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宝家花椒锅巴250g陕西特产 花椒锅巴一定是陕西特产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2 14:31:13

一. 云南省 昭通 巧家县 昭通花椒

昭通花椒

花椒具有浓郁的麻香味,有“调味品之王”的美誉,其经济用途广泛:可作食品香料和香精原料,并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药用功效。由于昭通特有的士壤和地理气候特征,出产的花椒有品质好、麻味正、回味久等特点。

二. 河南省 开封市 龙亭区 口蘑锅巴汤

口蘑锅巴汤口蘑锅巴汤又称"平地一声雷"。由于制作方法独特,口蘑馨香,锅巴松脆,汤鲜适口,深受消费者欢迎。

制作:先将口蘑洗净,上笼蒸熟后片成片,放入大海碗内;再将调味高汤冲入。最后当着顾客把油炸的锅巴放入汤内,即可食用。灼热的锅巴遇汤时即产生爆响,故得名"平地一声雷"。

锅巴原名"铛底焦饭",本是焖制米饭时的剩余之物。《纲目拾遗》中载锅巴能"补气健脾,消食止泻",后经妙手烹调,成为一道风味菜肴。

三. 贵州省 铜仁 松桃苗族自治县 松桃锅巴粉

锅巴粉又名绿豆粉,为松桃百姓喜爱的食品。逢年过节或吉喜之日,必要烫数十甚至百数张粉,若作为早茶或夜宵,更是方便惬意。

锅巴粉的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绿豆,比例为2:1。其制作过程大致分三步:先将绿豆兑皮,浸泡三-五小时,再与大米同泡十小时左右,其次磨浆,再次是烙炕,选家用较大铁锅,烧烫后,将熟菜油抹在锅四周,舀一勺浆汁均匀地摊在锅面上,上盖一会,便可揭取食用。制作中有两点要紧处:一是选择米质,一是烙炕时讲究火功,米质一般选沟垄田产的油粘米为好.烙炕一般使用干柴草,松桃百姓有“一把文火一张粉”的民谚。锅巴粉具有色泽鲜翠,味香绵、软滑的特点,食用分凉热二种。凉食取刚出锅之鲜粉,或切成丝条配以蒜酱、葱花等佐料,或直接抹辣酱卷食,风味更特别.热食种类较多,切成丝条,用滚开水烫后可素食,也可配牛肉、羊肉、脆哨、三鲜等佐料成各种风味。

时下,锅巴粉已成松桃地区各风味小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

四. 四川省 遂宁市 安居区 遂宁花椒

花椒属芸香料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有刺。奇数羽状复叶,边缘有圆齿和透明腺点。夏季开花,花小型,伞房花序或短圆锥花序。果实呈红色,种子黑色。果实就是花椒, 含挥发油,性热,味辛香。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主要用于烹煮肉类,也常作为炒椒盐花生、椒盐豆,制中式椒盐饼等。另外,它也是调制其它调味品的常用原料。

四川遂宁盛产花椒,是当地。花椒属芸香料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有刺。花椒是烹调中的重要调味品。遂宁产四川花椒颗粒大,色红油润,味麻籽少,清香浓郁,为花椒中的上品。

五. 陕西省 宝鸡 太白县 太白花椒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7m,茎干通常有增大皮刺;枝灰色或褐灰色,有细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生的皮刺;当年生小枝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边缘有狭翅;小叶5-11个,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无柄或近无柄,长1.5-7cm,宽1-3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中脉基部两侧常被一簇褐色长柔毛,无针刺。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色大多为白色或者淡黄色,花被片4-8个;雄花雄蕊5-7个,雌花心皮3-4个,稀6-7个,子房无柄。果球形,通常2-3个,果球颜色大多为青色,红色,紫红色或者紫黑色,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花期3-5月,果期7-9月。

