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农村土特产 眉山土特产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更新时间:2022-05-14 09:40:11

一. 四川省 眉山 青神县 枕头粑

枕头粑是青神县旧时最常见的年货。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按一定比例兑饭米加水磨成米浆,然后装进布口袋里滴干,待干成团后将米粉取出揉好,然后取2至3斤用几片大粑叶包扎起来,放进蒸笼里蒸熟即成。枕头粑形状像个枕头,其操作简单,营养丰富,可再加工咸吃、甜吃和煮粑汤,香味独特浓郁。这是青神“最老百姓”的一道美食,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高档酒楼,都可以享受到。

信息来源:青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豆花

峨眉豆花是四川乐山市的一个小吃。用峨眉山上产的黄豆,和峨眉山上清洁的山泉煮制出来的豆花,雪白如玉,绵软细嫩,不腻不糟。佐以香油、椒油、花椒、蒜泥、味精、葱花,清香爽口,令人垂涎,堪称上等素斋。其中犹以万年寺、圣水禅院的豆花最为著名。

三.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山豆腐乳

峨眉山豆腐乳是四川省的名土口之一,距今已有五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峨眉山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在一百多年前,峨眉山的豆腐乳已很出名。峨眉山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之一。峨眉山豆腐乳制做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十分讲究的工艺,全手工制作,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无污染的水源,确保成品的品质。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芳香浓郁、咸淡适中、味道鲜美奇特、营养丰富,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烹饪特殊的佐料。做乳猪、扣肉、狗肉、红烧肉、白切鸡等,均宜用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如果在粉蒸或红烧猪、牛、羊肉的时候,适量加入一些豆腐乳汁,那更是别具一番风味,是佐食的佳品。用以凉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笋等,更是风味别具,回味无穷,其味隽永。白腐乳蜚声海外,受到港澳、东南亚及日本人的欢迎。

四.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白蜡

峨眉白蜡,世界珍稀,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峨眉山牌”虫白蜡各项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总社部标准GH011--80》和200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规定,该产品不仅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而且远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峨眉山市生产和利用白蜡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 峨眉山)

五.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山“独蒜”

乐山峨眉山种植大蒜的历史悠久,早就享有“三江九叶灵芝草”之美称。主要产地在峨眉山山麓、沿峨眉山及周边地区为最,其蒜苗、蒜苔、蒜砣(蒜头)的质量也最好。独蒜是大蒜的一个品种,系葱属百合科二年生宿根草本栽培植物,属香辛类蔬菜。叶狭长而扁平,叶面较小而直立。幼时多层套叠包裹形成假茎,呈淡绿色,肉厚。长大,叶片逐渐增加,叶梢也随之加粗,呈淡绿色,表面蜡粉状,自茎盘中尖抽生的花茎,俗称“蒜苔”。蒜苔顶端有花序,花形成小鳞茎,称“蒜珠”,可供毓用。地下鳞茎,称“蒜砣”,有灰白色的膜被包裹着,内有小鳞茎数瓣,称“蒜瓣”,是供食用的主要部分。峨眉山“独蒜”,其特征是鳞茎只有一个,个大,色白,肉厚,其瓣有青紫色皮包裹的特点是与其他地方独蒜的主要特征。独蒜在整个生长期间的各个组织都可食用。其蒜苗、蒜苔炒腊肉、烧猪肉均为宴席上的佳肴。蒜砣(亦称蒜头)采用蜜饯加工法可为甜蒜头,入酱为酱蒜头。入盐水为咸、酸蒜头。蒜头含有大蒜素,可供药用。它能散寒化湿、杀虫解毒。《尔雅正义》:“帝登嵩山,遭获芋毒,将死,得蒜啮食及解。”蒜叶,为叶蛊要药。李延寿《南史》:“李道念病已五年。吴郡太守褚澄诊之。曰:‘非冷非热,当是食白瀹鸡子过多也。取蒜一升煮食,吐出一物涎裹,视之乃鸡雏,翅足俱全。澄曰:‘未尽也“。更吐之,凡十二枚而愈。”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佗常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因语之曰:‘向来道隅有卖饼人萍(《魏志》及《本草》均作蒜齑)甚酸,可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一蛇。“又如夏子益《奇疾方》说:“人头面上有光,他人手近之如火炽者,此中蛊也。用蒜汁半两,和酒服之,当吐出如蛇状。”科学研究出大蒜含丰富的锗,可阻止癌细胞的扩散。和其它蔬果比,含丰富的硒,实验中人体有足够的硒可降低肿瘤的发生。故每天食用一些大蒜,有助于防治癌症。大蒜亦有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凝结、降血压、降血糖、可促进身体循环、食欲增加、进而增强体力,亦可安定精神、缓解工作压力所造成的紧张、可使皮肤气血循环好,而使肌肤红润,冬天时亦可煮些大蒜汁入浴缸中泡澡,效果更佳。峨眉山“独蒜”引峨眉山山泉浇灌,峨眉山土地肥沃,施以牲畜肥料,无需施加任何化肥,峨眉山“独蒜”具有良好的抗病虫性,无需喷洒农药,保证了峨眉山“独蒜”纯天然的特点,加上峨眉山独特的气候环境,最适宜“独蒜”的生长,也形成了峨眉山“独蒜”个大、肉厚、纯天然、无污染的品质。( 乐山)

