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小金有什么特产 四川小金必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1 18:20:45

一. 四川省 阿坝州 九寨沟 洋芋糍粑

九寨沟藏胞制作的洋芋糍粑,即是以土豆为主要原料烹调的膳食。制作时先将土豆煮熟,剥皮,然后在专用器具里捶捣,使之成为粘性很强的阗干糊状物,食用时切成块状煮入酸菜汤内即成。吃时再根据各处口味放入精盐、红油辣椒或伴以蜂蜜、炒黄豆面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九寨沟)

选料:高山土豆(选择体大、形状好的洋芋)、蜂蜜、大蒜、花椒面、熟油辣椒、食盐、味精、酸菜等。

制作方法:先将土豆洗净煮熟,剥皮,然后在木桶里捶捣,直到土豆呈粘稠性很强的糊状物,食用时切成块状煮入酸菜汤内即成。吃时再根据各处口味放入精盐、红油辣椒或伴以蜂蜜、炒黄豆面等。

吃法:洋芋糍粑有几种吃法:刚打好的洋芋糍粑非常糯,蘸上白糖、蜂蜜或者花椒油、芝麻油、香醋、蒜泥等调成的汁,就可以吃了;另外,还可以用油炝一锅酸菜汤,在汤内放入适量的花椒粉、蒜泥、葱花、姜末等调料,然后把洋芋糍粑放入汤内稍煮,最后调上香菜、油泼辣椒就做成了非常美味的酸菜糍粑汤了。

色味:味道鲜美,入口爽滑,营养丰富。

食补价值:土豆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优质纤维素,能抗衰老,能和胃调中、健脾益气,对治疗胃溃疡、习惯性便秘等疾病有裨益,兼有解毒、消炎的作用。

二.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红原牦牛奶粉

红原牦牛奶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原牦牛奶粉是四川阿坝红原县的。

高原纯净的空气和水源、天然的动植物,成为食品品质的第一道保障。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来自高原的产品就以天然、纯净的品质备受国人爱戴喜爱。同样在高原上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州的红原县,就因出产纯天然牦牛奶粉而名声在外。

红原县出产的牦牛奶粉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是国内奶粉市场中最畅销、最受欢迎产品。由于产量有限,质量把控严格,产品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由政府出面定量供应“红原牦牛奶粉”的局面。

“红原牦牛奶粉是从红原县农牧民家中自养的牦牛奶里提炼出来的”,柳白清说,“这里的奶源来自放养牦牛。这些牦牛在红原县3500米的高原上,吃的是纯天然的草,挤出来的也是纯天然的奶。”

奶源控制只是第一步,优质的牦牛奶品还需要严格的生产过程和检验,才能保证到消费者手里的是真正的好产品。

在红原全县的70多个采奶站中,有很多专业的采奶人员。他们到农户家中收集最新鲜的牦牛奶,再经过检验筛选,最后,只有达到9个检验标准合格的牦牛奶才会被收集到厂区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来自高原的牦牛,是大自然的馈赠。温热的奶汁哺育了高原人,现在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内地、走出了国门。 红原牦牛奶粉的低调走红,是人们对高原食品认可的体现,也是藏区农牧民的经济生活向现代化产业靠拢的成果。

红原牦牛奶粉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现辖邛溪镇、刷经寺镇、瓦切镇、安曲镇、色地镇、壤口乡、江茸乡、查尔玛乡、龙日乡、阿木乡、麦洼乡11个乡镇

《红原县人民政府关于报送“红原牦牛奶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图的函》,红府函〔2013〕127号

红原县(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233/T002-2014《红原牦牛奶粉生产技术规范》

信息来源:中国阿坝州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中国阿坝州门户网站

三. 四川省 阿坝州 金川县 金川辣椒

素有“阿坝小江南”之称的四川金川以其独特的光热条件适宜各种的辣椒栽培。且县内少工业,无“三废”污染,2000年经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水质、土壤、大气均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并于同年11月“太阳河牌辣椒”获绿色食品认证。2002年10月在四川西部农业博览会上名优产品称号,同年11月经省农业厅有关部门审核获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证书,面积达2000亩,分布于沙尔、咯尔、庆宁等乡镇。

全县主要品种有:墨西哥辣椒、成都二金条、本地牛角椒等。墨西哥辣椒皮深肉厚,甜辣香脆,耐贮耐泡,特别适宜作泡椒,泡数年,仍香脆如初。作为辣椒家族一枝新秀,倍受青睐。

