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特产木头 湘西十大特产可以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4 06:10:33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湘西土家腊肉

土家腊肉是湖南湘西张家界的。湘西人有一种隔年熏腊肉的习惯。每年临近年关,杀了年猪将正肉、猪头、猪脚全部用于做腊肉。首先将鲜肉砍成五六斤一块的长条,然后 揉盐和各种香料后放在大缸里(决不能用水洗)腌四至六天 ,为了使肉入味均匀,隔一两天就要把肉翻一遍。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再高高的穿挂到火坑的房梁或灶头上,以烟火慢慢薰干。薰制得比较好的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如用桔子皮薰烘,腊肉油中透红,红中透亮,不见烟灰,颜色更显好看。

炕腊肉是一件粗活,里面可有着许多“ 学问” ,一样的炕房、一样的功夫、一样的燃料,熏出来的腊肉就可能会有千差万别。熏腊肉一定要讲究方法,熏肉不能用急烟火,这样腊肉会变味,熏肉的时间既不能短也不能长,否则会直接影响到肉的腊味。时间太短则品尝不到腊味,时间太长则会让你难以下咽。腊肉做菜前须洗净,煮熟、蒸软、再切片,既可直接醮酸汤辣子食用,也可加佐料翻炒,香味独特,菜色亦佳,在凤凰的餐馆腊肉一般炒蕨菜。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里耶脐橙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里耶脐橙” 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风味浓甜芳香,化渣爽口,系湘西富硒柑橘系列,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品质优,耐贮藏,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龙山县柑橘种植面积达14.3万亩,年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产值达2亿元。形成了以里耶和贾市为中心的南部柑橘产业带和以石羔为中心的北部柑橘产业带,涉及20个乡镇158个村5.6万农户。目前,有万亩以上乡镇5个、千亩以上专业村31个、种植大户133户,注册登记的柑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家、大型柑橘选果分级打蜡厂3家。

“里耶脐橙”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后,对于做大做强柑橘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展壮大龙山县域经济具有里程碑意义,进一步拓宽了湘西州柑橘产业以品质创品牌、用品牌拓市场的新路子。

里耶脐橙

龙山县柑橘产业协会

10415880

脐橙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龙山土家织锦

土家族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一代又一代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使其在土家族人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土家族的工艺美术包括土家织锦、挑花、刺绣、制陶、印染、雕刻、编织等多种门类。它们既为世世代代土家族人所创造,又为其所享用。从而,深深植根于土家族风俗习惯之中,默默地与土家族人的生活常在,真真切切地表现着土家族人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

在土家族人聚居地区,姑娘出嫁,娘家除打发一套木器嫁妆外,还要打发铺盖。这些铺盖中最珍贵的是土家织锦被盖。这些织锦被盖既有长辈亲属陪送的,也有姑娘自己学会织锦后,在织机上一线一梭亲手创作攒积下来的。这种姑娘自己手织的织锦被盖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爱征,更是土家族人衡量一个姑娘是否聪明、勤劳的标记,一种人品价值的尺度。因此,织土家锦就成为土家族姑娘们一种普遍习惯。在一些地区,很早以前出现的“女勤手织,户多机声”的情形,现在,有了新的发展。

土家织锦是在木制斜腰机式织机上织成的。这种织机由机架、机杼、滚子、坐板等主要部件组成。织锦姑娘坐在坐板上手拿牛骨或银、铜等金属挑刀,旁边摆一只麻篮,麻篮里摆好彩线便开始织锦。土家织锦讲究配色,一般以红、蓝、青色棉线为经线,自由选择各色棉线、丝线或者毛线作纬线,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织成。

土家族姑娘长到十二、三岁便坐上了织机坐板,系上了腰带,在大人的传授下开始学织锦了。少则三五个月,多则年余,小姑娘便成了基本掌握织锦技巧,能单独上机的小织女。至于技艺的娴熟精妙,掌握传统图案的多少,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的体现,就全靠织女本人的灵敏性和刻苦研磨精神了。

