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县的特产 寿宁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28 12:11:27

一.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黄花菜

甘肃宁县,亦是久负盛名的黄花菜之乡。每年夏令花朵盛开,塬上塬,杏黄色、桔黄色、米黄色、金黄色、绿黄色、金橙色的花朵流光溢彩,亭亭孤秀,高雅洁美,使路人都叹为观止。宋代诗人苏东坡赞叹之余写下了:“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的动人诗句。

黄花菜在我国栽种区域极广,但其中尤以庆阳黄花菜质量列诸产区之首。有“西北特级金针菜”之誉。庆阳黄花菜之所以如此著名,这与当地的水土和栽培技术有关。庆阳地处甘肃东部、境内丘陵起伏,塬坝纵横,土质肥沃,雨量适中,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自然条件十分适宜黄花菜生长。

黄花菜,古称“忘忧草”、“萱草”,又因其花蕾形似金针状,又名“金针菜”。人们喜爱黄花菜的秀丽,但更重视黄花菜丰富的营养价值。据测定,每500克干花蕾中,含糖3克,蛋白质70.5毫克,脂肪2克,钙23.5毫克,磷86.5毫克,铁82.5毫克,还含有有益于人体的多种维生素,所以,黄花菜和香菇、木耳、发菜一起被宁县人民列为名菜佳肴。宁县人常把黄花菜与肉丝、鸡蛋、菠菜炒成人们喜爱的“木樨肉”;用黄花菜烧肉、煨鸡、炖鸭、炒豆腐,其味鲜美,独具风味。

二.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曹杏

曹杏在宁县栽培历史已有100多年。因其为宁县早胜原曹家村农产以产于当地的大杏与陕西三原优良杏种反复嫁接培育而成,故名“曹杏”。它以果大、色艳、皮薄、肉厚、仁甜、味香成为中国西北唯一可与敦煌李广杏相媲美的优良杏品种。曹杏不仅在宁县早胜原一带广为栽植,而且在邻近的宫河、董志、屯字等原区广为引种。据有关资料显示,宁县以曹杏为主的杏园面积达0.8万公顷,年产鲜杏3200多吨。.

杏为我国原产,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果树之一。远在两千六百年前的古书上就有记载,如《管子》(公元前685年)云:“五沃之土,其土宜杏”;又《山海经》(公元前400—250年)云:“灵山这之下,其木多杏”;《西京杂记》云:“文杏,材有文采,济南金杏,大如梨,黄如桔,熟最早,味最胜……”;《齐民要术》云:“文杏实大而甜,核无文采”。此外还有《广志》、《农书》、《本草纲目》、《群芳谱》等古书中皆有关于杏树栽培技术及其品种的记载。由此可见,过去我国劳动人民不仅掌握了杏树的栽培技术,而且对杏的品种也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解放前,早胜曹家人在陕西泾阳、三原等地经商时,将曹家大接杏接穗带到三原北桥头,经当地群众嫁接繁殖后,品质变得比原产地更佳,该地群众就将此杏命名为“曹杏”。后来由付永安和阎良奎等人又从此地采回接穗嫁接繁殖,所结杏子,味美香甜,品质尤佳,深受本地群众欢迎。从此,早胜原一带群众先后引种推广,使曹杏得到了发展。而今,曹杏不仅在早胜原栽培,已引种到宫河原、合水原、董志原和屯子原,表现良好,仍能保持原品种特性。.

品种特点

曹杏属蔷薇科,杏属普通杏(A·vulgaeisLam)。曹杏果实中大,扁圆形,纵径3.96厘米,横径4.1厘米,平均果重35克,果大果重62.5克。缝合线中深,果肉不对称,顶部较凹,顶洼中深,果顶圆,花柱残存,梗洼深而狭。果皮底色橙黄色。阳面鲜红霞,皮较薄,中韧,茸毛少。果肉橙黄色,近核处微黄。肉质柔软致密,纤维极少,成熟一致,浆液多,味甜,香气较浓。离核,中大,短椭圆形,顶端尖圆。品质极上。丰产,61年生树株产400公斤。树势强。树冠较开张,呈圆头形,30年生树干高1米,干粗1.74米,冠径11.6米,树高7.1米,主干粗造、灰白色、皮孔中大,扁圆,少而较明显。徙长枝短粗,光滑有光泽。结果枝多、短粗,节间长1.66厘米,阳面红褐色果,枝花芽多,叶芽少,复芽占84%。叶片较大,倒卵圆形,长92.8厘米,宽8.3厘米。叶绿色,皱缩较少,锯齿钝尖,叶柄长而粗。主要物候期为三月下旬始花,四月上旬盛花,四月中旬终花,五月中下旬新梢停长,六月上中旬果实着色,六月下旬果实采收。植株抗寒力较强,抗旱力中等,耐瘠薄。.

