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特产名单 三明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7 17:35:36

一. 福建省 三明 将乐 鸭肠

鸭肠

料:

鸭肠500克、榨菜25克、酱油30克、料酒15克、碱25克、菜油(或花生油)50克、精盐10克、香油5克、香醋15克、红辣椒、胡椒粉、味精、姜、葱、蒜各适量。

法:

将鸭肠用精盐抓揉均匀,加碱和500克清水拌匀,腌1-2小时,再用清水反复漂洗去碱味。另锅内注入2000克清水,放入葱(扎把)、老姜(拍破),料酒烧开,下鸭肠烫煮2-3分钟用竹筷搅拌均匀,熟后速起锅,待凉后,改刀长3-4厘米盛入盘内,加入葱、蒜、姜末、红辣椒末、榨菜丁、酱油、味精、香油、熟花生油(或红油)、胡椒粉、香醋等拌匀,即可食用。

点:

脆嫩爽口,酸辣鲜香,味道鲜美,佐酒下饭均宜。

二. 福建省 三明 宁化 孔坑茶

孔坑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孔坑茶

延祥茶是客家祖地福建省宁化县的,又称孔坑茶,明代曾为进贡皇帝 的极品,故又称“贡茶”。延祥村西部的孔坑,又称西园,自古以来就是当地优质的茶园,自古以来培育着数十亩碧绿食茶。据《延祥村史志》载:拔贡杨德安,于1506-1521年间(明正德年间)任浙江金华府经略时,因经常赴京,便把家乡孔坑茶带上,供奉皇帝和大臣们品尝,大受赞誉,因此,当地又称它为“贡茶”。

据档案记载,1947年(民国36年)9月间,台湾省为庆祝台湾光复二周年举行名产品展览活动,特设福建馆,并指定宁化延祥孔坑西园茶供展。1955年、1956年曾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展览会,获得很高评价,也曾赠送给毛泽东主席,作为表达宁化泉上人民心意的礼物。

孔坑茶制作,仍沿用传统的手工做法,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鲜叶萎凋适度,是形成香气滋味的基础,做青系乌龙茶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做青时须掌握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先短后长、看青做青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

“孔坑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宁化县辖区内的翠江镇、城郊乡、湖村镇、泉上镇、中沙乡、河龙乡、水茜乡、安远镇等8个乡镇,100个村,东到泉上镇延祥村,西到城郊乡社下村,南到城郊乡李七村,北到安远镇井坑村,地理坐标:,总保护面积1300.18平方公里,年生产面积1333.33公顷,年产量1600吨。

三. 福建省 三明 大田 大田茶叶

大田茶叶是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

大田县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自然条件,尤其是高山气候、土壤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茶叶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县现有茶园面积0.2万公顷,产量0.28万吨,产值近亿元,有132座加工厂房,136套748台加工设备,规模以上企业26家,外资企业4家。2004年10月,大田县乌龙茶、绿茶产品被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无公害产品,屏山乡被福建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产地,“仙顶”牌茶叶被国家工商局正式登记受理。为大力弘扬茶文化,营造浓厚的爱茶氛围,2003年、2004年连续举办两届“大田县制茶能手赛”,每届参赛的茶样达40只以上。同时,成功承办三明市名优茶鉴评会,积极参加省、市名优茶的鉴评活动,选送的“雪山毛尖”、“五龙针螺”、“梅剑”、“黄珍珠”、“茉莉银针”、“大仙峰金萱”等样品获省名优茶奖,“东方美人”、“台式乌龙”等产品获国际名茶银奖和中国星级茶王赛名茶奖。

四.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沙县鱼丸

沙县鱼丸,福建沙县小吃之一。沙县鱼丸在当地独具特色,自成一家。鱼丸,又称“鱼圆”、“鱼腐”、“鱼脯”,是用鱼肉斩茸,加蛋清、淀粉搅拌上劲,挤成小丸子,入微沸水中煮熟而成。传为北宋名相王安石家厨江西赣州人曹春仔所创。有的还包上猪肉馅或虾肉馅,十分鲜美。

沙县鱼丸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品尝过的人无不赞不绝口,认为独具特色,自成一家。一是沙县鱼丸用草鱼做原料,来源较广,草鱼出肉率较高,可降低成本;二是鱼茸搅拌过程只加盐水,不加蛋清、淀粉,成品洁白如玉,软嫩如腐,极易消化;三是不包馅,口味清爽不油腻,有鱼味而不见鱼,做汤菜只见碗中如繁星点点;做盘菜,鱼丸堆在中间如珍珠颗颗,配上菜心围边,青白分明,使人精神为之一爽,不禁食指大动。厨师们还将做鱼丸剩下来的鱼皮

