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各县的土特产 安康乡村特产目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11 14:12:57

一. 陕西省 安康 平利县 辣子

陕西人吃辣子,不亚于四川人和湖南人。当地盛产“秦椒”和“线辣”细长肉厚,辣味十足。无论零餐小家庭便饭,逢年过节或盛大宴席辣子必不可少。

二. 陕西省 安康 镇坪县 镇坪核桃

核桃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地处大巴山腹地,大山深处的山野无污染干果核桃,营养丰富,口味俱佳,多年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镇坪县现有核桃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核桃2000吨以上。2004年12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镇坪县荣获“中国核桃之乡”荣誉称号。

三.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四. 陕西省 安康 汉滨区 安康窝窝面

以上白面粉为主料,辅以海参、鱿鱼、玉兰片、香菇、猪肚、猪肉、蛋清、鸡肉、淀粉及多种调味品制成。成品面形浑圆,漂浮碗内,汤清味鲜,红绿相映。

五. 陕西省 安康 镇坪县 镇坪黄连

镇坪黄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镇坪黄连

黄连又名王连、支连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黄连属,一种常用中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作用。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镇坪黄连,种植历史悠久。明末清初,江西、四川、湖北大批药商纷纷来这里办会馆、建基地、发展贸易,形成了“无地不药、无农不药、无商不药”的局面。据县志记载,清咸丰年间,镇坪生产黄连200余担。1958年,国务院发布了《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指示,以集体办药场的组织形式,在海拔1400米以上林区种植黄连。公社、大队办起药场99个,是解放后大面积栽植黄连的第一步。1984年,镇坪县黄连研究所成立,承担全县黄连基地建设,为镇坪黄-展提供了坚实地技术保障。

地域范围

镇坪黄连保护区域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东南部镇坪县,地处陕西省最南端,东至城关镇友谊村,南至华坪镇榆龙村,西至上竹镇化龙村,北至曾家镇金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 11′-109° 38′,北纬31° 42′-32° 13′。涉及华坪、钟宝、小曙河、曙坪、上竹、城关、牛头店、洪石、曾家等9个镇41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10万亩,年产量0.1万吨 。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镇坪黄连属味连,根茎丛生,形似鸡爪,少有过桥,外皮灰黄,质地坚实,易折断,断面整齐,茬鲜黄,味极苦。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镇坪黄连药用部分为地下根茎,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有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素等,其中小檗碱含量不低于5.50%,表小檗碱不低于0.80%,黄连碱不低于1.6%,巴马汀(C21H21NO4)不少于1.5%。3.安全要求:镇坪黄连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安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相关规定。

六. 陕西省 安康 镇坪县 镇坪板栗

镇坪板栗是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的。

近年来,镇坪县依托山区资源优势,着眼长远,把板栗发展放在林业经济突出位置上常抓不懈。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该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育。通过将政策引导、机制创新、科技推广、龙头带动等措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板栗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板栗品种老化、结构单一、产出效益低的实际,该县林业局积极邀请市林机中心技术人员指导,建起了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开展板栗高接换优、新品种引进、试验和推广,今春新建板栗园5500亩,板栗低产园改造15000亩,板栗嫁接12000亩,建板栗采穗圃100亩,板栗良种繁育基地共200亩,全县板栗累计达到15.8万亩,并建成以板栗、橡子为主的林副产品加工厂1个。

七.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八.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野竹笋

野竹笋

野竹笋,古代曾被列为“贡笋”,年年进贡朝庭,该乡产的野竹笋细致鲜嫩,色泽洁白,壳薄肉厚,营养极其丰富。据测定,每百克野竹笋,含氨基酸3300毫克,所含胡萝卜素双磨菇高一倍,所含维生素比芒果高两倍,同时,竹笋还含有一种天冬酰胺的白色含氮物质,所以还有一种清香味,用野竹笋炖腊猪蹄,炖鸡是一道最为上乘的下酒菜。

九. 陕西省 安康 白河县 炝白菜

原 料:

大白菜500克,盐4克,米醋10克,味精3克,葱姜丝各10克,花生油25克,香油15克,花椒5克。

烹饪方法:

1.把大白菜去根和老帮,切成长4厘米,宽1厘米的条状,放入沸水

锅内烫一下后捞出,用冷水过凉,捞出挤去水份,放入盆里,加盐

、米醋、味精搅拌均匀。把葱姜丝放在上面。

2.锅放花生油和香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花椒炸至焦糊并出香味时,

捞出花椒不用,将热油淋在葱姜丝上,拌匀即成。

特点:

质地脆嫩,清鲜爽口。

特别提示:

花椒一定要炸焦糊,味道才纯正。

十.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石泉药材

药 材: 据普查全区有植物1材1215种,动物1材57种,矿物1材27种,目前利用的药材有600多种, 数量较大,价值较高的植物1材有杜仲、黄连、党参、天麻、厚朴、当归、桔皮、大黄、五味子 黄柏、玄参、银花、独活、牛膝、吴茱萸、白术、贝母等;动物1材有麝香、蜈蚣、熊胆、獾油虎骨等。其中杜仲是我国的主产区之一,历史上常年产量在25万公斤左右。( 安康)
安康市各区县都有什么特产安康土特产一览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