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食物特产 宁夏四宝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6-08 03:20:24

一. 宁夏 固原 彭阳县 宁夏水煮牛肉

用料:



牛里脊肉250克,青蒜150克,白菜心150克,芹菜心100克,干辣椒15克,郫县豆瓣40克,清油200克,酱油15克,味精1克,姜片10克,蒜片15克,水豆粉、清汤各适量。



制作方法:



将牛肉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薄片,装入碗中,用酱油、料酒码味,用水豆粉拌匀。青蒜、白菜、芹菜择洗干净,分别切成6.5厘米长的段和块。 锅内油热下干辣椒、花椒,炸呈棕红色(不要炸煳,以出色出香为度),捞出剁细。 锅内原油下青蒜、白菜、芹菜,炒至断生装盘。 锅内油热,下郫县豆瓣,炒出红色,加汤(要适量,过多则味淡;过少豆粉易掉,汤汁粘稠)稍煮,捞去豆瓣渣,将青蒜、白菜、芹菜再放入汤锅中,加酱油、味精、料酒、胡椒面、盐、姜片、蒜片,烧透入味,捞入深盘或荷叶碗内。将肉片倒入微开的原汤汁锅中(汤要微开。如汤不开,豆粉会脱落;汤大开,肉片易老)。用筷子轻轻拨散,刚熟就倒在装配料的盘或碗中,撒上干辣椒末、花椒末,随即淋沸油,使之有更浓厚的麻辣香味。

二.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二毛皮

二毛皮是宁夏五宝之白宝,历史久远。据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宁夏黄河两岸被屯垦。随着秦渠、汉延渠的兴修,地近荒漠的宁夏,变得谷稼殷实,牛羊塞道。《宁夏农业地理》在唐时将此地称为塞上江南。一千年前,宁夏地区养羊业发达。清朝乾隆年间,二毛皮裘皮闻名,《宁夏府志》中有“布衣褐,冬羊裘”的记载。二毛皮出现在宁夏已有数百年。明末、民国初,外商在银川市和贺兰县的洪广地区,开设作坊和店铺专营皮毛。当时白羊多在贺兰山东麓平坦的草滩放牧,皮货商在皮板上加盖滩羊公章,以此区别,全国推销。随着商贸的发展,滩羊之名逐步取代白羊。

滩羊是长期在水草丰盛的宁夏地区培育而成。肉不膻不腥,味鲜可口,畅销河北、大连、四川、合肥、福建、上海和山东等,远销德国、加拿大和阿拉伯。滩羊皮尤以银川和贺兰山一带产的二毛皮著称。滩羊羔出生30天左右,取皮精加工称二毛皮,这种皮子称胎皮,毛发短、皮厚,不掉浮毛,质地坚韧,轻便。二毛皮穗色泽晶莹,毛质弯曲柔软,如起伏的波浪,有“九道弯”之赞。将皮板倒提,自然下垂,如涟漪荡漾;若要轻抖,仿佛梨花纷飞,感觉轻盈。民间将二毛皮毛花分为串字花、软大花等,人们多喜爱串字花,现今则视软大花为贵。制成的成品有男女裘皮冬装、两用马甲、坎肩等30余种,具有很强的实用特色、地方特色和回族特色。其中二毛皮皮衣等,穿着舒适,保暖性佳;用其制作高档服饰的镶边,色调明快、别致。二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易受潮、发霉、生虫。在穿戴二毛皮衣物时,要避免接触油污、酸性和碱性等物质。二毛皮服装贮藏前应通风,然后用宽肩衣架挂起,无需放防虫剂。

