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正宁县特产 甘肃庆阳十大特产名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1 18:26:15

一. 甘肃省 庆阳 合水县 麻浮

麻浮

把小麻子磨成细沫,用细箩过滤去渣入锅加水煎汤,使麻仁浮在水面而成块状,捞出后配以调料,做包子馅、饺子馅或炒菜食用,别有风味。

二.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核桃

宁县核桃以产量高、品质好、果实大、壳薄、易脱仁,含油量高、香味独特而驰名。据测定。宁县核桃含油率平均为66.7%,是健脑的优质食品。目前,庆阳地区年产核桃3000多吨,其中宁县核桃达530多吨。

三.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州麻花

麻花是一种油炸食品。宁县的麻花以其大、酥、香而文明,被甘肃民间艺术协会命名为地方风味小吃。制作麻花,先将一份兑好的面搓成绳状细条,再一手稳住一头,另一手沿着一个方向搓,这样整个细条都拧上了“劲”。劲上到一定程度再叠为三折一松手,三折很快就拧在一起,形同绳状,长约一尺。最后放到油锅里,待炸到金黄色时即熟,取出。炸熟的麻花带有绳子的花纹,故称麻花。

四.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庆阳搅团

搅团是庆阳人常吃的饭食,冬夏时节尤为时兴,因为它操作方便,热和好吃,为妇女、老太太喜食不厌。搅团的原料为麦面、玉米面或者高粱面等,其工序是先将部分原料和面水入开水锅,待锅再次沸腾加入剩余原料入锅用棍棒样物在锅里来回搅动,搅时锅内如团所以叫搅团。

五.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罗川晒烟

正宁罗川晒烟俗称“早烟”,又名“龙凤烟”、“唐台烟”。主要集中在罗川,已有1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曾被视为宫庭贡品。烟叶叶片肥厚、香味浓郁、吃味醇和,是正宁一大。目前全县种植面积1400亩,产烟70万斤,产品远销陕西、四川、新疆、内蒙、青海等10多个省市,总产值达180多万元。

正宁县县古称罗川县。罗川旱烟有千百年栽培历史。其色泽金黄,易燃,灰白,味香醇,风味极佳。相传唐肃宗李亨驻跸正宁,曾品吸旱烟,烟灰飘落处所产旱烟枝杆高大,叶宽肥厚,色泽深黄,香味浓郁,被视为珍品 ,唐以后历代皆为贡品。

756年9月,唐肃宗行跸宁州彭原郡,即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于757年正月十五离开,经正宁县罗川,南下陕西凤翔,返回长安。途中在罗川城西的土台上休息,一老者吸着旱烟从台下经过,香气扑鼻而来。肃宗接过旱烟锅品吸,顿觉神情气爽,疲乏立消。回长安后,肃宗将罗川旱烟列为贡品,免宁州服役两年。

正宁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子午岭西麓,全县辖12个乡镇,1319.5平方公里,22万人口。地貌属陇东高原沟壑区,黄土层覆盖较厚,土壤多为黄绵土和黑垆土。境内平均海拔1460米。全年日照2447.7小时,日照率为55%,年平均气温8.3℃,无霜期180天左右,降水量630毫米,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经西北烟草质量监督监测站测定和广大农民多年的种烟实践证明,确实是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生产区。

正宁县种植烟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在唐代以前正宁县即栽种旱烟。相传唐肃宗李亨在宁夏灵武即位,返回长安途中,经过正宁,品吸了罗川旱烟,赞其香气浓烈,消困解乏提神。从此,罗川旱烟声誉大增,被人们称为“唐台烟”,成为宫廷贡品。1200多年过去了,“唐台烟”依然久盛不衰,至今仍是当地群众主要的生产和经济来源项目。同样,正宁县种植烤烟也有着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目前,烤烟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首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正宁县已成为甘肃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县。

罗川旱烟为茄科烟草属中的普通烟草。烟草原产中南美洲,它作为栽培作物,在世界上已有四五百年的文字记载。十六世纪传至世界各地。我国开始种植烟草是十六世纪后期,由海外传入福建、广东等省以后逐渐北传。本世纪以前种植的烟草,大部分用日晒的方法进行调剂。烤烟种植传入我国仅有几十年的历史。而罗川种植的旱烟却有二三百年之久。

