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特产香菇 香菇山珍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2 04:12:53

一. 江苏省 泰州 靖江 靖江蟹黄汤包

靖江蟹黄汤包号称中国神奇的包子,历史悠久,创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据民间传说,至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是全国六大名包之一。靖江汤包因皮薄、馅汁特多,有着独特的个性,一是在于制作绝,二则因为吃法奇。靖江汤包的汤是包在皮里面的,制作工序较繁,有三十几道之多。不仅寻常百姓家不能制作,就是一般点心师也不能制作,必须有专业汤包师才能完成。

蒸熟的汤包雪白晶莹,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到一种吹弹即破的柔嫩。不了解制作方法的人,还以为汤汁是用针筒注射进去的呢。制作馅心汤料的原料就十分讲究,要选上等新鲜猪肉皮、农村散养的草老母鸡、猪膀骨,熬制过程要在传统工艺结合新的科学技术经六个小时的熬制才能真正成为“汤清不腻、稠而不油、味道鲜美”的汤包馅心,才能满足现代人的口味。汤包的皮不仅是皮薄如纸,在擀皮时要求四周要薄,中心要比四周略厚,这种技术没有两年功夫是不能完成的。它的折皱要有30个以上,并且要求细巧均匀,整个儿恰如一朵朵饱满圆润、千瓣紧裹、含苞欲开的玉菊,加之皮薄如纸,几乎近于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那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觉到一种吹弹就破的柔嫩,别说吃了,光是看,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蒸汤包的时间误差不得超过10秒钟,所以蒸汤包的师傅必须专心致志。这些繁复的工序,非专业点心师不能完成。这不能不说是一绝。

看着眼前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汤包,你可千万不要急着下口,不然可要出洋相的。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微服来靖江品尝汤包,汤包一上来,抓起一只张嘴就咬,结果一股汤汁直射出来,烫得他手足无措。后来,店里的伙计教给他一道口诀,叫做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 ,一试之下,果然灵光。

品尝汤包既是美食的享受,又有一份独特的情趣,一种无可替代的韵味。过去,汤包只是款待贵宾的名点。如今,富裕起来的普通百姓有了大块朵颐的机会,每到汤包上市之时,或举家同行,或朋友相邀,宾馆、饭店里,蟹香袅袅,笑语阵阵,人们在品尝这人间美味的同时,也享尽了人伦之乐。

二.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 红烧河豚鱼

河豚有大毒,但靖江历来不乏擅烹之人。河豚烧青菜最负盛名。鱼肉鲜嫩味醇,青菜油而不腻,常食可以健胃。河豚之美在于它的奇香。河豚一烧,那独特、浓郁、诱人的香气便立刻溢满门户,顺风可飘出半个村,一条巷,弥漫一大片,难怪河豚要作为最后一道菜端上来,因为一尝河豚,则百菜无味,可见它具有压倒一切美味佳肴的魅力。

三. 江苏省 泰州 海陵 鸭血粉丝

鸭血粉丝

泰州地处南北之间,有兼容并蓄,来者不拒之妙,因而小吃很多,有特色的也不少,但并不是泰州所独有的,但泰州人却能够对全国各地的小吃进行创造性的享用,加入泰州本土独有口味,使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就了一帮心满意足的吃客。

近年来,一种风味小吃---鸭血粉丝汤登陆泰州,它口味鲜、香,价廉物美,广受男女老幼的喜爱。

不仅价格便宜,一碗两块五,而且里面粉丝、鸭肝、鸭肠、鸭血一应俱全,荤素搭配,可口宜人。成为很多市民休闲小吃的首选品种。

泰州大街小巷也开了无数家鸭血粉丝汤店。嘈杂的店堂,拥挤的人流。

鸭血,鸭肝,鸭肠,在袅袅的白气中交织出浓香。老吃客都知道鸭血要新鲜,粉嫩粉嫩的那种,粉丝是那种煮不烂的,很劲道,加上鸭肝,鸭肠,香菜和榨菜末,用鸭汤煮出来,爱吃辣的再放点辣椒。一碗鸭血粉丝汤淋漓尽致地吃完,浑身上下热呼呼的,嘴里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滋味,仔细品咂品咂,它就是这一片地域的滋味。