二毛皮制作技艺属民间手工技艺,银川市永宁县和西夏区均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工序有30多道,原料以滩羊皮为主,辅以纯碱、兰矾、硫酸、元明粉、氯化钠、盐、脱脂剂、漂白粉等材料进行深加工。需经过选皮、购皮→打灰整皮→抓毛清皮→下池泡皮(洗血)5遍→洗皮(脱柔、脱脂)→清水洗(浸泡一天一夜)→上机取油、取肉→再泡洗、脱水(需一天一夜)→熟皮→干铲、晾晒、再喷水、回软→再干铲→清酸、晾晒→回软(干铲)→定型(手工绷展)→去潮→护理毛皮→裁制、制半成品→铺平、缝合→加工面子→制成成品等工艺流程。过去土办法熟皮需20—30天,由天气的气温高低决定。

二毛皮制作技艺两次在宁夏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展出,作品相继被加拿大、德国、法国及中国东北、东南沿海等客商购买。宁夏电视台、宁夏教育台、《新消息报》《银川晚报》等媒体以《文化履痕—发现之旅—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三十一》《宁夏二毛皮那白玉一般的轻裘》等为主题进行报道。在银川六中非遗传承基地向广大师生展示宁夏独有的技艺特色。参加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非遗博览会,西夏区传承人丁永俊的作品荣获国家级二毛皮制作技艺金奖、优秀产品奖、传承人展示纪念奖、组织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四个奖项。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三.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起源于明朝崇祯年间,因在农历六月上市,又称“六月鲜”。韩城市蒲城、大荔的水盆羊肉,久负盛名。以剔骨鲜羊肉、骨头、桂皮、花菽、小茴香、草果、精盐、味精为原料,分原料处理、煮羊肉、调制熟羊肉三道工序,食用时用烧饼或白吉馍同吃,佐以糖蒜、辣子酱、鲜蒜瓣,则肉烂汤清,肥而不腻,清醇可口,别具风味。

水盆羊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羊肉(瘦)2500克

辅料:羊骨1250克

调料:花椒5克,桂皮5克,八角8克,草豆蔻5克,盐8克,味精5克

水盆羊肉的特色:

肉烂汤清,鲜嫩爽适,味美可口,如与烧饼同吃,并佐以青蒜、芫荽、泡菜,则风味尤美。

水盆羊肉的做法:

1.将鲜羊肉剔骨,并将羊肉与骨分别洗净。

2.将羊肉放入锅内加水烧沸,再将羊骨砸断放入一同继续煮半小时,投入香料(装入布袋扎紧)。然后将羊肉捞出,切成小块,排放在锅内(原汁原锅),用大火烧沸后,转中火煮约3小时,加上盐调好口味,再用小火火慢煮10小时(火候要保持肉汤冒泡),撇清油沫,捞出肉放在案板上,切成装碗。随即用适量原汤加少量开水及盐浇沸,浇在肉块上,加点味精即成。

四.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燕麦

燕麦也是固原县一特色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2--3万亩,平均亩产100--150公斤,总产200万公斤左右。其主要品种宁莜1号籽粒含粗蛋白15.88%,粗脂肪5.94%,粗淀粉44.5%。是绿色保健食品,可加工成燕麦粥、燕麦片、燕麦涝糟、燕麦酒曲等,其淀粉做的燕面糅糅深受当地广大居民的喜爱。

五.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烤羊背

这道菜也是蒙古族人在非常隆重喜庆的场合才会制作的一道美食,按照蒙古族师傅的话来说,一头羊除了羊腿,肉就都在羊背上了,所以烤羊背也是一道庞然大菜。选用了草原牧场上最肥美的白条羊背,用当归等三十余种中草药和天然调味品腌制24-36个小时,腌好的羊背要在特制烤炉中度过2个小时左右的烘烤,注意一定得是野杏、桃、李、桦木和生长在沙漠中的“扎格木”等木炭作为燃料,只有这样烤出的羊背才原汁原味,饱具了草原的百草香,毫无腥膻之感,可谓色美肉香、外焦内嫩、干酥不腻,正应了那句话,“六月鲜羊肉,神仙也想吃一口”。

