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特产送人的 乌鲁木齐哪里能买到正宗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9 19:39:47

一. 新疆 乌鲁木齐 水磨沟区 乌鲁木齐羊羔肉

乌鲁木齐羊羔肉

羊羔肉多选择当年羯羊或周岁以内的羊。做法是把羊羔宰杀后,去其皮和内脏,洗净后放在大锅里煮,并放洋葱、胡椒等佐料。煮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用冷水煮,另一种是先用开水煮,无论哪种煮法,都要捞去浮在汤上面的血沫,等肉快熟时再放盐。

二. 新疆 乌鲁木齐 头屯河区 八大怪果酪

乌鲁木齐市位于新疆中部,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辖区东以恰克马克塔格至大河沿一线与吐鲁番市接壤;西以头屯河与昌吉市为界;南以喀拉塔格-克孜勒伊接南山矿区,北部沿博格达山脊与吉木萨尔县、阜康市、米泉市分界。南北最宽处约153公里;东西最长约190公里。地理座标东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

产品特性:八大怪果酪是新疆红枣、葡萄干、杏肉等特色干果的深加工的新品种,是既有新疆干果的纯天然营养特性又具有良好口感的低糖快速休闲食品。红枣果酪主要由干制红枣,牛奶粉,蔗糖、淀粉加工而成。有润肺、止咳、补脏、治虚、除癖气等作用。葡萄干果酪主要由葡萄干,牛奶粉,蔗糖、淀粉加工而成。有补血气、缓解神经衰弱、降低胆固醇等作用。杏肉果酪主要由风干杏肉,牛奶粉,蔗糖、淀粉加工而成。有预防心脏病、抗癌、止咳平喘等作用。

推荐单位: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农牧局

新疆八大怪食品有限公司

三. 新疆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县 新疆都塔尔

是维吾尔民间唯一的指弹弦乐器,木制琴声,瓢形,琴杆长,有大小两种。大的柄上用丝弦缠17个品位,小的有14个品位,都张二弦,按四度琴关系定弦,适合男女弹奏。演奏时或拨或挑,或挑或扫,右手五指并用,缺一不可。这种乐器音色柔美,可用于独奏,也可与手鼓、笛一起为歌舞伴奏,因其音量小,多用于家庭宴乐,很少在盛大场合出现。

四. 新疆 乌鲁木齐 水磨沟区 特级哈密大枣

特级哈密大枣

哈密栽培大枣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清代曾作为皇宫的贡品,以其个大、皮薄、核小、肉厚、颜色好、含糖量高,干而不皱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上驰名。哈密大枣既可鲜食、又可煮食、作枣泥、枣羹等,特别是做八宝饭、煮稀饭,味道更美。

哈密日照长,幅射强,积温高,温差大,适合大枣等果树的生长。尤其是在哈密市五堡乡,大枣树根系发达,在沙地、荒地、一般盐碱地上都可以生长结果。它初夏开花,九月果熟,树上宛如挂红玛瑙,流芳溢香,光彩夺目。一个个红艳艳,光亮亮,大者如核桃,群众称它为“红宝石”。据清代文献记载“枣大疑仙种”。

哈密大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较高的糖分。干枣、鲜枣含糖量分别为37%、70%,维生素c含量要比苹果含量高七八十倍。鲜枣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各种蔬菜和其他水果都高。另外哈密大枣含有药用价值的月桂酸、豆冠稀酸和油酸、花生酸、亚麻酸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生津,养颜驻容,延年益寿之功效,素有哈密大枣“天下一绝”的美称。

五. 新疆 乌鲁木齐 新市区 乌鲁木齐帕尔木丁

乌鲁木齐帕尔木丁

帕尔木丁是维吾尔族人民传统的风味食品。它色泽黄亮,形象美观,皮酥脆,肉鲜嫩,咸中带甜,颇受人们欢迎。

帕尔木丁是用面粉、肥羊肉、炼羊油(少许)、洋葱(皮牙子)、鸡蛋、精盐、孜然粉、胡椒粉等原副料,在馕坑烤制而成。

制作帕尔木丁,先把肥羊肉成切小丁,洋葱切碎加盐、胡椒粉孜然粉和少量清水拌匀成馅;在面粉中加酵面和鸡蛋、适量谈盐水和面,稍饧,分成等量小块,擀成圆面皮;与馅做成马鞍桥型。沾醋贴的馕坑内壁上,贴完,盖严馕坑口。约五分钟,揭开盖,再烤约二十分钟,帕尔木丁呈金黄色,取出抹少许炼羊油即可食用。

六. 新疆 乌鲁木齐 米东区 拌面

手工拉出的面再配以炒菜而吃的一种面食,因其价廉实惠而受欢迎。在维吾尔族及回族中,有一些熟练的拉面师傅,一次可拉一两公斤面,供10人以上食用。这种面被称为“把子面”,粗细匀称,软硬适度,吃起来特别滑溜可口。如果再加上用羊肉片和辣子炒出的菜,即所谓的“过油肉拌面”,就更是本地人和游客十分喜爱而又常常食用的美味佳肴了。

