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县新江镇特产 翁源特产有什么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4 02:20:33

一. 河北省 保定 涞源县 涞源煎饼

煎饼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只是风味各有不同。涞源煎饼就是一个独特的品种。涞源煎饼独特之处主要是用料。民间说,涞源煎饼是三米饼,主料是玉米、小米和黄豆,其次还要加入适量花椒、大料、葱、姜、蒜做辅料。为了使煎饼更加筋道,有人还喜欢加上一点小麦。将这些原料混在一起、用水发透,然后用石磨磨成糊浆。涞源煎饼有“四绝”,一是个大,涞源的煎饼铛子最大直径可达一米多,一般也不少于二尺;二是极薄,毫不夸张地讲,每张煎饼都薄如纸;三是金黄,涞源煎饼色泽如金;四是筋道,每张煎饼均可以提溜起来,感觉如绸。概括起来讲就是“大如盖、薄如纸、色如金、筋如绸”。

涞源煎饼有许多种吃法,最简单省事的吃法就是乘热直接吃。但多数人家是把煎饼叠成长方形用锅再烙一下,将外皮烙焦烙脆,然后撕成小块,放入事先做好的豆腐汤或鸡蛋汤或蘑菇肉丝汤,用这些汤泡着吃。煎饼最著名的吃法是煎饼卷肉,而最好吃的也是最讲究的是卷煮熟的猪头脸肉。将煎饼摊好,卷上切碎的猪头脸肉和大葱末,然后卷成卷再来回翻烙,待外皮稍焦,切成段即可食用。刚出锅的煎饼卷肉,外焦里嫩,咬一口满嘴流油,香脆至极。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走南京闯北京,好吃不过涞源的猪肉裹煎饼。的确,到涞源不吃煎饼卷肉是一大遗憾。除此之外,还有煎饼卷油条,炒煎饼等吃法。不过最正宗的当数煎饼卷肉。

涞源农村家家户户会摊煎饼。过去缺乏细粮,过年过节老百姓便粗粮细做,腊月里每家都摊两斗或三斗粮食的煎饼,乘热将饼折叠成长方形,整齐地码放在笸箩里,留着正月里慢慢吃。

据传,明朝时有哥儿俩从山西过来,其中一个落户到涞源,一个落户到山东,他们把制作煎饼的手艺带到了当地,因此,涞源煎饼和山东煎饼是兄弟煎饼。这一说法真实性如何已无从考证,但涞源煎饼经过几百年的独立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在神州大地独树一帜,着实堪称一绝。

二. 新疆 伊犁 新源县 新源县巢蜜

新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河河谷地带。新疆伊犁,山清水秀、草茂林森,水碧天蓝。特别是新源县,拥有834万亩的优质天然草场,被誉为“草原明珠”。新源县拥有世界四大亚高山草甸草原,其中5A级自然风景区那拉提草原,被称为“空中草原”;拥有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原始野果林;拥有中世纪遗留的最大原始野杏林。被中国农科院专家誉为天然蜜源植物库。伊犁巢蜜产量占新疆巢蜜产量的40%,是全国巢蜜产量最多的地区,新源县是新疆黒蜂区。

产品特性:黑蜂体型大、体质好、体能强。抗病能力强于其它任何品种的蜜蜂。抗寒适应性强,在零下30度以下的寒冬里能安全越冬,在8摄氏度的气温中还能到野外采蜜。飞行高度大,采蜜半径大,可采集到海拔1800米-2500米天山深处无污染的鲜花分泌液。因此黑蜂巢蜜具有含糖量高,富含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等营养成份丰富的特点。

推荐单位:新源县农业局

伊犁花岛蜂业有限公司

三.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资源脐橙

脐橙

资源县地处越城岭腹地,山峦叠嶂,风景秀丽。引种的世界名果--脐橙,分布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地上,果实在无污染的高山环境下生长发育,近年来采取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所产果品为纯正的绿色食品:果实硕大无核,平均单果重225克,果实橙红鲜艳。风味浓郁,脆香化渣,酸甜适度,畅销上海、广东和出口东南亚。

四.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源茶叶

茶叶

翁源茶叶有多种,以金鸡茶、桂湖茶、李洞茶为名贵,金鸡茶清香提神,耐人寻味;桂湖茶甘香兼具,消食去滞;李洞茶香纯性温。

五.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周陂冰花饼

周陂民间转筒产品,采用本地优质花生、芝麻、冰糖、冰片糖等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精制而成。历经百余年历史,松脆爽口,味道极佳,老少咸宜,是消费者信赖的风味,享誉粤北及广东省的绿色食品,其中“作珍芝麻冰花饼”曾荣获第二届中国食品展销会金奖。

六. 青海省 西宁 湟源县 藏麻

藏麻是一种很好的甜食辅料。它含糖分63%,蛋白质15%,脂肪1.1%,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无机盐。因此,可用来做精、制酒。一般用它的根做稀饭,甘甜生津,味鲜可口,营养丰富。青海获麻资源丰富,加工精细。( 西宁)

