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市丰城市特产 正宗丰城特产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2 23:04:46

一.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脚板薯

红心脚板薯是上高的一个传统,是一种绿色食品。其肉质紫红,细腻滑爽,块茎富含粘液质、维生素、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不仅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有健补肺、固肾、益精等药用滋补功能。该品种全县种植面积达2000亩,产量达3000吨。

二. 江西省 宜春 丰城市 小港甘蔗

丰城历为江西省有名的甘蔗产区之一,甘蔗种植历史悠久。《江西风物志》载:“江西的甜蔗多产于南昌、丰城……”。明《丰乘.物产》志引宋大中祥符《丰城图经》亦载:“河东乡村多产甘蔗。”



丰城地处赣江下游赣抚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甘蔗种植。小港、袁渡、拖船、河洲、淘沙、桥东、筱塘、孙渡、荷湖等乡镇历为盛产地。尤以小港产量最高,居首位。该镇位于赣江河畔东岸平原地区,甘蔗种植始于唐宋,盛于今。甘蔗生产连年发展,遍及全镇乡村户家。甘蔗产量逐年递增。1985年总产量3443.62万斤,比1965年增长109.7倍,占全县总产量6750.77万斤的51%。到2000年全市总产85211吨,其中小港亩产最高达9280斤,总产达3.8万吨,占全市总产近40%。最高年1996年达56%以上。



甘蔗品种主要有二大类:一是甜蔗,俗称“果蔗”,是丰城地方传统产品,居丰城蔗种之最大宗。它具有茎粗干长,皮薄色青,水多汁甜的特点,以供解渴为主。二是糖蔗,1958年从外地引进抚州蔗、广东蔗、台湾红皮蔗等品种推广栽培,产量高,具有干长茎小,皮硬水多,蔗汁甜美的特点,主要供制糖用。甘蔗闻名省内外,畅销南昌、南京、上海、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广西、广东等省市自治区。



每到甘蔗收获季节,昌赣公路两旁田晨堆成“蔗山”,全国各地来往汽车络绎不绝至此购买。在丰城城乡市场遍布甘蔗推销点。凡公汽车停靠站、铁路火车站、水上航运站、渡口边等交通要枢,均可看到农户户扛、手提甘蔗,沿车叫卖。上至新余、宜春、萍乡,下到南昌,九江等城市街巷,到处可见丰城甘蔗销售。


三. 江西省 宜春 丰城市 脚鱼炒粉皮(鳖)

1、主料:活脚鱼(鳖或甲鱼)一只(约一斤半),粉皮六两,蒜头一个,生姜五钱,米酒五钱,葱头二钱,胡椒粉五分,植物油一两半,食盐二钱,味精五分。

2、制作:脚鱼斩去头爪,取出内脏洗净,将脚鱼切成半寸长方块,粉皮浸泡二十分钟,切成小长方块,用旺火将油烧熟,将葱姜下锅、泡出香味取出,然后放下脚鱼入锅,加酒再炒两分钟,再放开水三斤入锅内,大火焖熟脚鱼,汤煮成乳白色时,将粉皮放入锅入烧片到(约三分钟)再放食盐、酱油、胡椒粉、味精、大蒜、葱拌匀取锅。

3、效能:色泽浑白,味鲜美嫩。

4、药用:营养好,健康长寿。

四. 江西省 宜春 丰城市 “一品斋”酱菜

“一品斋”酱菜以丰城雪里红、芥菜、黄豆为主要原料,博采民间传统的囟腌工艺,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精制而成。“一品斋” 酱菜系列属天然绿色食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卵磷脂等微量元素,产品用料讲究,配方独特,加工精细,色鲜味美,是家庭佐餐,馈赠亲友,外出旅游之佳品。



酱豆王:选用优质黄豆,采用传统的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制而成。黄豆是含丰富蛋白质的蔬菜类食物,脂肪含量达18%,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麻油酸,是人类维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所含的磷脂,对组成细胞膜和神经系统的活动都有重要作用。酱豆王不仅选料天然营养丰富,香辣可口,而且不含胆固醇,无人造香料及色素,是高纤维质的健康天然食品。



“一品斋”香茹酱:选用天然晒酱采用民间工艺与最新高科技成果加工而成。含有丰富的亚麻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等,有对人体健康必须的18种微量元素,是高纤维的纯天然食品。



“一品斋”酱菜系列被评为“98江西市场质量优胜产品”,荣获98年江西优秀产品奖,产品投入市场后,畅销不衰,已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眯。

五. 江西省 宜春 靖安县 禾堆饼

做法:浸米/磨米粉/溲团/揉饼/上色/蒸饼/堆饼。像征着“五谷丰登,一年胜一年”。

六. 江西省 宜春 宜丰县 瑞酒

瑞酒是江西名酒之一,瑞酒选用优质高梁、小麦、大米为主要原料,取优质泉水精心酿制而成。该酒酒液澄清、透明,无悬浮、沉淀物,香气幽雅、入口绵柔、醇甜,香味协调,回味爽净,风格典型。