六. 四川省 眉山市 彭山区 唐豆花

豆花

唐豆花,1922年至1954年行业,历经32年之久。唐豆花的创办人唐德洪,初是卖油糕、凉面、热面的,后摸索和总结了张麻子(名不详)、杨豆花的“黑窝盆”豆花绵软、细嫩、入口无渣的经验,与其妻刘春容在北门外关帝庙前的黄桷树下(今农机厂对面)开始经营豆花饭。1932年,唐被军阀岷江之战的流弹炸死后,刘在其子唐国忠、唐绍清的协助下继续经营。到1937年,因生意兴隆,人手不足,先后招收刘德华、周荣贵等学徒六、七人,请家师黄长明帮助,一直到1954年停业。

唐豆花,绵软、细嫩、无渣,尤其是海椒水别具一格,路过香扑鼻,吃无清油味,油封豆花顶,酱油要吃尽(盘内只剩红油不剩酱油),顾客赞叹不绝:”豆花吃不胖,要吃麻辣烫,调味实在好,十味质量高。”十味有干蒜、虾松、日本味素、成都中兴场窝子酱油、彭山长春的杏仁豆瓣、汉源清溪花椒、芝麻酱、鲜葱、芫荽、椿牙等。加上唐豆花古庙前大树下,草堂茅舍,整齐清洁,林木掩映,环境幽静,服务周到,和气待客,且适合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所以经常宾客盈门。

唐豆花,南至嘉定,北至成都,闻名30多年。民国时期有军长杨森、眉山专员余安民、十七师师长刘树成(人称刘麻子)等官僚军阀,以及成嘉两地的各类人物,曾坐专车多次到此品尝。

七. 四川省 眉山 彭山区 彭山甜皮鸭

彭山甜皮鸭选用健康仔鸭,辅料考究,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色泽亮丽,酥润味浓,咸淡适中,皮酥回甜,肉质细嫩,入口爽滑,风味独特。( 眉山)

彭祖与彭山甜皮鸭

彭祖生在彭山、卒于彭山,传说活了146岁的彭祖,因首创“雉羹”治好尧帝厌食症而留传于世,被尊称为“厨行的祖师爷”,并以“善导引行气”,开创我国气功练身之始,以“延年益寿”的“导引、烹饪、养生”之术,被后人敬仰。

民间传说,彭祖能如此高寿,与其三天吃两次甜皮鸭有关。相传精通医道的彭祖,在一次煮食鸭子时,一改白水炖制方法,而是用生姜、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丁香、草果、砂仁、甘草等放入鲜汤锅内一起熬制成浓汤之后,才将宰杀好的鲜鸭放入锅内炖制。炖熟后,又将整只鸭子淋上一层加冰糖熬制的熟菜油后食用。因鸭子皮甜且脆,甜皮鸭之名由此叫起来。用此方法制作的甜皮鸭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有大补虚劳、养胃生津、清热健脾等功效,深得民众喜食,制作方法一直流传至今。

如今在彭山,甜皮鸭已成为当地的名小吃。最有名的甜皮鸭当数“钟鸭子”、“潘鸭子”和“王福华甜皮鸭”等,彭山县城每天要卖出去6000多只。

八. 四川省 眉山 仁寿 张记芝麻糕

仁寿县张记芝麻糕厂生产的张记芝麻糕,是仁寿独特的地方名品。张记芝麻糕是继承先辈方和独特的生产工艺,按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优质材料精制而成,其产品已有百多年历史。 张记芝麻糕其味馨香,糕质细嫩,柔和化渣,甜而不腻,润肺补身,营养丰富,老幼皆宜,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多次获得产品和质量荣誉。

仁寿县芝麻糕,是仁寿独特的地方名品;其味馨香,糕质细嫩,柔和化渣,甜而不腻,润肺补身,营养丰富,老幼皆宜,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多次获得产品和质量荣誉。



制作工艺:上等芝麻、核桃、蜂蜜、白砂糖、饴糖、大糯米,上等面粉、豆粉、精炼植物油、花生等,经严格筛选,按科学配方精制而成。

九. 四川省 眉山 青神县 青神东坡腊肠

东坡少年时,负籍顺岷江南下,到青神中岩书院求学三年。其间,与老师王方之女王弗因“唤鱼”联姻成为千古美谈。青神由此成为东坡初恋之地,受东坡文化包括东坡美食文化的影响特别深厚。本品取青神生态优质的DLY良种生猪鲜肉,以东坡独家配方,结合四川香肠的传统做法,用翠柏、松枝、香樟、陈皮等12种植物研沫反复烟薰制作而成。纯手工制作,其特点:色泽红亮,甜润爽口,酒饭均宜。单独食用麻辣可口,加青蒜、蒜苔、芹菜、竹笋等菜同炒,风味更佳。是当地人民过年过节、婚姻庆典等宴席中桌面上必不可少的美味食品,其独特的烟熏肉香美味,令食客难以忘却。

十. 四川省 眉山 仁寿 仁寿优质羊

仁寿优质羊主要集中在团结乡、文宫、府君乡、杨柳镇、南挨、龙正、清水镇一带山区乡镇,宜林荒山较多,特别是团结乡团结乡的养羊生产是独具一格的先进单位。在全国享有名气。1995年相继成立了仁寿县养羊专业技术协会、仁寿县养羊专业技术协会和仁寿县羊业股份合作协会,引进了世界有名的波尔羊、努比羊良种。1997年被全国科协和四川省农专协会试办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国“星级协会”和“全省明星协会”的光荣称号,团结乡良种羊场被省畜牧食品局确定为省级二级良种羊场。
四川眉山十大特产可带走眉山特产简介

相关特产

推荐特产

Copyright©2012-2022版权所有:www.51chatu.com