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濉溪县特产 淮北市濉溪县有什么吃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21 17:31:54

一.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临涣五香大头菜

临涣五香大头菜是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的。濉溪临涣五香大头菜,呈黑色发亮,内外一样,久贮不变质,香入其内,时长味高,四季食用皆宜。

五香大头菜的原料系用当地人称作腊疙瘩(苤蓝)的蔬菜。鲜腊疙瘩个大,浑圆。选料是,一般挑选0.5—1市斤重的为宜。腊疙瘩要求新鲜、不冻、不坏、不糠,无疤、无夹。在制作时,先将鲜腊疙瘩去皮破开,然后入缸腌制。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回卤两次,翻缸出晒。完成工艺流程需6个月,每次回卤均需加用糖色食盐,然后加上一定比例五香粉,经炒食盐拌匀,装入缸内密封,需一个月时间待辅料渗透后,方可出售。

二.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临涣羊肉

淮北临涣羊肉,是北方著名的羊肉传统食品,在广大消费者中有很强的知名度。早在明清时期,临涣人就以杀羊、开羊肉馆、吃羊肉而闻名远乡近邻。到了民国年间,临涣人的羊肉生意日益兴隆。

现在,在临涣镇子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饭馆、酒楼,羊肉食品成了每一家饭馆、酒楼的招牌菜。临涣人还把羊肉馆开到了濉溪、淮北等城市中。

传统名吃“临涣羊肉汤”是人们钟爱的风味食品。新出锅的羊肉汤色白似奶,水脂交融,用水、放肉、添火、配料都十分讲究,羊肉汤最关键的是作料和火候的掌握和应用。作料多了则药味冲鼻,少了则腥膻不净;火小了则水是水、油是油,水在下油在上界线分明,不能达到水0融,一色到底。另外火的急慢也大有章法可循,火太急不但熬不出味,反而丢失了营养成份。恰到好处的羊肉汤,质地纯净,口感鲜而不膻,香而不腻。

三.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口子酒

口子酒产于濉溪县,酿造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97年的春秋时代,宋昭公就曾用口子酒与鲁、陈、卫国君“歃血饮酒,会盟于渠(渠:即今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诗经·商颂 烈祖》篇中有云:“既载清酩,责我思成。”酩为古代稀薄之酒,说明此地殷商时期不但有酒,而且有以酒祭祖祈福的习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子曾来此地周游,著有《宋人酩酒》篇:“宋人有酩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其美,旗帜高悬,迎风招展,酒香四溢。卖酒者为招徕顾客,热情周到,四方童叟怀钱提壶,往返不绝……”足见当时此地饮酒已很普遍。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宋元时期,也在渠沟、濉溪口、柳子设“酒监”,以课酒税。明时,酿酒作坊已有10余家,到清末民初,迅速发展到72家,质量也空前提高。民谣说:“团城七十二,居中尽得法。千瓷皆上品,甘美泉水佳。”其时,共有酿酒技师近千名,发酵池600余条,年产量达300多万斤,其中比较有名的酒坊有“周协聚”、“允成”、“福泉”、“广益”、“南豫泰”、“小同聚”等。

濉溪酿酒业绵延千年,长盛不衰,一些文人墨客,达官巨贾,常汇集于此,或泛舟濉水,饮酒赋诗;或纵吟狂歌,留下众多著名的诗篇。魏晋时,“竹林七贤”的嵇康和刘伶,都生于酒乡,酷爱饮酒,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后快。刘伶在《酒德颂》中写道:“捧罂承糟,衔杯醇醪,奋鬓箕踞,枕曲藉糟,无忧无虑,其乐陶陶。”嵇康在《秋胡行》中有“旨酒盈樽,莫与交欢”的诗句,至今有的酒店仍在悬帖“嵇康问道谁家好,刘伶答曰此处高”的对联。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春游濉水》诗中写到濉溪酒:“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公元1031年,文学家苏轼在《南乡子·宿州上元》词中写道:“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词中“白酒”即口子酒,那时濉溪口属宿州。明万历年间,翰林戴国土曾游濉溪口,夜泊濉水,饮酒赋诗,写下“牯徕疑楚泽,沽酒读《离骚》”的诗句。相山隐士任柔节曾以“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赞美口子酒。

口子酒以优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为原料,在吸取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酿造,长期陈储,精心勾兑而成,被誉为酒中珍品。视觉上,口子酒有“琥珀色”、“喝不净”的特色。嗅觉上,口子酒具有“透瓶香”、“隔宿香”的特色。味觉上,口子酒具有“双重香”、“入口绵”的特色。功能上,口子酒具有“蕴灵气”、 “清神气”的特性。

