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特产礼包 四川巴中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2 04:24:07

一.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空山黄牛

空山黄牛
通江县农户具有2000多年养牛史,逐渐形成了适应性强、具有山地放牧耐粗特性、肉质细嫩、风味独特的地方黄牛良种——通江黄牛(又名空山黄牛)。1982年农业部委托全国肉牛繁育协作组进行实地调查后,将通江空山黄牛定名为通江牛,收入世界牛种名录。现在通江空山黄牛分布于通江、南江、巴中、平昌、万源、达州等四川东北部地区,存栏总数已达50多万头。 通江空山黄牛成年公牛体高128cm,体斜长 152cm,胸围182cm,管围20cm,体重478.7kg;成年母牛体高115cm,体余长143cm,胸围168cm,管围16cm,体重388.6kg。通江空山黄牛有五大特点:一是放牧性能好,在46度的坡地上能很好放牧,适合于山区农户养殖;二是抗逆性强,而粗饲,能适应比较恶劣的气候条件,寒冷冬季农户只需放牧加喂秸秆,适当补充食盐,牛就能保膘,夏秋只需放牧即能育肥;三是繁殖力强,母牛1.5岁性成熟,发情十分明显,一般可达三年两产,繁殖年限12年以上,犊牛成活率95%以上;四是育肥性能良好,阉牛放牧育肥日增重可达850g以上,使用精料育肥日增重在1.2kg以上,1.5—2岁可达400kg;五是肉质风味好,不论是炒、炖、烤、涮、蒸皆宜,香味浓郁,一直是巴山“灯影牛肉”及牛肉干的主要生产原料,深受人们喜爱。 为使通江空山黄牛这一地方黄牛良种得到合理、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通江县委、政府大抓养牛业的发展,积极鼓励农户养牛致富,到2004年全县已达年出栏肉牛8.05万头规模,养牛产值1.2亿元,占全县牧业总产值的15.4%。全县形成了牛的交易市场14个,年交易量6万头左右,县境内已建成3个民营牛肉加工企业,生产的“灯影牛肉”和牛肉干系列产品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每年牛肉类产品加工增值已达0.85亿元。

二. 四川省 巴中 恩阳甘蔗

四川仅有恩阳独有的俗称“节节脆”、“甜到底”红甘蔗,久负盛名,成为恩阳名品。甘蔗种植是恩阳镇的传统产业,是恩阳镇农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恩阳镇小观村、石马村浅丘台地多,向阳背风,肥田沃土,适宜于甘蔗生长。全镇家家户户都种植甘蔗,规模种植甘蔗就达2000多田。恩阳种蔗始于清代广东移民带来的果蔗品种,民国九年又从内江引入糖蔗。场镇周边的赵台坝、小观坝、麻石垭、杨店梁等地成片栽植上千亩。秋冬商船远销重庆、合川,成为馈赠亲朋佳品。并分别就地开办了糖厂、榨汁熬制红糖,用此红糖做的“提糖麻饼”成为“驰名点心”。蔗渣浸泡后制成的纸,可作书写纸用。红糖、火(土)纸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运往南江、旺苍、汉中等地销售,十分-。近年来,为了把甘蔗这一传统特色产业做大,恩阳镇通过加大投人,改革传统种植技术,防止品质退化,提高管理水平,使甘蔗生产向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推行无公害种植,努力打造自己的绿色品牌。红甘蔗口碑不减当年,吸引来不少镇外客商上门收购。现在恩阳区甘蔗种植面积达2000亩,亩产量超过万斤,总产值达600多万元,畅销省内外,经久不衰,已成为对外经贸的一张名片。

三. 四川省 巴中市 四川芦笋

芦笋是一种高级名贵蔬菜,食用芦笋成为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因为它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组织蛋白,对抗癌和抑癌有明显的作用,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芦笋制品也开始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和超级市场。我市已有种植芦笋10多年的历史,不断积累了种植经验,最近已引进种植美国优质芦笋1万亩,规划三年建成年产芦笋5万吨的全国第二大芦笋基地。政府已将此项目更为巴中市支柱产业,配备了领导力量亲自抓。

四.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大罗镇黄花

  巴州区大罗镇黄花产业成为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该镇黄花协会与重庆、成都、南充、香港等地签订90.3万公斤的产销合同22份。2000年开始大罗镇发展黄花2000亩,产花50.2万公斤,产值301.2万元,创利税210.84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50.8%;尝到甜头后,该镇黄花发展到2002年5100亩,产花86.7万公斤,产值520.2万元,创利税312.12万元,占财政收入的80.3%;2003年他们又新植黄花2000亩,全镇预计产花120.4万公斤,收入722.4万元。经过川农大黄花专家多年培选,大罗镇育出“七根针”优质黄花品牌,为农民提供了名特优新品种。大罗镇一个黄花专业生产乡已经形成,并闻名省内外。

