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土特产黑黑的是什么 政和县产哪些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3 10:51:53

一. 福建省 南平 政和 白毛猴

白毛猴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民国初。白毛猴,或称白绿,属半发酵茶,原产于福建政和县,当地又称“白猴”,因形似毛猴而得名。外形条索粗壮卷曲,白毫显现,犹如毛猴静伏而得名。内质毫香鲜爽纯正,滋味醇和微甘,汤水清绿泛黄,叶底嫩绿、完整、匀净、无杂.品质特征是外形肥壮卷曲,白毫显露,汤色橙黄味醇香清。

白毛猴,福建政和县的传统名茶,当地又称"白绿",因条索粗壮卷曲、披覆白毫,形似毛猴而得名。政和县产茶历史悠久,自北宋开始,就以生产银针著称。1910年,当地茶商范昌义创制了白毛猴,远销广东及香港、澳门,深受消费者喜爱。白毛猴的制法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外形重"保毫"和"做形"。品质特征是外形肥壮卷曲,色泽铁灰,白毫显露,状若毛猴静伏,汤色橙黄清澈,味醇香清。

二.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螺百乡皮蛋

螺百乡皮蛋

三.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三杯乌鸡

三杯乌鸡以被誉为“白凤”的泰和县武山乌鸡为原料,烹制时不放汤水,只需配一杯甜米酒,一杯香油,一杯酱油,至于砂钵中煨制而成。肉质酥嫩,原汁原味,浓香诱人,味道醇厚。

四.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半夏

西和半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半夏之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西和县全年种植药材半夏、旱半夏、半夏种子,发展半夏种植业,成立半夏协会、半夏合作社。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中国农业部《中国之乡宣传暨推介活动组委会》颁发证书和匾牌,被正式命名西和县为中国半夏之乡。

甘肃西和县境内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平均气温8.4℃,无霜期149~214天,日照时数1500~1800小时,年降水量451~734.7毫升,是典型的大陆型季风气候,十分适宜半夏生长。半夏是西和县重要的药用栽培植物之一。西和县所产半夏颗粒大、形状好、颜色白、性粒足,被称为半夏中的优质品。

半夏是我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主产甘肃、四川、湖北、山西等地;以甘肃陇南西和的质量最好。

西和半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西和县人民0《关于划定西和半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西政报〔2007〕1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西和县长道镇、石堡乡、稍峪乡、苏合乡、西峪乡、汉源镇、兴隆乡、卢河乡、十里乡、何坝镇、洛峪镇、姜席镇、马元乡、晒经乡、六巷乡、石峡镇、西高山乡、大桥乡、蒿林乡、太石河乡等2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安徽省 马鞍山 和县 巢湖蜂蜜

 巢湖市境内蜜源植物广泛。每年春季油菜花、紫云英、槐树花、以及桃、他、梨、杏等果木之花盛开时,外地养蜂户纷纷来巢放蜂采蜜。建厂于巢湖的安徽百春制药有限公司利用巢湖蜂蜜资源,开发研制成蜂蜜果糖、百春胶襄、蜂胶牙膏等营养保健品和中药制剂,属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的高新项目。

六. 青海省 海南 共和县 传世昆仑玉

传世昆仑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昆仑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辖区昆仑山南麓的玉女峰与王母瑶池附近,海拔4200多米,与昆仑山北麓出产的和田玉性、色、质相同,属姊妹玉,也与俄罗斯玉、巴基斯坦玉同属透闪岩矿物结构,称为“青玉”或“宝玉”,其有别于产于东北、中原、缅甸等的斜长石、蛇纹石或高岭石等矿物构成的“半玉”或“假玉”。昆仑玉硬度6.2—7.5不等,比重2.7—3.1,致密度2.9,透闪岩含量93%以上,呈半透明密云状。昆仑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烟青玉、翠青玉、糖玉。

昆仑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青海省格尔木市现辖行政区域。

七. 甘肃省 陇南 西和县 西和花椒

西和花椒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西和县所产花椒果大均匀、色泽红亮、香麻味浓,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西和境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所产花椒果大均匀、色泽红亮、香麻味浓,南部山区所产的“大红袍”花椒,皮红口黄,粒大肉厚,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

近年来,西和县立足资源优势,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利用当地适宜花椒栽植的有利条件,把花椒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按照“南椒北果”的经济林果发展思路,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于花椒产业开发建设,通过地埂栽植、荒山建园、地埂椒核套栽等模式,发展壮大花椒产业。