织锦姑娘们通过辛苦劳动,世代淘选积累,基本定型的传统图案已达二百余种,其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土家织锦与土家族人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的依承交融,土家族人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成了土家织锦的题材范围。

一、表现动物的题材

土家族人大都世代居住山区的,因而,对于栖息山林的飞禽走兽同饲养的家禽家畜几乎一样的熟悉。于是表现各种动物的图案成了土家织锦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石必(小兽)花、猴手花、野鸡尾巴花、阳雀花、大小狗牙齿花、猫脚迹花、马必(小马)花、虎头花等。

二、表现植物的题材

土家族人爱美,爱自然,爱绿色生命,喜爱种植与丰获,并在劳动中,把自己的创造与大自然的杰作融为一体。土家织锦传统图案中,出现大量的表现植物的画幅,就是土家族人这一习惯的体现。如梅花、藤藤花、韭菜花、玫瑰花、月月红、金勾莲花、臭牡丹花、各种菊花、八角香花、刺花、梭罗树、胭脂花等等,在织锦姑娘的巧手编织下,美丽鲜艳得使蝶恋蜂惑。

三、表现生活用具的题材

土家族人热爱生活,也善于生活。走进土家木屋,你见到一件件既平常又实用的家具用器,表现在土家织锦图案中绝妙得耐人寻味。如桌子花、椅子花、粑粑架花、棋盘花、桶盖花、箱子花、豆腐架子花等等,样样织进了织锦图案。

四、表现了土家族风俗习惯的题材

如每到秋收过后,土家族山寨常常看见在弯曲的山道上,走着的迎亲队伍中,新娘的花花轿子和督官、送亲客、打旗帜的、打镏子的、吹唢呐的、骑马的、牵马的、抬嫁妆的(箱子、柜子、桌子、椅子子、被盖、花瓶、梳妆台)等等形象却进入了土家织锦《迎亲图》的画面,把土家织锦巧妙地植根于民俗之中。

五、表现土家族历史政治的题材

历史上,土家族长期受治于土司制度,封建土司也分大小等级,土家族人把土司王看作是权利与统治的中心,于是土家织锦中就有了“四凤抬印”、“土王五颗印”等图案。印是统治权利的象征,对印的认可与畏惧是土家族人的一种文化心里。“四凤抬印”是四只生气勃勃的凤凰拱抬着一颗方形大印。“土王五颗印”,是土王的中间一颗大印连着四方的四颗小印,寓意着权利的核心是土王,土王辖四方小土司。这种层次意识在许多土家族习俗中都有表现。比如长幼有序、看重家族等等习惯。

六、深受汉文化影响和启迪的题材

无论从心里状态还是处世习惯来看,土家族人是开放型的民族,因而,受汉文化影响较快。比如,土家族人的喜欢吉祥、功名意识等等习惯与汉文化是同一的。于是“福禄寿喜”、“长命富贵”、“鲤鱼跳龙门”、“二龙抢宝”、“一品当朝”、“双凤朝阳”、“狮子滚绣球”、“喜子花”、“龙船花”、“龙云图”等等进入了土家织锦的传统图案。

摘自《中国土家族习俗》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烧鱼

烧鱼的制作比较简单,将鱼洗净剖开,弃其内脏,用竹篾穿起来,放在火上慢慢熏烤,直烤得熟透、外鳞金黄,油滋滋、香喷喷。于是用手拿着烧鱼,撒上盐末、辣椒粉,吃一口烧鱼、吃一日饭,鱼鲜饭香,别有一番风味。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草鞋

在湘西随处可见的草鞋,就这样艺术地挂着。它与书籍为伍,与其它艺术品为伍,一点也不寒碜。它为书房带来山野的风和庄稼的清香,为读书人带来跋涉的快乐,为琳琅的艺术品带来原始、朴拙和生活气息。湘西的草鞋就这样抚慰了都市的情感。
在湘西,几乎人人都懂得草鞋的编织程序,包括女人、小孩,可是较为常见的编织者却是成年男性。草鞋终究属于坚韧、毅力、坎坷、苦扒苦做和风霜雨雪这些壮烈而雄性的字眼。流行歌曲唱的也是“草鞋是船,爸爸是帆”。闺房是只会绣出花鞋而不可能生产出草鞋来的。

