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有哪些吃的特产 广东德庆独有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9 09:42:26

一. 西藏 拉萨 堆龙德庆县 西藏藏红花

西藏藏红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草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叫红花,原产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并等地栽培历史也很长。

红花可入药,有活血通络之功效。草红花种子含油量达55.38%,长期食用这种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因此,可用它来治冠心病;由于草红花油中的亚麻酸量很低,所以是制作油漆的好原料。草红花在西藏东部、东南部以及南部地区均可大力栽培,并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叫番红花或西红花,原产西班牙,在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中也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国外,最初仅作为染料来栽培,后来才认识到它是一种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珍贵药材。在医学上常用它来治疗血瘀引起的闭经、胸腹胁肋等疼痛,也治疗创伤肿,特别是它的养血之功能早已闻名于世。正因如此,早在明朝藏红花就传入我国,在《本草纲目》中已将它列入药物之类。当然,就其养血功能而言,要远远超过草红花。

草红花与藏红花仅一字之差,所以在概念上常误认为同物异名,也有人把西藏早已引起种栽培的草红花当作藏红花。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草红花是属双子叶植物纲的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左右,头状花序中的每一朵管状花呈桔红色。而藏红花是属单子叶植物纲的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鳞茎,花为表紫色或紫红色。它们虽在活血通络方面功能相似,但在系统演化、形态发育和其他用途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二.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鹅油酥

德庆鹅油酥是德庆传统饼点,创制于清未,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17年曾获香港举行办的糕点饼饵展销评奖大会优等奖,从此驰名远近.多多牌鹅油酥由于享有盛誉,远销港澳,华南,华东,南洋等地。

多多牌鹅油酥选料上乘,传统制作,入口甘香松化,油而不腻,酥而不散,食罢嘴留余香,令人回味,是送礼的佳品。

三.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贡柑

德庆贡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第一柑德庆贡柑,原产于广东省德庆县,其果色金黄,皮薄光滑,肉质脆嫩,爽口无渣,果汁丰富,清甜可口,香蜜浓郁,风味极佳。该果品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有机酸等,秋冬季节极具消滞止渴作用,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被水果业界推称为当今健康时尚的水果新贵。

德庆贡柑的历史背景和由来

历史上,德庆贡柑栽培始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载,宋绍兴年间,宋高宗到德庆府,品尝了德庆的地方柑桔后,连连称赞,此后德庆柑桔被尊为御用贡品,贡柑之称由此而来。据专家考证,德庆贡柑是橙与桔的自然杂交种,因而集橙的外形美观、色泽金黄、风味浓郁与桔的肉质细嫩鲜滑、表皮易剥、爽口无渣、甜度适中的双重优点于一身,口感极佳,兼有袖子清香爽甜的风味,是甜橙、糖桔、蜜柚三者优点的集成者。地理经济学者研究,德庆县气候温和,环境独特,极宜贡柑生长德庆贡柑的品质特性金黄亮丽的果色--德庆贡柑是极其罕见的橙与桔的自然杂交种,其果形、果色十分似橙,果形端庄(横径X纵径多在6.0-6.6x5.4-5.9内),果头较大(单果重一般为110克至150克),果皮薄(一般小于2.3mm),色泽金黄,果面洁净光滑;脆嫩爽口的果肉--德庆贡柑不仅有橙的外形美,还富有宽皮柑类肉质细嫩、果汁多的优点,而且果肉细嫩透明清脆而爽口无渣,这点是其他桔与橙无法相比的;

.香蜜浓郁的风味--德庆贡柑具有特别的芳香蜜香风味,清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大于11%(国标≥10%),总酸量小于0.3%(国标40.9%),固酸比高达36.7比1、(国标≥10:0.9),是当今少有的高糖低酸优良品种;营养保健价值高--德庆贡柑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有机果糖糖分和有机无菌水分,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上能以有机果糖的成分有效补充人体的碳水化合物,不会像一般食用糖那样增加人体血糖。含大量各种营养保健成分的果汁,更能有效补充秋冬干燥季节人体所需的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可食率高--德庆贡柑由于皮薄核少(一般只有6粒左右)无渣,其可食率高达80%以上(国标70%以上)。德庆贡柑的品牌与荣誉(1)2004年11月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标记'注册认证:

