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买贵州特产 贵州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4 04:27:54

一.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安酒

安酒产于贵州省安顺市,这里与世界闻名的黄果树瀑布仅距五十公里,故注册商标为黄果树。安顺产好酒可追溯到五百年前的米酒。今日安酒生产则始于三十年代的周记酒坊“醉群芳”,系采用大小曲酿造的生产工艺。解放前夕,酒坊倒闭。一九五三年恢复生产后,一九五八年试销东南亚等地,获得好评。一九六三年以来蝉联了历届贵州名酒称号。安酒生产于七十年代采取兼收并蓄的方法,学习引进了浓香型酒的生产工艺,以酒的质地更上一层楼。该酒属浓香型白酒,酒精含量百分之五十四。风格特点是:无色透明,窖香较浓,醇和甘冽,爽口不燥。( 安顺)

二.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虾子辣椒

虾子辣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虾子辣椒”,也称“虾子小辣椒”、“遵义辣椒”,是指产于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的

.辣椒,因主产区位于该县虾子镇及周边乡镇而得名。遵义市是全国闻名的辣椒主产区,所产辣椒个小、色红、味辣、香浓,是中国传统出口辣椒的主要品种。以虾子及其周边乡镇为代表的遵义辣椒在中国各大小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及东南亚、日本等各国和地区都有销售,深受人们喜爱。. 其品种之一“虾子朝天小辣椒”集贵州各地辣椒优点于一体,广集黔北土壤、水质、日照之精华,以个匀、饱满、肉厚、油润鲜红、味道香辣等特点而蜚声海内外。于1999年被评为“贵州省名优辣椒”,2001年又获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种植历史

遵义县虾子小辣椒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相传十五世纪中叶的大量移民,勤劳的农民带来了辣椒种籽,凭借充足的日照、适宜的温差和优良的水质、土壤,经过世代的精心培植,辣椒在这里扎下根,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明末清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对辣椒的种植开始从自给转向商品化生产。到清末,辣椒有了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据《遵义府志》载,“遵义辣椒品质产量均较他处为优”。进行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7年,遵义县成为贵州省年产辣椒上万担的唯一县份,建立了出口小辣椒的生产基地。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该县大抓多种经营,积极帮助产区农民选育良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成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免检农副产品之一。.

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辣椒产业发展,1999年成立贵州省遵义县虾子朝天辣椒 .有限公司,公司下属企业有遵义县虾子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和遵义县辣椒食品厂、遵义康绿辣椒有限公司、遵义县贵山红辣椒系列食品厂、贵州磊鑫辣椒食品厂等4家以辣椒原料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辣椒专业批发市场1992年建成投入使用,1999年改址新建,一期工程占地24000平米,建筑面积21000平米,总投资1470万元。市场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2002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到2004年市场干辣椒交易量突破5500万公斤,交易额近4亿元,主要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美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2003年通过土地置换政策吸引外资2270万元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二期工程已经建成。虾子辣椒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之一,2002年被中国农业部授牌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定点市场”,2003年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来镇考察辣椒产业时盛赞“小辣椒,大产业”,2005年8月,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辣椒之都”称号。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虾子辣椒在全国的品牌形象。为全面提高辣椒附加值,实现辣椒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2004年,该镇又建成一个占地近500亩的辣椒食品深加工“辣椒食品工业园区”。. 虾子辣椒专业批发市场2000年被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定点市场”,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命名为“争创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单位”,2006年被中国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评定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和被中国国家商务部核定为“双百市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07年被中国国家商务部、人事部表彰为先进集体。.

原产地保护

2009年,经国家质检局审核,决定对“虾子辣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虾子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县南白镇、龙坑镇、三岔镇、苟江镇、三合镇、乌江镇、虾子镇、三渡镇、新舟镇、永乐镇、龙坪镇、喇叭镇、团溪镇、铁厂镇、西坪镇、尚嵇镇、茅栗镇、新民镇、鸭溪镇、石板镇、乐山镇、枫香镇、泮水镇、马蹄镇、沙湾镇、松林镇、毛石镇、山盆镇、芝麻镇、平正仡佬族乡、洪关苗族乡等31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三. 贵州省 遵义 汇川区 豆花面

豆花面

遵义豆花面创制于本世纪初,迄今已近百年之久。今天的遵义市,豆花面馆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火红,众多的豆花面馆以老城一带的最负盛名。1958年-等中央领导人视察遵义时,还特地到老城品尝了豆花面。外地到遵义来的旅客也总要寻找豆花面馆.