作法杂谈:鸭血粉丝汤制作十分简单方便,只需将粉丝盛在小竹篓中,放入煮沸的鸭血汤中烫熟后,将粉丝和鸭血汤倒入碗中,再放入鸭肠、鸭肝、葱花、香菜和调味料等即可。粉丝诱滑,鸭血鲜嫩,确为一道美味可口的小吃。

四. 江苏省 泰州市 海陵 鱼汤面

上白面粉20公斤 活鲫鱼3公斤 白酱油3公斤 虾籽50克 鳝鱼骨1公斤 白胡椒粉25克 姜50克 绍酒50克 香葱100克 青蒜花400克 熟猪油2.5公斤。

制作方法:

1.先将鲫鱼去鳞鳃,除内脏,洗净沥干,将锅烧热,放入熟猪油,至八成熟时,将鱼分两批投入炸酥,不能有焦斑。另将鳝鱼骨洗净后放入锅内,用少量油煸透。

2.在锅内放清水17.5公斤(不可用井水或有碱性的水),烧开时把浮上的水泡沫打清,再将炸好的鲫鱼和鳝鱼骨一齐倒入烧沸,待汤色转白后加入熟猪油250克炸鱼的原油),大火烧透,然后用淘罗过清鱼渣,成为第一份白汤。将熬过的全部鱼骨倒入铁锅内,先用文火烘干,然后将3次白汤混合下锅,放入虾籽,绍酒、姜葱烧透,用细汤筛过滤即成。

3.把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面和得稍硬一些,夏季可少放些水,其它季节可多放些水),用细刀(108齿的切片)切成细面条。

4.将面下入沸入锅后,不要搅动,当其从锅底自然漂起后,捞出在凉开水冲刷一下,再入锅复烫即捞出。

在碗内放熟猪油7.5克、白酱油15克和少许青蒜花,捞入面条,舀入沸滚的鱼汤即成。

产品特点:

汤白质浓,滴点成珠,营养丰富,清爽可口。

五.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 靖江大闸蟹

靖江大闸蟹是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的。靖江大闸蟹蟹品质优良。它的特征:青背、白肚、金毛、玉爪、个大。这些特征外观明显。食之味道鲜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中华绒螯蟹又称长江蟹、河蟹、大闸蟹。它适生于沿海江河。靖江利用长江水资源优势,开发长江滨岸江堤内侧的池塘或外侧的江滩水面进行围网、围栏、围堤养蟹,其产品保持了中华绒螯蟹的风味。现已形成以西来镇、渔业农场为龙头的长江幼蟹培育基地,以新桥镇、江心洲(洪伟公司)为骨干的商品蟹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销于东南亚地区的国家。

六.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 河虾籽

河虾籽

鱼米之乡兴化,境内河网密布、水域面积广大,盛产多种水产品。河虾即为其中之一,而河虾籽乃是取自于河虾的一种精品食材。虾籽又叫虾蛋,是虾卵的干制品,每年夏秋季节为虾籽加工时期;虾籽及其制品均可做调味品,味道极鲜美。富含蛋白质,且有一定的医疗作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引《食物宜忌》谓:虾籽“鲜者味甘,腌者味咸甘,皆性温助阳,通血脉”。而兴化当地优良的环境质量更保证了河虾籽的优异品质。

七.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 沙沟大鱼圆

沙沟大鱼圆

地处里下河腹部的兴化西北部,有个风景秀丽的千年水乡古镇――沙沟。这里地处五县、市交界中心,芦苇成片、沟河纵横,盛产鱼虾,历史上有“金沙沟”之称。然而,这里最有名气的还是当地的乡土——沙沟大鱼圆。

地道的沙沟人戏称鱼圆为“鱼驼子”,是因为它的外形圆滑、饱满。沙沟人喜欢食鱼圆不但是鱼圆鲜美,还因为鱼圆寓意着年年有余、团团圆圆的吉祥内涵。

沙沟鱼圆外表色泽金黄,内面肉色雪白,吃起来鲜嫩爽口、油而不腻、风味独特,确是酒宴中的上等佳肴。

沙沟鱼圆选用沙沟湖产的新鲜的白鱼或青鱼为原料,因为这两种鱼肉鲜嫩且出肉率高。具体加工方法是:取一条鲜活的青鱼宰杀后洗净后,

用刀剔除鱼皮鱼刺取其精肉,经人工崭剁成细肉泥,再加淀粉、姜葱末、佐料由人工在盆中反复搅获,最后由操作人右手用羹匙舀一勺鱼泥到左手的虎口部,经虎口挤出成圆形状,再由右手的羹匙接入放到油锅中,先用稍大的火油炸,后用文火煎成。一般一斤重的青鱼可以加工20-25个鱼圆。制作鱼圆在配料比例上很讲究,一般一斤鱼肉放三钱盐,7-7.5两水,淀粉一两二钱