七.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礤下托子糍

托子糍和城里的肠粉差不多,只是托子是竹篾编的,配料有虾米、蛋皮、肉末、葱花,鎅成3寸见方吃,嫩滑爽口,米香浓郁。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客家人快乐地在这里生活着,一天,有外人来侵略客家人。客家人十分聪明,用自己的才智打败敌人。可是,一位俘虏十分狡猾,假装投降,其实是想刺杀客家首领。这被一位做托子的客家人知道了,用自己的身体,拯救了客家首领。于是客家人为了纪念这位烈士,创造了“托子糍”。

信息来源:翁源县旅游局

八. 福建省 福州 罗源县 芋饺

于飞竹镇仓前守善,用芋头煮熟去皮,加地瓜粉揉成面,再打成皮,包上肉馅。煮熟撒上葱末。极品啊 !!!

九. 河北省 保定 涞源县 涞源粘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涞源的黄土地、沙土地和冷凉的气候很适宜黍子生长,黍子推出的米不仅粒大而且金黄,被称为黄米。这种米非常粘。涞源的先民们以黄米为原料,粗粮细做,发明制作出了很多美味可口的粘糕食品,并且经过长期的积累,赋予了粘糕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品尝各种美味粘糕的同时,也看到了山里人的朴实、厚道与创造力。

春花秋实,秋天各种庄稼渐次成熟,劳作了一年的农民将黍子收获回家,一方面为了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是急于尝一口新粮的香味,于是大家等不及将黍子晒干推掉糠皮,就乘湿连皮磨成面。这样蒸出的粘糕,虽然不再金黄而呈暗黄色,但那种新粮特有的香味会随着锅里冒出的蒸气扑面而来,令人垂涎。这种糕因制作方法较粗被称为“毛糕”。毛糕又称启场糕。因为黍子成熟得最早,打黍子是一年中第一次使用场院。人们吃启场糕一是庆祝丰收,二是祈祷和期盼着自家的场院能打出更多的粮食。

在农村盖房子是一件大事。早年盖房子并不请专业的建筑队,无论谁家盖房都是请本家、乡亲帮忙。工钱是不给的,但饭菜要由东家管。山里没有细粮,那么就吃白糕,涞源人说的白糕实则为黄糕,是将黍子推皮后磨成黄米面,然后蒸成粘糕,乘热用手揣到一起而制成的。这种糕得醮着熬菜吃,通常用土豆条熬豆腐,有条件的用粉条白菜炖红烧肉,实在没有条件的则将豆腐渣炒一炒或做豆腐不去渣,直接把连渣带浆点成的豆腐炒一炒,叫做懒豆腐。现在白糕懒豆腐对涞源的老百姓来说也称得上是名吃。为了将房子盖得结实,条件较好的人家要准备五大碗酒菜,同时将粘糕制成油炸糕拿给帮忙的人吃。吃了白糕特别经饿,而且干活十分有劲。

古人说,人生最大的乐事有四件:久旱适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无论如何结婚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件大事,人们习惯大势操办。在涞源人们管办喜事叫“吃糕”,就是说“吃糕”这一词是一个带有特定含义的日常用语。涞源办喜事既不吃毛糕也不吃白糕而是吃油炸糕。炸糕制作起来很讲究。通常是以白糕做皮,里面包上馅,再用油炸,皮儿被滚烫的油炸出一层金灿灿的泡泡,里面却十分绵软,外焦里嫩,香脆可口。这油炸糕很有学问,特别是外形上有约定俗成的模式,大家不用问,一看形状便知里面包的是什么馅,象水饺一样的,肯定包地是豆沙馅,将饺子两头弯回连在一起呈戒指状的,里面包地肯定是豆腐渣馅;而没棱没角呈球形的,里面包地不是韭菜鸡蛋馅就是韭菜豆腐馅。值得一提的是油炸糕绝不会包肉馅,因肉馅和粘糕搭配在一起吃起来太腻,不够爽口。

既然是办喜事就免不了闹着玩,同辈年轻人爱闹洞房,而老太太、小媳妇们则在糕上耍花招。户数大,亲戚多的,本家的老太太、小媳妇们三更得起床捏糕,大家围在一起边捏糕边有说有笑,那情景真是其乐融融。在大家不防备时,小媳妇们故意使坏,有的在糕馅里包上辣椒,有的将白糕外形做成饺子状或球状,其实里面什么馅都不包,故意制造“假冒伪劣”蒙人,不定让哪个贺喜的人被捉弄一回。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涞源人办丧事也吃糕,吃的是豆子糕。人已驾鹤西游,家人悲伤无比,哪有心情再精工细做,于是拿来黄米面、小豆、架豆等,支上蒸锅,撂上篦子,撒一层面,再撒一层小豆和架豆,蒸熟以后象打豆腐一样用力切成方块即可食用。涞源人平时是不吃豆子糕的,因为它是不吉利的食品。过年过节时涞源人也要吃糕,这时吃糕又增加了制作程序和配料,大家不约而同地吃枣云糕。枣云糕,顾名思义,糕被做得象云朵一样。正宗枣云糕在起卷的时候,要两边向中间一齐卷,切开后称“如意卷”,象征吉祥如意,幸福美满。不过,现在人生的活节奏加快了,也懒了,一般都朝一个方向卷成了蜗牛卷。目前,枣云糕作为涞源粘糕的代表作,已经成为外地人首选的特色饭。