口子酒享誉千古,名驰华夏,多次在重要评比评选中获奖。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庆,口子酒被列为国宴用酒,并作为礼品赠送也门国王。1979年第三届评酒会评为国家优质酒,1984年获轻工部金杯奖,1988年获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及第五届评酒会优质奖,1991年获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巴黎国际名优酒展评会特别金奖和曼谷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公司主导产品口子牌口子窖酒于2000年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荣获 “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产品”;2003年,获得“中国白酒典型风格金杯奖”称号;2005年,更是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和“首批三绿工程畅销品牌”称号。被2004年首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指定为荣誉产品。口子企业也先后被评为省先进企业、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全国5000家直报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于2003年以后,陆续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即食品安全卫生体系认证。在全国白酒行业中的排名也由2000年的第34为迅速攀升至2003年的第12位,并被评定为2003年度中国白酒行业最佳经济效益十强企业。2006年5月,口子窖酒顺利通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认证。这一认证被业内人士称为高档白酒身份证。2006年公司进入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信息来源:濉溪县人民政府网

四.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口子寸金

寸金是我国很古老的一种糖制食品,蔗糖加热经包馅押条断条,成为1寸(3.3厘米)长的金黄色小条,“寸金”之名由此形象而来。糖体整齐,松散,粗细均匀,表面芝麻均匀、牢固,两边断面可以看到依次分层十分鲜明的芝麻、糖皮和夹馅。寸金制作工艺考究,食之味香甜、余味绵长,物美价廉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五. 安徽省 淮北 相山区 黄里石榴

黄里石榴是久负盛名的,产于相城西北黄里村,多栽植在海拔50米至150米的山坡上。明朝嘉靖年间,大夫吴梦春所著《随年》一书,记载黄里石榴“颜色鲜羌气味芬芳,粒大籽软,汁甘而浓”。民国年间,远销南京、上海等地。黄里石榴品种繁多,有玛瑶籽、软籽、青皮糙、满园香、笨石榴等。其中品质最好的有一种是软籽石榴,又叫冰糖石榴,果圆形,皮极薄,单果重150克,最大300克,粒数350至400个,呈冰糖色,粒大汁多,籽实绵软,味极甜。

六. 四川省 宜宾 南溪县 杞酒

杞酒产于宜宾杞酒厂,中国杞酒是以五粮液浓香型曲酒为基础的果品酒,色泽金黄鲜亮,口感独特。1995年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先后获国家、部、省、市级各种奖励三十五项。1995年获“中国专利十年成就”金奖和中国(西安)首届食品节消费者信誉金奖。1996年获“四川市场十大销量商品品牌”称号。1997年获“97四川城市居民购买量最大品牌前十名、购买首选品牌前十名”。

七. 安徽省 淮北 濉溪 口子麻片

麻片薄如纸,洁晶透明,香酥可口,脆而不粘,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麻片用白芝麻、绵白糖、熟面粉(多为红薯粉)等原料,采取传统工艺,经过芝麻去皮、熬浆、上浆、压片、切片等工序精制而成。麻片富含蛋白质、脂肪、钙、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成品色泽透亮,食之酥脆香甜,口感极好,有舒肝健脾、润燥生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乌发明目、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

八. 江西省 萍乡 芦溪县 武功茶油

武功茶油是取之于森林中的油茶树种子中,经现代科技提取,精制而成的高级营养保健性食用木本植物油,纯度高达99.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9%以上,高于西方的橄榄油。

九. 江西省 抚州 金溪县 金溪竹编

金溪竹编形态生动,工艺精巧,各种造型的小动物如小鸭、小鸡、和平鸽等既可观赏又可实用,深受外商喜爱。

十. 四川省 广元 苍溪县 苍溪丹参

苍溪丹参是苍溪县传统中药材产品,大面积人工栽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苍溪丹参具有品质优良、药物成分含量高等特点,单位产量、药品效价、根条色泽、外观形态居全国之冠。苍溪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种植大县,近年来,苍溪县将苍溪丹参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坚持“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专用肥料,农户与公司签订合同,实行保底价收购,使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者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提高了群众抗风险能力。同时把资金投入作为产业发展核心,坚持“业主为主、群众为辅”,不断拓宽筹集渠道,促进全县丹参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为壮大苍溪丹参产业,苍溪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中药材产业,引进业主投资1000万元,租赁土地15亩,新建丹参初加工厂3个,实现了中药材就地加工,劳动力就地转移,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全县中药材种植、加工、制造、销售及休闲观光全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

淮北特产送人必买清单淮北濉溪十大特产送人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