七. 新疆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县 民族茶具

主产于乌鲁木齐市,系专供少数民族使用的特殊茶具。该茶具颜色采用少数民族喜爱的奶油黄色瓷与玫瑰红色釉,古色古香,亮可鉴人。壶体造型秀美,容积较大,适应当地气候干旱,人的饮水量大的需要。外形呈宝葫芦状,令其腹部肥大而肩部较窄,形成流畅的曲线。茶具的配件造型与主体造型相配协调。外表饰以当地少数民族喜爱的纹样,或伊斯兰教式描金花纹,或民族传统式的巴旦姆花卉等。既为生活用具,又属精美的工艺装饰品。产区自古以来陶器制造业发达,并在制陶基础上发展瓷器,于本世纪40年代已能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制品,但工艺较落后。5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并引进现代先进技术。产、品销于国内各地,并出口日本、美国及香港等地。

八. 新疆 乌鲁木齐 达坂城区 烤肉

维吾尔人将烤肉通称为“喀瓦普”。根据烤制方法的不同,又各有各的具体名称,如“图奴尔喀瓦普”意为馕坑烤肉,也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烤全羊;“孜合喀瓦普”即串烤肉;“喀赞喀瓦普”意为“锅烤肉”,实指炒烤肉;“刻仁喀瓦普”意为“肚子烤肉”。民间烤制羊肉的方法多种多样,常因条件和需要的不同而不同,但又因为用料的基本相似,色泽和香味往往大同小异
[烤全羊]烤全羊,是新疆可与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相媲美的一大名馔。其正宗在天山以南,在喀什、和田等地的大小“巴扎尔”(集市)都可闻到它特有的香味
烤全羊之所以名贵,除了它选料考究外,主要是它的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内外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在维吾尔民间,人们在食用羊肉时,尤其在为烤全羊选肉时特别强调选择生长在南疆较干旱地区的绵羯羊,而且最好是在两岁以内的肥羊。如果没有两岁以内的绵羯羊而不得不选择山羊时,人们选择还不曾剪过羊毛的羯山羊。这是人们在长期食用羊肉的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为烤全羊选肉料的秘密之一
[串烤肉]串烤肉,首先将净肉剔下来切成薄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然后将它们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铁钎子上。过去,做串烤肉用的钎子都是用红柳的细条截削而成的木钎。现在,这种原始的木钎不容易看到了。把肉穿好之后,便将它们疏密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子上,一边扇风烘烤,一边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
[“米特尔喀瓦普”]近年来,在墨玉、库车和乌鲁木齐二道桥市场等地出现了串烤肉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称它为“米特尔喀瓦普”,意为“1米长的串烤肉”。这种串烤肉确实名符其实,钎子足有70-80厘米长,肉块儿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几串,味道鲜嫩可口,吃起来更为过瘾,因为这一大串足顶那小的7一8串烤肉。所谓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调料用锅炒出来的羊肉片
[“肚子烤肉”]“肚子烤肉”就是把羊肚子洗净后,把羊肉剔下来塞进肚子里,再倒进些盐水把肉块拌匀,然后把口系牢,埋进用篝火烧热的沙子里烤熟的肉。烧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这里真正成了“饭锅子”。人们尝了这种烤肉后都赞不绝口,说只有吃到这种肉时,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香昧,那独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肉食无法替代的,或许,这是最原始、传之最久远的食俗之一吧!

九. 新疆 乌鲁木齐 新市区 熏马肠

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萨克族牧民熏肉的旺季。他们在这个时候,要挑选一些膘肥体壮的牛、马、羊宰杀后供过冬食用。为了使这些肉能较长时间的保存,他们采用了多年积累的方法--熏。熏肉时,先将肉剁成块,撒上盐,搭在木架上,四周是土块墙或是用其它东西遮挡一下,下面用松枝柴烟来熏,直到熏干,即成熏肉。还有一种熏羊肉的方法十分有趣,将羊宰杀后,将内脏掏空,烧掉皮上的毛,皮连肉一起剁成块,撤些盐,用熏陶的方法熏干。连皮一起熏的肉,可以保存较长时间,直到翌年的六七月份也不会变质,哈萨克族牧民最拿手的要数做马肠子了,他们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取其马肠,洗净,按马的肋条切成条肉,连同肋骨撤上盐、胡椒粉等佐料,灌进3尺多长的马肠内,两头扎紧,挂在屋里风干,一个月左右即成
除用肋骨肉灌肠外,还用碎肉和块肉来灌肠,也有用熏的方法来做马肠子。还有一种腊肉,是将牛羊肉上撤些盐,灌进马肠内,两头扎紧口,吊起来凉干即 成。哈萨克族的马肠和腊肉脂肪丰富,但油而不腻,瘦肥分明,不仅色悦目,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并具有特殊的风味。隆冬季节来到牧区,正是哈萨克族牧民显示他们烹饪技术的时候,这时若去牧区准叫你饱尝口福。( 乌鲁木齐)

十. 新疆 乌鲁木齐 头屯河区 乌鲁木齐烤全羊

乌鲁木齐烤全羊

蒙语称“烤全羊”为“昭木”、“好尼、西日哪”,是蒙餐宴席中一道最讲究的名菜,色、香、味、形俱佳,有浓烈的民族风味和地方风味,是蒙古民族中的餐中之尊,多在隆重宴会或祭典供献时用。色泽全红好看,皮酥脆,肉鲜嫩香,烤全羊出炉的时候,香飘满室,令人垂涎。

乌鲁木齐特产可带回的乌鲁木齐特产送人的礼品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