六.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韩城“大红袍”花椒

韩城“大红袍”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韩城“大红袍”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韩城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返回以盛产“大红袍“花椒而闻名国内外的陕西省韩城市,历尽8年艰辛营造的“百里双千万株花椒基地”最近通过了省级达标验收。至此,韩城市成为全国首家花椒基地达标县(市),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的花椒生产基地之一。韩城是司马迁的故里。早在六七百年前就开始栽植花椒.1985年,市委、市0决定,抓住达一林品优势,充分利用山区和梯田地硬,因地制宜,见缝插椒,建设“百里双千方株花椒基地”。到今年8月,韩城市已栽植成活花椒2370株,花椒年产量由1万公斤猛增到200万公斤9.产品畅销国内外。大面积栽植花椒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今年花·椒收入2800万元,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收入110元,占全市人均纯收入的20%。主要产椒区年收入上方元的有129户,上5000元的超过1000户,农民称花椒为“金豆豆”.农村也流传着“家有百株椒,年进千元富”的谚语.由于花椒大多在田埂栽植,实现了椒、粮双层生产,土地利率提高了30一40%,使昔日荒芜的田埂寸土生金。同时,花椒树也有效地改善了’生态条件和农田小气候。据西北林学院对韩城椒区调查,花椒根系有效地控制了田埂滑塌,减轻水土流失,效果达60%.花椒栽植区与无椒区比较,生长季节平均降低风速30.25%,空气相对湿度增加4%,蒸发量降低25.7%。15年全椒树土壤中氮、磷、钾养份含量,较无视区高出以3%、87%和127。9%。花椒的大面积栽植也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国家和省、地、市林业科技人员协作联合,近几年攻克了花椒研究课题9项,其中,花椒窄吉丁虫的生物学和综合治理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我市百里林带花椒飘香 一条“红腰带”年收一亿元每年八月中旬,百里花椒基地就飘出迷人的椒香,据市农林局测产,今年“大红袍”花椒总产将达到450万一500万公斤,届历史最好年份。这条缠在浅山区的花椒“红腰带”又将给我市带来1亿多元的收入。“大红袍”花椒是我市历史名优,被誉为“中华名椒”,自80年代开始,我市把花椒作为灭荒造林的主要树种,使3000多万株花椒在荒山、荒坡、脊薄耕地、山源地埂和路渠上扎根。花椒的大面积栽植给农村特别是浅山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去年,花椒总产达到350万公斤,经济收入8500万元,全市农村人均花椒年收入达到336元。有4000多户浅山区农民仅花椒一项年收入上万元,最高超过lo万元。我市花椒产量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是全国最大、效益最好的花椒生产基地。我市花椒的持续高效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我市,花椒的科研和生产同步进行。低产林改造、病虫害研究一直居国内领先平。在大部分花椒进入盛果期后,花椒综合利用开发研究又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人员研制开发出“花椒精”产品,填补了国内外花椒产品开发的一项空白。“花椒精”现已被国内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广泛应用。花椒的深加工每年为我市带来收入2000多万元( 韩城)

七. 云南省 昭通 永善县 永善花椒

永善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永善花椒

永善县土品产销协会

9498100

花椒

八.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蓬溪青花椒

蓬溪青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蓬溪青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技术成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蓬溪青花椒产业发展,将该产业列为“产业强县、绿色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我县在28个乡镇种植蓬溪青花椒12万亩,已挂果面积达2万亩,年产青花椒1万吨,总产值上亿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蓬溪青花椒 四川省蓬溪县现辖行政区域 《蓬溪县人民政府关于“蓬溪青花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报告》,蓬府〔2013〕65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921/T1.1~1.3-2013《蓬溪青花椒》

蓬溪青花椒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地方品种“竹叶青”。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300m至500m,土壤为紫色壤土或沙壤土,透气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1%,pH值6.5至8.5。年均降雨量800至900mm,年均日照时数1400小时至1500小时。