草鞋是用草叶,用丰收的枝蔓编织成的。风干的稻草顶好是韧劲十足的糯米草,放在石板上捶呀捶呀,谷物的清香便回味出来;把捶好的稻草搓呀搓呀,金黄色的秋声便又响亮起来。编草鞋需要一双大手,一双与谷物有着血缘的大手,这样的大手,用经过精心锤炼的稻草编织出的草鞋才是正宗的名牌,这样的大手挥舞起草叶织成的条纹,结构的草结,才有乡土的灿烂和札实。于是也就在这一个新的轮回里,稻草重又获得了生命。在稻草里还可以加上棕片和布筋,加上构皮树的皮子,连同耐磨耐踹的信念和多重的色调,草鞋便坚强起来,美丽起来,姿色丰富起来,和大山以及四季开花的季节更协调起来。穿上它,可以多爬几座山坡,多踩几道溪河,多哼几首山歌。

打草鞋,简陋的,可以把绳子的一头系在腰上,一头支在伸出的两只脚的脚趾上,随时随地能够动作起来;讲究一点的,有草鞋凳,骑在草鞋凳上,腰为一头,另一头支于安在木凳上的两个长耳上。小时,我见过这样的草鞋凳,两个长耳的圆洞被磨得滑腻光亮,凳子也因年月的久远,很历史的老色和沧桑着。就是不打草鞋,坐在上面也能感受到陈年谷物的扑鼻芬芳。

草鞋,属于山野。泥污踩过了,风雪踩过了,悬崖、陡坡踩过了,石板路踩过了,田坎地头踩过了,进屋的时候,草鞋脱在门边,带着泥,带着水,带着风寒和燥热,它便歇息下来,像两个饱经艰辛的仆人,静静地躺下,候在门外,等待着新一天的召唤。实际上,草鞋也有进屋的时候。它被主人提着,进屋了,就烘在煮饭炒菜的火坑头上的炕架上,烘在挂着腊肉的炕架上,任烟熏火炕。草鞋是有耳有鼻子的,此时,它便能闻听到炊烟的蓝味和油盐、大米饭、菜肴的香色,听腊肉在底下吱吱欢快地冒着清香。惟有此时,它才能闲闲地呼吸一点农家的芬芳。

像城里人排斥乡下人,草鞋也会欺生的。不要说城里人买草鞋问多大码数,曾经为乡下人笑了几十年。草鞋有码数么?草鞋是没有那么多等级的,一双草鞋男女老少是可以共用的。倘若是相差太悬殊,对于特大的脚,也只是稍稍地放一放绳子,特小的脚,也只是紧一紧绳子。然而草鞋是会打城里人的脚的,尤其是新草鞋,会磨得新穿草鞋的脚们皮破血流。常穿草鞋的人,很少被打脚,这种脚它尽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草鞋的柔软、纯朴、透气、方便和廉价。

草鞋的种类很少,仿佛只有麻草鞋一个分支。麻草鞋是草鞋群体中的贵族。它用晾干漂白的苎麻织成,有细腻的耳,细腻的鼻,有细致的条纹和细致的结。它适合赶场和走亲戚时穿,与担粪挑柴、上山做工是无缘的。我,也只是远远的看过一次两次,却不曾摸过触过。后来又发展到用车轮胎做草鞋的,它终究攀上了工业文明的嫌疑,只徒留了个乡野的形式,似可忽略不计。

当现代文明的潮水,漫过城市,也慢慢浸润乡村的时候,草鞋在沉思着自己。不用说,布鞋、皮鞋、高跟鞋、厚底鞋根本代替不了草鞋,而稍稍能帮草鞋分担一肩重负和功能的,也只有解放鞋。那种有军绿色皮面和橡胶底的解放鞋,可以上山,可以下地,也能耐磨,但没有草鞋的廉价,不能用手编就。它来自都市的流水线,要用多少谷子,多少鸡蛋,多少汗水才能换来。而且长久地穿在脚上,那种因不透气而生出来的汗臭,会不适宜地污染了乡村清爽的微风和泥土气息。可是究竟这种解放鞋还是有着自己的市场领地。