四. 贵州省 铜仁 德江县 酥食

酥食

酥食是由土家人传承祖艺,选用当地上等糯米,加本地纯蜂糖精制而成,因不用气蒸而有别于其他酥食,其产品形状有各种花、鸟、鱼等,栩栩如生;其味香甜酥口,是客商非常喜爱的特色小食品。

五. 贵州省 遵义 汇川区 蛋黄酥

原料:澄粉250克,熟蛋黄5个,猪油125克。

调料:猪肉沫200克,香菇、玉兰片、葱花、盐、味精、胡椒粉、芡粉、白糖、猪油等适量。

制作方法:浸、炸。先将澄粉用开水烫熟,加入熟蛋黄和猪油揉光滑,下剂成20砣。肉沫用猪油炒散,加入香菇、玉兰片、盐、味精、胡椒粉,勾芡、撒葱炒成熟肉馅。然后将皮坯分别包入馅心,成为直径为4厘米,厚2厘米的圆饼状,下入油温4--5成热的猪油锅中浸炸至金黄色起网状时,起锅滤去油分,装盘即成。

风味特色:色泽金黄、酥松;表面起丝网状,味咸鲜香。

技术要领:浸炸的油温掌握在4-5成热。

六.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册亨县 贵州小香肠

原料配方:精肉80千克肥肉20千克川盐3.1千克白糖1.1千克酒1.1千克无色酱油1.1千克硝200克制作方法:1.把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肉丁,用温开水漂洗干净,洗掉肉丁上的浮油,按肥肉与精肉的比例混合。把盐用锅炒热,加上硝碾碎,再加入糖、酒、酱油,拌入肉内,用力搅拌均匀,腌制50分钟。2.将肠衣刮洗,除去异味,把拌好的馅灌入肠衣,然后平放在案板上,用针板(木板上订有钢针)打孔。打孔要均匀,防止烘烤时0。3.打孔后用麻绳打结,第一结约23厘米,第二结11.5厘米。打完结后用温水洗去肠衣外面的油腻,挂在竹竿上,将每节香肠都整理均匀,大小一致,移入烤房烘烤。4.烘烤的燃料用杠炭,开始时温度不要升得太高,以免造成外干里湿,出现糖心。12小时后,进行翻坑,上层移到下层,下层移到上层,使香肠受热均匀。然后再行烘烤,温度可高些,并逐步降低,12小时后,瘦肉已透红色,肥肉白色,香肠已经变硬,即可取出,置于通风处冷却后为成品。

七.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遵义杜仲

遵义杜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遵义是全国杜仲主要产区之一。杜仲仅一种,为别于他地所产,故冠以产地地名,历史认为遵义杜仲以四川重庆为集散地,曾误称川杜仲,后正名为遵义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阔叶乔木,杜仲树喜温抗寒,适应性强。遵义杜仲在海拔460米至1500多米的地域均能正常生长,但在阳光充足,雨水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砂壤及微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中生长最好。树龄长,正安县格林区太平乡有百余年杜仲树二棵,枝叶繁茂,结子甚多,1984年出售种子收入达700余元。

杜仲皮是名贵中药材,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功效。在《本草纲目》中列为中药上品,用于治疗肾亏,腰背酸痛,脚软无力,遗精,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先兆流产以及高血压等病症。鲜皮外用可治跌打损伤、疮肿等。桐梓县用杜仲叶制成的杜仲茶,销国内外。

杜仲的叶、果、皮,均含胶质,叶含胶量3—5%,果实含胶量10—18%,皮含胶量6—10%,属硬性胶,有绝缘,隔热、抗酸碱(硝酸除外)、耐腐蚀等性能。杜仲树木质坚韧,有光泽,不翘不裂,是造船和做家具的优质材料。杜仲树是国家名贵中药材四大管理品种之一。

杜仲作为贵州省的传统出口商品,目前,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商品市场上,销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逐步进入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市场,它作为天然的珍贵药品,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遵义县的杜仲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据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已有两百多万株,其中,马坪乡杜仲林场有30万株,是中国药材总公司的三大基地之一。遵义县的商品杜仲皮均按外贸部门出口要求规格进行生产。即每块皮长33公分,宽6.6公分,出去表皮,晒干水分,干燥丝多,无虫无洞,不卷筒,无水渍,内面曾紫红色,片张完整。为出口药材上品。风冈、仁怀、习水、桐梓等县年收购杜仲皮3—5千公斤。全地区年产量7万多公斤,出口量4千公斤左右。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阔叶乔木,杜仲树喜温抗旱,适应性强。遵义杜仲在海拔460米至1500米的地域均能正常生长,但在阳光充足,雨水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砂壤及微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树龄长,正安县格林区太平乡有百余年杜仲树两棵,枝叶繁茂,结子甚多,1984年出售种子收入达700余元。杜仲的叶、果、皮,均含胶质。叶含胶量3—5%,果含胶量10—18%,皮含胶量6—10%,属硬性胶,有绝缘,隔热、抗酸碱(硝酸除外)、耐腐蚀等性能。杜仲树木因其质坚韧,有光泽,不翘不裂,是早船和做家具的优质材料。