(2)2003年10月德庆县喜获"中国贡柑之乡'荣誉称号;

(3)2004年11月德庆县荣获"中国柑桔产业十强县'荣誉称号;

(4)2000年12月荣获"中华名果"称号;

(5)2002年9月获得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

(6)2004年9月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7)2005年1月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8)2002年12月被世界广东同乡联谊会指定为专用果品……德庆贡柑因而名声远扬,在当前琳琅满目的果品中,犹如天资国色的宠妃,清新脱俗,独领1,秉承着昔日宫庭御用的高贵品质,成为当今果品新贵,柑桔中的极品。德庆贡柑的必要生长条件德庆贡柑之所以能以优异的品质傲视同群,源自于德庆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德庆县地处广东省中西部,属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2.2℃,年平均降雨量143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2小时,其东西北三面环山,森林覆盖面积大,山清水秀,南傍中国第二大流量的西江河,从而形成冬暖夏凉常年昼夜温差大的小气候。德庆的山地、耕地土壤以砂壤土为土,经过长期的人为因素改良利用,形成了土层深厚、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旱地1.27-1.94%,水N12%以上),PH值在4.5-6.5之间。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贡柑的生长,既可满足贡柑生长·的有效积温;·更能实现恰到好处的昼夜温差,从而使贡柑的果皮着色和组织软化程度,可溶性固形物、有机糖份、维生素、有机酸、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的含量都达到最佳标准。

德庆贡柑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德庆贡柑是德庆县的传统名优农产品,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史书记载,德庆古称端溪、康州,早在唐代开元年间,农业已相当发达,以种植业为主,在县境内尤其是当今马圩、官圩、新圩等镇一带,就大量种植贡柑、沙糖桔。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德庆县在质量上发挥科技优势,积极争取了各级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支持,建立了贡柑无病毒育苗基地、提纯复壮中心、保鲜加工技术和推广中心、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产品质量体系,并建立3.5万亩的贡柑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等,依靠科技不断提高贡柑质量;而且,在经营上按农业:产业化方向,走市场化运作道路,广召有实力的客商,携手合作:建立贡柑生产、保鲜、加工、销售一条龙、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为了打造"中国第一柑",投资了600多万元,建.起了几百亩贡柑母本园和标准化无病毒种苗基地,以及贡柑提纯复壮中心,制订了全国第一个<<贡柑生产技术规程>>,创建了一个国家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26个省市县级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示范区,制订了《关于加强贡柑沙糖桔生产管理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若干决定》,强化了种植和质量管理。扶持发展了数个集生产流通于一体的果业公司和一大批生产、流通大户,扶持成立柑桔协会等,以一系列措施提升贡柑的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近年来我县按照打造"中国第一柑"的理念,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上海、东北、西北、华中等地举行各类推介活动,并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东三省、四川、重庆等5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130多个营销网点,同时也拓展了港澳、荷兰、英国、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目前,我县有3万多种植户,种植贡柑、沙糖桔15万亩,今年投产7万多亩,总产10万多吨,预计销售总额4-5亿元,农民仅此人均收入1000多元。

现今,我县贡柑沙糖桔热销全国各地,并驰名港澳、荷兰、英国、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德庆贡柑的名人专家点评德庆贡柑可谓柑桔中的极品,社会各界对其好评如潮:--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阿瓦买提所说"我曾主抓过我国的农业工作,走遍了大江南北,却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水果,德庆贡柑好吃好看,清甜爽口、无渣、水分足,消滞止渴,多吃不上火,感觉对身体很有益……"--如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马培恰教授所说:德庆贡柑果形美观、果色金黄、清甜香密、皮薄核少、肉脆无渣、高糖低酸、口感极佳,为其它柑桔品种难以比拟。其果形、果色、汁胞形状及着生形态似橙,但海绵层薄,囊瓣与果皮及囊之间易分离又具桔的特性,它集中了橙的美观外形、金黄色泽、浓郁风味、具香气和宽皮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可口无渣、甜度适中的双重优点,并兼有柚子清香爽甜的风味,集甜橙、糖桔、蜜柚三者优点于一身。可以断言,21世纪的柑桔业将是"杂交柑的世纪"。