三、栽培技术

1. 种苗繁育:以种子繁殖,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容器育苗移栽。

2. 栽植:春季在2至3月栽植,秋季在9至10月栽植。栽植密度每667㎡(亩)≤110株。

3. 整形:采用“以采代剪”,形成外展内空、杯状树形。

4. 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成龄树每年每株施入腐熟有机肥≥20kg。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及晾晒

1. 采收:商品果采摘时间为每年的7月上旬至8月上旬,当果实色泽碧绿、果皮上的油囊凸起呈半透明状时选择晴朗天气进行采摘。留种的在每年9月中下旬采摘。

2. 晾晒:采用自然晾晒至含水量≤10%。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实颜色碧绿,果粒圆大均匀,果皮肉厚表面油囊密生,油腔多而密,内果皮光滑,薄革质,多数与果肉分离而卷曲;香气浓郁持久,麻味纯正。自然脱籽率≥85%。

2. 理化指标:

水分(%) ≤ 10.0

总灰分(%) ≤ 4.1

总挥发油含量(ml/100g) ≥ 6.8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 河北省 邯郸 涉县 涉县花椒

涉县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涉县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涉县花椒、核桃、柿子,誉为“涉县三珍”。花椒产量全国第一,核桃、柿子居全省首位。

涉县是花椒的集中产区,建国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花椒栽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尤其近年来,涉县把花椒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大大加快了花椒的产业化进程。到99年底全县花椒总株数发展到2500万株,总产量达到450万斤。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涉县花椒品种主要有:大红袍、二红袍、小红袍、白沙椒、枸椒等。其中大红袍、二红袍品质最佳,以其粒大、皮厚、色艳、味香而著称。素有涉县“十里香”之称。被誉为涉县土特“三珍”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涉县花椒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色泽鲜艳、颗粒均匀、麻度大、含油多、香味浓而畅销各地,全县年产花椒5000多吨,产值达1.3亿元。

十. 甘肃省 天水 麦积区 元龙花椒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花椒又红了,椒园里飘着醉人的清香,农家晾晒花椒处片片红色,市场上引来了八方商客。一筐筐、一袋袋的新鲜大红袍一溜儿排开,20多辆收购花椒的车辆依次停靠在国道310两边。近日,笔者来到位于麦积区元龙镇的花椒交易市场,看到了一派购销两旺的热闹景象。

来自我国四川、新疆、湖南、重庆等10多个省市的花椒收购客商,云集至元龙镇花椒交易市场内四处“云游窜动”,东抓一把瞅瞅,西捏几颗闻闻,不时查看着花椒的品质、颜色,耐心地与椒农攀谈交易价格。“元龙镇所产的‘大红袍花椒’颗粒大、色红油润、味麻籽少、清香浓郁,为花椒中的上品。”来自四川省的花椒收购客商李老板一边精心挑选花椒,一边热情地向笔者介绍来这里采购花椒的理由。

“今年气候好,加之花椒的病虫害防治及时,丰产高产技术到位,花椒行情较往年相比产量高了,但是每公斤价格还是在20元—35元左右。花椒今年卖得很火,只要有货就不怕好卖不上好价钱。”刚卖完花椒的元龙镇佃儿村椒农郭老汉高兴地告诉笔者。

近年来,麦积区积极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依托东部渭河沿岸310国道各乡镇适宜花椒生长的区位优势和“元龙大红袍花椒”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花椒产业。该镇积极探索“公司+协会+农户”的现代发展模式,一方面挂牌成立了麦积区元龙花椒协会;另一方面,为了全面提升元龙花椒品质,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先后成立的天水三发椒业公司和天水德商贸公司,分别对花椒进行分级包装、精深加式和定点收购、产业营销服务。据悉,仅麦积区元龙镇的花椒种植面积就达1.3万多亩,全镇年花椒销售收入达1388.4万元。

陕西特产手工花椒锅巴400g丽水特产纸盒供应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