截止2007年6月底,全县花椒栽植总面积已达到18万亩,年产椒量120万公斤,花椒总产值2400万元,大桥乡实现了花椒全覆盖,南部的大桥、蒿林、太石河、洛峪、西高山五乡镇花椒面积将近占全县花椒总面积的一半,大桥乡的龙凤、白五,蒿林乡的赵沟等15个村已成为全县的示范村和典型,特别是西高山乡寇山、冯坪村的地埂椒核套栽模式已在全省推广。

八.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兴和县 兴和莜麦

兴和莜麦

莜麦金属般的铃铛挂在秀杆上,如轻雾罩地,

绿纱遮野,清爽爽,凉阴阴,这就是被称为内蒙古“三件宝”之一的莜麦。主要产在乌兰察布盟,年产量15亿公斤。莜麦是高营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等,对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也被西部地区人民称为一“宝”,销往北京、山西、河北等地。

九. 福建省 南平 政和 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政和工夫:为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一。原产于福建北部,以政和县为主产区。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适当拼配由小叶种茶树群体中选制的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条索肥壮重实、匀齐,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金黄色,颇为美观;香气浓郁芬芳,隐约之间颇似紫罗兰香气;汤色红艳;滋味醇厚,既宜清饮,又宜掺和砂糖、牛奶调饮。

地域范围

福建政和工夫红茶产于福建东北部,界于东经118.33′至119.17′,北纬27.05′至27.23′之间,境内山岭丘陵起伏,河流交错,森林密布,土壤肥沃,海拔二百至一千米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气温约18.5℃,年无霜期26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毫升以上,茶园开辟在缓坡处的森林迹地,土层深厚,酸度适宜,唯此类茶树采摘茶叶才适宜制作“政和工夫”红茶 ,为闽红三大工夫茶(另有坦洋、白琳)之首。

特定品质

福建政和工夫红茶成品茶条索肥壮重实、匀齐,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金黄色,颇为美观;香气浓郁芬芳,隐约之间颇似紫罗兰香气;汤色红艳,滋味醇厚。

文化典故

政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政和在宋朝盛产名贵的芽茶茶叶,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芽茶选作贡茶,喜动龙颜,徽宗皇帝乃将政和年号赐作县名,政和由此而来。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西茶商来政和倡制工夫红茶,轰动一时。光绪十五年(1896年),用大白茶所制的“政和工夫”红茶,成为闽红三大功夫茶之首,留洋苏联、欧美……享誉海外! 政和工夫,起源有近千年历史,民间传说,南宋以前,茶为何物,当地群众并不知道。有一仙人看到此处茶树生长茂盛,茶叶可制成茶中佳品,因而化为乞丐入村讨茶水喝,一村妇拿出一碗白开水,乞丐认为这村妇太过吝啬,连一杯茶水也不给,但当他进一步问清,当地人竟连茶为何物都不知道,自家也是喝白开水之后,乞丐就带村民至茶树前,教其辨认茶叶,并教他们采摘和初制,村民泡饮之后,感到芳香扑鼻,入口回甘,饮后神清气爽,于是茶叶的制法从此流传了下来。

十. 福建省 南平 政和 政和茉莉花

茉莉花

政和县是茉莉花培育基地县,植株高1-1.5米,为直立丛生灌木,多分枝,茎枝较粗硬,茎基部表皮有灰褐色皱纹。幼茎绿色,健壮枝条有棱和短茸毛。叶对生,阔卵形,全缘,网状脉,叶色浓绿,叶质较厚且富有光泽。聚散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个花序着生花蕾3~17朵,多的可达30朵以上。花蕾卵圆形,顶部较平或稍尖,也称平头茉莉。双瓣茉莉通常是带尖头的品质较好,花朵比单瓣茉莉肥硕,含水量也略低。花冠管比单瓣茉莉略短,长约1厘米。花冠裂片(即花瓣)较多,13-18片,基部呈覆瓦状联合排列成两层,内层4-8片,外层7-10片。

花瓣长约1.1厘米,宽约1厘米。雄蕊2枚,雌蕊1枚。花洁白油润,蜡质明显,花香较浓烈,吐香较迟而慢。花蕾开放时间较单瓣茉莉迟2小时左右,伏花一般在晚上8~9时左右开放,自然吐香可延缓十几小时。每百朵花重,春花约23克,伏花约30克,秋花约26克。用双瓣茉莉花窨制的花茶香气醇厚浓烈,虽不及单瓣茉莉花茶鲜灵、清纯,但双瓣茉莉枝干坚韧,抗逆性较强,较耐寒、耐湿,易于栽培,单位面积产量高,目前我国各地种植的主要是双瓣茉莉。

政和必买的十大特产政和特产是什么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