经济价值

曹杏中含可溶性固形物15—18%;纤维少,汁液中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据资料介绍,杏子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糖、酸、磷、铁、钙等和维生素C、B17,尤以杏仁、杏干中维生素B17唯多。医学研究证明:维生素B17,是目前治癌的特效药。据报道,南太平洋上有个岛国“斐济”,盛产水果和杏子等,人们常食杏干,故称它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个无癌国。曹杏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木质坚硬,纹理通顺细腻,是制作家具的好材料;枯枝落叶,可作燃料和饲料;杏核壳可制活性炭,在国防工业上用途也很广。杏子除鲜食外,亦可加工杏脯、杏干、罐头等。曹杏甜仁每出口一吨,价值6000美元;杏脯每出口一吨,价值4500美元。宁县蜜枣厂,近年来加工杏脯21.2吨,1980年所产杏脯(大、小0)8.5吨,远销香港市场,获得好评。另外,杏仁是重要的药材,又是制造酒精和工业用油的原料;甜杏仁是制造茶点和杏仁粉的原料。杏对风土选择性不苛,是荒山荒坡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

三.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四.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五.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六.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七.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州肉羊

宁州肉羊是以宁州肉羊种羊场为依托,县畜牧兽医局与甘肃大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合作,采用国外有名的道赛特羊、萨福特羊、特克赛尔羊、杜泊羊为父本,选用被誉为“超级绵羊”的小尾寒羊为母本,采取级进杂交的方法,F2代进行横交固定,培育成一个新的肉羊品牌—宁州肉羊。宁州肉羊既继承了父本体型高大、生长发育快、肉汁鲜美、屠宰率高的优点,同时又继承了母本多胎、繁殖率高的优点。打造绿色宁州肉羊品牌,是我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方向。

八.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碾馔儿

“碾馔儿”是宁夏回民喜欢的一种小食品。

做法是将籽粒饱满的青稞穗摘来,装入毛线口袋里反复甩拌,去掉耙麦芒、皮壳。然后放入大锅中爆炒,炒成能吃的“青籽儿”,再放到筐箩里,揉搓筛簸,吹去灰尘及薄皮壳儿,放入石磨上推碾,磨两遍,变成青绿色粉条状食品,这就是宁夏回民的“碾馔儿”。食用时,加盐、醋、油、辣汤等调味品,就食酸菜,拌以蒜瓣。

“碾馔儿”的特点:翠绿松软,清香好吃。有的回族群众磨下的碾馔儿吃不完,晒干冬天吃。用开水浸泡,稍带酸味、味道很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葡萄糖和其它维生素。宁夏回民还用干“碾馔儿”医治痢疾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九. 福建省 宁德 寿宁 寿宁山苍籽

寿宁山苍籽

十.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早胜牛

宁县早胜牛为秦川牛的一个地方优良类群。早胜牛牛体高大方正,肌肉丰满,骨骼发育良好,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蹄劲坚实,是肉役兼用的优良畜种,因产于宁县早胜塬而得名。该牛以红色、枣红色为主,部分呈橙黄色,全身被毛纯一。站立时,前肢端直开展,呈外向姿势;卧息时,四肢拢收于胸腹下,俗称“四蹄不露”。

早胜牛原产在庆阳地区宁县的早胜塬,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海拔1221.2米,年均温度9.1℃。年日照时数1935.7小时。无霜期160~180天。年降雨量为576.8毫米,年蒸发量为1496.2毫米,雨量虽较充足,但多集中在6~9月份,冬季干旱。产区没有放牧地,但有种植苜蓿、夏秋季青刈喂牛的习惯。

地理分布

早胜牛以宁县的早胜、良平、平子和中村四个乡牛只最优。邻近正宁县的宫河塬、庆阳县的董志塬、镇塬县屯字塬等地均有分布。

品种特征

早胜牛体质结实、紧凑,骨骼较粗,肌肉发育较好,为甘肃黄牛中体格最大者。体型外貌与秦川牛相似。被毛以红色和紫色为主。角多为蜡黄和肉色,蹄为紫色和古铜色。公母牛多有角,扁圆形,较短小。微向后弯曲,形如短粗萝卜,俗称“萝卜角”。也有部分牛的角短而钝,称“疙瘩角”。还有部分牛的角为可摇动的软角,称“铃铃角”。头大小适中,眼眶突出,眼大有神,额宽面平,口方正,公牛头高扬,貌雄伟,颈短粗,肩峰高而宽厚。母牛颈细薄。鬐甲较高较窄但平缓。背平直较宽。前胸宽阔,胸骨隆起,胸深肋长,腹部紧凑。四肢粗壮,关节粗大,蹄坚实。外貌缺点是后躯发育较差,尖斜尻较多,飞节多内靠。

品种性能

庆阳地区是甘肃省的重要农业区,耕牛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役畜,耕、磨、拉、打等重活主要是牛负担。早胜牛力大持久,性情温顺。犍牛日耕地5~6亩,母牛泌乳期可达8~10个月,最高日产奶4~6公斤。淘汰牛肥育后屠宰率5%,为役用兼用的品种。早胜牛两岁以后开始配种。一年一胎者少,两年一胎者居多,占65.8%。早胜牛的适应性较广泛。引入甘肃中部和西部数县,其适应性较其他省份引入的牛为好,显示了耐粗、耐寒特性。改良的全省各地小型黄牛很受欢迎。另外生长潜力也较大。成年牛平均体高(公牛142厘米,母牛121厘米),体重平均公牛666.39公斤,母牛326.32公斤,阉牛157.5公斤。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特产寿宁十种特产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