖南省市场知名品牌。

八. 安徽省 六安 裕安区 食品饮料

皖西的食品饮料素有盛名。主要名产有寿县“大救驾”糕点、八公山豆腐、临水泉酒、龙津啤酒、马头集小磨麻油、脱水菜和健康山菜等
( 六安)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施秉县 贵州民族织锦

贵州民族织锦,当地群众叫做“织花”。她是祖国兄弟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山花,播馥传俏于贵州高原清水江两岸;在苗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传,是贵州各族妇女朝暮接触的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

贵州民族织锦的织造,是用土机进行手工数纱挑织,即挑经织纬和纬线起花。它分素锦和彩锦两大类。素锦多以黑白为基调,属通经通纬织造,如黔东南从江一带的侗锦和丹寨的苗锦。彩锦则多以通经断纬或通纬断纬相结合,其织造工艺较素锦要复杂得多,如黔西南的兴义市依锦和黔东南台江一带的苗锦。贵州民族织锦多属几何图案,其取材主要来源于各族人民劳动生活中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之类。在织锦图案的造型上,少数民族妇女在挑、编、织、绣方面,一个个无不都是巧夺天工的能手,在图案造型上独具匠心。根据织物经纬结构的规律和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她们凭借自己对于自然物象的直观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所需饰物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概括、变形夸张,从而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古朴优美的民族纹样。其用色多以暖调而不受自然色的制约。着重强调对比、鲜艳和明快,以达到五彩绚烂、艳而不俗的效果。

苗锦中的彩锦,流行于清水江一带,其代表作莫过于苗家妇女着盛装时围在百褶裙前面的“红围腰”了。它是古老苗锦中的明珠,可谓“彩锦之王”。苗家姑娘七、八岁就学织花,到十二三岁始学挑织,待十五六岁才基本学会红围腰的织造。它是聪慧的苗家姑娘心血的结晶,是她们借以显示手艺、寻偶择配、寄托终身和憧憬未来的珍贵织物。苗族妇女的盛装,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全身的银饰,这是珍贵富有的表示;再就是交织着姑娘们挑、编、织、绣才华的锦装而服。这主要是上装的衣袖花和下装的围腰花。围腰花,远看色彩斑斓醒目,近看龙盘鸟舞,花团锦簇。其比起衣袖花来,分外耀人眼目。所以,它是姑娘们“游方”、“踩鼓”和“吃姊妹饭”对比巧斗艳的奇珍佳品。

十.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酱食品

泰和的酱食品有酱油、豆豉、酱菜三大类。泰和生产酱油已有160年的历史,其配料精当、制作精细、味道咸中带甜、浓度高、烹调菜肴色泽和润。品种有建设、生产两种普通酱油,还有制作技术比较复杂,用料、工艺要求较高的富强特级酱油,近年来又在富强酱油基础上配以泰和乌骨鸡,制成营养丰富、香味醇美的乌鸡酱油。产品远销省内外。民国初年,泰和沿溪渡的酱油在美国芝加哥国际酱油评选会上获优质奖;50年代,富强酱油在上海华东调味品协作区评比中被评为优等产品;乌鸡酱油在1989年的广交会上获得好评。

泰和生产豆豉早在宋朝就颇负盛名,四川豆豉的制作方法即由泰和传去。泰和豆豉乌黑、香甜,既能佐餐,又可作菜肴调味品。据清道光《泰和县志》载,豆豉还可作药用:豆豉性温,能发能补,对伤寒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初起,以之加葱姜少许,煎汤热服,出汗即愈。

酱菜是泰和酱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甜酸萝卜为最。甜酸萝卜配料独特,是泰和地方传统产品,它集甜、酸、辣、鲜、脆于一身,回味绵长,且有生津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有"未吃先流涎,吃了还想吃"的吸引力。此外,还有酱荞头、酱萝卜、什锦菜、多味酱等20多个品种。1985年,泰和酱菜在山东济宁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系统食品调味技术协作会上,被评为国内独创的地方传统产品;1986年,什锦菜、多味酱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7年,甜酸萝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什锦菜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本省各地市以及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地。荞头、酱菜已进入香港、日本市场。

56个民族特产食品少数民族特产食品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