,姜葱末少许。其中水和盐的比例最为重要,水多了鱼圆会老,水少了鱼圆又会嫩。盐多盐少都会直接影响到鱼圆的口味和韧性。上酒席的鱼圆以现炸现吃为最佳,其色、香、味俱佳;冷却后的鱼圆用上等汤汁,辅之笋片、茨菇片、木耳片等烩制,其味道鲜美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每当贵客临门,好客的沙沟人总要买上几条鲜鱼,做上一盆鱼圆,配上其它菜肴热闹一番。至于庆贺生日、结婚定亲、新居落成等喜事更不必谈了,可以说在沙沟无鱼圆上桌莫称酒席了。许多外地来沙的宾客品尝过沙沟鱼圆总是赞不绝口,少不了总要带上一些回去给亲朋好友分享。特别是过年过节,沙沟镇上家家户户做鱼圆,大街小巷传出的有节奏的崭鱼声,恰似一台大型的打击乐会,那真是沙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沙沟鱼圆历史悠久,其产生相传于明末清初,古石梁镇(沙沟古称石梁)有一方姓民厨与一张姓平民合开一家名曰“同春楼酒馆”俗称方腊子茶馆。方腊子擅长做鱼菜,尤以鱼茸制作的菜肴最佳,在此基础上经过他的高超厨艺和改进,此时,鱼圆的制作技艺雏形已初步形成

继方大厨之后,经进数代厨师的传承和改进,沙沟鱼圆的制作烹饪技艺越来越成熟,已形成独特制作方法和配料模式。单说解放后就出现了一大批做鱼圆的高手,象已故的姜甫仁、江宝珍、吴士林、盛常青等名厨,他们制作的鱼圆风格独特、各有千秋。其中要数江宝珍的鱼圆最有特色,他当时供职于沙沟人民公社食堂。有一次有位-来沙沟检查工作,品尝过他做的鱼圆后十分赞赏,几番邀请他到北京去工作,由于他思乡情重舍不得离家才未能成行。新一代的厨师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出现了许多制作鱼圆的能人,象新世纪大酒店的沈龙友、粮贸酒家的郑德富、青年饭店的姜俊华、永宁菜馆的吴永林等厨师。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新世纪大酒店的中年厨师沈龙友,他在继承传统鱼圆制作方法的同时,在鱼肉的加工、配料、用油及制作等工艺上潜心研究,大胆探索,取得了新的进展。他采用鱼肉先冷冻后机器绞肉,替代了传统人工崭鱼的低效率工作,他采用剔除红鱼肉,用葱白替代葱叶和用纯猪油煎炸的方法,制作出的鱼圆里外雪白、圆滑而爽口,鲜嫩且有韧性,吃起来鲜美可口、令人叫绝。受到了众多行家和广大顾客的一致好评。使沙沟鱼圆的制作工艺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现代社会新的烹饪方式已溶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现代菜肴的五花八门、品种丰富,但鱼圆作为传统菜不但被保留下来,而且始终作为一道主菜出现在沙沟酒席桌上。这几年随着现代流通的深入,沙沟鱼圆也走出了镇门,一些打工簇将制作鱼圆的绝活带到了四面八方,“沙沟大鱼圆”的广告条幅、戗牌出现在兴化、泰州、扬州、苏锡常乃至上海的菜市场。小小鱼圆,拓宽了许多人的就业渠道,让更多的城市人品尝到水乡的这一传统,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沙沟这一古老的水乡小镇的知名度。

八.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 兴化大闸蟹

兴化大闸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兴化大闸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兴化大闸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品质

兴化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螃蟹,英文名:xinghuacrab。此蟹产于江苏泰州兴化,属于淡水河蟹。近年来,兴化水产养殖实现了从粗放到集约,从零星分散到规模经营的巨大转变。今年水产总量将接近14万吨,其中河蟹产量达2万吨。兴化大闸蟹品牌主要有“红膏”、“板桥”等。其中红膏大闸蟹是兴化大闸蟹的典型代表,除了具有江苏蟹“壳青、肚白、金爪、黄毛”的共性特点外,还具有“膏红、肉鲜”的个性特征。