不知道,草鞋会不会从历史的册页中淡出,真要是有了可替代它全部优点的物件,我想也不必惊慌,它终究为我们书写过乡村。即使有一天,只能在博物馆和艺术家的案头看到它,我想也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

近来,有消息说,在一些旅游点上,许多人把草鞋当作有特殊收藏价值的民间草编工艺品而争相购买,作为草鞋生产基地的乡村听了这事,仅仅会是一种欣慰吗。

六.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美味米豆腐

要吃就吃传统工艺制作,口味更美,更细腻,正宗乡村美味,给城市人带来乡情。

米豆腐源于湖南,是土家族、苗族地区一种传统的风味小吃。以永顺县所产的最为闻名。将米洗净,浸泡一天,和水磨成米浆。将米浆放入锅内烧热,一边加适量的食用碱(旧时用油桐果壳烧灰熬成的土碱),一边用力搅拌,直至煮熟,再放于盆内,使之冷却,即成。食用时,用细线将成因的米豆腐划成1~2cm3的小颗粒,泡入清水中,再备上各种佐料(辣椒末、香葱、姜末、西红柿酱、味精、酱油等),用热水温烫,盛于碗中加佐料,即可。其味清香嫩滑,酸辣可口。农历夏日,十分盛行。旧时亦有用玉米制成的“包谷豆腐”,其制法和食用方法、味道均与米豆腐相似。

米豆腐色泽润绿明亮,口感清香、软滑细嫩。在0℃~25℃温度下存放3天仍能保持新鲜不变质。米豆腐既可冷食也可熟食,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一、制作设备及工具

磨浆机(或石磨),煮锅,筛子(铁皮筛或竹筛),水缸,盆,勺等。

二、原料与配方

大米5公斤,生石灰100克。

三、工艺流程

原料→浸泡→磨浆→熬煮→过滤冷却成型。

四、制作要点

1.备料 ①用普通籼米即可。要求米质新鲜、无杂质。不能用糯大米,因其黏性大,不易制作。②石灰。要用新鲜生石灰,用量据原料数量而定,不宜过多或过少。石灰过多碱性过重,制作出来的米豆腐涩口味重;石灰过少碱性过弱,制作出来的米豆腐味淡。

2.浸泡 将备好的米在水桶中浸泡10小时~12小时。

3.磨浆 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浆机(或磨子)磨成米浆。浆液浓度一般以浆水能从磨浆机上流下来为宜。

4.熬煮 将米浆倒入先烧烫的温水铁锅内,再掺入已溶解好的石灰液。要注意4点①熬煮水量要适当,一次性不宜加水过多。要视浆糊熬煮的软硬程度确定添加水量(温水),否则浆糊过稀,米豆腐不易成颗粒状。如果浆糊过硬,会造成米豆腐不够鲜嫩。②水温不宜过烫。过烫米浆易起团子,不易煮熟。③要勤搅拌,以免煮焦。④要煮熟。将米浆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时即可出锅,否则米豆腐易糊,不够软滑。

5.成型 米豆腐按其形状可分为虾子型和方块型两类。虾子型米豆腐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用筛子过滤到有水的水缸里迅速冷却成虾状米豆腐,再用冷水漂洗一二次即可。方块型米豆腐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倒入盆里,让其自然冷却后凝固,再把米豆腐用刀划成若干方型块,这样即可添加调料上市出售。

七.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湘西黄牛

湘西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湘西黄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湘西黄牛主产于湖南省湘西北地区。性情温驯,耐粗饲、耐热,体型中等,发育匀称,前躯略高,肌肉发达,骨骼结实,肩峰高,头短小,额宽阔,角形不一,颈细长,颈垂大,胸部发达,背腰平直,腰臀肌肉发达,尾长而细,四肢筋腱明显、强壮有力。毛色一般以黄色、褐色为主。成年公牛平均体重为334.3公斤,母牛为240.2公斤,屠宰率为39-54.4%,净肉率为46.87%。