杜仲是中国特有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杜仲皮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功效。用于治疗肾亏,腰背酸痛,脚软无力,遗精,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先兆流产以及高血压等病症。鲜皮外用可治铁打损伤、疮肿等。桐梓县用杜仲叶制成的杜仲茶,畅销国内外。现己作为稀有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

杜仲皮

国内外专家对杜仲成分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发现杜仲中含有对人体所必须的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以及锌,铜,镁,铁,钙,磷,钾等15种微量元素。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遵义杜仲虽有野生,但近年多为人工培植。遵义市杜仲林场成林杜仲有43万株。眉潭县是全国杜仲生产基地县,从1960年起的20多年间共播种1.5万公斤,种苗1850万株,办了4个10万株基地,种植千株以上农户200户,五百株以上农户近千家。到1983年,全县种植杜仲树达千万株以上,1985年收购杜仲达3.4万公斤。正安县采用新技术获得成功。天池药场,1977年冬季育苗实验获得显著成效。开厢条播,冻腊播种,每亩用种12.5公斤,出苗5—6万株。除满足本县用苗外,每年可向外地供苗400多万株。冬季育苗出苗齐、生长快,苗期段,不到一年就可移栽。一般苗高60—100公分。正安县实验推广杜仲环状剥皮再生技术获得成功,改变了砍树剥皮的落后生产状况。做法是:选择4—5月的阴天,在15年树龄的树干分枝处以下,横割一周,与横割线呈“丁”形纵割到离地面20公分左右,再横割一周,深度以割断韧皮而不损伤木质为宜。剥下树皮后,立即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剥皮部位,上下用绳扎紧,20—30天后,剥皮部位表面曾浅褐色,此时树木的保护组织已经形成,去掉塑料薄膜,让其再生新皮。正安县采用新技术,促进了杜仲生产的发展。现已种植3万多亩,计400多万株,胸径5公分以上的6.45株,年产商品杜仲皮4000多公斤。

八.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贵州杜仲

杜仲是贵州,也是贵州三宝之一,一直都作为贵州人馈赠亲友的首选礼品。

杜仲:产于贵州高原海拔600--2500英尺的山脉丛林之中,汲取着阳光雨露之精华。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杜仲,品质优良,是一种名贵的山野珍品。

功用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贵州杜仲功用

将血压、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气。适用于:

1、肝肾亏虚:证见眩晕、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多见于高血压病、眩晕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肾脏疾病、脊髓灰质炎等。

2、肾气不固:证见尿频或尿有余沥、阴下湿痒、阳痿、孕妇体弱、胎动不安或腰坠痛等。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等。

3、用于慢性关节疾病、骨结核、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现肝肾亏虚征候者。

食疗价值

杜仲科木本植物杜仲的树皮。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4~6月剥取,刮去粗皮,经堆置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切块或丝,盐水炒用。

性能:味甘,性温。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含杜仲胶、杜仲甙、黄酮类、鞣质。

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镇静、镇痛和利尿作用;有一定强心作用;能使子宫自主收缩减弱,对子宫收缩药有拮抗作用;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能减少胆固醇有吸收,以炒杜仲的煎剂最好。

九. 贵州省 铜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贵州白山羊

贵州白山羊原产于黔东北一鸟江中、下游的沿河、思南、务川等县,分布在贵州遵义、铜仁两地区的20余县,目前总数已超过100万只。

该羊,公、母羊均有角,颈部较圆.胸深,背宽平,体躯呈圆桶形,体长,四肢较矮。毛被以白色为主,其次为麻、黑、花色,毛被粗短。少数羊鼻、脸、耳部皮肤上有灰褐色斑点。

成年公羊体重32.8千克,成年母羊为30.8千克,肉质细嫩,肌肉间有脂肪分布,擅味轻。周岁揭羊平均活重 24.11千克,月同体重11.45千克,内脏脂肪重1.40千克,净肉重8.83千克,屠宰率53.30%,月同体净肉率 68.72%:

其性成熟早,公、母羔在5月龄时即可发情配种,但一般在7-8月龄才配种,常年发情,1年产2胎,从1-7胎 (4岁左右)产羔率逐渐上升,为124.27%-180%,品种平均产羔率273.6%,年繁殖存活率为243.19%。

十.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小湾翠芽

仁怀市小湾翠芽产于仁怀市内海拔最高的芦竹山上。所用原料全部采摘于清明节前,并采用现代茶叶的生产加工技术精制而成,具有较好的口感和药用价值。

贵州特产哪里买最正宗最便宜贵州特产哪里买便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