包上肉馅蒸熟,做成鱼皮卷、鱼卷蛋羹、红菇鱼卷汤、鱼皮卷冷盘等佳肴,很受食客欢迎。

选料:选择重1.25~2.5千克,肉质厚实、鲜度较高的草鱼、鲢、鳙鱼

做法:

1、刮肉:鱼剖杀洗净,从尾到颈,去内脏,去脊骨,取下背部两块肉,先冷藏一下再刮取鱼肉。操作时,要顺纤维纹路刮,刀的倾斜角以45度为宜,将鱼肉刮成薄片。将刮下的鱼肉漂浮于清水中,以去除血筋和混浊杂质,使鱼肉早白色,然后用洁净新纱布滤去水。

2、排斩:将鱼肉平放在砧板上,用双刀有节奏地按顺序排斩,至鱼肉稍有转白,手感有粘性时为好,注意要斩透,使鱼肉全部成泥。此工序也可用绞肉机操作,但加工的鱼丸口味较差。

3、搅拌:将鱼肉泥放于容器内,先加7成左右的清水,水的总量为鱼肉的1.7倍,用竹筷将鱼肉泥划散,成粘糊状后,放入辅料,用力搅打以后,鱼糜蛋白质疑胶,呈透明状。

4、挤丸:洁净铁锅—口,盛以清水,另备边缘光滑的羹匙一个,左手攥鱼糜,从虎口处挤出成圆形颗粒,右手用羹匙接住,放入清水锅中,动作要干净利落,鱼丸的形状要圆,光泽度要高。挤出的鱼丸在清水中漂浸半小时左右,防止煮制时粘连。

5、煮鱼丸:用旺火,火不旺鱼丸只热不熟,时间—长会变味。煮制时,也要防止水过沸腾,以免将鱼丸冲撞破碎。鱼丸煮至熟透后捞起出锅,即为成品。

五.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沙县烧卖

沙县烧卖皮薄个小,制作时在面粉中掺入部分木薯粉,蒸熟后皮呈半透明状,晶莹剔透、小巧玲珑。烧卖对馅极为讲究,虾仁、瘦肉、冬笋、香菇、粉丝是少不了的。食用时佐以天然调味品豆豉油,咸淡酸辣可由食用者自行掌握。除了咸烧麦,沙县夏茂镇还有一种甜烧麦,外形相同但馅是甜的,是用白糖、饼丁、紫菜、桔饼丁、碎花生等制成。

沙县烧麦是福建省著名的汉族小吃。烧麦产生于宋元时期。宋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载:“烧麦扁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沙县烧麦源于山西太原,古称“稍梅”,因收口处褶皱簇拥,形似梅花,故名。后制作师傅移居沙县,传承至今,后因 语音变易称为烧卖(烧麦)。

沙县烧麦皮薄(为冷水面坯)、馅多,小巧玲珑,晶莹剔透。使用原料、制作工艺、蒸制方法与其他地方明显不同。不同于北京烧麦的肉馅,江南烧麦的糯米馅,沙县烧麦的馅是以粉丝、肉丁、笋丁、香菇丁混合而成的,它们被包裹在被擀得晶莹剔透、吹弹可破的皮中,刚出笼时一个个粉嘟嘟地颤动着挨挤在一起,吃时再沾以沙县独有的豉油,鲜香爽滑,味道鲜美,是闻名遐迩的著名小吃。

烧麦不妨说是沙县小吃中一大特色点心,因其形如一颗大麦而刚出锅的烧麦能烫嘴暖心而得名。烧麦分成咸和甜两种:咸烧麦,透明如雪的面皮,包进上等龙口粉丝、瘦肉等馅,吃过来爽口润滑,食多不腻,健胃易消化。而沙县夏茂的甜烧麦更是独具风味,且身价高贵。甜烧麦自然比咸烧麦制作的工艺要复杂些。沙县美食甜烧麦的外皮和咸的是一样的,但馅是甜的,除了白糖,还有饼丁、紫菜、桔饼丁和研碎的花生等,饼丁要地产的“三元饼”才好。

高档的烧麦对馅极为讲究,虾仁、瘦肉、冬笋、香菇、粉丝是少不了的,旧时沙县着名的"烧卖锦"所做的烧麦只卖给西门至南门之间的富户,以至旧时民间有句讥笑人身份低下的的话"你不是吃烧麦的人"。2000年9月5号,由中国烹饪协会在宁夏银川举办的"中华名小吃第二届认定会"上,由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制作的"沙县烧卖"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沙县烧麦的制作工艺:

包馅也是一门绝活,小小的皮中,被塞了大大的馅,而且动作极快,转眼间一屉屉的烧麦便层层叠摞起来。与常见的烧麦不同,沙县烧麦上收口朝下的!