德庆贡柑贡柑原是广东肇庆地区的优稀农家柑桔品种,因其品质特优,过去被列为朝廷贡品而得名。据考证,贡柑乃橙与桔的自然杂交种,具有橙与桔的双重优点。德庆是贡柑的主要原产地,种植历史悠久,它经过德庆人民世世代代的培育、提纯,一直传种至今。

德庆贡柑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它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为其他柑桔品种难以比拟,被誉为柑桔之皇。据检测,德庆贡柑平均单果重120—150克,果径60—65mm,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糖)达11—13%以上,可食率达76.7—79%以上,固酸比高达36.7~37.1:1,总酸量低至0.3—0.35%。每年冬至前后成熟,收获期长,是年节的极佳果品。该果品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有机酸等,秋冬季节极具消滞上渴作用,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养分和水分,被水果业界称为当今健康时尚的水果新贵。

四.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巴戟汁

巴戟是驰名中外的德庆。    

巴戟,属茜草科藤蔓植物,俗称鸡肠风,学名巴乾天,是四大南药之一,具有壮血气、强筋骨、法风湿、滋补肾阳的奇效。    巴戟生长期较长,种下后长势旺盛也要7-8年才能收获。同时,巴戟种植的时间越长,产量就越高,质量就越好。巴戟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种植,但它的正宗产地在德庆,尤以该县的高良、凤村、武垄等地出产者为上品,年产量全县约5万公斤,德庆的巴戟多用于精制成巴戟汁(酒)出售,德庆酒厂精制的巴戟汁(酒)系以远年巴戟、何首乌为主要原料,配以杜仲、杞子、党参、黄芪、肉苁蓉、仙茅等20多种名贵药材精制而成。    

德庆的巴戟汁(酒),酒味浓郁醇香,有补肝肾、壮筋骨、固精髓之功效,主治痨内伤、腰膝酸痛、筋骨萎软、小便频数和头晕目眩等病症。(肇庆)

五.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六. 西藏 拉萨 堆龙德庆县 唐卡

唐卡即卷轴画。这种画通常绘在丝绢或布帛上,因多描绘宗教内容,

加上易于携带,所以在藏区广为流行。唐卡是西藏地方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

唐卡表现题材广泛,除宗教外还包括大量的历史和民俗内容,所以唐卡又被称作是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裱的一种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

西藏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绘画艺术。明清时期,西藏的唐卡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个时期的唐卡,一是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画派。大体说来,前藏的唐卡构图严谨,笔力精细,尤擅肖像,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着色浓艳,属于笔彩的画法。

人们现今所看到的唐卡,也称之为布画,她兴起于佛教传入西藏之后,伴随着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传,外来文化艺术渗透,为唐卡艺术注入新鲜血液。她一方面发扬更新原有艺术特色,一方面吸取汉地或印度、尼泊尔等地之艺术精华,久而久之,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唐卡,是以严麻布或粗布作为底布。较为珍贵者是以丝绸作为底布。

它的制作过程是首先作一木框,将底布四边缝在四条细木棍上,然后用绳穿上细木棍张撑在木框上;用一种动物胶与滑石粉调合而成的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底布上,目的是使底布均匀平滑无洞,光洁明亮,涂完后用一薄质工具将底布的糊状物刮平,刮匀、待底布干后,用炭条纹,绘制图像之轮廓,一般是先里后外,将中间主图像画成后现绘四周的附属部分,最后上色。

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颜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动物胶及牛胆汁。这种原料的配方科学,加之西藏高原气候干燥,所绘就的唐卡即使过上数百年之久,依然色泽鲜艳,犹如新绘制的艺术佳品。