六.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宁夏甘草

甘草,属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根可长达五、六尺,因含有丰富的糖分,味甚甘,故得名“甘草”。甘草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草药,既能调和诸药,又能补气和中、泻火解毒、强健筋骨;主治脾胃虚弱、咳嗽多、咽痛、痈肿痛、小儿胎毒等症,还能起到抗溃疡、抗炎症、降血压、降血脂、中枢抑制甚至抗肿瘤的作用,被称为中药里的“国老”,赞为“药中之王”。宁夏盐池产的甘草具有皮细、色红、粘性足、味纯甜的特点而名扬中外。宁夏用上等甘草为原料精制成甘草霜,在医药、工业、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宁夏素来就是甘草之乡。所产甘草历史源远,名盖西北,故又有“西镇甘草”、“西正草”之称。甘草为宁夏“五宝”之一。长期以来,西镇甘草与产自内蒙古草原的“梁外甘草”,齐名媲美,光耀中外,同为我国两路传统的甘草佳品。

宁夏雨量稀少,日光充沛,温寒兼容,土质深厚,这种特殊的环境培养了独具特质的西镇甘草。宁夏目前已在多处建立中药材人工种植基地,宁夏人工种植甘草面积已达到了3万亩以上,既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据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多在百分之十左右,还有甘露醇、葡萄糖等多种成分。由于甘草酸的甜度高于蔗糖五十倍,甘草真是名副其实的“甜草”。

七. 宁夏 固原 隆德县 宁夏胡麻

宁夏固原县历史上形成的油料作物生产区,曾被誉为宁夏的“油盆”,其代表作物胡麻油籽含油率高,品质好、价值高、用途广、资源丰富、潜力大。主要品种有宁亚十号 、宁亚十一号,每年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总产1200万公斤以上,占宁夏油料产量的25%左右,已形成了品种区域化布局、模式化栽培、系列化服务、规模化生产的格局。其中宁亚十号属大粒油用型早熟品种,千粒重9.0??10.2克,含油率41.8%,出油率32.3%;宁亚十一号属油纤两用型品种,含油率43.3%,出油率35.3%。油清纯、香郁、口感好、味道美,是理想的食用油。秸杆可用于亚麻生产、造纸生产,油渣可用于培肥地力和牲畜、禽等育肥添加剂。

胡麻,即油用亚麻。主要产于宁夏固原市及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一年生草本,株高约高1-1.5米;茎直立,茎方形,表面有纵沟,叶对生,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0厘米;花腋生花冠唇形,白色,带紫红或黄色,长2.5-3厘米;蒴果长筒状,长2-3厘米;有2稜、4稜、6或8稜,成熟会裂开弹出种子。 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4~30度,于中、南部的环境下生育较良好。胡麻籽粒为扁卵圆形,暗褐色,有光泽,可榨油。胡麻油可炒菜肴,煎食品。

胡麻是我国五大油料作物之一,目前全国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年产量约40万吨,是我国工业用干性植物油和产区群众主要食用油的来源。

胡麻籽中含有6%~10%的胡麻胶。胡麻胶是一种以多糖为主的果胶类物质,含有12%的蛋白质,17%左右的果胶酸、淀粉、矿物质等,可当做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原粉、医药原料等。

胡麻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富含α-亚麻酸及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在动物体内可直接转化成DHA和EPA,这些物质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是深海鱼油的主要成分,并具有促进人体智能、强身健脑、防止心血管疾病、抑制疾病基因等重要作用。胡麻油也可以广泛用于油漆、石墨、染料、制革等工业领域,胡麻茎秆纤维质地柔软、耐磨、吸水性好、膨胀率大,是制造防水布、印刷油和油画色工业原料,并广泛应用于肥皂、制革、橡胶工业。

