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圆家乡特产图片 土特产桂圆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5 06:35:22

一.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桂圆蛤蚧口服液

桂圆蛤蚧口服液

大新县食品饮料厂于1987年在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协作帮助下,用蛤蚧、桂圆肉提炼精制而成的桂圆蛤蚧口服液,经南宁地区科委鉴定属全区首创产品,质量

达到部颁标准。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激发机体活力,提高性机能,增食欲,助睡眠等功能,老幼皆宜的天然保健珍品。产品销往南宁、北京等地。1991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金杯奖,1992年获全国妇女儿童精品博览会金杯奖。

二.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桂圆杏仁露

材 料南 杏 2 两北 杏 2 两桂 肉 2 两冰 糖 适 量生 粉 适 量水 适 量制法 1 南 杏 仁 、 北 杏 仁 一 同 用 水 清 净 , 用 冻 开 水 三 杯 浸 过 夜 。2 将 南 北 仁 放 入 搅 拌 机 磨 成 杏 仁 汁 , 隔 渣 取 汁 , 备 用 。3 将 冰 糖 及 杏 仁 汁 一 同 放 入 煲 中 , 煮 至 冰 糖 溶 化 。4 用 生 粉 埋 芡 成 稀 糊 状 , 备 用 。5 桂 园 肉 ( 龙 眼 肉 , 中 药 店 有 售 ) 洗 净 , 沥 干 水 分 , 调 冻 开 水 2 杯 同 煮 至 汁 浓 , 然 后 放 入 搅 拌 机 内 , 搅 成 圆 肉 汁 。6 放 入 杏 仁 露 中 , 即 可 饮 用 。 功用 滋 补 身 体 , 兼 可 开 窍 , 舒 缓 神 经 , 增 领 悟 力 , 小 孩 常 饮 能 促 进 学 业 进 步 。 材料功用 龙 眼 形 如 眼 , 必 似 龙 目 , 故 称 圆 眼 , 龙 眼 以 桂 花 飘 香 时 节 当 造 , 亦 称 桂 园 。 龙 眼 功 能 安 神 养 血 ,益 智 补 虚 , 益 脾 开 胃 。杏 仁 有 平 喘 、 润 肠 、 止 咳 袪 痰 功 能 。( 汉中)

三. 广西 玉林 博白 博白桂圆肉

博白桂圆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到博白的桂圆肉,那可是名声在外。早在1991年,-就被定为国家优质龙眼生产基地,1992年被命名为“桂圆之乡”。博白生产的生晒圆肉以其颗粒完整、干散、色泽金黄、营养丰富而饮誉全球,1993年在曼谷“93年中国优质农产品及科技成果设备展览会”上被评为银奖,1994年在“94年全国优质农产品郑州展销会”上被评为金奖。

目前,博白种植的水果种类达41种,品种达160多个,全县水果种植面积48万亩,年产量10万吨左右,分别占玉林市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1%和27.7%,面积和产量在玉林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位,其中龙眼面积达21.63万亩,年产量2万吨左右,在玉林市排第一位。

近年来,-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建设,结合品种结构调整,改造低产园,引进新品种,推广应用套袋,标准化栽培等先进技术,全面提高了该县果品档次,增强了水果业的竞争力。尤其是从2003年起,该县按照“优果工程”建设的要求,从县情乡情出发,因地制宜,推广优质高效新品种,确定东平、三滩、龙潭、文地等为优质早熟石硖龙眼生产基地。该县积极抓好低产园改造工作,通过改种、改接、重剪等措施,完成了龙眼低产园改造。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在博白镇城西村建立了300亩的优质石硖龙眼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基地建设要求做好宣传牌匾,明确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程序喷药施肥,并组织果农参观,现场讲解有关管理技术。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该县龙眼的竞争力。

大面积种植龙眼是博白发展特色水果经济的主要手段,而龙眼加工则是增值的有效途径。据行家称,博白圆肉加工技术是广西最好的,每百斤鲜果有5公斤圆肉干,每公斤圆肉可增值16-20元以上,龙眼加工很有“钱图”。至今,博白全县有6万人、1.2万户从事圆肉加工工作,仅三滩镇就有600多户。他们不仅加工本地的龙眼,还从外地拉鲜龙眼回来加工。近年来,-年产桂圆肉1000吨以上,产品远销国内及香港、新加坡、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大大地拉动了博白地方经济的发展。

博白桂圆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辖行政区域。

四.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张坝桂圆

张坝桂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张坝桂圆

四川省泸州市张坝景区办事处、茜草街道办事处、黄舣镇、泰安镇、弥陀镇现辖行政区域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关于请示审批张坝桂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泸江府函〔2014〕148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0502/T01.01-2012

《张坝桂圆生产技术规范》

五.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荔城桂圆

荔城桂圆

桂圆:龙眼,荔枝摘过,龙眼始熟,故曰荔奴,俗称桂圆。据《神农草木经》记载:“龙眼名‘益智’,出南海山谷”。三国初年(220―226年),魏文帝曾下昭群臣曰:“南方之珍若龙眼、荔枝……出自九真、交趾。”九真、交趾即今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等地。1988年福建省果树研究所对应用花粉形态结构上异同的试验,证实了海南岛的野生龙眼在其系统发育位置系是原始型的。龙眼果供生食,亦可加工成干制品或罐头食品。中医学上用干燥果肉入药,功能补心脾,养血安神。