唐卡最常见的尺幅是条幅形,底边留有很大的空白,尺寸一般是长75厘米,宽50厘米;除条幅形唐卡外,还可以看到横幅形唐卡,这种唐卡大幅的长1.1米,宽约3.5米。

根据制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

(一)国唐

根据丝绢的不同材料,“国唐”也有以下五种:

(1)绣像“国唐”:这是一种用各种不同的丝线手工绣制而成的唐卡。(2)丝面“国唐”:制作这种唐卡是将各色的丝绢切成各种形状的布块,然后再用针将拼成画面的各色布块缝接起来。

(3)丝贴“国唐”:这种唐卡与(2)相似,只不过是将切成各种各样的彩色布块用胶粘在画布上且成画面(很像今天的布贴画一译者)。(4)手织“国唐”:一种用丝线编织成的唐卡。

(5)版印“国唐”:这种唐卡是用墨或朱砂作颜料用套版直接印在丝绢上,套版主要用木板,偶然也用铜版或铁板。

“国唐”中尺度最大的叫做“国固”,因为太大,也不能随便把客观存它挂出来,实际上只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才使用这种唐卡,将“国固”大唐卡挂在寺庙的外墙上,或者挂在专门为挂“国固”唐卡而修建的大墙之上,布达拉宫一幅最大“国固”唐卡。高约55.8米,宽46.81米,这幅唐卡是在著名的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由摄政王桑结嘉措主持制做的,唐卡描绘的是阿弥陀佛。

(二)止唐

由于画法多种多样,这类唐卡也有好多种,人们主要是依据画背景所用颜料的不同色彩来区分止唐的种类。

(1)彩唐:一种用各色颜料画成背景的唐卡。

(2)金唐:一种用金黄色的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3)朱红唐:一种用朱红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4)黑唐:仅用墨色画背景的唐卡。

(5)版印止唐:制作方法与制作水印国唐同,惟一的区别是,国唐印在丝绢做成的画布上,而止唐则画在丝绢做成的画布上。

最大的止唐,长3米,宽2米;而最小的止唐仅长30厘米,宽20厘米。

七.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沙糖桔

德庆沙糖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庆沙糖桔是德庆县著名的传统名优农产品,其果肉爽脆、无渣无核、汁多味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有机酸等,对人体健康有利,有“无公害健康食品”之称。

专家称,德庆沙糖桔品质源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造就了沙糖桔富含可溶性固形物、有机糖分、维生素、有机酸、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的含量都达到最佳标准。

据悉,该县已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贡柑沙糖桔产地”,被评为“全国柑桔产业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

地域范围

德庆县德城街道办、新圩镇、回龙镇、官圩镇、马圩镇、高良镇、莫村镇、永丰镇、播植镇、武垄镇、凤村镇、悦城镇、九市镇

特定品质

德庆贡柑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它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为其他柑桔品种难以比拟,被誉为柑桔之皇。据检测,德庆贡柑平均单果重120—150克,果径60—65mm,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糖)达11—13%以上,可食率达76.7—79%以上,固酸比高达36.7~37.1:1,总酸量低至0.3—0.35%。每年冬至前后成熟,收获期长,是年节的极佳果品。该果品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有机酸等,秋冬季节极具消滞上渴作用,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养分和水分,被水果业界称为当今健康时尚的水果新贵。

文化典故

德庆的沙糖桔是德庆著名的传统名优产品,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味甜如砂糖,故称之为沙糖桔,它具有果色橙红、果形小巧、皮薄肉脆、清甜可口,其风味也是有口皆碑。

德庆的沙糖桔是德庆著名的传统名优产品,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味甜如砂糖,故称之为沙糖桔,它具有果色橙红、果形小巧、皮薄肉脆、清甜可口,风味有口皆碑。