五.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通江梅花鸡

通江梅花鸡形成历史大约有两千年,从清代至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因经济封闭,交通不便,通江县农户饲养的土种鸡,采取以户为单位的小型分散的半舍饲半放牧饲养方式。通江梅花鸡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中,经自然选育而形成的。通江梅花鸡体格中等、头颈高举、尾羽上翘、体格结实,属蛋肉兼用型(其中的梅花羽系体型接近肉用型)。通江梅花鸡因长期自然放养,活动空间大,放养地生态环境好等优势,具有适应性好、觅食力强、体质结实、反应灵活、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驯、产蛋和产肉性能良好、蛋较大、肉质鲜美等优点。

六.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巴山脆李

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达州市茶果技术推广站

(2)品种来源:当地青脆李实生变异,经近20年选育而成。

(3)特征特性: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幼树直立,结果后开张,枝条充实细长,分枝角度较小。主干灰褐色,表皮较粗糙,皮孔明显。枝条浅褐色,皮孔不明显。叶片长椭圆形,较薄,绿色,先端渐尖,基部窄楔形,有绿色腺体,边缘锯齿浅钝,较密。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花白色,花粉量较大。成熟期8月上、中旬,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38克,果皮淡黄绿色,果面光滑,果粉灰白色。果点小而稀,平,白色。果梗较长,1.5厘米左右。梗洼较广,中深。缝合线浅平,较明显。核小,离核,可食率97.8%。果肉淡黄色、松脆,3~4天变软,货架期10天左右。果实汁液中等,味甜,无涩味。可溶性固形物14.0%左右,总糖8.54%,总酸0.3~0.5%。

(4)产量表现:早果性和丰产性强,定植后第2年试花挂果,6年生树平均株产25公斤。

(5)栽培要点:①建园: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2%的沙壤土或壤土,pH值5.5~7.0;②配置花期相同的其他栽培品种作为授粉品种;③整形:以开心形为主,干高40~50厘米,3~4个主枝,6~8个侧枝结果,加强夏季修剪;④施肥原则: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基肥50%~60%,追肥40%~50%; ⑤加强疏花疏果,疏果应在花后30天内完成; ⑥综合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李产区。

七.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巴山猪

巴山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中市围绕建设西部绿色畜产品示范区,积极创建畜牧品牌,提高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养殖业持续增收。2011年5月,市畜牧食品局组织市畜禽养殖协会申报“巴山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商标先后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初审、终审核准,已正式出台“巴山猪”、“巴山猪肉”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该商标对促进“巴山猪”的生产、经营,提高商品质量,扩大“巴山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内外市场的声誉,保护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八.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猕猴桃

南江猕猴桃自古有野生种源,历史悠久。南江猕猴桃多产于南江县境内的光雾山、米仓山等地。据《南江县志》记载:“藤木主要有中华猕猴桃(茅犁)、忍冬(金银花)……”。据《南江县农业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集》记载:光雾山、米仓山600米以上的阴湿沟谷中尚有大量野生猕猴桃存在,南江原始生态环境为野生植物群落保存提供了条件,目前南江县1000米以上地带植物群落保存完整,猕猴桃及其攀援树种:桦木、荷木、香樟、丝粟等十分茂密,野生猕猴桃资源较为丰富。南江猕猴桃人工栽培主要从80年代初开始,1980年南江县农业科技人员南江县从野生猕猴桃中筛选出“南选一号”等进行试验栽植。南江园艺工作站在1988年开始建立猕猴桃人工栽培示范园,1989年建起第一批300亩高标准优质丰产示范园,示范带动全县积极发展猕猴桃。南江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发展猕猴桃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扶持,2000年全县猕猴桃面积已达2万亩。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强力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十项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抢抓省政府在秦岭北麓建设百万亩猕猴桃产业带的历史机遇,按照“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强化促销、创立品牌”的思路,把南江县建成优质猕猴桃生产示范县。在各级的强势推动下,群众发展猕猴桃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高涨,南江猕猴桃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南江猕猴桃总面积7.8万亩,建成500亩猕猴桃良种苗木基地3个,全县成立21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培养壮大了一批猕猴桃经纪人和运销能手,使南江猕猴桃畅销国内外市场。南江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南江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

九. 四川省 巴中 恩阳川明参

恩阳川明参为伞形科植物川明参的干燥根。为多年生草本,高30cm~50cm。根茎细、长;根圆柱形。茎单一或数条,基部带紫红色。基生叶莲座状,叶片轮廓宽三角状卵形,长6cm~20cm,三出式2~3回羽状0,一回羽片长卵形,下部羽片具长柄,向上柄渐短至无柄。功效: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截止目前,恩阳区通过成片栽植与散户栽植相结合的方式,栽植川明参达1.2万亩。其中渔溪7000亩、三河场2300亩、九镇1500亩、义兴1500亩,预计年出产川明参3000吨,产值达1.5亿元。

十.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五味炒面

五味炒面 用炒熟的黄豆、燕麦、包谷、花生、核桃米磨成面粉。吃时,加入葱、椒等佐料,用开水冲或用凉水拌成糊状。炒面久藏腐,便于携带,随处可吃,别有风味。
四川巴中特产哪里买巴中特产可以带走的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