兴化种植龙眼伊始于隋唐,宋明尤盛。据《仙游志》载:“宋大观四年(1110年)12月24日降大雪,仙游的荔枝、龙眼冻死很多。”乾道五年(1169年)仙游的蔗糖、荔枝、桂圆干从太平港(今霞桥港)运销江淮一带”。可见宋时仙游龙眼就有大面积生产。由于木兰溪两岸气候温和,雨露湿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质适宜,所产的龙眼质味冠神州。成为我国桂圆的佼佼者。难怪宋苏轼对龙眼的高度赞曰:“闽越人高荔枝,而下龙眼,吾为平之荔子,如食蛑蝤大蟹,所雪流膏一啖可饱。龙眼如食彭越石蟹,嚼齿久了无所得然,酒阑口爽,餍饱之余,则咂啄之味,石蟹有时胜蛑蝤也。”此语足为荔奴解嘲。明人宋钰称兴化桂圆:“圆若骊珠,赤如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补精益髓,蠲渴扶肤,美颜色、润肌肤,种种功效,不可枚乘。”他还写了一首诗,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兴化桂圆:“外衮黄金色,中怀白玉肤,臂破皆走盘,颗颗夜光珠”。历代以来,兴化桂圆都被当作南方的名贵产品进贡朝廷。据明代弘治《兴化府志》记载,当时仙游、莆田两县每年进贡的兴化桂圆干有一千多斤。“兴化桂圆甲天下”之说便流传至今。

六.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家乡莲藕饼

将莲藕刨丝,配上冬菇粒、虾米等配料。拌匀后,将其制作成圆形饼状并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就成为甘香可口的家乡小吃。( 番禺)

七. 福建省 福州 连江 红虫寻桂圆汤

红虫寻桂圆汤

红虫寻——是我县沿海千百年来驰名中外的,味美肉鲜,营养价值很高。红虫寻煨桂圆,不仅是历代官家宴席上的珍品,而且列入福建十大名菜之一。据说,明朝万历年间,朝庭竟要福建年年进贡红虫寻,从那时起,连江红虫寻成为国宴佳肴的原料。

红虫寻具有滋阴补肾,消积健脾,养心安神之功效,人们称:“红虫寻桂圆汤,营养胜人参”。

红虫寻桂圆汤主要原料,是红虫寻和桂圆干,取一只较大红虫寻,姆虫寻为佳,剌死洗净,揭开虫寻壳,摘除虫寻鳃,切块排放汤碗内,糯米垫底,桂圆干散放周围,渗入滚沸开水,置蒸笼旺火蒸半小时即可。

红虫寻还可以抱蛋(炒蛋),亦可单一清炖,也可碎成虫寻茸加入肉丁、糯米熬煮汤饭。

八. 四川省 泸州市 合江县 桂圆

龙眼亦称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新鲜的是龙眼--水果,干的是桂圆--补品,也就是说龙眼晒干了就是桂圆。

由于以前水果不能储藏,不利于运输,龙眼总是晒干才运往北方,因为龙眼是广西(桂)产的比较多,又圆圆的,所以北方人叫桂圆做桂圆,(不知是不是封建时代忌讳说龙,所以不能叫龙眼,所以官方叫法(北方)也有的叫桂圆),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桂圆原来的形态是龙眼。

后来水果能储藏,方便运输了,龙眼作为水果运往北方,可是北方人没接触过它,只接触过它的干尸“桂圆”,于是把龙眼也叫做桂圆。

所以南方一带把龙眼叫龙眼的比较多,中原以及北方把龙眼叫桂圆的比较多而已。

九.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特兴桂圆

泸州市龙马潭区为泸州市桂圆生产基地,龙马潭区的胡市镇、特兴镇均有近千亩桂圆林,年产桂圆近十万斤,销往全国各地。

特兴镇桐兴村桂圆栽培历史悠久,是龙马潭区四大桂圆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桂圆“优果工程”,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质高产的“蜀冠”等优良品种,不断加大对果农的技术培训力度,使当地桂圆品质得到较大提升。为确保果农增产增收,镇政府积极协调泸州土知名企业泸桂圆公司与桐兴村签订了购销协议,公司将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该村果农桂圆。同时,镇政府依托村中心广场和村办公室,建立桂圆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宽和扩展销售渠道。在收购过程中,镇政府严格把关,确保果农为公司提供优质货源。

龙马潭区作为泸州市桂圆主产地,近年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基地为重点,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大力推进无公害桂圆基地建设。该区已建成以桂圆为主的长江上中游水果带,全区90%的村都栽种了桂圆树,桂圆产业作为全区一大特色农业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十.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桂圆干

高州桂圆干--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桂圆干又名益智、龙眼肉,为龙眼晒干了的成熟果实。性平,味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化学成份,具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养血安胎的功效。适用于失眠健忘,脾虚腹泻,精神不振等症。

广西博白县、广东高州市、福建莆田市为桂圆主要产区。这三大产地盛产的桂圆为最正宗的地方。也均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新县桂圆特产大姐夫的家乡特产桂圆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