德庆沙糖桔优异的品质,主要源自德庆县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科学成熟的栽培技术。在地理气候条件方面,德庆县地处粤西北,属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霜期很短,年平均气温22.3℃,年平均降雨量1513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48小时。同时,德庆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东西北三面环山,南傍西江河,森林覆盖面积大,山清水秀,形成了冬暖夏凉、常年昼夜温差较大(相比邻县)的独特小气候。

德庆沙糖桔的特点:果形扁圆,果色红润、果形大小适中、皮薄肉脆、清甜蜜味,易于剥食;且吃后有沁心润喉,耐人寻味,以及耐储放等特点。有口皆碑!德庆沙糖桔是传统名优农产品,经农业部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广州)检测:其果形指数0.81;厚度小于2.2mm;单果重0.5—80克;可溶性固形物不低于12%;每100毫升含全糖11.5克﹑含果酸0.35克以下,固酸比高达35.5—56.5:1,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有机酸等,对人体健康有利,被誉为“桔中的极品”和“健康时尚食品”。

德庆县得到广东省﹑肇庆市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建立起德庆柑桔无病毒苗圃基地﹑提纯复壮中心以及保鲜技术和推广中心,强化了种值和质量管理。目前,德庆县柑桔种植总面积已达20万亩,种植户3.8万多户,约占全县农户数的60%。去年投产面积7万亩,总产量两亿多斤,销售收入四亿多元;今年投产十二万亩,预计总产量四亿多斤,销售收入八亿多元,比去年翻了一番。现今,德庆贡柑、沙糖桔已热销全国,在全国五十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一百三十多个营销网点。并开始走出国门,远销往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进军国际市场。

德庆县在强势发展柑桔特色产业取得显著成效,被中国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贡柑沙糠桔产地”,还被中国果菜产业论坛组委会评为“全国柑桔产业十强县”。德庆沙糖桔已畅销全国,驰名海外,荣膺“港澳与海外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桔王”称号后,更打响了德庆沙糖桔在海内外的名气。

八.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百香果

肇庆戴高投资有限公司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占地面积约130亩,位于德庆县官圩镇四村。百香果有着"热带果后"之称,含有17种氨基酸,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磷、铁、钾、SOD酶和超纤维等165种对人体有益物质,更被称为水果中的VC(维生素)之王,口感独特。因其独特浓郁的香气和富含营养成分而倍受人们的青睐,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饲料,入药具有兴奋、强壮之功效;果瓤多汁液,加入重碳酸钙和糖,可制作芳香可口的饮料还可用来添加在其他饮料中提高饮料的品质。

九.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西江第一碌

西江第一碌

德庆地区临近西江,河鲜资源丰富,当然少不了的是蛇餐啦.在当地,选用肉质好的蛇,用不同的方法和配料,泡制出来的蛇碌味道自然可口,不是滋补的好东东.选用水律蛇,秘制酱料,讲究腌制时间,非常入味。出品干爽,不出油,香口和味,虽然是椒盐蛇碌也与众不同的口味。炉上一锅清水烧滚了,薄薄的蛇片涮一下,脆生生,再蘸一点餐馆自制蛇酱,令人无限回味,极水律蛇碌,椒盐蛇碌,枣耳蒸蛇腩,榕蛇起片,听着已经食指大动了吧?赶紧约三五知己去大快朵颐,享受极富南国风情的美味。

十.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武垄佛手

广东很多地方都有种植佛手的习惯。德庆、高要、广宁、佛冈等地都有种植,其中由国家科技部指定的广佛手规范化种植基地在德庆县武垄镇。

广佛手主产于高要乐城镇、德庆武垄、云浮、郁南等地,栽培历史悠久,为广东地道药材“十大广药”。广佛手不仅可沏茶、还可泡酒,具有健脾和胃、舒筋活血、理气化痰的功效,,因果实形似拳状或手指状,故名“佛手”,广东地区种植的佛手为“广佛手”,广佛手果成熟时果实金黄,味甘,健脾开胃,帮助消化,化痰镇咳,“金佛止痛丸”等中成药均以佛手入药。

广东德庆有什么特产吃的德庆十大特产介绍图片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