罗川旱烟具有颜色金黄,气味浓香,绵软顺口和养精提神的特点,久吸此烟者,一般香烟不能解瘾。未吸过罗川旱烟的人,闻到气味就特别引人。罗川旱烟在庆阳地区颇有盛名,吸惯旱烟的人都愿吸罗川旱烟,味浓过瘾。因此,罗川旱烟畅销甘肃、陕西、宁夏、河南、青海等地,烟叶除满足人民嗜好的需要外,还可以从烟叶中提取烟碱(又称尼古丁C10H14N2),用于农业杀虫剂及医药方面;还可以提炼苹果酸和柠檬酸,用于糖果和食品工业。烟草的种子含烟子油30—40%,可作油漆和肥皂的原料。烟茎可制作纤维板、活性炭和木炭油等。

相传唐肃宗驻跸真宁县时,曾携爱妃张良娣前往位于罗水以南的泰山庙拈香求子,并经常在罗川城西门外一个有数亩大的土台上歇息。时值兵荒马乱,肃宗一行数月间鞍马劳顿,饮食不节,久居深宫的张贵妃水土不服,突患肚痛病,而肃宗身边的御医百般施治,竟然不见好转。足智多谋的郭子仪心知是水土不服,便在当地请来了一位农夫诊病。农夫看了一眼张贵妃,便用火点着手提的旱烟锅,猛吸几口,然后让给贵妃。张贵妃一锅烟吸完,只觉得腹痛全消,浑身通泰,心旷神怡。肃宗闻知,龙颜大悦,也点上烟锅品吸一番,良久,脱口而道:“真乃龙凤烟也!”因此烟叶种在唐肃宗歇息过的城西门土台上,所以当地人称其为“唐台龙凤旱烟”。肃宗回朝后,对罗川旱烟念念不忘,叮嘱地方1作为贡品,按时进贡。从此后,罗川唐台龙凤旱烟声名大振,四方远近,竟相购买,经千百年而不衰。

罗川唐台旱烟的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那就是肃宗在城西土台上歇息时,忽然闻到一股浓洌的扑鼻香气。抬头一看,见一老者吸着旱烟锅从台下经过。肃宗便召来老者问香自何来。老者说,是我口吸旱烟飘散而来。肃宗闻言,便接过老者旱烟锅猛吸几口,顿觉口齿生香,神清气爽,便连连予以夸赞。后来,还传说罗川唐台的旱烟之所以香气浓郁,是因为唐肃宗的妃子张良娣将化妆用的胭脂水泼在了唐台上面,脂香味入土渗进了旱烟叶。

六.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正宁豆腐

正宁黄豆出粉率高,豆腐也很有名气。主要特点是洁白细嫩,吃起来柔中含刚,宜于烩炒,翻卷不碎,入汤不烂。在正宁豆腐中,山河镇的豆腐有“王中王”的美誉。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是正宁罗川镇人。一次,他想去看看木工鼻祖鲁班,但一时不知带什么作见面礼好,他看见自己案头的豆腐,心想,带一块自家做的豆腐去,鲁班一定喜欢,但怎么带?他想,人都说“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我偏要用马尾提着去。于是,他从毛驴尾巴上揪下来几根长尾毛,穿过一块豆腐提在手里,竟然提了起来。他坐在毛驴背上,一手抓缰绳,一手提豆腐,来到了鲁班门前,鲁班一见,惊得目瞪口呆……

传说归传说,正宁豆腐的质和味的确是名不虚传。

七.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陇宝苹果

陇宝苹果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八.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花馍馍

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先民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独特的农耕文化,并且世代延续下来。时至今日,这些与农业伴生的民间艺术璀璨夺目,古朴而独特,作为陇东面塑的代表——花馍馍,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祭祀活动等不同场合,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造型各异的面塑。

地道面活

陇东“巧媳妇”最值得称赞的就是手里的面活儿,她们精通馍、饼、面条、油糕、点心等各种面食的做法,常常出新又出彩。今年58岁的孙彩玲就是西峰区寨子乡远近闻名的“能人”,她制作的花馍馍色泽鲜亮、造型丰富,犹如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圆圆的蒸馍上,时而有两只喜鹊飞上枝头叫喳喳,时而有几只锦鲤游来游去,再点缀几朵娇艳欲滴的面花,看上去就像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水彩画。面花多是用手捏塑而成,借助剪刀、梳子、镊子以及自制的压花纹的小工具来做造型。孙彩玲将做好的彩色面皮压出花形,再层层卷起,片刻工夫,含饱待放的花骨朵已成形,只见她用手挤一挤,捏一捏,再拨一拨,层层花瓣顺势打开,面花忽然绽放开来,似在眼前吐露芬芳。孙彩玲说,她对花有着特别的偏爱,走到哪里都要看看花,并记下每种花的样子,一有时间就琢磨着怎么把它们做出来。