文化典故

“三分天下,水有其一”,这是江苏省兴化市自然资源的显著特点。兴化市地处江淮之间、江苏中部的里下河腹部,全市总面积2393.3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627.25平方公里,占26.21%,是全国水产重点县(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2007年,该市水产品总产量18万吨,连续18年居江苏省内陆县之首;按现行价计算,水产产值近40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3%以上。

地域范围

兴化大闸蟹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兴化市行政区内的三十五个乡镇(区),包括:沙沟镇、周奋乡、缸顾乡、李中镇、西郊镇、昭阳镇、开发区、陈堡镇、周庄镇、茅山镇、戴南镇、张郭镇、陶庄镇、荻垛镇、沈土仑镇、竹泓镇、大垛镇、昌荣镇、林湖乡、城东镇、西鲍乡、中堡镇、钓鱼镇、大邹镇、下圩镇、海南镇、安丰镇、永丰镇、合陈镇、老圩乡、新垛镇、大营镇、垛田镇、临城镇、戴窑镇。兴化地处江淮之间、江苏中部的里下河地区腹部,处东经119°43′-120°16′,北纬32°40′-33°13′之间。东邻大丰、东台,南接姜堰、江都,西与高邮、宝应毗邻,北与盐城隔界河相望,总面积2393.35平方公里。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兴化市总面积2393.35平方公里,拥有水域627.2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21%,分属长江、淮河水系,为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常年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2125小时,无霜期226天;年平均气温15℃,平均水温16.5℃,降水量997毫米;全市拥有经向、纬向河流18条、5湖12荡,分属长江、淮河水系,水的盐度在0.5‰左右,水质清澈无污染,是适合河蟹栖息、生长的内陆淡水水域。

兴化大闸蟹历史悠久,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兴化县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兴化县志》、清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兴化县志》、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兴化县续志》等史书上都有关于兴化大闸蟹的历史记载。选用兴化蜈蚣湖、大纵湖出产的大闸蟹,配有冬虫夏草、枸杞子、人参、花椒等名贵中药材配制成卤料,经过二十一道工序精制而成的醉蟹,肉质细嫩,色清如玉,口味鲜美诱人,“色、香、甜、咸、爽”五味俱佳,食之回味无穷。富含人体所需的十七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是早在十八世纪闻名遐迩的进京贡品,1898年获南洋国际物赛会金奖,1984年获江苏省名特优产品称号,1997年获绿色食品标志,2003年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

九.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 兴化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是兴化传统特色产品。成品去壳后,蛋形完整,蛋白坚韧,富有弹性,色彩光亮透明,松花纹理明显,表面无铅斑黑点。蛋黄软硬适宜或略带溏心,辣味不重,芬芳清香,凉爽可口,色、香、味、形俱佳。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一氧化铅,而采用对人体有益的天然植物微量元素,从而保证产品不含铅。

十.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 垛田香葱

垛田香葱

兴化市垛田镇是我国最大的香葱生产基地、“香葱之乡”。境内岛状耕地通风好,光照足,四面环水易浇易排,且土质疏松,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香葱的生长。垛田香葱为四季分葱,一年四季分株繁殖,适宜生长季节为春秋两季。“垛田香葱”色泽鲜绿、质地柔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且有中药功效,其独特品质与风味使得它在脱水香葱中占有一席之地。

垛田镇下辖22个行政村,38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8619户,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30542人。全镇耕地总面积3.37万亩,水面养殖面积3.1万多亩。

垛田镇主导特色蔬菜产品“兴化香葱”,色泽鲜绿、质地柔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且有中药功效。兴化香葱可四季种植,尤以春葱、秋葱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次,年产鲜葱15万吨,从事兴化香葱的种植农户达1.21万人,全年亩种植效益过万元。

2002年全镇3.37万亩“兴化香葱”基地相继通过江苏省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2005年被认定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香葱产品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06年“兴化香葱”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垛田镇现有香葱脱水蔬菜加工企业76家,其中规模企业38家,拥有自营出口蔬菜规模企业13家。

垛田镇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兴化香葱”为主的脱水蔬菜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结构,成为了亚洲最大的脱水蔬菜基地。以“兴化香葱”为主导产品的脱水蔬菜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香菇哪里的特产最好全国香菇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