不办喜事、不办丧事也不过节,闲来无事吃什么,还是离不开糕。涞源人做糕花样翻新。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豆面糕。把黄豆炒熟磨成很细的豆面,掺上白糖,切一块现出锅软乎乎热腾腾的白糕,滚上豆面,象拉面一样折上再拉开,反复几遍,只折得一层豆面一层糕,层层叠叠,似北京人做的驴打滚。乘热一咬,豆面会扑散一鼻子,香喷喷甜丝丝,其中之妙不可言状,。一个是箩面糕。开水锅上架起笼屉,将黄米面置于箩中,通过箩子一层层筛下去,随筛随熟,待有一定厚度,再盖上锅盖蒸一会。揭锅即切即食,松酥沙脆,清香爽口,似绿豆糕一样。对于粘糕还有许多做法,如蒸黄米饺子、炸糕条……

纯粹的糕是用纯黄米做的,由于产量小的原因,由于价格相对较高的原因,糕也有不纯粹的时候。为了使有限的黄米蒸出更多的糕,涞源人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黄米中兑上部分玉米,称之为节米,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节米即节约黄米之意。节米兑得少时,粘糕粘而不腻,恰到好处,而节米兑多了则使粘糕格外显硬,失却了粘韧爽滑的品质,自然就不够好吃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蒸粘糕已很少有人再兑节米了。

小小黍子,金灿灿的黄米在涞源人手中幻化出了诸多的美食,也蕴含了涞源人的喜怒哀乐、反映出社会万象。

十.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大理青梅

大理的洱源是当之无愧的梅子之乡,成片的都是梅林。花褪残红青杏小,别看青梅酸,大理“金花”有办法整治它。如果单纯的做成蜜饯,显得太普通了些,大理金花们把梅子做成“雕梅”。 青梅水很大,所以要先用石灰水浸泡,晾干后梅子肉就不那么脆了,这时就可以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然后从空隙处挤出梅核,中空如缕,轻轻压扁,变成一朵镂空的菊花。雕的工作做完了,还要腌渍。先用少许的盐去掉梅子的酸味,然后再用上等红糖、蜂蜜在罐内密闭浸渍数月,待梅饼呈金红色时就可以从瓶坛中取出食用。

做好的雕梅可以说“色艺双绝”,既漂亮奇巧,又酸甜蜜香,满嘴生津。更重要的是,传统的白族姑娘会把自己亲手做的雕梅作为献给婆婆的第一份见面礼。而这盘雕梅会被婆家的人遍尝,以此来评价新媳妇是否心灵手巧。所以每次我看见白族姑娘含羞带笑的雕刻梅子,巧手翻作玉菊兰,都能觉得那里面别样的忐忑心情和掩饰不住的甜蜜。

雕梅还可以做菜。原来大理古城有一家老字号的馆子叫做“梅子井”,小院里有口老井,水质甘冽,店家用来自酿青梅酒,其味雅妙,几乎不累人间味。去的巧,便也有雕梅扣肉吃。用大理的苦菜做的酸腌菜丁打底,然后铺了晶莹的雕梅,上面再放上切成片的“三线肉”一块蒸制而成。大理人不喜欢吃特别瘦的猪肉,因为比较柴。最为理想的是三线肉,即肉切开后,一道瘦肉,一道肥肉,再一道瘦肉,故名“三线肉”。雕梅扣肉,香气扑鼻,梅子已经仿佛茶色的水晶,肉片软滑,关键的是每一片都融合了梅子特有的香甜,再配上酸腌菜特殊的酸香,吃起来不仅毫不油腻,而且齿颊留芬,意犹未尽。可惜,最近去了一次,井水依旧,人心不古,雕梅扣肉已经天上地下殊途永隔。当然,菜的分量和水平在地下,价格在天上而已。

除了经常出典故的梅子外,常在诗词里出现的芭蕉在云南也是美味。当年佛教著名的米拉日巴大师在修行时,突然打破了净水碗。他立刻为破碗唱起歌来,因为这场破碎又再一次的提醒他万物都是不常住的,唯有空性。所以我对云南对待芭蕉的“焚琴煮鹤”之举丝毫不感惊异,只是再听《雨打芭蕉》的曲子时感到一丝“凄凉”。

在云南,常吃到的是肉末炒芭蕉花。其实极简单,先用热油加姜丝爆香,加入猪肉末迅速煸炒,未待全熟,下入洗干净的芭蕉花丝,炒熟即可。芭蕉花吸收了油脂,整盘菜非常爽口。如果要是素炒,就要多加些豆豉、青椒,要不然可能太寡淡了些。

翁源的十大特产韶关翁源最好的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