心灵手巧

在孙彩玲的记忆里,母亲就是一位贤惠、能干的“巧媳妇”,不仅做得一手好饭,绣花、剪纸、香包等手工活也很出色。受母亲的影响,孙彩玲从小就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绣花也好,香包也好,看会了别人怎么做,自己就回家琢磨着做,时不时想着变个花样,做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她说:“我本身就爱好这些东西,看一眼就有印象,就知道该怎么做。”

蒸馍馍在别人看来再普通不过,但是孙彩玲的儿媳妇告诉记者:“婆婆蒸的馍馍花样特别多,我才学会了那么几样而已,每次蒸馍的时候,婆婆就会试着做个新花样,有跟着别人学来的,也有自己的创新。”这两年,孙彩玲做的花馍馍受到乡邻们的追捧,慕名前来订做的人络绎不绝。

在乡间,纯朴、善良的巧媳妇们虽然字识得不多,却个个心灵手巧,技艺不凡。在她们眼里,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并且能将这些美好事物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或者是手里的面活,或是是随手画出的图样,或是飞针走线的绣花,或是窗棂上活灵活现的剪纸。她们既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又是创造者,借物抒情,寄托情思,将朴素的情感化作生命的艺术,飞禽走兽,花草树木,风土人情以及民间传说,都是她们喜欢表现的内容。原料就地取材,小麦面粉加入些许食用色素,和成五颜六色的彩色面团,借助简单的工具,加工成各种面塑造型,可以蒸、也可炸。但是她们从来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大胆想象,借题发挥,创造出千姿百态,妙趣十足的生动形象。

祈福纳祥

孙彩玲说:“婚丧嫁娶,花馍馍是供品、祭品,有着特殊的意义;逢年过节,花馍馍是人们赐福纳祥的吉祥食品。”花馍馍品种多样,既有普通圆馍,圆馍顶或周围点缀上各种花草,再配以喜鹊、小鸟、蝴蝶等小动物或小昆虫;也有用面做成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花树、圆形神盘等等,一花一木,一鸟一兽,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制作出来的花馍馍能保存数月之久。

像结婚这样的大喜日子,新人要抬着一对花馍馍进洞房,馍馍下面用两个圆面饼做底托,压出水纹或花纹,馍馍上面根据长辈们的祝愿,捏出百年好合、万紫千红、鱼儿戏莲、龙凤配等吉祥喜庆的面塑,再赋予鲜艳的色彩,然后用独具特色的民间剪纸覆盖之上。贺寿时以“寿桃”象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馍馍尖顶大肚,形如仙桃,周围点缀桃树枝和叶子,蒸熟后着色,即做成形意贴切、寓意深厚的“寿桃”。

最讲究的当然是中秋节的“花馍馍”,孙彩玲说:“用面做成大小不一的圆形面饼,然后一层一层地叠摞起来,有三层、五层,也有七层,中间加花椒叶末或是香苜蓿,顶层压嵌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面花。”面花多是围绕花好月圆的主题,如“嫦娥奔月”“牛郎会织女”“喜上眉梢”等,嵌好之后上笼蒸出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完成最后的“彩绘”,才能配上水果供月神。层层叠加的月饼表达着人们祈求风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同时寄托着对亲人的重重思念。

信息来源:印象庆阳网

九. 甘肃省 庆阳 合水县 庆阳红富士

甘肃庆阳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果品含糖量高,色泽藓颜.无矿区、无工厂、无污染,是历史悠久的瓜果之乡,所以苹果的含糖量高,色泽藓颜.口感在本地区来说是最好的,苹果的成熟期快到了,而且主要经营的苹果是红富士

十.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洋芋疙瘩

洋芋疙瘩,也叫洋芋擦擦,是庆阳的一种农家饭。洋芋是土豆的别名。因为做此道美食时需要用“擦子”(制作的专用工具)把洋芋擦成寸长的薄片,故名洋芋擦擦。

小窍门:

1、做洋芋擦擦时,洋芋片一定要够薄,太厚吃起来就不够软。

2、泡过的洋芋片水分要沥干,保证洋芋片是潮湿的,但容器里不应有多余水分。

3、洋芋擦擦在上锅蒸之前整个应该是干爽分散状的,如果坨成一团,说明水分过多,应适量再加入面粉然后搅拌均匀。

4、洋芋片沾上面粉后,蒸的时间一定要够长,一般家里做,根据量的多少至少得20分钟以上才行。

5、如果要做炒洋芋擦擦,炒之前,要把蒸好的洋芋擦擦放凉,否则容易粘锅!

6、洋芋擦擦比较吃油,炒制的时候要适当多放一些油。

甘肃庆阳必带的10种特产甘肃省庆阳正宁十大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