七.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奉新大米

奉新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奉新县素以“贡米产地”、“优质米之乡”而闻名,奉新大米种植、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史》和《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载,选作贡品进入宫廷,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奉新大米外观呈清白色或精白色,具有光泽,呈半透明状,米粒细长大小均匀,坚实丰满,粒面光滑、完整。奉新是南方稻区第一个获得A-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标志的县。奉新大米远销北京、上海、厦门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为进一步提高奉新大米的知名度,提升产业优势,奉新县农业部联合粮食局通过招商引资组建投资总额超6000万元的江西聚丰米业有限公司,生产极具奉新特色的给力米、松竹米。为依法保护地方特色农产品,奉新大米已申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并于2009年12月正式通过认证保护。

在农耕技艺上,奉新大米种植技艺有着重要的地位。千年来,奉新农人遵循着传统耕作技艺,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农耕文化,《奉新县志》(清同治版)“物产”篇中物别记载:“稻下乡宜早,上乡宜晚”充分说明了奉新大米种植几百年来就稻作遵时的习惯,宋应星《天工开物》“稻工”、“稻宜”、“稻灾”、“水利”篇中,也详细记录了以奉新为主的南方水稻种植技艺,同时奉新农人更重视水稻种植后期的收割、晾晒、储存,加上奉新的土壤、气候、水源的优势。使奉新大米历史上就成为江南特别优秀的稻米,从宋朝华林胡氏先祖国子监主簿胡仲尧进贡奉新大米开始,奉新大米就成为供皇帝食用的御用贡品,此后,奉新大米就一直因其特殊的种植技艺而成为历代皇朝的贡品。奉新虽然作为半山半平原地区,地域面积也不算大,但因广泛种植奉新大米,而成为农业大县,自宋以后就列为江南西道“望县”之一,近代,省城南昌更是以奉新大米为优选的第一食用米品种。

奉新大米不但种植技艺传承久远,而且也因为奉新大米而滋生出许多美好传说,在这种农耕文化种植技艺上,凝聚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丰厚底蕴。奉新籍人宋应星《天工开物》第一卷记是记录了水稻种植技艺,这更充分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贵五谷而贱珠玉”的耕读一体传统文化底蕴。

虽然这些传统农耕技艺流传很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本上都濒临灭亡。奉新县为保护奉新大米种植技艺等传统技艺,专门建设了宋应星科技文化园,集中的把中国古代的传统技艺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保存、展览、展示。同时,奉新为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技艺,大力保护原生态农业耕作区,大面积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奉新大米,使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科学现代农业耕作和谐结合,有效的进行了产业发展。

地域范围

奉新大米种植区域具体地理位置东与安义交界,南与高安接壤,西与宜丰、修水毗邻,北与靖安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5′~115°33′,北纬28°34′~28°52′,南北宽约32.3公里,东西长约78.3公里。总面积为1644.87平方公里,所辖范围为赤岸镇、赤田镇、宋埠镇、干洲镇、澡下镇、会埠镇、罗市镇、上富镇、冯川镇、澡溪乡、仰山乡、甘坊镇、柳溪乡、石溪办事处、百丈山风景名胜区、干垦场、东垦场、农牧场,共18个乡镇场。

八. 江西省 宜春 奉新县 奉新螺蛳

螺蛳

将螺蛳洗净并用剪刀把顶尖部剪去一点,再洗净,沥干水分。炒锅上火,舀入色拉油烧热,放入葱姜煸出香味。倒入螺蛳翻炒,至螺口上的盖子脱落时,加绍酒,白糖,精盐,酱油,味精和少量开水。焖烧约10分钟加胡椒粉即可。

螺蛳肉质鲜嫩,调以姜末、小葱,加黄酒生炒,味道鲜美,可算得上是一道物美价廉的荤菜

九.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冬笋腊肉

冬笋腊肉是铜鼓县人民极为喜爱的时令菜。隆冬时节,冬笋上市,取其肥嫩者与腊肉合烹,别有风味,此菜腊肉香软,冬笋鲜脆。



原料:



主料:腊肉500克。



配料:青蒜100克,净冬笋150克。



调料:味精0.5克,熟猪油50克,肉清汤50克。



制法:



(1)  将腊肉洗净,上笼蒸熟取出,切成4厘米长、3厘米宽、0.3厘米厚的片。冬笋先切梳子背形条,再切成约0.3厘米厚的片,青蒜洗净切3厘米的段。



(2) 炒锅内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熟,下入腊肉、冬笋煸炒,加肉清汤稍焖收干水,放入青蒜、味精,再翻炒几下,装盘即成。

十. 江西省 宜春 宜丰县 石市夏布

夏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以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的麻布。因麻布常用于夏季衣着,凉爽适人,又俗称夏布、夏物。夏布经过独特的汉族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是汉族传统的服装面料。

石市夏布纱质细软,经纬成宜,边缩平整、编织均匀,色泽清秀,不起皱折、不变形。民国初年,石市“夏布岁出六千六百匹有奇”。民国25年《江西年鉴》载:石市年产夏布3.2万匹,销外县2.5万匹。

丰城特产有哪些土特产品江西丰城什么特产最出名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