四. 四川省 阿坝 马尔康 阿坝蜂蜜

阿坝蜂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阿坝蜂蜜产地范围为四川省马尔康县马尔康镇、梭磨乡、卓克基镇、松岗镇、沙尔宗乡、大藏乡、龙尔甲乡、白湾乡、党坝乡、木尔宗乡、脚木足乡、草登乡、康山乡、日部乡共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马尔康县人民政府关于“阿坝蜂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划定的函》,马尔府函〔2012〕190号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3229/T01-2012《阿坝蜂蜜生产技术规程》

阿坝蜂蜜质量技术要求

一、蜂种

阿坝中蜂(Apisceranaabanisis)。

二、蜜源植物

产地范围内的山花及黄连、贝母、秦艽等中药材花。

三、原蜜生产

1.生产时间:3月中旬到9月下旬。

2.生产要求:杂花盛花期时蜜蜂采完花蜜,自然成熟1周内摇出。

3.原蜜要求:色泽呈琥珀色或深琥珀色,半透明,口感绵甜、润不刺喉,回味悠长,有自然的花香味。

四、加工流程。

阿坝蜂蜜加工流程:采收→过滤→灭菌→包装→检验→贮存等工序。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呈琥珀色或深琥珀色,半透明,口感绵甜、润不刺喉,回味悠长,有自然的花香味。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含量≤

20%

淀粉酶值(1%淀粉溶液)≥

12ml/g.h

羟甲基1≤

15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四川省 阿坝 金川县 金川秦艽

金川秦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治风湿关节痛、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在青海尤以黄南产的秦艽质量最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秦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名医别录》称“秦艽能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秦艽生飞鸟山谷”,弘景曰:“今出甘松、龙洞、蚕陵,以根作罗纹相交长大黄白者为佳。”苏颂曰:“今河陕州郡多有之,根土黄色而相纠,长一尺已,粗细不等。枝干高五六寸…六月中开花紫色,似葛花…每于春秋采根阴干。”根据本草植物形态记载,中国学者夏光成先生考证后认为秦艽是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植物。根据《证类本草》所附秦艽图可知古代所用秦艽为今龙胆属植物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所规定的秦艽原植物为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小秦艽(G. dahurica Fisch. )、麻花艽(G.straminea Maxim.)。但是陕西和甘肃两省的主流秦艽商品均为大叶秦艽的根。另外从本草记载:“今出经州、娜州、岐州者良”可知秦艽佳品产自陕西。李时珍也指出“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相交者为佳,故名秦艽,秦纠”。所以四种正品原植物中以大叶秦艽最为重要,作为秦艽药用历史悠久,并且处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甘肃两省是其地道产区。秦艽是中药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病必不可少的药物。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物种中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

金川秦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金川县内俄热乡、二嘎里乡、观音桥镇、太阳河乡、卡拉脚乡、撒瓦脚乡、集沐乡、庆宁乡、咯尔乡、沙耳乡、金川镇、勒乌乡、万林乡、河西乡、河东乡、独松乡、马尔邦乡、安宁乡、马奈乡、曾达乡、卡撒乡等2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红原牦牛奶

红原牦牛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红原牦牛奶是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的。红原牦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等。其乳汁的营养价值高于黑白花牛及其它牛种。

红原牦牛生长在美丽的红原大草原。红原,这片古老的土地,拥有逶迤的雪山,无垠的草原。红原儿女们世世代代以无穷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开拓着这片"生命的0"。历经岁月的蹉跎,高原人驯养了具有特殊适应能力的牦牛。

牦牛,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独有的赢始畜种,全球总量约1400万头,其中95%的牦牛又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在世界上堪称"中国牦牛"。而红原又是盛产牦牛最多的地区之一,也就最具有中国牦牛生长习性的代表性。

红原牦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等。其乳汁的营养价值高于黑白花牛及其它牛种。牦牛是因长期生活在无污染的天然草场。所以,牦牛所产的乳汁及生产的乳制品为人们公认的"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由红原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红原"牌系列牦牛奶粉,早在1996年1月就荣获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并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标志。

七.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阿坝酸菜面块

阿坝酸菜面块,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道特色小吃,同时也是一种特色很浓的藏族传统晚餐,到阿坝州藏胞家做客,主人一般都会请你吃酸菜面块。

阿坝酸菜面块是一种特色很浓的藏族传统晚餐,到藏胞家做客,主人一般都会请你吃酸菜面块。其主要原料是酸菜,酸菜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把菜叶煮到快熟时,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木桶里,密封好放在阴凉处,一星期左右就可以食用。制作面汤时首先加酸菜,其次加本地阴干的腊肉或新鲜牦牛肉,再加进土豆,面块和盐、葱等煮熟,香喷喷的酸菜面块便做出来了。a2E