主产于湖南省湘西北地区。性情温驯,耐粗饲、耐热,体型中等,发育匀称,前躯略高,肌肉发达,骨骼结实,肩峰高,头短小,额宽阔,角形不一,颈细长,颈垂大,胸部发达,背腰平直,腰臀肌肉发达,尾长而细,四肢筋腱明显、强壮有力。毛色一般以黄色、褐色为主。成年公牛平均体重为334.3公斤,母牛为240.2公斤,屠宰率为39-54.4%,净肉率为46.87%。

产地及环境

湘西黄牛产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慈利县,以及石门、桃源、沅陵、辰溪、麻阳、芷江、新晃等县的部分地方。主要产区为凤凰、花垣、大庸、桑植、永顺、慈利六县。产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北边缘,西南与黔东接壤,西北与川鄂毗邻,东南以雪峰山西部山脉为屏障,东北至澧水下游。位于东经109°14′~111°36′,北纬27°32′~29°44′。境内为武陵山脉所盘亘。山势陡峻,岭间为小块盆地与丘陵相间。海拔最高为1890米,最低为82米。澧水、沅水北部支流贯穿全境,向东北流入洞庭湖。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1~16.8℃,无霜期240~270天,年降雨量为1300~1800毫米。但因境内地势复杂,而形成多种小气候。产区中山为黄壤,肥力较好,低山为黄棕壤,丘陵盆地多为红壤与紫色土。在这种生态条件下,亚热带植物发育甚好,森林覆盖率为34%。草场资源丰富,全区草山面积约1400万亩,其中山地草丛类,疏林草丛类和山地草甸类草场以禾本科草类为主,占59.6%。牧草主要有冬茅、野古草、马唐、雀稗、细柄草等。豆科牧草占21.7%,其余为菊科、蓼科等多种草类。产区山多坪少,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共410万亩,其中旱土占30.9%。梯田坡地多,生产条件差,耕作粗放。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其次为小麦、红薯、大豆、马铃薯、荞麦、高梁,以及花生、芝麻、烟叶、甘蔗等。粮食产量中,水稻占60%,杂粮占40%。

地域范围

湘西黄牛产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的武陵山脉中部,北与张家界永定区接壤,东与怀化市沅陵、辰溪县毗连,南与怀化市麻阳相邻,西与贵州铜仁、重庆、秀山、酉阳交界。地处东经109°10′—110°55′,北纬27°44′—29°47′。湘西黄牛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凤凰、永顺、花垣、龙山、吉首、泸溪、古丈、保靖等县,在湘中、湘南和湖北省鄂西地区、重庆黔江区、贵州铜仁地区都有零星分布。1982年4月,中国南方六省在凤凰县召开黄牛优良品种鉴定会,确定湘西黄牛中心产区以凤凰县腊尔山区的柳薄乡为主,其次为凤凰县禾库、米良等乡镇。2007年5月,经农业部批准,湘西黄牛保种区设在凤凰县腊尔山区。目前,湘西自治州存栏湘西黄牛260243头,其中公牛149798头,母牛103534头,阉牛6911头,产量3万吨。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泸溪 泥鳅拱豆腐

泥鳅拱豆腐

泥鳅拱豆腐是将活泥鳅,放入清水中,让其吐尽泥渣,再倒入煮沸的白豆腐内,泥鳅死于豆腐间,而后切成小块,油炸或煮汤。

九.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比耳脐橙

比耳脐橙

龙山县酉水河流域由于常年有效积温高、土质肥沃,适宜水果生长,尤以岩冲比耳脐橙最为出名。该产品果型椭圆美观、色泽深红艳丽、含糖量较高、味酸甜适中、口感极佳。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南省优质水果银质奖,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且供不应求。故龙山县将该品种扩大种植,现已具5万亩规模,产量达4万吨以上。

湘西特产和纪念品湘西各县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