此外,胡麻籽中所含植物激素木酚素含量是其它普通作物的800倍左右,这种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以抑制癌症,特别是能降低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胡麻籽中还富含可溶性植物纤维素,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经常食用胡麻籽,可以降低便秘、肥胖、心脏病等发病率。

八. 宁夏 中卫 海原县 煎猪脏

煎猪脏

为鲜猪血拌糯米久蒸而成。吃时将它切成片状,和卤猪头肉用平底锅煎制。米色红润光泽,脂肪渗入米内,肥瘦量灵活,满足众多顾客的口味。饭菜一盘即刻煎成,随煎随吃,热气腾腾,是最简单的肉食快餐。猪脏入口肥而不腻,细细咀嚼,余味不尽,可以下酒,也可以带回家里,吃时自煎。

九.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宁夏枸杞

宁夏枸杞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杞属茄科,落叶小灌木。茎丛生,有短刺。叶卵状披针形。夏秋开花,淡紫色。浆果卵圆形,红色,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

枸宁夏栽培枸杞已有四、五百年历史,这里的自然条件适宜枸杞生长,所产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味正、质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祛风、明目等功效。特别是对人体医疗保健作用的多糖含量和有益于人体智力开发的有机锗含量均高于其它中国省区。当地为开发枸杞资源研制了很多食品,主要有:枸杞水晶软糖、枸杞茶、枸杞晶、枸杞药酒。

宁夏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土壤肥沃,适宜枸杞生长种植。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好、种植时间最长的地方。宁夏枸杞的品质得益于宁夏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品质远远胜过其它地区所产。宁夏枸杞富含18种氨基酸,30余种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碱,其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枸杞多糖的含量比其它产地的枸杞高出10%~70%。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甘平而润,性滋而补,益肝明目… …”《食疗本草》称枸杞能“坚筋骨… …去虚劳,补精气”。《中国药典》1984年版本明确规定:入药枸杞为宁夏枸杞干燥成熟果实,其功效为“保肝、明目、补肾、益精”。经中-事医学院和湖北医科大学及中国医学院等单位临床验证,宁夏枸杞富含的多糖成份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抵制癌细胞生长,预防艾滋病等独特功效和降血脂、降血糖、抗辐射、耐缺氧、养颜美容等功效。宁夏枸杞有“红宝”之称,居宁夏五宝之首,其中又以中宁所产为最佳。

枸杞营养成份表 (100克单位含量)

钙 112.50mg 粗纤维 7.78g 碳水化合物 57.82g

磷 203.10mg 粗脂肪 7.14g 抗坏血酸 18.4g

铁 8.42mg 粗蛋白 12.10g 尼克酸 4.32g

硫胺素 0.153mg 核黄素 1.27mg 胡萝卜素 7.38g

糖质 46.50mg 热量 362.20Kcal 100毫克氨基酸总量 8.48mg

十.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滩羊裘皮

滩羊裘皮是宁夏毛皮,滩羊以产自银川平原黄河两岸水草丰美的滩地而得名。滩羊裘皮俗称“二毛皮”,是滩羊羔出生30天左右宰杀取得的羔皮,经过精心加工而成。二毛皮毛长2寸左右,毛穗柔软洁白,质地细润,波浪弯曲,皮板柔韧,轻柔暖和,古有“干金裘”之称,是国家传统名牌出口商品之一。

宁夏滩羊裘皮,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有二毛、沙毛之分,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色几种,多为纯白色。黑色皮又叫紫羔皮,因其少而贵。白色皮张毛色洁白,光泽如玉,皮板薄如厚纸,但质地坚韧,柔软丰匀。毛穗呈现出特有的波浪弯,好象一湖涟漪、轻盈柔软,美观大方,保温性极佳,实为各类裘皮中之佼佼者,很早以来就是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滩羊毛纤维细长均匀,绒毛轻柔蓬松,富弹性。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等装饰品的高级原料。宁夏产的提花毛毯,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世界。

宁夏特产十大名单宁夏特产主食大全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