沙县美食烧麦与国内其他地方烧麦不同之处有五:

⑴其他地方烧麦皮坯是温水或热水和面,沙县烧麦是选用精面粉冷水和面;

⑵其他地方烧麦蒸时是收口处朝上竖立放在 笼上蒸,沙县烧麦蒸时收口处朝下蒸;

⑶其他地方烧麦大如酒杯,沙县烧麦小如山枣;

⑷其他地方烧麦擀制皮坯时拍粉用面粉或玉米淀粉,沙县烧卖用木薯粉拍粉, 木薯粉熟后透明,其他则不然,加上蒸熟后刷上猪油,晶莹剔透,诱人食欲;

⑸沙县烧麦食时需蘸沙县特有的豆豉油调味汁。

后人有诗咏曰:1北食古,闽中麦初黄。水晶皮莹亮,银粉馅脂香。笼揭氤氲漫,气飘味悠长。豉油食不忘,岂叹世路难。

六.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尤溪麻鸡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属蛋肉兼用型品种。主要分市在福建省尤溪、南平、沙县和闽清等地。

1主要特性特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头大小适中。70%为单冠,30%为荔枝冠,冠及肉垂、耳垂鲜红色,上喙呈黑色。胫、趾黑色。身长、体型近似“船型”。公鸡羽毛深麻色,母鸡以麻羽为主。皮肤白色,偶有乌皮、乌骨个体。胫青色,四趾,无胫羽。初生雏绒羽栗色,两侧各有4条黑色绒羽带。

2保种方式采用保种场和基因库保护,崇仁麻鸡保种场进行原产地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1998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30周龄公鸡体重2650~2950克,母鸡1600~1900克。135日龄平均半净膛率:公鸡为83.21%,母鸡为80.34%;全净膛率:公鸡为74.1%,母鸡为71.3%。

2繁殖性能平均开产日龄147天。产蛋100~120个。大多数蛋壳颜色是米黄色,少数壳色较浅。平均蛋重为40克。性成熟期135~160天,公母鸡配种比例1:10~15。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5%。

【开发利用情况】

尤溪麻鸡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上售价比一般肉用仔鸡高出一倍。目前成功培育出了尤溪黑脚麻鸡三号、尤溪麻羽乌骨鸡。它保持尤溪麻鸡的外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应性强等优点,克服了生长慢、产蛋率低、饲料报酬低等缺点。

信息来源: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

七.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素面

素面

主要原料:菠菜汁、菌菇

、鸡蛋

、面粉、芦笋

做法:

1.将菠菜榨成汁.与面粉揉合成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片。

2.把擀好的面皮,切成面条丝

3.锅里水开后放点盐,再一条条的顺着轻拿起面条放入锅内,煮开面条浮起后捞出在碗内

4.另起油锅,打入鸡蛋做个荷包蛋盛出

5.放清鸡汤或高汤煮开,把菌菇,芦笋放入开锅后,加盐,少量胡椒粉做成面汤倒入面碗里拌匀即可

八.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茶树菇

茶树菇

九. 福建省 三明 泰宁 仙草糕

仙草糕在泰宁俗称为“凉粉”。当地有“翡翠西施伴仙草”之说。其原料为米粉、仙草。米粉配仙草加井水在锅里煮沸,冷冻结块而成。夏季吃凉粉可降温防暑,清热解毒。

十. 福建省 三明 尤溪 尤溪油茶

尤溪油茶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尤溪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

尤溪是我省油茶第一大县,共有油茶林23.5万亩,2009年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2008年起,尤溪县全力实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扶持良种培育、农户新植、低产改造等,并组建油茶专业合作社和培育油茶深加工企业,加快了全县油茶产业化步伐,2011年全县油茶产值2.5亿元。目前,已发展益康、雍富等8个油茶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当地的油茶农从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对加工后的茶籽油实行统一销售、统一分红,提高了效益。

福建三明值得带走的特产福建省三明市家乡的特产有哪些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