阿坝酸菜面块的制作方法:a2E

原料:泡酸菜、手赶面块(或饺子皮)、菜油、鸡油、鸡精、盐巴、葱花、姜、蒜。a2E

做法:先下菜油烧至七成热后加鸡油再下姜和蒜煸香,下酸菜炒3分钟左右加水(看你下多少面块为准),待水开后加盐和鸡精,煮熟起锅,撒上葱花即成!a2E

八. 四川省 阿坝 小金县 小金羊肚菌

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L.)pers,别名:羊肚蘑,是真菌类羊肚菌科植物。它在长白山林区中常于四月末至六月初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阔叶林地,或林缘及草地上,形体由菌盖和菌柄组成,高5-15CM,直径4-10CM,菌盖卵形或近圆锥形,中空,蛋壳色至淡黄褐色。菌柄圆柱形,中空,近白色,菌盖表面有不规则多面形凹窝皱褶似羊肚,由此而得名。羊肚菌肉质脆嫩,味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甚称山珍之佳品。因为它的化学成份子实体含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其中含大量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顺式-氨基脯氨酸(Cis-3-Amino-L-Proline)以及少量色氨酸、酪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菌丝中含中性甘油脂2.04%,皂化后的脂肪酸中含亚油酸52.8%、油酸23.6%,棕榈酸14.1%、硬脂酸5.4%及少量十七烷酸(Hepeadecanoicacid)。此外,尚含海藻糖及纤维素等。

每百克羊肚菌干品含蛋白质24.5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39.7g、粗纤维素7.7g、水份13.6g、硫胺素3.92g,另有少量核黄素和烟酸。羊肚菌中含有19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不仅全部含有,而且含量很丰富。因此,不但是我国人们所喜爱的传统食用菌之一,也是外国人民极其喜欢的食用菌品种。而且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有健脾、理气、化痰功能。可治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等症。近代科学报导,羊肚菌对三种肿瘤有抑制作用,尤其对肉瘤S-180更有效,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信息来源:小金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九. 四川省 阿坝 理县 羌民搅团

将清水在锅内烧开后,逐量撒入极细的玉米面粉,以当年新产的小金黄玉米粉为佳,用竹筷搅拌,此时灶中火要猛,直到搅成糊状,然后蒙盖一层新鲜洁净的芭蕉叶或青菜叶,再盖上锅盖文火蒸20—30分钟,用大碗盛起;锅内打油汤,烧煮酸油菜汤,其油盐调料如一般汤羹(酸油菜即以野生油菜茎叶,洗净,在开水锅内略煮一下,即捞起置于木盆或瓷盆内,趁热压紧覆盖闭气,隔夜后即成一种酸味菜,可炒食,亦可煮汤食,其味略酸而鲜美爽口,并有一种特殊香味,羌民历来皆爱食之。

据现代医学研究,这种紫红茎野油菜除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矿质营养外,尤含一种特殊的铁素营养,有助于人体造血机能正常运行,并可治疗慢性造血功能障碍型贫血病,所以长期食用野油菜的山中羌民个个脸色红润,身强体壮);另调配熟油海椒、花椒粉、麻油、姜汁、精盐、葱丝、胡椒粉、酱油、食醋、味精等成调料,以小碟盛之。食用时,每人一小碗酸油菜汤,一碟调料,一桌人共食一大碗搅团,趁热用筷夹取小块搅团,放入调料碟中蘸上调料,再放入口中食之,边吃搅团边喝菜汤。特点是麻、辣、烫、酸、香且清淡,富有营养,老少咸宜。

十. 四川省 阿坝 松潘县 松潘贝母

松潘贝母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松潘贝母是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的。川贝母是享誉世界的名贵中药材,松潘贝母是川贝母的代表。松潘贝母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鳞茎,是止咳化痰的一味常用中药。按其产地划分,产于浙江的叫浙贝、产于四川的叫川贝,产于安徽的叫皖贝等等,在各地产的贝母中,四川产的川贝质地最优。川贝又以产于松潘的松贝最好。

贝母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春生夏萎、鳞茎扁球形,叶在下部对生,上部曲如卷须。春季开花,花呈钟状,淡黄绿色。花与果实均可入药,但以果实入药为主。近年来,以贝母为主药配制的川贝枇杷糖浆、贝母雪梨膏、贝母二冬膏,川贝精片等中成药畅销国内外。

川贝母是享誉世界的名贵中药材,松潘贝母是川贝母的代表。松潘县贝母人工种植技术基本成熟,已发展贝母种子基地20亩、种植基地1000亩。计划种植2万亩。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松潘贝母”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松潘贝母

松潘县经济作物管理站

11669537

贝母

四川阿坝特产必买清单阿坝州十大特产水果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